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研制可降解塑料,控制白色污染产生
B.研发新能源汽车,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研究开发生物农药,减少作物农药残留
D.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治理水污染
2.(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铜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3.(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O2 C.NaOH D.KNO3
4.(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银元素:Hg B.硫酸铝:AlSO4
C.2个镁离子:2Mg2+ D.8个硫原子:S8
5.(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食盐可分为原盐、精盐、特种食盐等,特种食盐又分为加碘盐、低钠盐、加铁盐、加锌盐等。加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低钠盐是在加碘盐中添加一定量KCl,适用于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加铁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亚铁盐,如FeSO4。
下列关于各种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
B.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
C.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D.食用加锌盐可以预防佝偻病
6.(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加碘盐中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7.(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碘盐、加铁盐、低钠盐都属于纯净物
B.淀粉可用于证明该特种食盐为加碘盐
C.烹饪时尽早加入加碘盐,利于充分溶解
D.盐、醋、菜汤等不能长期盛放在铁锅中
8.(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C.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可获得更高的温度
D.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9.(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关于水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物沉降 B.自来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
C.活性炭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可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10.(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油污
B.一瓶液体长期放置不出现分层,则该液体是溶液
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的溶液,体积等于20mL
D.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11.(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质地软,可用于制作电极
B.氮气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可用于制作电线
12.(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贴标签
13.(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4.(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的灯芯通常用棉线制作,原理是棉线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的着火点
B.将酒精灯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酒精灯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白瓷板变黑,原理是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原理是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隔离火源
15.(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NH4)2SO4和NH4Cl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
C.证明甲烷含氢元素:点燃,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16.(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一定质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a点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点小
C.c点氢氧化钠溶解度比d点大
D.c点析出固体的质量和d点一样多
17.(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物质属于单质,可能是氨气
B.c点物质可以是硝酸,化学式为HNO3
C.d点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e点和f点物质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18.(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变红 该溶液是酸性溶液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 该溶液含有NaCl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该固体是碳酸盐
A.A B.B C.C D.D
19.(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负载金原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为获得氢能提供新思路,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碳化钼中碳、钼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参加反应的CO与H2O质量比为1:1
D.反应中金原子吸附水分子并催化反应
20.(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水温、环境温度均为25℃)。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用注射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
C.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
D.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21.(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苏州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茶叶制作。
①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   。
②泡茶时所用的器具通常为陶瓷制品,属于   材料。
(2)缂丝织造。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   。
(3)苏派酿酒。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葡萄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珍珠加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金砖”烧制。烧制时涉及的一个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
三、综合题
22.(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用该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组合可选用   (填字母)。
(3)实验室常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则需要溶质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   。
(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Cu2+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小组成员提出猜想:温度升高,Cu2+催化能力增强。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序号 30%过氧化氢溶液/mL 一定浓度硫酸铜溶液/mL 水mL 水浴温度/℃ 3分钟内生成氧气的平均速率(mL/分钟)
1 10 1 1 20 2.4
2 10 1 1 30 9
3 10 1 1 40 90
4 10 0 2 20 Al
5 10 30 A2
6 10 0 2 40 A3
①小组同学认为实验1~实验3的结果不能证明猜想成立,理由是   。
②为验证猜想,补充实验4~实验6,请完善实验5的方案:硫酸铜溶液体积和水的体积分别是   mL、   mL。
③小组同学结合实验1~实验6的结果判断猜想成立,依据是   。
23.(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我国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国家之一。
(1)I、青铜的铸造
我国古代首创了“胆水炼铜”的方法,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获得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占重要地位,青铜常被制作为武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选填“大”或“小”)。
(3)Ⅱ、青铜的锈蚀
青铜器的锈蚀产物较为复杂,一般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两种。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包括CuO、Cu2O、Cu2(OH)2CO3等。有害锈会加快青铜器的锈蚀速率,主要是含氯物质,如CuCl、Cu2(OH)3Cl等。
Cu2(OH)2CO3的形成是青铜器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4)将已锈蚀的青铜器浸泡在Na2CO3溶液中,可使有害锈CuCl转化为无害锈Cu2(OH)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气体X的化学式为   。
现取2.22g Cu2(OH)2CO3加强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判断c点对应的固体物质为   。
24.(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碳中和”是指排出的CO2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减少CO2排放的有效措施包括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2020年10月15日我国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在兰州成功运行,该项目使用了三个基本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气、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得到绿色液体燃料甲醇(CH3OH),首次将太阳能规模转化为液体燃料。“液态阳光”生产过程如图-1所示。
(1)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电解水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燃煤脱硫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积极鼓励植树造林,降低空气中CO2含量
D.“液态阳光”项目实现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②“液态阳光”生产过程中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理论上反应1消耗的H2O中氢元素质量   反应II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选填“>”、“<”或“=”)。
(2)一种捕集烟气中CO2的过程如图-2所示。
①“吸收”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转化”后得到的液体温度明显高于室温,可能的原因是   。
③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CO2的是   。(填字母)
A.CaCl2溶液 B.CuSO4溶液 C.氨水 D.KOH溶液
(3)开发利用氢能源是世界各国达成碳减排目标的关键。
利用甲烷(CH4)和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主要在500℃以上发生下列反应:
a:;b:。
①提纯氢气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金属膜透氢,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从微观角度描述该过程   。
②提纯氢气还可以用CaO作为吸附剂吸收除去CO2。使用一段时间后氧化钙会转化为碳酸钙而失效。失效的吸附剂经煅烧可再次投入使用,但经多次循环后,吸附效果仍会降低。固体结构变化如图-4所示,请分析吸附剂效果降低的原因是   。
25.(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碳酸钠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1)I、碳酸钠的获得
纯碱可以从内陆盐湖中提取。获得粗碱中含氯化钠和泥沙等少量杂质,初步提纯流程如下: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②操作B包括蒸发浓缩得到40℃的饱和溶液、   、   、冰水洗涤2-3次、干燥。
(2)“侯氏制碱法”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其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几步反应:
a.
b.
c.
