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榨汁机榨果汁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用砂纸打磨除去铁锈 D.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用榨汁机榨果汁,该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可用于治疗胃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用砂纸打磨除去铁锈,该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生活中“高钙奶”“钙铁锌口服液”中的“钙”、“铁”、“锌”是指(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生活中“高钙奶”“钙铁锌口服液”中的“钙、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A。
【分析】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
3.(2021·海淀模拟)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糖水 C.氯化钠 D.酱油
【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牛奶是由水、蛋白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糖水是由水、糖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酱油是由水、氨基酸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4.(2021·海淀模拟)下列数据是某些花卉适宜的土壤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
(4.0~4.5) (5.0~6.0) (5.0~6.8) (7.3~8.0)
A.八仙花 B.百合 C.茶花 D.迎春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pH为4.0~4.5,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pH为5.0~6.0,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pH为5.0~6.8,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D、pH为7.3~8.0,大于7,溶液显碱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pH大于7呈碱性分析
5.(2022·大兴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倾倒液体
C. 过滤
D. 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D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浓硫酸稀释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倒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取用固体粉末时,一试管横放,二将粉末药品放入试管底部,三将试管直立,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浓硫酸稀释:酸入水并搅拌;
B、瓶塞倒放;
C、过滤用玻璃棒引流;
D、取用固体粉末:一平、二送、三直立。
6.(2022九上·太原期中)中国研发出19芯特种光纤,传输容量从TB突破到PB!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Si的化合价是(  )
A.+1 B.+2 C.+4 D.-4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S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硅的化合价为x,x+(-2×2)=0,x=+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
7.(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压磨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是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反应后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8.(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铝箔 C.氯化钠 D.水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符合题意;
C. 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9.(2022·历下模拟)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根据下图相关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镁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
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C、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鱼4,易失去电子.
D、元素的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10.(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我国科学家从中药材千金藤中发现了“千金藤素”(化学式C37H38N2O6),对新冠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中含有氮气分子
B.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千金藤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千金藤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3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是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B. 由千金藤素的化学式可知,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符合题意;
C.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所以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越大,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所以千金藤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不符合题意;
D.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所以千金藤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D、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11.(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铁制铁锅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用铁制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2.(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稀盐酸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加热铜粉,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放热,产生白色烟雾
【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则有白色沉淀产生,故符合题意;
B. 铜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铜为紫红色固体,则现象为红色固体变黑色,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描述物质实验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13.(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甲分子中有3个原子
B.乙物质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1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由图可知,乙为NO,则乙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C.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反应物,则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为NH3、乙为NO、丙为H2O、丁为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在该反应中,每4个氨分子与6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生成6个水分子和5个氮分子,则分子个数改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4.(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
B.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进行换气
C.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能有效扑灭森林火灾,其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是为了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答案】B
【知识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 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关闭阀门,切不可开关用电器或用火,故错误,符合题意;
C.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火带能有效扑灭森林火灾,其原理是移走可燃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易燃易爆知识分析。
15.(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对比实验方案设计中,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燃烧条件中的温度与着火点 探究分子在不同温度时的运动快慢 探究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把NaCl分别加入两种不同溶剂中,观察NaCl的溶解性,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达到实验目的,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B. 铜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可得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点,可燃物才能燃烧,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C. 把2滴红墨水分别滴加到50mL冷水和50mL热水中,得出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走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D. 探究铁与锌金属活动性强弱,没有控制变量,放在不同的酸中,无法探究铁与锌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16.(2019·青岛)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化合物包含氧化物,不是交叉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化合物包括含碳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包括有机物,B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是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分析
B、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D、根据溶液的分类分析
17.(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且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2
B.钙离子:Ca2+
C.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3个氮分子:3N2
【答案】B,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A.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钙离子表示为Ca2+,故B正确,符合题意;
C. 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0,解得x=-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A、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原子。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C、元素化合价标注在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
D、物质的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分子。
