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各地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燃料及其利用(含解析)

2023年广东省各地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燃料及其利用
一、单选题
1.(2023·广东湛江·统考二模)1815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分析正确的是

A.金属网罩可降低甲烷的着火点
B.金属网罩隔绝了氧气,甲烷无法燃烧
C.金属网迅速吸收热量,使温度低于甲烷着火点
D.戴维灯的使用可以极大地缩小甲烷的爆炸极限
2.(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筒要盖上竹筒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的接触
B.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C.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可燃物温度升高,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增大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3.(2023·广东佛山·统考二模)黑磷是结构与石墨烯类似(如图)的新型层状二维半导体材料,可由白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成。下列关于黑磷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新型化合物 B.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C.性质与红磷完全相同 D.白磷转化为黑磷属于物理变化
4.(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上红磷无法燃烧 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
C.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 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5.(2023·广东汕尾·统考二模)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吹灭生日蜡烛的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B.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立即用大量水浇灭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将煤球做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防火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需留意。2023年2月15日广东顺德一公司发生火灾,起火原因主要是泡沫着火,产生大量浓烟和有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泡沫具有可燃性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降低温度
C.泡沫不充分燃烧可能产生CO D.有害气体中含有大量有毒的CO2
7.(2023·广东清远·统考一模)2023年春节期间,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可以给空气消毒
B.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二氧化碳、粉尘都是空气污染物
C.为增加节日气氛,可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8.(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生活现象与化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生活现象 化学知识
A 烧红的木炭用水浇灭 水可降低木炭的着火点
B 面粉厂严禁烟火 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 锅底出现黑色 燃料燃烧不充分
D 森林火灾通常形成隔离带灭火 清除可燃物使燃烧不能持续
A.A B.B C.C D.D
9.(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CO
B.纸篓内废纸着火用水浇灭,目的是降低着火点
C.“釜底抽薪”是指通过清除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D.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原因是补充氧气
10.(2023·广东深圳·统考二模)火是人类文明进程必不可缺的宝贵资源,燃烧与灭火的正确做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放入青菜灭火,也可以用锅盖盖灭
B.厨房有燃气泄漏时,为避免火灾,要赶紧打开排风扇降低燃气的浓度
C.实验室用CO与CuO反应冶炼铜时,要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要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11.(2023·广东湛江·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守恒观:电解水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B.能量观: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C.转化观:石灰石可转化为生石灰
D.微粒观: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12.(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城市道路推广使用太阳能景观灯 D.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13.(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燃料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镁粉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C.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14.(2023·广东汕头·统考模拟预测)我国科学家利用高效固体催化剂LDH,实现了在常温常压、可见光下实现人工固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反应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LDH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15.(2023·广东茂名·模拟预测)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用氨水捕集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16.(2023·广东珠海·统考二模)下列实验能同时探究燃烧的两个条件的是