反应b得到的NaHCO3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H4HCO3,但这并不会影响最终制得的Na2CO3的纯度,原因是   。
(3)Ⅱ、碳酸钠的性质
某兴趣小组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产生气泡。测得反应中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为12.0和8.2。
由图可知,反应主要分为AB、BC两个阶段。AB段、BC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4)C点溶液的pH略小于7的可能原因是   。
(5)III、碳酸钠的应用
碳酸钠溶液和石灰乳反应是工业制烧碱的方法之一。该法制得的烧碱中混有少量Na2CO3,可用如下方法测定其中NaOH的含量,实验步骤为:称取工业烧碱2.00g,配制成50mL溶液,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Na2CO3,再加入2~3滴酚酞试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44.00mL。
(该盐酸密度近似等于1g/mL,BaCO3在该过程中不与盐酸反应)
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计算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6.(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一种以菱铁矿(FeCO3,含少量SiO2)为原料制备K2FeO4的流程如下:
已知:SiO2不溶于水和酸。K2FeO4是一种盐,微溶于浓KOH。K2FeO4在强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Fe(OH)3催化作用下易分解。
(1)“酸浸”时将菱铁矿加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加快酸浸速率的方法有   。(填一种方法即可)
②测得滤液的pH为1,则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   。
③硫酸用量不宜过量太多,原因可能是   。
(2)“氧化”时酸性条件下FeSO4转化为Fe2(SO4)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制备Na2FeO4”时得到的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4)“转化”时,Na2FeO4与K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中发现“制各Na2FeO4”时Fe2(SO4)3与NaOH的质量比对最终K2FeO4产率有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当质量比大于0.6时K2FeO4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研制可降解塑料,可以有效降低普通塑料在土壤中的残留,从而控制白色污染产生,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 研发新能源汽车,可替代燃油车的使用,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但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B不合理,符合题意;
C. 生物农药的开发使用,可减少农作物中农药的残留,保护环境,故C合理,不符合题意;
D. 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治理水污染,可以保护环境,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D.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3.【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硫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是由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钾是由加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A. 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不符合题意;
B. 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硫酸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故不符合题意;
C.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故符合题意;
D.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8个硫原子表示为:8S,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分析。
B、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分析。
D、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原子。
5.【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不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人体少摄入一定量的钠元素,可以减小患高血压的风险,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人体摄入一定量的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预防佝偻病主要是摄入钙元素,与加锌盐无关,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碘是市“石”字旁,不是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 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故符合题意;
C. 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不符合题意;
D. 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7.【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加碘盐、加铁盐均有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淀粉遇碘显蓝色,加碘盐加的是加的碘酸钾,淀粉遇碘酸钾不变色,故不符合题意;
C. 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烹饪时尽早加入加碘盐,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故不符合题意;
D. 盐、醋、菜汤等不能长期盛放在铁锅中,铁锅会生锈,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淀粉遇碘显蓝色分析。
C、根据碘酸钾受热易分解分析。
D、盐、醋、菜汤等会加速铁锅会生锈。
8.【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 由于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溶有氧气,而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到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
C. 纯氧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燃烧更充分,反应温度更高,所以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可获得更高的温度,故C符合题意;
D. 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方法,工业制法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 明矾可形成絮状物,这样可以使水中悬浮物沉降,故符合题意;
B. 自来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毒有色物质,但无法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等而将其变为淡水,故不符合题意;
D. 过滤仅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但无法除去钙镁化合物,因此无法将其软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明矾可形成絮状物,可以使水中悬浮物沉降分析。
B、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洗洁精可以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随水冲走,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油污,故A符合题意;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瓶液体长期放置不出现分层,该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B不符合题意;
C. 分子间存在间隔,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会相互进入对方的间隔,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20mL,故C不符合题意;
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B、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C、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11.【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石墨质地软,可用于制作铅笔,故不符合题意;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防腐,故不符合题意;
C.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故符合题意;
D. 铝是金属能导电,可用于制作电线,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石墨、氮气、镁、铝的性质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取固体时,瓶塞应倒放,否则会污染原试剂,故不符合题意;
B. 天平称量药品质量应左物右码,故不符合题意;
C. 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符合题意;
D. 最后贴标签标注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取固体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天平称量药品质量应左物右码,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配制溶液最后贴标签标注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
13.【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碳与氧气点燃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符合题意;
B. 硫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故B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钠与硫酸铜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二者不能反应,硫酸钠与盐酸也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二者不能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B、根据硫、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
C、根据氯化钠、硫酸钠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D、根据铁、氧化铁的性质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酒精灯的灯芯通常用棉线制作,点燃后酒精燃烧而棉线不会燃烧原理是棉线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的着火点,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将酒精灯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这样使酒精和空气接触面积增大,从而燃烧更充分,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酒精灯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白瓷板变黑,原理是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两查”:检查灯心是否浸入酒精中,检查酒精灯中酒精是否多于容积的三分之一
“二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火焰