18.(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有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模型与推理: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宏观与微观: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D.探究与创新:探究粉笔末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粉笔末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答案】B,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根据元素守恒,某物质R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可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而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为混合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C. 一滴水宏观上很小,但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探究粉笔末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能只证明粉笔末能否改变反应速率,还需要证明反应前后粉笔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A、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C、根据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19.(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点燃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NaOH溶液和石灰水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点燃气体,CO燃烧生成CO2,没有除去CO2却把CO完全除去,故不符合题意;
B. 加过量铁粉可从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故符合题意;
C. 稀盐酸均能与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钠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 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这种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20.(2022·呼和浩特)小组同学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蒸馏水或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同时等速度注入各自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锥形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1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
B.0~t1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C.t1~t2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振荡锥形瓶,使反应进行更充分
D.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说明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蒸馏水吸收CO2的效果好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A. 1体积的水只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t3时,曲线1的压强几乎没变,曲线2变化很大,则说明曲线1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0~t1段两个曲线的压强均增大,是因为短时间内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t2~t3段压强变化更快,则说明该阶段振荡锥形瓶,使反应进行更充分,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效果更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根据对比曲线1和曲线2,曲线坡度越大,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效果更好分析。
21.(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
B.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D.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还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该反应方程式为,即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随着锌的加入,固体质量从0开始不断增加,当硝酸银反应完全之后(即锌过量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加入锌的质量,所以第一阶段固体增加的幅度大于第二阶段增加的幅度,故B不符合题意;
C.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并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所以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较无催化剂的反应快,但是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是保持不变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2.(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A、B、C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A,B,C均为金属单质,则其活动性顺序为:A>B>C
B.若C为H2O,B为CO2,则A可以为酸、盐
C.若A,B,C均属于盐,则A可以是Na2CO3
D.若A,B,C均为碱,则A只能是Ca(OH)2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若A、B、C均为金属单质,A能转化为B和C,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B和C强,B能转化为C,说明B的金属活动性比C强,则其活动性顺序为:A>B>C,故A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若C为H2O,B为CO2,A能转化为B和C,A可以为酸和碳酸盐,因为酸和碳酸盐反应能生成一种新盐、水和二氧化碳;A还可以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被碳或一氧化碳还原生成二氧化碳,被氢气还原生成水,故B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A、B、C均属于盐,若A可以是Na2CO3,则A转化为B可以是Na2CO3与H2SO4反应生成 Na2SO4、H2O和CO2,B为Na2SO4;A转化为C可以是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 ,C为NaCl ;B转化为C可以是Na2SO4与 BaCl2反应生成NaCl和BaSO4,故C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A、B、C均为碱,A可以为Ca(OH)2,A还可以是Ba(OH)2,A转化为B可以是B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NaOH和BaCO3沉淀,B是NaOH;A转化为C可以是Ba(OH)2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和BaSO4沉淀 ,C为Cu(OH)2;B转化为C可以是NaOH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和NaCl,故D推断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B、根据水、二氧化碳的性质,酸和碳酸盐反应能生成一种新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C、根据若A、B、C均属于盐,碳酸钠的性质分析。
D、根据若A、B、C均为碱,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二、填空题
23.(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身边处处有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应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①盐酸②氯化钠③金刚石④氮气四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写序号):
(1)厨房中常备,可用作调味剂的是   。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用来做食品保护气的是   。
(2)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填写名称)石油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我们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填写一种你能做到的“低碳”生活方式   。
【答案】(1)②;③;①;④
(2)煤;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氯化钠为常用的调味剂,故填②;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则可用于切割玻璃,故填③;
人体胃液中的酸为盐酸,故填①;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保护气,故填④。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若想“低碳”,可乘坐公共交通、随手关灯等。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根据“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24.(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2)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   →D(选填装置字母序号),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选填字母序号)
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4)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据此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   (填字母)。
【答案】(1)分液漏斗;;B
(2)F;
(3)D
(4)cab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则发生装置选B。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可干燥二氧化碳,则所选装置为F;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制取气体时应考虑药品是否容易获得,故不正确;
B、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反应条件是否容易控制,反应速率是否适中,故不正确;
C、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故不正确;
D、制取气体时不需要考虑气体的颜色和气味,故正确。
故答案为:D。
(4)由前面可知,制取气体时,应先明确反应原理,然后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装置,最后验证所得气体,则思路流程为cab。
【分析】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所决定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
三、综合题
25.(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一些氢氧化钠或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数据记录如下表:
(直流电,电压:12V),请回答问题:
实验编号 温度/℃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H2体积/mL O2体积/mL 电解时间/s
A 20 2% 20 9.8 54.0
B 20 5% 20 9.8 36.2
C 30 2% 20 9.6 46.2
D 30 5% 20 9.7 X
(1)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小组研究的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和   。比较实验A和C,可得到的结论是   。
(3)分析实验A、B、C的数据,实验D的电解时间“x”应该是   (填序号)。
①35.4 ②37.8 ③50.2 ④55.6
(4)【得出结论】
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为水是由   组成的。
(5)【反思与评价】
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的原理,设计实验让物质参与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6)【拓展应用】
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0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天宫”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①在“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的   性。
②“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   能到电能的转化。
③在“萨巴蒂尔反应器”内,用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CH4),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温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
(3)①
(4)氢元素和氧元素
(5)元素种类
(6)吸附;化学;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
(2)由表格分析可知,A和B、C和D是温度相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不同,则电解时间不同;