A. B.
C. D.
17.(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大量的CO2 B.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C.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D.验证CO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18.(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为了探究“CO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某实验小组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进行如图中的实验,对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目的是说明石蕊遇酸会变红
B.实验(Ⅱ)的目的是对比实验,说明石蕊遇水不变色
C.对比(Ⅲ)(Ⅳ),能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烘干实验(Ⅳ)的纸花,颜色重新变成紫色,说明生成物不稳定
二、填空题
19.(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2021年我国对全世界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是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上升,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填一种污染现象)
(2)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等
d.为达到“碳达峰”,应立即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3)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a)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b)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
20.(2023·广东汕尾·统考二模)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实现了“胜利会师”。空间站内的氧气来源于电解水,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收集并将其与电解水的另一种产物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共涉及___________种氧化物,丙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电解水时在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产生氧气,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4)为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尽早实现“碳中和”目标,可以利用上述反应的方式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但是成本较高。下列措施有利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___________。
A.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B.提高能源利用率
C.鼓励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D.大力开采煤炭石油
21.(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一种以甲烷为燃料、含铜氧化物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原理如下图1:
(1)科学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②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可避免燃料和空气直接接触,有利于捕集CO2,防止其大量排入空气,造成___________。
(2)CuO进入燃料反应器与甲烷发生反应,生成的Cu2O再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现载氧体的循环再生。
(3)已知: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变化关系如上图2所示。
①在800~1100°C间,升高温度,排出的气体中N2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为了提高氧气的利用率,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800-900°C B.900-1000°C C.1000-1100°C
22.(2023·广东佛山·统考二模)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液。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2)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A.dcab B.adcb C.dbac
(3)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_______不变。
(4)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制得的氧气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同时,证明燃烧还需要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__。
23.(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ZB是常用的阻燃剂。已知:
Ⅰ、用硼酸)与ZnO、H2O合成ZB,ZB的组成会受温度等合成条件的影响。
Ⅱ、ZB受热,先释放出水;当温度高于350°C,生成ZnO和氧化硼固体;继续升温到400°C以上,氧化硼熔化为玻璃态物质。
(1)写出氧化硼的化学式______。
(2)ZB能起阻燃作用的原因是______(写一种)。
(3)为研究______对合成的ZB组成的影响。实验如下:
m(H3BO3)/g m(ZnO)g V(H2O)/mL t'℃
实验1 28 10 100 94
实验2 x y 100 98
实验3 28 10 100 102
x为______。
三、实验题
24.(2023·广东汕头·统考模拟预测)根据实验装置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为了收集较干燥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若在反应中用将B的导管口夹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本实验使用的为1 : 4的稀硫酸,配制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5.(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仪器装置。请回答:
(1)装置B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 (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验证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和G两种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你认为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6.(2023·广东清远·统考二模)如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实验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实验2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从燃烧条件分析,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__。
(3)实验3蜡烛(足量)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出的结论是______(填序号)。

A.曲线①表示O2含量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已完全耗尽
27.(2023·广东珠海·统考一模)如图所示,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个实验及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右边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还可用氯酸钾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此方法制备气体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填一种)。
(2)B实验中,盖紧瓶盖、充分振荡后,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3)C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先着火,说明乒乓球碎片的______比滤纸的低。
(4)D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此反应不能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原因是______。
(5)E操作叫蒸发,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四、计算题
28.(2023·广东湛江·统考一模)《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内容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1)过程Ⅱ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生石灰溶于水,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写出过程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石灰石样品进行探究。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样品25g(其中CaCO3质量分数为80%),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当加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求此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9.(2023·广东清远·统考一模)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可使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等物质。如图是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的燃煤烟气中SO2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S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___________。
(2)分析曲线图,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
(3)碱石灰中的NaOH可与SO2反应生成Na2SO3.若要吸收1.28kgSO2,理论上需消耗NaOH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能提高脱硫效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详解】A、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能改变,选项错误;
B、金属网罩吸收热量,可降低温度,使温度达不到甲烷的着火点,不是隔绝氧气,选项错误;
C、金属网迅速吸收热量,使温度低于甲烷着火点,甲烷无法燃烧,选项正确;
D、爆炸极限体现了物质的一种性质,戴维灯的使用不能极大缩小甲烷的爆炸极限,选项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竹筒盖上盖子后减少了内部的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物不能剧烈燃烧,说法正确;
B 、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本身在与少量氧气进行缓慢燃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C 、打开盖子,吹一吹,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可燃物剧烈燃烧,说法错误;
D 、打开盖子,吹一吹,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可燃物剧烈燃烧,说法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黑磷是一种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新型化合物,故选项A说法错误;
B、黑磷由磷元素组成,一定条件下能燃烧,故选项B说法正确;
C、黑磷和红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C说法错误;
D、白磷转化为黑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火星平均温度约为-56℃,低于红磷着火点,且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95.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火星上红磷无法燃烧,选项A正确;
B、火星表被赤铁矿覆盖,不缺少金属资源,选项B错误;