15.【答案】C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鉴别(NH4)2SO4和NH4Cl固体,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都有氨气生成,不能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通入氧气后,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除去,且会引入杂质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C. 甲烷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能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故符合题意;
D.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和铜强,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不能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6.【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解答】A. 由于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说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于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b点溶质质量大,而溶剂水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a点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点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b点温度比a、c都高,可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点温度比d点温度高,故c点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d点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b点温度比a、c都高,可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点温度比d点温度高,故c点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d点大,故d点析出固体的质量比c点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说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根据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b点溶质质量大,而溶剂水的质量是相等的分析。
根据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b点温度比a、c都高,可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
17.【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解析】【解答】A. 单质的化合价为0,a点物质为含有0价氮元素的物质,即为氮气,属于单质,而氨气中氮元素显示-3价,且氨气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点不可能是氨气,故A不符合题意;
B. c点物质属于酸,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可以是硝酸,化学式为HNO3,故B符合题意;
C. d点物质是含有-3价氮元素的碱,d物质是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C不符合题意;
D. e点为含有+5价氮元素的盐,f点为含有-3价氮元素的盐,而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5价,故e点物质和f点物质,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0,氨气属于化合物。
B、根据c点物质属于酸,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分析。
C、根据d点物质是含有-3价氮元素的碱,氨水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
D、根据 e点为含有+5价氮元素的盐,f点为含有-3价氮元素的盐,如硝酸铵分析。
18.【答案】A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向某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变红,可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故A符合题意;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该沉淀可能是氯化银,也可能是碳酸银等,故该溶液不一定含有NaCl,故B不符合题意;
C. 由于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故C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活泼金属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银离子与氯离子、碳酸银等不共存,会生成沉淀。
C、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分析。
D、根据碳酸盐。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分析。
19.【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符合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特征,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从图可知,表示碳原子,表示钼原子,碳化钼中钼和碳的个数比为24:12=2:1,故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CO与H2O质量比=28:18=14:9,故不符合题意;
D.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金原子对一氧化碳分子有吸附作用,碳化钼负载金原子有催化作用,可以对吸附的CO起催化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20.【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 该装置中涉及气体参与的反应,可以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下推动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注射器恢复至原始,可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导致压强急剧减小,如图曲线可以看出,有两次压强减小,故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该实验中第一次压强减小的时间是100s~150s,所以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曲线可知,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溶解速率为60mL>40mL>20mL,故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起始气压为100kPa,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后,最终压强约为115kPa,说明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1体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大气压原理分析。
B、根据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导致压强急剧减小分析。
C、根据曲线,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分析。
D、根据图可知,起始气压为100kPa,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后,最终压强约为115kPa分析。
21.【答案】(1)在不断运动;无机非金属
(2)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3)
(4)
(5)
【知识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①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
②泡茶时所用的器具通常为陶瓷制品,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燃烧会有烧纸的气味,所以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3)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
(4)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稀盐酸会与珍珠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5)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① 根据微粒在不断运动分析;
②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根据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燃烧会有烧纸的气味分析。
(3)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
(4)稀盐酸会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5)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水。
22.【答案】(1)分液漏斗
(2);BFC
(3)20g
(4)温度升高,也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0;2;实验组1~3生成氧气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的增加程度比对照组4~6大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仪器①为分液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由于反应生成了水,所以氧气充会混有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装置组合为BFC;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x,则有100g×6%=30%x,解得x=20g;
(4)①实验1~实验3可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浴温度越高,3分钟内生成氧气的平均速率越大,由于温度越高,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实验1~实验3的结果不能证明温度升高,Cu2+催化能力增强的猜想;
②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实验1和实验4,实验3和实验6形成对比实验,可知,水浴温度相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不同,所以可得出实验2和实验5也是一组对比实验,故实验5中硫酸铜溶液的体积为0mL,水的提仅为2mL;
③由实验1~实验6对比可知,升高温度,Cu2+催化能力增强。依据是实验组1~3生成O2的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的增加程度比对照组4~6的大,即可判断猜想成立。
【分析】(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根据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选择发生装置。
根据反应生成了水,所以氧气充会混有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计算。
(4)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结合表格里的数据,各个小题分析。
23.【答案】(1)Fe+CuSO4=FeSO4+Cu
(2)大
(3)氧气、水、二氧化碳
(4)O2;Cu2O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2)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u2(OH)2CO3中含有铜、氢、氧、碳元素,则是由青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4Cu、4Cl、4Na、4H、2O、2CO3,反应后有4Cu、4Cl、4Na、4H、4O、2CO3,所以X中有2O,化学式为O2;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铜无法形成气体或液体则固体中铜的质量与碱式碳酸铜中铜的质量相同。
2.22g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则C点有铜的质量为1.28g,其他元素的质量为1.44g-1.28g=0.16g。
