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C.干冰用于制造舞台烟雾 D.氢气用作燃料
2.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到M点溶液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量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硬铝与铝的硬度
B.用燃烧铁丝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可以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与异味
D.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实验,可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4.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因此松花蛋常有涩味,为了减轻涩味,食用时适宜添加的调味品为
A.酱油 B.香油
C.食盐 D.食醋
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钠,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B.用稀硫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C.用无色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D.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铁锈粉末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向滴有石蕊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7.下列实验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铁锈与稀盐酸反应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8.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的过程中,其中图像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A.向一定质量稀H2SO4中加入Ba(OH)2至恰好中和 B.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C.向等质量的金属Fe和Zn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D.CuO和C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
A.A B.B C.C D.D
9.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 B.Ba2+ C.NH4+ D.Ag+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生锈
13.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B.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喝一点氢氧化钠溶液来中和
C.保险丝烧断了,可以用铜丝代替
D.有人触电,不可以用手直接拿开电线
14.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M N Y
A 水 氧化钙 溶液的温度
B 水 氢氧化钠 溶液的pH
C 饱和石灰水溶液 氧化钙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硫酸铜溶液 铁粉 溶液的质量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盐酸、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性;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金属除锈,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
16.使用适量的熟石灰能改良酸性土壤,若土壤中的酸以H2SO4表示,那么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图1是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图中x=___________,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氯原子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后,其化合价将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图2是NaOH溶液(预先加酚酞)与HNO3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在实验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结合图2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结合生成水,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物之一为HNO3)。
三、实验题
18.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在学习完酸和碱后,想进行·次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一:向盛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二: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记录】请帮助小组同学完成下面的内容:
实验一:
(1)同学们观察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得出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二:
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质疑二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于是又设计了实验三:
实验三:
(2)如图,向有酚酞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_____从而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中酚酞的作用是②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三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猜想:
溶质成分:甲同学:氯化钠
乙同学:氯化钠、氢氧化钠
丙同学:氯化钠、氯化氢
【设计与交流】
(3)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实验二是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实验如下:取样,加入一种药品_____。即可得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甲同学猜想正确的结论。如图,图像②中表示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反思与总结】
(4)由上述探究可知,当我们分析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不是去验证有其他物质生成,而是验证_____来得出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四、计算题
19.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小华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盐酸20g,
(1)1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 某工厂化验室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多少 有关化学方程式: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五、综合应用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溶液:
①配制2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时先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___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______(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③加水充分溶解,并冷却至室温(约20℃)。
(2)如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过程中,使用数字传感仪测得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
①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加入___________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③试计算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C
6.C
7.B
8.C
9.C
10.D
11.A
12.D
13.D
14.D
15. 吸水 氢离子
16.
17.(1) 17 降低
(2)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18.(1)
(2) 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不变色,继续滴加后,溶液变成红色 通过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证明氢氧化钠从无到有,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合理即可)
(3) 紫色石蕊试液 H+
(4)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19.(1)1.6
(2)设废水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0.19.6g
21.(1) 184 左 BA
(2) NaCl、HCl 20 设氯化氢的质量为x
x=1.46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