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下列物质用途利用的是物理性质的是( )
A. 浓硫酸作干燥剂 B.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 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 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2. 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空气 B. 单质:氮气 C. 混合物:高锰酸钾 D. 有机物:二氧化碳
3. 年月日,经过三个月的种植培养,在空间站已长成两株绿意盎然的生菜,并成为宇航员的一道中秋“加菜”。生菜可为宇航员提供的营养素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维生素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过滤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闻气体气味
5.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 花香四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C. 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6. 每年月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下列提议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 有效控制排放,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B. 将塑料袋集中焚烧,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C. 爱护水资源,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不随意排放
D.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废弃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内
7.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也可转化为
B. 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C.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是大气污染物
D. 碳和都具有还原性,可与碳反应,也可与反应
8.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乙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C.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D. 甲和丁每个分子中都含有个质子和个电子
9. 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B.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增大
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导致肥效降低
D. 用试纸测得某溶液的为,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0. 对某种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述结论中合理的是( )
A. 先加溶液,再加足量溶液,仍有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
B. 加入足量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没变色,不能确定该溶液显中性
D. 先加入稀盐酸,再加足量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11. 高锰酸钾用途广泛,医药上可用作消毒剂、杀毒剂,实验室也经常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高锰酸钾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
高锰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
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12. 逐梦航天,建设航天强国。中国九天云外揽月回。
月球上有一种富含钛元素的月海玄武岩。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
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______ 填字母。
现已探明月球上含有丰富的核能原料,氦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如图中的 ______ 填字母。
13.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老年人缺钙会引起 ______ 。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日常生活中可用 ______ 区分硬水和软水。
二氧化氯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通入溶液中即可制得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化学式为 ______ 。
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 。
14. 用氢氧化钠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与加入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过程中溶液中数目减少的微粒是 ______ 填微粒名称和氢氧根离子。
化学小组想探究和两点溶液中溶质成分,于是向其中加入了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溶液,该方案 ______ 填“是”或“否”合理。
15. 根据如图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时,将硝酸钾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 ______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各,分别蒸发掉水,恢复至时, ______ 饱和溶液析出的晶体较多。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6. 下列各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只写一个.
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17.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镁、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锌粉,并不断搅拌。如图是反应过程中硝酸亚铁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
请写出导致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请写出点所对应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 。
18.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各下列问题: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______ 。
小明同学想用同一套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写字母。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某气体只能用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______ 填字母。
能与水反应
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密度与空气接近
19. 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并进行了拓展学习与探究。
【反思交流】甲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乙图所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组同学对丙图所示实验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呢?
【作出猜想】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
猜想二:溶质为 。
猜想三:溶质为和。
【拓展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Ⅰ: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一正确
操作Ⅱ: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拓展延伸】实验操作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某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是 。
20. 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黄铜是金属材料吗? ______ 填“是”或“不是”。
若原料中含吨,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所得黄铜中铜的质量为多少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浓硫酸做干燥剂,利用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正确;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误;
C、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误;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答案】
【解析】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C、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是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解:生菜中富含维生素。
故选:。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故A错误;
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反应后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闻气体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去闻,故D正确。
故选:。
A、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夹的位置,试管内液体体积的多少,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
B、过滤操作中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C、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分析;
D、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
5.【答案】
【解析】解:、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故说法正确;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由于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氢气,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故说法正确;
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是因为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不变,故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是由于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有效控制排放,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塑料袋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爱护水资源,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不随意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废弃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废弃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集中焚烧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废弃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白色污染、空气污染的措施、明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故选项说法错误。