根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推测该物质是铜的氧化物。设为CuaOb,
则64a:16b=1.28g:0.16g,a:b=2:1,所以为Cu2O。
【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根据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X 的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铜的质量与碱式碳酸铜中铜的质量相同分析。
24.【答案】(1)ACD;;>
(2);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CD
(3)氢分子在金属膜表面分解为氢原子,氢原子通过金属膜后重新组合成氢分子;随着煅烧次数的增加,生成氧化钙的孔洞逐渐减少,吸附效果减弱
【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① A、电解水需要通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正确;
B、燃煤脱硫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较少酸雨的发生,但无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不正确;
C、积极鼓励植树造林,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消耗二氧化碳,可以降低空气中CO2含量,故正确;
D、“液态阳光”项目实现了从无机物(水、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甲醇)的转化,故正确。
故答案为:ACD。
② 反应二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根据二氧化碳中的碳、氧原子比为2:1,甲醇中碳、氧原子比为1:1可知,还有水生成。则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图1可知水中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中,而氢气中的氢元素一部分转化到甲醇中,一部分转化到生成的水中。所以理论上反应1消耗的H2O中氢元素质量>反应II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
(2)① 吸收时发生的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② 转化有氧化钙投入,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可能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③ 用于捕捉二氧化碳需要和二氧化碳反应。
A、氯化钙不和二氧化碳反应;
B、硫酸铜不和二氧化碳反应;
C、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
故答案为:CD。
(3)① 从图中可以看出,氢分子没有通过金属膜到另一侧,到另一侧的是氢原子,之后组合成氢分子。所以微观过程是氢分子在金属膜表面分解为氢原子,氢原子通过金属膜后重新组合成氢分子。
② 从图可知,第1次煅烧后氧化钙间的孔洞较多,与二氧化碳接触面积大。之后煅烧孔洞逐渐减少,到50次后几乎看不见孔洞,所以吸附剂效果降低的原因是随着煅烧次数的增加,生成氧化钙的孔洞逐渐减少,吸附效果减弱。
【分析】(1)① A、电解水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根据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分析。
C、根据积极鼓励植树造林,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消耗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液态阳光”项目实现了从无机物(水、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甲醇)的转化分析。
② 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温度下,催化剂作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根据图1可知水中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中,而氢气中的氢元素一部分转化到甲醇中,一部分转化到生成的水中分析。
(2)①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热。
③ 根据用于捕捉二氧化碳需要和二氧化碳反应分析。
(3)① 根据图中可以看出,氢分子没有通过金属膜到另一侧,到另一侧的是氢原子,之后组合成氢分子分析。
② 根据图,第1次煅烧后氧化钙间的孔洞较多,与二氧化碳接触面积大。之后煅烧孔洞逐渐减少,到50次后几乎看不见孔洞分析。
25.【答案】(1)加速溶解;冷却结晶;过滤
(2)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无固体生成
(3)
(4)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显酸性
(5)
(6)44.00mL盐酸质量为44mL×1g/mL=44g,
则所含溶质氯化氢质量为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答: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88%。
【知识点】纯碱的制取;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固体和水充分接触,从而加速溶解;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该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过程为蒸发浓缩得到40℃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2-3次、干燥。
(2)碳酸氢钠得到纯碱碳酸钠需要加热,根据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无固体生成,因此虽含有少量碳酸氢铵加热后也不会影响碳酸钠的纯度。
(3)AB段有碳酸氢钠生成,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
(4)反应后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会有一部分溶于水形成碳酸,而碳酸显酸性pH小于7;
(5)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① 根据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固体和水充分接触分析;
②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该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分析。
(2)根据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无固体生成分析。
(3)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碳酸显酸性pH小于7。
(5)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26.【答案】(1)将菱铁矿粉碎后加入;氢离子/H+;防止后续制备Na2FeO4时消耗较多的NaOH
(2)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3)+6
(4)Na2FeO4+2KOH=K2FeO4↓+2NaOH
(5)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Fe(OH)3的催化作用下K2FeO4易分解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①将菱铁矿粉碎后加入反应可以增大反应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
②pH=1的溶液呈酸性,溶液呈酸性是因为其中含有H+,H+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子;
③若反应中加入较多的稀硫酸,在后续制备Na2FeO4时就需要加入较多的NaOH用于中和过量的H2SO4,则为了节约试剂NaOH,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能太多;
(2)“氧化”时酸性条件下FeSO4转化为Fe2(SO4)3,则FeSO4与稀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后还有另外一种生成物H2O,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3)Na2FeO4中Na为+1价,O为-2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Fe的化合价为x,(+1×2)+x+(-2×4)=0,x=+6,则Fe为+6价;
(4)K2FeO4是一种盐,微溶于浓KOH,则Na2FeO4与KOH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2FeO4沉淀与NaOH,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FeO4+2KOH=K2FeO4↓+2NaOH;
(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K2FeO4在Fe(OH)3催化作用下易分解;当Fe2(SO4)3与NaOH的质量比大于0.6时,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Fe(OH)3的催化作用下K2FeO4易分解,则导致K2FeO4的产率降低。
【分析】(1)① 增大反应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加快反应的速率。
② 根据pH=1的溶液呈酸性,结合酸的概念分析。
③ 根据若反应中加入较多的稀硫酸,在后续制备Na2FeO4时就需要加入较多的NaOH用于中和过量的H2SO4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反应后还有另外一种生成物。
(3)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蒸发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4)Na2FeO4与KOH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2FeO4沉淀与NaOH。
(5)根据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Fe(OH)3的催化作用下K2FeO4易分解分析。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研制可降解塑料,控制白色污染产生
B.研发新能源汽车,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研究开发生物农药,减少作物农药残留
D.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治理水污染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研制可降解塑料,可以有效降低普通塑料在土壤中的残留,从而控制白色污染产生,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 研发新能源汽车,可替代燃油车的使用,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但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B不合理,符合题意;
C. 生物农药的开发使用,可减少农作物中农药的残留,保护环境,故C合理,不符合题意;
D. 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治理水污染,可以保护环境,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2.(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铜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D.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3.(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O2 C.NaOH D.KNO3
【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硫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是由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钾是由加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4.(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银元素:Hg B.硫酸铝:AlSO4
C.2个镁离子:2Mg2+ D.8个硫原子:S8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A. 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不符合题意;
B. 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硫酸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故不符合题意;