A和C、B和D是温度不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则电解时间不同,故该小组研究的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比较实验A和C,温度不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则电解时间不同,其中温度越高,电解时间越短,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
(3)分析实验A、B、C的数据可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温度越高,电解水分解速率越快,由B、D可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D中温度比B中高,因此D的反应时间比B短,实验D温度为30℃,5%的溶液电解时间应小于36.2s,故答案为:①;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即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设计实验让物质参与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6)① 在“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的吸附性;
②“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③ 在“萨巴蒂尔反应器”内,用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CH4),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在结合各个小题分析。
26.(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实验室利用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图示中代表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填a、b或c),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3)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有(H2SO4)的工业废水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复分解反应
(2)b;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3)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图示中溶液pH是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所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示中a点显碱性,此时氢氧化钠过量,b点显中性,此时恰好完全反应,c点显酸性,此时盐酸过量,所以图示中代表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中性、酸性溶液为无色,则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2)根据图示中溶液pH是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所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示中a点显碱性,此时氢氧化钠过量,b点显中性,此时恰好完全反应,c点显酸性,此时盐酸过量分析。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27.(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对碱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预测了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基于宏观视角分析碱的化学性质
①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不正确
在试管乙中缓慢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
③通过A、B、C、D四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有   (写一点即可)。
(2)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共性
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   。
(3)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差异性
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为   ,而向烧杯A中滴加硫酸钾溶液与烧杯B中现象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
(4)基于“结构决定性质”预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
烧杯C中盛有某溶液,请根据所含的微粒,预测该溶液能与下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钾溶液 B.铜片 C.硝酸钠溶液 D.稀盐酸溶液
【答案】(1)瘪气球膨大;;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碱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碱能够与某些盐反应或碱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都产生红褐色沉淀;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3);产生白色沉淀;A中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
(4)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①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膨大,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气球膨大;
②实验C中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B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然后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探究: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即可说明猜想三不正确;
根据结论猜想二正确,说明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此时在试管乙中缓慢滴加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现象为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即可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可证明猜想二正确;
③实验A、B、C、D说明碱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能够与某些盐反应、碱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3)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硫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而向烧杯A中滴加硫酸钾溶液与烧杯B中现象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A中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
(4)A、氯化钾溶液不能和C中物质反应,故不正确;
B、铜片不能和C中物质反应,故不正确;
C、硝酸钠不能和C中物质反应,故不正确;
D、氢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① 根据实验A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结合大气压的作用分析。
②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根据结论猜想二正确,说明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然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③ 根据实验A、B、C、D说明碱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能够与某些盐反应、碱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分析。
(2)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3)硫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氢氧化钾,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
(4)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分析。
28.(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盐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   色溶液。
(2)若④是用稀盐酸除铁锈,请写出此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小杨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盐酸忘了盖瓶塞,为测定瓶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是否相符,小林利用盐酸与大理石的反应进行测定(其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取用盐酸样品 取用大理石 剩余固体(含大理石)+液体
25.0 6.5 29.3
通过计算,判断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是否相符,若不符合,请你分析可能原因。
【答案】(1)蓝
(2)
(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g+6.5g-29.3g=2.2g,
设该盐酸样品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有
x=3.65g
则该盐酸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答: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不相符,是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一部分溶质氯化氢挥发掉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若用Cu(OH)2实现②,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为蓝色,所以会得到蓝色溶液;
(2)若④是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为蓝色。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3)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盐酸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榨汁机榨果汁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用砂纸打磨除去铁锈 D.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2.(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生活中“高钙奶”“钙铁锌口服液”中的“钙”、“铁”、“锌”是指(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3.(2021·海淀模拟)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糖水 C.氯化钠 D.酱油
4.(2021·海淀模拟)下列数据是某些花卉适宜的土壤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
(4.0~4.5) (5.0~6.0) (5.0~6.8) (7.3~8.0)
A.八仙花 B.百合 C.茶花 D.迎春
A.A B.B C.C D.D
5.(2022·大兴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倾倒液体
C. 过滤
D. 取用固体粉末
6.(2022九上·太原期中)中国研发出19芯特种光纤,传输容量从TB突破到PB!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Si的化合价是(  )
A.+1 B.+2 C.+4 D.-4
7.(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压磨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8.(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铝箔 C.氯化钠 D.水
9.(2022·历下模拟)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根据下图相关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镁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
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10.(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我国科学家从中药材千金藤中发现了“千金藤素”(化学式C37H38N2O6),对新冠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中含有氮气分子
B.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千金藤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千金藤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3
11.(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铁制铁锅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12.(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稀盐酸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加热铜粉,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放热,产生白色烟雾