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和都具有还原性,可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但不能与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和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错误;
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乙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故错误;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的分子是氨分子,每个氨分子中有个质子和个电子,丁的分子是水分子,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个质子和个电子,故正确。
故选:。
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有关的说法。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微粒的观点和模型图的意义和氧化物的概念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9.【答案】
【解析】解:、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其溶液质量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试纸测得某溶液的为,说明该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大于的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铵态氮肥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碱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
【解析】解:、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钡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与稀硝酸反应,则在样品中先加氯化钡溶液,再加足量稀硝酸溶液,仍有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有或,故A不正确;
B、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在样品中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一定含有,也可能含有,故B不正确;
C、酚酞溶液遇中性或酸性溶液均不变色,所以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没变色,不能确定该溶液显中性,可能显酸性,故C正确;
D、在样品中先加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引入氯离子,再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D不正确。
故选:。
A、根据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钡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与稀硝酸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C、根据酚酞遇中性或酸性溶液均不变色进行分析;
D、根据在样品中先加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引入氯离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1.【答案】
【解析】解: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化学式,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
高锰酸钾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钾离子是阳离子,符号为;
高锰酸钾中钾元素为价,氧元素为价,设锰元素的的化合价为,则,,所以表示为。
;
;
。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则其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核外有个电子,氦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图中的。
故答案为:
;;
。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氦为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根据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骨质疏松 肥皂水 清除可燃物
【解析】解: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个钠原子、个氯原子和个氧原子;反应后有外,还有个氯原子和个氧原子,则中含有个钠原子和个氯原子,则的化学式为;
成语“釜底抽薪”是指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它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故答案为:骨质疏松;
肥皂水;
;
清除可燃物。
根据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进行分析;
根据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进行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根据成语“釜底抽薪”是指将锅底的柴火抽走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硬水与软水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4.【答案】氢离子 否
【解析】解: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过程中溶液中数目减少的微粒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探究和两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了溶液,硫酸、硫酸钠均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该方案不合理。
故答案为:
氢离子;
否。
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硫酸、硫酸钠均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不饱和 蒸发结晶
【解析】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所以时,将硝酸钾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故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时,硝酸钾析出的晶体较多;
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
答:不饱和;;蒸发结晶。
根据在时硝酸钾溶解度的意义分析;
根据在时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的大小分析;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答案】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缓慢伸入 偏大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解析】解:铁丝在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缓慢伸入,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集气瓶装水前,就将其划分为了五等分;这样实验前装的水会增加用来暗示氧气体积的水柱体的体积,从而引起误差偏大合理即可.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故答案为: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缓慢伸入合理即可;
偏大;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根据误差偏大的可能因素,从反应原理、实验操作、装置是否漏气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明确导致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 、、
【解析】解:活动性,则加入锌后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硝酸银、硝酸锌都是无色,不会导致溶液颜色变化。然后锌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硝酸锌为无色、硝酸亚铁为浅绿色,发生了颜色变化,对应化学方程式为。
点硝酸亚铁已经开始减少,说明硝酸银全部消耗完,点对应的硝酸亚铁质量不为则说明硝酸亚铁有剩余。则点所对应溶质为不反应的硝酸镁,生成的硝酸锌和未完全反应的硝酸亚铁,化学式 、、。
故答案为:;
、、。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银强,比镁弱,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镁、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锌粉,不能与溶液反应,锌先与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答案】锥形瓶
【解析】解:仪器名称为锥形瓶。
实验室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两种制备气体的条件均符合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因此用同一套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制取装置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该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密度与空气接近,故选。
故答案为:锥形瓶;
;;
。
根据仪器的用途进行回答;
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要遵循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据此分析;
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条件及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等相关知识,掌握二氧化碳、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即可解答。
19.【答案】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和 无明显现象 若加入的稀盐酸不足,则不能和反应 稀硫酸
【解析】解:【反思交流】
甲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乙图所示实验中,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作出猜想】
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
猜想二:碳酸钠过量时溶质为和。
猜想三:氢氧化钡过量时溶质为和。
故答案为:和。
【拓展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Ⅰ: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一正确
操作Ⅱ: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拓展延伸】
实验操作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若加入的稀盐酸不足,则不能和反应。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某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是稀硫酸,加入足量稀硫酸,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一正确,如果产生气泡,说明猜想二正确,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猜想三正确。
故答案为:【反思交流】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作出猜想】
和。
【拓展探究】
无明显现象。
【拓展延伸】
若加入的稀盐酸不足,则不能和反应。
稀硫酸。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是
【解析】解:黄铜属于铜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设生成的铜的质量为。
答:若原料中含吨,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所得黄铜中铜的质量为吨。
故答案为:是;
。
根据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纯金属进行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氧化亚铜的质量进行计算。
本题的难度不大,在计算时利用元素守恒根据化学式计算比利用化学方程计算要简便。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