C.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故符合题意;
D.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8个硫原子表示为:8S,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分析。
B、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分析。
D、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原子。
5.(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食盐可分为原盐、精盐、特种食盐等,特种食盐又分为加碘盐、低钠盐、加铁盐、加锌盐等。加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低钠盐是在加碘盐中添加一定量KCl,适用于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加铁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亚铁盐,如FeSO4。
下列关于各种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
B.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
C.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D.食用加锌盐可以预防佝偻病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不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人体少摄入一定量的钠元素,可以减小患高血压的风险,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人体摄入一定量的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预防佝偻病主要是摄入钙元素,与加锌盐无关,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6.(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加碘盐中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碘是市“石”字旁,不是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 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故符合题意;
C. 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不符合题意;
D. 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7.(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碘盐、加铁盐、低钠盐都属于纯净物
B.淀粉可用于证明该特种食盐为加碘盐
C.烹饪时尽早加入加碘盐,利于充分溶解
D.盐、醋、菜汤等不能长期盛放在铁锅中
【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加碘盐、加铁盐均有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淀粉遇碘显蓝色,加碘盐加的是加的碘酸钾,淀粉遇碘酸钾不变色,故不符合题意;
C. 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烹饪时尽早加入加碘盐,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故不符合题意;
D. 盐、醋、菜汤等不能长期盛放在铁锅中,铁锅会生锈,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淀粉遇碘显蓝色分析。
C、根据碘酸钾受热易分解分析。
D、盐、醋、菜汤等会加速铁锅会生锈。
8.(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C.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可获得更高的温度
D.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 由于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溶有氧气,而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到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
C. 纯氧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燃烧更充分,反应温度更高,所以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可获得更高的温度,故C符合题意;
D. 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方法,工业制法分析。
9.(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关于水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物沉降 B.自来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
C.活性炭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可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 明矾可形成絮状物,这样可以使水中悬浮物沉降,故符合题意;
B. 自来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毒有色物质,但无法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等而将其变为淡水,故不符合题意;
D. 过滤仅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但无法除去钙镁化合物,因此无法将其软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明矾可形成絮状物,可以使水中悬浮物沉降分析。
B、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10.(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油污
B.一瓶液体长期放置不出现分层,则该液体是溶液
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的溶液,体积等于20mL
D.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洗洁精可以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随水冲走,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油污,故A符合题意;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瓶液体长期放置不出现分层,该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B不符合题意;
C. 分子间存在间隔,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会相互进入对方的间隔,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20mL,故C不符合题意;
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B、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C、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11.(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质地软,可用于制作电极
B.氮气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可用于制作电线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石墨质地软,可用于制作铅笔,故不符合题意;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防腐,故不符合题意;
C.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故符合题意;
D. 铝是金属能导电,可用于制作电线,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石墨、氮气、镁、铝的性质分析。
12.(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贴标签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取固体时,瓶塞应倒放,否则会污染原试剂,故不符合题意;
B. 天平称量药品质量应左物右码,故不符合题意;
C. 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符合题意;
D. 最后贴标签标注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取固体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天平称量药品质量应左物右码,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配制溶液最后贴标签标注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
13.(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碳与氧气点燃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符合题意;
B. 硫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故B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钠与硫酸铜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二者不能反应,硫酸钠与盐酸也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二者不能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B、根据硫、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
C、根据氯化钠、硫酸钠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D、根据铁、氧化铁的性质分析。
14.(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的灯芯通常用棉线制作,原理是棉线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的着火点
B.将酒精灯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酒精灯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白瓷板变黑,原理是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原理是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隔离火源
【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酒精灯的灯芯通常用棉线制作,点燃后酒精燃烧而棉线不会燃烧原理是棉线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的着火点,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将酒精灯灯芯拨松可使火焰变旺,这样使酒精和空气接触面积增大,从而燃烧更充分,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酒精灯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白瓷板变黑,原理是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两查”:检查灯心是否浸入酒精中,检查酒精灯中酒精是否多于容积的三分之一
“二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火焰
15.(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NH4)2SO4和NH4Cl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
C.证明甲烷含氢元素:点燃,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鉴别(NH4)2SO4和NH4Cl固体,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都有氨气生成,不能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通入氧气后,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除去,且会引入杂质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C. 甲烷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能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故符合题意;