C、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78%,氧气体积分数21%,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不相似,选项C错误;
D、火星平均温度约为-56℃,大气中又含有水蒸气,故火星地表存在固态水,选项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吹灭生日蜡烛的的原理是使周围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了,不能用水灭火,油会浮在水面上,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势会更大,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温度,着火点是不会降低的,只能将周围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将煤球做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A、泡沫起火,说明泡沫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该选项说法正确;
C、泡沫属于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无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环境,不能给空气消毒,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粉尘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故选项C说法错误;
D、下水道含有沼气,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烧红的木炭用水浇灭,水能吸收热量,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木炭的着火点不变,选项错误;
B、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面粉厂严禁烟火,防止爆炸,选项正确;
C、锅底变黑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产生不可再燃烧的炭黑小颗粒,附着于锅底所致,选项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选项正确。
故选A。
9.B
【详解】A、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B、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纸篓内废纸着火用水浇灭,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物质的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该选项说法错误;
C、“釜底抽薪”是指将锅下面的木柴移走,即通过清除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能加快空气流通,提供更多的氧气,则燃烧更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放入青菜,降低可燃物温度的方式灭火,也可以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天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加热可能发生爆炸,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1.B
【详解】A、电解水能产生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选项正确;
B、人类需要的能量不一定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比如太阳能等,选项错误;
C、石灰石可转化为生石灰即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选项正确;
故选:B。
12.D
【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要推动绿色发展,故A正确;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减少土地和水体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
C、推广使用太阳能景观灯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C正确。
D、为提高粮食产量,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能大量使用,以防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故D错误;
故选D。
13.B
【详解】A、氢气本身无毒,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两倍,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所以它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选项A说法正确;
B、镁粉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选项B说法错误;
C、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选项C说法正确;
D、减少煤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
14.B
【分析】据图可知,氮气和水在光照、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反应在光照作用下进行,反应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
C、氮气、氧气是单质,其中氮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C错误;
D、LDH是催化剂,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A、应合理适量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选项正确;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绿色植物吸收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选项错误;
C、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选项错误;
D、用氨水捕集CO2,将其转化为氮肥,有利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选项错误;
故选A。
16.C
【详解】A、将棉花和玻璃碎片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棉花能燃烧,玻璃碎片不能燃烧,是因为棉花是可燃物,玻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同时探究燃烧的两个条件,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火柴头先燃烧,是因为火柴头的着火点较低,是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同时探究燃烧的两个条件,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能同时探究燃烧的两个条件,故C正确,符合题意;
D、通入空气,热水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能同时探究燃烧的两个条件,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A
【详解】A、大理石的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会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无法进行,则无法制取大量二氧化碳,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两边白磷均与氧气接触,左边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右边没有,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红色,对比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但二氧化碳和水接触后会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则说明二氧化碳和水能反应,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通入一氧化碳后,固体由黑色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8.C
【详解】A. 醋酸是一种酸,实验(Ⅰ)目的是说明石蕊遇酸会变红,此选项正确;
B. 实验(Ⅱ)喷水,紫色石蕊不变色,的目的是对比实验,说明石蕊遇水不变色,此选项正确;
C. 对比(Ⅱ) (Ⅲ)(Ⅳ),能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此选项错误;
D. 烘干实验(Ⅳ)的纸花,颜色重新变成紫色,说明生成物不稳定,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9.(1) CH4 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2)bc
(3)
H2SO4、HI、SO2、I2
【详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上升,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2)a.“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符合题意;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3)(a)反应Ⅰ为二氧化硫、水和碘反应生成硫酸和H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由图可知,H2SO4、HI、SO2、I2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20.(1) 2/两 甲烷
(2)
(3) 正 1:2
(4)ABC
【详解】(1)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图中甲为CO2、乙为H2、丙为CH4、丁为H2O,则其中共涉及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丙的名称为甲烷。
(2)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4)A、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B、提高能源利用率,可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C、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D、大力开采煤炭石油,煤、石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则不利于实验“碳中和”目标。
故选ABC。
21.(1) CH4+2O2CO2+2H2O 放出 温室效应
(2)2Cu2O+O24CuO
(3) 减小 A
【详解】(1)①、甲烷燃烧为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②、甲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燃烧时放出热量;
③、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Cu2O再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与氧气反应生成CuO,故方程式为:2Cu2O+O24CuO。
(3)①、根据图中信息,随着温度升高,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大,所以氮气的体积分数减小;
②、由图可知,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故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800-900℃,此时排出的氧气最少,说明此时氧气的利用率最高。
故选:A。
22.(1)-1
(2)A
(3)质量
(4)
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1)×2=0,x=-1;
(2)微观顺序为:首先氢分子和氧分子接触催化剂,氢分子分为氢原子,然后氧分子和氢原子重新结合为过氧化氢分子,故顺序为:dcab。
故选A;
(3)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入氧气前,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白磷燃烧,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故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通入氧气后,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通入氧气后,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3.(1)
(2)ZB受热形成的玻璃态物质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3) 温度 28
【详解】(1)根据硼酸 H3BO3 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硼元素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氧化硼的化学式是
(2)根据题意,ZB受热形成的玻璃态物质能起到隔绝空气从而灭火的作用;
(3)根据表格数据和控制变量法可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温度改变,故该实验是研究温度对合成的ZB组成的影响,除温度其他条件不变,x为28.