13.(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甲分子中有3个原子
B.乙物质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14.(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
B.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进行换气
C.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能有效扑灭森林火灾,其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是为了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5.(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对比实验方案设计中,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燃烧条件中的温度与着火点 探究分子在不同温度时的运动快慢 探究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16.(2019·青岛)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7.(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且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2
B.钙离子:Ca2+
C.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3个氮分子:3N2
18.(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有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模型与推理: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宏观与微观: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D.探究与创新:探究粉笔末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粉笔末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19.(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点燃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NaOH溶液和石灰水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A.A B.B C.C D.D
20.(2022·呼和浩特)小组同学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蒸馏水或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同时等速度注入各自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锥形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1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
B.0~t1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C.t1~t2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振荡锥形瓶,使反应进行更充分
D.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说明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蒸馏水吸收CO2的效果好
21.(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
B.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D.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
22.(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A、B、C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A,B,C均为金属单质,则其活动性顺序为:A>B>C
B.若C为H2O,B为CO2,则A可以为酸、盐
C.若A,B,C均属于盐,则A可以是Na2CO3
D.若A,B,C均为碱,则A只能是Ca(OH)2
二、填空题
23.(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身边处处有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应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①盐酸②氯化钠③金刚石④氮气四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写序号):
(1)厨房中常备,可用作调味剂的是   。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用来做食品保护气的是   。
(2)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填写名称)石油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我们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填写一种你能做到的“低碳”生活方式   。
24.(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2)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   →D(选填装置字母序号),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选填字母序号)
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4)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据此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   (填字母)。
三、综合题
25.(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一些氢氧化钠或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数据记录如下表:
(直流电,电压:12V),请回答问题:
实验编号 温度/℃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H2体积/mL O2体积/mL 电解时间/s
A 20 2% 20 9.8 54.0
B 20 5% 20 9.8 36.2
C 30 2% 20 9.6 46.2
D 30 5% 20 9.7 X
(1)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小组研究的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和   。比较实验A和C,可得到的结论是   。
(3)分析实验A、B、C的数据,实验D的电解时间“x”应该是   (填序号)。
①35.4 ②37.8 ③50.2 ④55.6
(4)【得出结论】
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为水是由   组成的。
(5)【反思与评价】
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的原理,设计实验让物质参与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6)【拓展应用】
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0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天宫”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①在“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的   性。
②“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   能到电能的转化。
③在“萨巴蒂尔反应器”内,用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CH4),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实验室利用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图示中代表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填a、b或c),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3)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有(H2SO4)的工业废水的化学方程式   。
27.(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对碱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预测了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基于宏观视角分析碱的化学性质
①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不正确
在试管乙中缓慢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
③通过A、B、C、D四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有   (写一点即可)。
(2)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共性
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   。
(3)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差异性
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为   ,而向烧杯A中滴加硫酸钾溶液与烧杯B中现象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
(4)基于“结构决定性质”预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
烧杯C中盛有某溶液,请根据所含的微粒,预测该溶液能与下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钾溶液 B.铜片 C.硝酸钠溶液 D.稀盐酸溶液
28.(2023九下·崂山开学考)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盐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   色溶液。
(2)若④是用稀盐酸除铁锈,请写出此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小杨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盐酸忘了盖瓶塞,为测定瓶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是否相符,小林利用盐酸与大理石的反应进行测定(其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取用盐酸样品 取用大理石 剩余固体(含大理石)+液体
25.0 6.5 29.3
通过计算,判断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是否相符,若不符合,请你分析可能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用榨汁机榨果汁,该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可用于治疗胃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用砂纸打磨除去铁锈,该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生活中“高钙奶”“钙铁锌口服液”中的“钙、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A。
【分析】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
3.【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牛奶是由水、蛋白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糖水是由水、糖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酱油是由水、氨基酸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pH为4.0~4.5,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pH为5.0~6.0,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pH为5.0~6.8,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D、pH为7.3~8.0,大于7,溶液显碱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pH大于7呈碱性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浓硫酸稀释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倒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取用固体粉末时,一试管横放,二将粉末药品放入试管底部,三将试管直立,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浓硫酸稀释:酸入水并搅拌;
B、瓶塞倒放;
C、过滤用玻璃棒引流;
D、取用固体粉末:一平、二送、三直立。
6.【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S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硅的化合价为x,x+(-2×2)=0,x=+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是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反应后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符合题意;
C. 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9.【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C、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鱼4,易失去电子.