D.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和铜强,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不能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6.(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一定质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a点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点小
C.c点氢氧化钠溶解度比d点大
D.c点析出固体的质量和d点一样多
【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解答】A. 由于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说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于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b点溶质质量大,而溶剂水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a点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点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b点温度比a、c都高,可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点温度比d点温度高,故c点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d点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b点温度比a、c都高,可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点温度比d点温度高,故c点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d点大,故d点析出固体的质量比c点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说a点一定为饱和溶液,b点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根据a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所以b点溶质质量大,而溶剂水的质量是相等的分析。
根据a、c点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全部消失,b点温度比a、c都高,可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
17.(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物质属于单质,可能是氨气
B.c点物质可以是硝酸,化学式为HNO3
C.d点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e点和f点物质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解析】【解答】A. 单质的化合价为0,a点物质为含有0价氮元素的物质,即为氮气,属于单质,而氨气中氮元素显示-3价,且氨气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点不可能是氨气,故A不符合题意;
B. c点物质属于酸,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可以是硝酸,化学式为HNO3,故B符合题意;
C. d点物质是含有-3价氮元素的碱,d物质是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C不符合题意;
D. e点为含有+5价氮元素的盐,f点为含有-3价氮元素的盐,而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5价,故e点物质和f点物质,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0,氨气属于化合物。
B、根据c点物质属于酸,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分析。
C、根据d点物质是含有-3价氮元素的碱,氨水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
D、根据 e点为含有+5价氮元素的盐,f点为含有-3价氮元素的盐,如硝酸铵分析。
18.(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变红 该溶液是酸性溶液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 该溶液含有NaCl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该固体是碳酸盐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向某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变红,可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故A符合题意;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该沉淀可能是氯化银,也可能是碳酸银等,故该溶液不一定含有NaCl,故B不符合题意;
C. 由于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故C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活泼金属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银离子与氯离子、碳酸银等不共存,会生成沉淀。
C、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分析。
D、根据碳酸盐。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分析。
19.(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负载金原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为获得氢能提供新思路,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碳化钼中碳、钼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参加反应的CO与H2O质量比为1:1
D.反应中金原子吸附水分子并催化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符合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特征,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从图可知,表示碳原子,表示钼原子,碳化钼中钼和碳的个数比为24:12=2:1,故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CO与H2O质量比=28:18=14:9,故不符合题意;
D.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金原子对一氧化碳分子有吸附作用,碳化钼负载金原子有催化作用,可以对吸附的CO起催化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20.(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水温、环境温度均为25℃)。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用注射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
C.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
D.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 该装置中涉及气体参与的反应,可以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下推动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注射器恢复至原始,可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导致压强急剧减小,如图曲线可以看出,有两次压强减小,故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该实验中第一次压强减小的时间是100s~150s,所以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曲线可知,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溶解速率为60mL>40mL>20mL,故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起始气压为100kPa,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后,最终压强约为115kPa,说明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1体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大气压原理分析。
B、根据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导致压强急剧减小分析。
C、根据曲线,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分析。
D、根据图可知,起始气压为100kPa,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后,最终压强约为115kPa分析。
二、填空题
21.(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苏州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茶叶制作。
①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   。
②泡茶时所用的器具通常为陶瓷制品,属于   材料。
(2)缂丝织造。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   。
(3)苏派酿酒。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葡萄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珍珠加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金砖”烧制。烧制时涉及的一个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在不断运动;无机非金属
(2)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3)
(4)
(5)
【知识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①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
②泡茶时所用的器具通常为陶瓷制品,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燃烧会有烧纸的气味,所以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3)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
(4)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稀盐酸会与珍珠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5)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① 根据微粒在不断运动分析;
②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根据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燃烧会有烧纸的气味分析。
(3)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
(4)稀盐酸会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5)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水。
三、综合题
22.(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用该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组合可选用   (填字母)。
(3)实验室常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则需要溶质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   。
(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Cu2+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小组成员提出猜想:温度升高,Cu2+催化能力增强。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序号 30%过氧化氢溶液/mL 一定浓度硫酸铜溶液/mL 水mL 水浴温度/℃ 3分钟内生成氧气的平均速率(mL/分钟)
1 10 1 1 20 2.4