24.(1)酒精灯
(2) A C
(3)
控制反应速率或控制液体滴加速度或获得平稳气流 胶塞弹出或装置爆炸 将1体积(98%)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4体积水中
【详解】(1)仪器a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选择A为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为了收集较干燥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
(3)①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B中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能获得平稳的气流;若在反应中用将B的导管口夹紧,装置内压强增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胶塞弹出或装置爆炸;
②本实验使用的为1 : 4的稀硫酸,配制的操作方法是:将1体积(98%)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4体积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5.(1)长颈漏斗
(2) 2KMnO4K2MnO4+MnO2+O2↑ A
(3) D 将燃着木条放于瓶口中,若燃着木条熄灭则集满
(4) F
【详解】(1)装置B中仪器甲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用A;
(3)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木条熄灭,验证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木条放于瓶口中,若燃着木条熄灭则集满;
(4)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和G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由于G装置中试管上移时,产生的氢气不能完全收集,则设计较合理的装置为F;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26.(1) 有可燃物
(2)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 隔绝氧气 提供热量
(3)AB
【详解】(1)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酒精燃烧,水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为为白磷、红磷提供热量,使烧杯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3)A、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减少,故A正确;
B、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图像上可看出,燃烧生成了CO,所以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故B正确;
C、从图像上可看出,蜡烛熄灭时,氧气的浓度不为0,说明氧气没有被耗尽,故C错误。
故选AB。
27.(1) 2KClO32KCl+3O2↑ 试管(导管、酒精灯)
(2)瓶子变瘪
(3)着火点
(4) 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
(5)搅拌,防止热液飞溅
【详解】(1)A实验中,右边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是固固加热型,制备气体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酒精灯等。
(2)B实验中,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使瓶内气压降低,大气压使瓶子变瘪。
(3)C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达到的温度相同,也都与空气接触,但乒乓球碎片先着火,说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的低。
(4)D中是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该反应只能说明硫在空气中燃烧时氧气是助燃物,但没有进行对比实验不可以证明,硫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因为空气中中还有其他气体。
(5)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热液飞溅。
28.(1)化合反应
(2)放热
(3)
(4) CaCl2 根据图示观察可知,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碳酸钙和稀盐酸完全反应。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x=8.8g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8.8g。
【详解】(1)过程II是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多变一是化合反应;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放热;故填:放热;
(3)氢氧化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①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图示观察可知,当加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A点),碳酸钙未完全反应,此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CaCl2;故填:CaCl2;
②详见答案。
29.(1)酸雨
(2)碱石灰
(3)解:设吸收1.28kgSO2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x
x=1.6kg
答:吸收1.28kgSO2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1.6kg
(4)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或混合均匀,或适当增加碱石灰的用量,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
(2)由图可知,使用碱石灰脱硫时,二氧化硫的含量较低,说明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碱石灰;
(3)见答案;
(4)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能提高脱硫效率的措施有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下一篇:2023年广东省各地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我们周围的空气(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