D、元素的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10.【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是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B. 由千金藤素的化学式可知,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符合题意;
C.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所以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越大,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所以千金藤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不符合题意;
D.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所以千金藤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D、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11.【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用铁制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2.【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则有白色沉淀产生,故符合题意;
B. 铜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铜为紫红色固体,则现象为红色固体变黑色,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描述物质实验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13.【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1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由图可知,乙为NO,则乙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C.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反应物,则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为NH3、乙为NO、丙为H2O、丁为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在该反应中,每4个氨分子与6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生成6个水分子和5个氮分子,则分子个数改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4.【答案】B
【知识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 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关闭阀门,切不可开关用电器或用火,故错误,符合题意;
C.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火带能有效扑灭森林火灾,其原理是移走可燃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易燃易爆知识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把NaCl分别加入两种不同溶剂中,观察NaCl的溶解性,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达到实验目的,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B. 铜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可得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点,可燃物才能燃烧,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C. 把2滴红墨水分别滴加到50mL冷水和50mL热水中,得出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走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D. 探究铁与锌金属活动性强弱,没有控制变量,放在不同的酸中,无法探究铁与锌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16.【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化合物包含氧化物,不是交叉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化合物包括含碳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包括有机物,B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是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分析
B、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D、根据溶液的分类分析
17.【答案】B,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A.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钙离子表示为Ca2+,故B正确,符合题意;
C. 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0,解得x=-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A、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原子。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C、元素化合价标注在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
D、物质的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分子。
18.【答案】B,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根据元素守恒,某物质R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可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而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为混合物,故错误,符合题意;
C. 一滴水宏观上很小,但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探究粉笔末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能只证明粉笔末能否改变反应速率,还需要证明反应前后粉笔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A、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C、根据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19.【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点燃气体,CO燃烧生成CO2,没有除去CO2却把CO完全除去,故不符合题意;
B. 加过量铁粉可从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故符合题意;
C. 稀盐酸均能与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钠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 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这种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20.【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A. 1体积的水只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t3时,曲线1的压强几乎没变,曲线2变化很大,则说明曲线1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0~t1段两个曲线的压强均增大,是因为短时间内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t2~t3段压强变化更快,则说明该阶段振荡锥形瓶,使反应进行更充分,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效果更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根据对比曲线1和曲线2,曲线坡度越大,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效果更好分析。
21.【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还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该反应方程式为,即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随着锌的加入,固体质量从0开始不断增加,当硝酸银反应完全之后(即锌过量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加入锌的质量,所以第一阶段固体增加的幅度大于第二阶段增加的幅度,故B不符合题意;
C.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并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所以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较无催化剂的反应快,但是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是保持不变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2.【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若A、B、C均为金属单质,A能转化为B和C,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B和C强,B能转化为C,说明B的金属活动性比C强,则其活动性顺序为:A>B>C,故A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若C为H2O,B为CO2,A能转化为B和C,A可以为酸和碳酸盐,因为酸和碳酸盐反应能生成一种新盐、水和二氧化碳;A还可以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被碳或一氧化碳还原生成二氧化碳,被氢气还原生成水,故B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A、B、C均属于盐,若A可以是Na2CO3,则A转化为B可以是Na2CO3与H2SO4反应生成 Na2SO4、H2O和CO2,B为Na2SO4;A转化为C可以是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 ,C为NaCl ;B转化为C可以是Na2SO4与 BaCl2反应生成NaCl和BaSO4,故C推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A、B、C均为碱,A可以为Ca(OH)2,A还可以是Ba(OH)2,A转化为B可以是B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NaOH和BaCO3沉淀,B是NaOH;A转化为C可以是Ba(OH)2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和BaSO4沉淀 ,C为Cu(OH)2;B转化为C可以是NaOH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和NaCl,故D推断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B、根据水、二氧化碳的性质,酸和碳酸盐反应能生成一种新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C、根据若A、B、C均属于盐,碳酸钠的性质分析。