2 10 1 1 30 9
3 10 1 1 40 90
4 10 0 2 20 Al
5 10 30 A2
6 10 0 2 40 A3
①小组同学认为实验1~实验3的结果不能证明猜想成立,理由是   。
②为验证猜想,补充实验4~实验6,请完善实验5的方案:硫酸铜溶液体积和水的体积分别是   mL、   mL。
③小组同学结合实验1~实验6的结果判断猜想成立,依据是   。
【答案】(1)分液漏斗
(2);BFC
(3)20g
(4)温度升高,也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0;2;实验组1~3生成氧气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的增加程度比对照组4~6大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仪器①为分液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由于反应生成了水,所以氧气充会混有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装置组合为BFC;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x,则有100g×6%=30%x,解得x=20g;
(4)①实验1~实验3可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浴温度越高,3分钟内生成氧气的平均速率越大,由于温度越高,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实验1~实验3的结果不能证明温度升高,Cu2+催化能力增强的猜想;
②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实验1和实验4,实验3和实验6形成对比实验,可知,水浴温度相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不同,所以可得出实验2和实验5也是一组对比实验,故实验5中硫酸铜溶液的体积为0mL,水的提仅为2mL;
③由实验1~实验6对比可知,升高温度,Cu2+催化能力增强。依据是实验组1~3生成O2的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的增加程度比对照组4~6的大,即可判断猜想成立。
【分析】(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根据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选择发生装置。
根据反应生成了水,所以氧气充会混有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计算。
(4)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结合表格里的数据,各个小题分析。
23.(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我国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国家之一。
(1)I、青铜的铸造
我国古代首创了“胆水炼铜”的方法,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获得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占重要地位,青铜常被制作为武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选填“大”或“小”)。
(3)Ⅱ、青铜的锈蚀
青铜器的锈蚀产物较为复杂,一般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两种。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包括CuO、Cu2O、Cu2(OH)2CO3等。有害锈会加快青铜器的锈蚀速率,主要是含氯物质,如CuCl、Cu2(OH)3Cl等。
Cu2(OH)2CO3的形成是青铜器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4)将已锈蚀的青铜器浸泡在Na2CO3溶液中,可使有害锈CuCl转化为无害锈Cu2(OH)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气体X的化学式为   。
现取2.22g Cu2(OH)2CO3加强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判断c点对应的固体物质为   。
【答案】(1)Fe+CuSO4=FeSO4+Cu
(2)大
(3)氧气、水、二氧化碳
(4)O2;Cu2O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2)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u2(OH)2CO3中含有铜、氢、氧、碳元素,则是由青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4Cu、4Cl、4Na、4H、2O、2CO3,反应后有4Cu、4Cl、4Na、4H、4O、2CO3,所以X中有2O,化学式为O2;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铜无法形成气体或液体则固体中铜的质量与碱式碳酸铜中铜的质量相同。
2.22g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则C点有铜的质量为1.28g,其他元素的质量为1.44g-1.28g=0.16g。
根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推测该物质是铜的氧化物。设为CuaOb,
则64a:16b=1.28g:0.16g,a:b=2:1,所以为Cu2O。
【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根据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X 的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铜的质量与碱式碳酸铜中铜的质量相同分析。
24.(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碳中和”是指排出的CO2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减少CO2排放的有效措施包括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2020年10月15日我国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在兰州成功运行,该项目使用了三个基本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气、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得到绿色液体燃料甲醇(CH3OH),首次将太阳能规模转化为液体燃料。“液态阳光”生产过程如图-1所示。
(1)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电解水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燃煤脱硫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积极鼓励植树造林,降低空气中CO2含量
D.“液态阳光”项目实现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②“液态阳光”生产过程中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理论上反应1消耗的H2O中氢元素质量   反应II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选填“>”、“<”或“=”)。
(2)一种捕集烟气中CO2的过程如图-2所示。
①“吸收”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转化”后得到的液体温度明显高于室温,可能的原因是   。
③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CO2的是   。(填字母)
A.CaCl2溶液 B.CuSO4溶液 C.氨水 D.KOH溶液
(3)开发利用氢能源是世界各国达成碳减排目标的关键。
利用甲烷(CH4)和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主要在500℃以上发生下列反应:
a:;b:。
①提纯氢气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金属膜透氢,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从微观角度描述该过程   。
②提纯氢气还可以用CaO作为吸附剂吸收除去CO2。使用一段时间后氧化钙会转化为碳酸钙而失效。失效的吸附剂经煅烧可再次投入使用,但经多次循环后,吸附效果仍会降低。固体结构变化如图-4所示,请分析吸附剂效果降低的原因是   。
【答案】(1)ACD;;>
(2);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CD
(3)氢分子在金属膜表面分解为氢原子,氢原子通过金属膜后重新组合成氢分子;随着煅烧次数的增加,生成氧化钙的孔洞逐渐减少,吸附效果减弱
【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① A、电解水需要通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正确;
B、燃煤脱硫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较少酸雨的发生,但无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不正确;
C、积极鼓励植树造林,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消耗二氧化碳,可以降低空气中CO2含量,故正确;
D、“液态阳光”项目实现了从无机物(水、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甲醇)的转化,故正确。
故答案为:ACD。
② 反应二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根据二氧化碳中的碳、氧原子比为2:1,甲醇中碳、氧原子比为1:1可知,还有水生成。则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图1可知水中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中,而氢气中的氢元素一部分转化到甲醇中,一部分转化到生成的水中。所以理论上反应1消耗的H2O中氢元素质量>反应II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
(2)① 吸收时发生的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② 转化有氧化钙投入,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可能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③ 用于捕捉二氧化碳需要和二氧化碳反应。
A、氯化钙不和二氧化碳反应;
B、硫酸铜不和二氧化碳反应;
C、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
故答案为:CD。
(3)① 从图中可以看出,氢分子没有通过金属膜到另一侧,到另一侧的是氢原子,之后组合成氢分子。所以微观过程是氢分子在金属膜表面分解为氢原子,氢原子通过金属膜后重新组合成氢分子。
② 从图可知,第1次煅烧后氧化钙间的孔洞较多,与二氧化碳接触面积大。之后煅烧孔洞逐渐减少,到50次后几乎看不见孔洞,所以吸附剂效果降低的原因是随着煅烧次数的增加,生成氧化钙的孔洞逐渐减少,吸附效果减弱。
【分析】(1)① A、电解水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根据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分析。
C、根据积极鼓励植树造林,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消耗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液态阳光”项目实现了从无机物(水、二氧化碳)到有机物(甲醇)的转化分析。
② 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温度下,催化剂作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根据图1可知水中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中,而氢气中的氢元素一部分转化到甲醇中,一部分转化到生成的水中分析。
(2)①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热。
③ 根据用于捕捉二氧化碳需要和二氧化碳反应分析。
(3)① 根据图中可以看出,氢分子没有通过金属膜到另一侧,到另一侧的是氢原子,之后组合成氢分子分析。
② 根据图,第1次煅烧后氧化钙间的孔洞较多,与二氧化碳接触面积大。之后煅烧孔洞逐渐减少,到50次后几乎看不见孔洞分析。
25.(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碳酸钠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1)I、碳酸钠的获得
纯碱可以从内陆盐湖中提取。获得粗碱中含氯化钠和泥沙等少量杂质,初步提纯流程如下: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②操作B包括蒸发浓缩得到40℃的饱和溶液、   、   、冰水洗涤2-3次、干燥。
(2)“侯氏制碱法”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其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几步反应:
a.
b.
c.
反应b得到的NaHCO3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H4HCO3,但这并不会影响最终制得的Na2CO3的纯度,原因是   。
(3)Ⅱ、碳酸钠的性质
某兴趣小组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产生气泡。测得反应中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为12.0和8.2。
由图可知,反应主要分为AB、BC两个阶段。AB段、BC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4)C点溶液的pH略小于7的可能原因是   。
(5)III、碳酸钠的应用
碳酸钠溶液和石灰乳反应是工业制烧碱的方法之一。该法制得的烧碱中混有少量Na2CO3,可用如下方法测定其中NaOH的含量,实验步骤为:称取工业烧碱2.00g,配制成50mL溶液,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Na2CO3,再加入2~3滴酚酞试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44.00mL。
(该盐酸密度近似等于1g/mL,BaCO3在该过程中不与盐酸反应)
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计算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加速溶解;冷却结晶;过滤
(2)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无固体生成
(3)
(4)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显酸性
(5)
(6)44.00mL盐酸质量为44mL×1g/mL=44g,
则所含溶质氯化氢质量为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答: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88%。
【知识点】纯碱的制取;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固体和水充分接触,从而加速溶解;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该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过程为蒸发浓缩得到40℃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2-3次、干燥。
(2)碳酸氢钠得到纯碱碳酸钠需要加热,根据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无固体生成,因此虽含有少量碳酸氢铵加热后也不会影响碳酸钠的纯度。
(3)AB段有碳酸氢钠生成,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
(4)反应后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会有一部分溶于水形成碳酸,而碳酸显酸性pH小于7;
(5)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① 根据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固体和水充分接触分析;
②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该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分析。
(2)根据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无固体生成分析。
(3)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碳酸显酸性pH小于7。
(5)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26.(2023·苏州工业园模拟)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一种以菱铁矿(FeCO3,含少量SiO2)为原料制备K2FeO4的流程如下:
已知:SiO2不溶于水和酸。K2FeO4是一种盐,微溶于浓KOH。K2FeO4在强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Fe(OH)3催化作用下易分解。
(1)“酸浸”时将菱铁矿加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加快酸浸速率的方法有   。(填一种方法即可)
②测得滤液的pH为1,则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   。
③硫酸用量不宜过量太多,原因可能是   。
(2)“氧化”时酸性条件下FeSO4转化为Fe2(SO4)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制备Na2FeO4”时得到的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4)“转化”时,Na2FeO4与K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中发现“制各Na2FeO4”时Fe2(SO4)3与NaOH的质量比对最终K2FeO4产率有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当质量比大于0.6时K2FeO4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答案】(1)将菱铁矿粉碎后加入;氢离子/H+;防止后续制备Na2FeO4时消耗较多的NaOH
(2)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3)+6
(4)Na2FeO4+2KOH=K2FeO4↓+2NaOH
(5)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Fe(OH)3的催化作用下K2FeO4易分解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①将菱铁矿粉碎后加入反应可以增大反应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
②pH=1的溶液呈酸性,溶液呈酸性是因为其中含有H+,H+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子;
③若反应中加入较多的稀硫酸,在后续制备Na2FeO4时就需要加入较多的NaOH用于中和过量的H2SO4,则为了节约试剂NaOH,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能太多;
(2)“氧化”时酸性条件下FeSO4转化为Fe2(SO4)3,则FeSO4与稀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后还有另外一种生成物H2O,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3)Na2FeO4中Na为+1价,O为-2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Fe的化合价为x,(+1×2)+x+(-2×4)=0,x=+6,则Fe为+6价;
(4)K2FeO4是一种盐,微溶于浓KOH,则Na2FeO4与KOH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2FeO4沉淀与NaOH,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FeO4+2KOH=K2FeO4↓+2NaOH;
(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K2FeO4在Fe(OH)3催化作用下易分解;当Fe2(SO4)3与NaOH的质量比大于0.6时,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Fe(OH)3的催化作用下K2FeO4易分解,则导致K2FeO4的产率降低。
【分析】(1)① 增大反应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加快反应的速率。
② 根据pH=1的溶液呈酸性,结合酸的概念分析。
③ 根据若反应中加入较多的稀硫酸,在后续制备Na2FeO4时就需要加入较多的NaOH用于中和过量的H2SO4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反应后还有另外一种生成物。
(3)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蒸发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4)Na2FeO4与KOH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2FeO4沉淀与NaOH。
(5)根据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Fe(OH)3的催化作用下K2FeO4易分解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