D、根据若A、B、C均为碱,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23.【答案】(1)②;③;①;④
(2)煤;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氯化钠为常用的调味剂,故填②;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则可用于切割玻璃,故填③;
人体胃液中的酸为盐酸,故填①;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保护气,故填④。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若想“低碳”,可乘坐公共交通、随手关灯等。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根据“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24.【答案】(1)分液漏斗;;B
(2)F;
(3)D
(4)cab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则发生装置选B。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可干燥二氧化碳,则所选装置为F;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制取气体时应考虑药品是否容易获得,故不正确;
B、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反应条件是否容易控制,反应速率是否适中,故不正确;
C、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故不正确;
D、制取气体时不需要考虑气体的颜色和气味,故正确。
故答案为:D。
(4)由前面可知,制取气体时,应先明确反应原理,然后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装置,最后验证所得气体,则思路流程为cab。
【分析】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所决定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
25.【答案】(1)
(2)温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
(3)①
(4)氢元素和氧元素
(5)元素种类
(6)吸附;化学;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
(2)由表格分析可知,A和B、C和D是温度相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不同,则电解时间不同;
A和C、B和D是温度不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则电解时间不同,故该小组研究的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比较实验A和C,温度不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则电解时间不同,其中温度越高,电解时间越短,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
(3)分析实验A、B、C的数据可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温度越高,电解水分解速率越快,由B、D可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D中温度比B中高,因此D的反应时间比B短,实验D温度为30℃,5%的溶液电解时间应小于36.2s,故答案为:①;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即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设计实验让物质参与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6)① 在“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的吸附性;
②“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③ 在“萨巴蒂尔反应器”内,用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CH4),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在结合各个小题分析。
26.【答案】(1)复分解反应
(2)b;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3)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图示中溶液pH是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所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示中a点显碱性,此时氢氧化钠过量,b点显中性,此时恰好完全反应,c点显酸性,此时盐酸过量,所以图示中代表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中性、酸性溶液为无色,则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2)根据图示中溶液pH是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所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示中a点显碱性,此时氢氧化钠过量,b点显中性,此时恰好完全反应,c点显酸性,此时盐酸过量分析。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27.【答案】(1)瘪气球膨大;;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碱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碱能够与某些盐反应或碱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都产生红褐色沉淀;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3);产生白色沉淀;A中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
(4)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①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膨大,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气球膨大;
②实验C中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B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然后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探究: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即可说明猜想三不正确;
根据结论猜想二正确,说明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此时在试管乙中缓慢滴加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现象为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即可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可证明猜想二正确;
③实验A、B、C、D说明碱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能够与某些盐反应、碱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3)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硫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而向烧杯A中滴加硫酸钾溶液与烧杯B中现象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A中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
(4)A、氯化钾溶液不能和C中物质反应,故不正确;
B、铜片不能和C中物质反应,故不正确;
C、硝酸钠不能和C中物质反应,故不正确;
D、氢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① 根据实验A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结合大气压的作用分析。
②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根据结论猜想二正确,说明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然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③ 根据实验A、B、C、D说明碱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能够与某些盐反应、碱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分析。
(2)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3)硫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氢氧化钾,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
(4)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分析。
28.【答案】(1)蓝
(2)
(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g+6.5g-29.3g=2.2g,
设该盐酸样品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有
x=3.65g
则该盐酸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答: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不相符,是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一部分溶质氯化氢挥发掉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若用Cu(OH)2实现②,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为蓝色,所以会得到蓝色溶液;
(2)若④是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为蓝色。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3)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盐酸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北云门乡联合中学等5校2022-2023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下一篇:2022届广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模拟试题(十)(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