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重点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Na-23 K-39 S-32 Fe-56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
A. 锂 B. 铝 C. 钠 D. 钾
【答案】B
【解析】
【详解】碱金属元素为第ⅠA族元素(除H元素外),因此锂、钠、钾属于碱金属元素,而铝是第ⅢA族元素,不属于碱金属,B符合;
答案选B。
2. 下列属于盐的是
A. 石灰乳 B. 盐酸 C. 纯碱 D. 次氯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灰乳混合物,不属于盐,故A不选;
B.盐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盐,故B不选;
C.纯碱是Na2CO3,属于盐,故C选;
D.次氯酸属于酸,不属于盐,故D不选;
故选C。
3. 下列仪器与名称相符的是
A. 具支试管 B. 坩埚 C. 三脚架 D. 干燥管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是蒸馏烧瓶,故A错误;
B.是蒸发皿,故B错误;
C.是泥三角,故C错误;
D.是干燥管,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HCl B. 蔗糖 C. NaOH D. K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HCl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氢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A项正确;
B.蔗糖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只存在蔗糖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
C.NaOH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导电,属于电解质,C项正确;
D.是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D项正确;
答案选B。
5. 反应4Li+2SOCl2=4LiCl+S+SO2中,还原剂是
A. Li B. SOCl2 C. Li和SOCl2 D. SO2
【答案】A
【解析】
【详解】4Li+2SOCl2=4LiCl+S+SO2中,Li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生成的LiCl是氧化产物,SOCl2中的S是+4价,反应后部分变为0价,生成单质硫,所以SOCl2做氧化剂,S为还原产物,故选A。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氯 B. 普通玻璃 C. 氢氧化铁胶体 D. 聚乙烯塑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液氯就是液态的氯气,是纯净物,A正确;
B.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和SiO2,是混合物, B错误;
C.氢氧化铁胶体是由分散质氢氧化铁胶粒和分散剂水构成的,是混合物, C错误;
D.聚乙烯塑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均属于混合物,D错误;
答案为A。
7. 下列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钠放入水中 B. 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C. 苯加入溴水中 D. 将液态植物油制成氢化植物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放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选;
B.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选;
C.苯加入溴水中,发生萃取,为物理变化,故C不选;
D.液态植物油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成氢化植物油,故D不选;
故选B。
8.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 生石灰:Ca(OH)2 B. 小苏打:NaHCO3
C. 乙烯:C2H2 D. 钡餐:Ba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石灰为,A错误;
B.俗名小苏打,B正确;
C.乙烯,化学式为,C错误;
D.钡餐为,D错误;
故选B。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5Cl与37Cl互称同位素 B. 二氯乙烷(C2H4Cl2)有二种结构
C. 同素异形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 D. C2H4和C3H6互为同系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35Cl与37Cl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氯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A正确;
B. 二氯乙烷(C2H4Cl2)有CH2Cl-CH2Cl和CHCl2-CH3二种结构,B正确;
C. 同素异形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金刚石转化成石墨, C正确;
D.C2H4是乙烯,属于烯烃,而C3H6可能是丙烯,属于烯烃,也可能是环烷烃,则不属于烯烃,因此C2H4和C3H6不一定互为同系物,D错误;
答案选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H2在高温下还原SiHCl3制得高纯度硅
B.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C. 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备铝
D. 通过石油分馏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工业上,可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还原三氯氢硅(SiHCl3)得到单质硅和氯化氢气体,故A正确;
B.工业上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故B错误;
C.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铝,故C错误;
D.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石油分馏无法获得丙烯,故D错误;
故选A。
11. 现有M、W、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W、Z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W元素与氢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C. Z的最高化合价为+6
D. M、W、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a元素;Y为Si元素;Z为O元素;W为C元素;M为Cl元素。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一般越大,X、W、Z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A正确;
B.W为C元素,与氢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如CH4、C2H6等,故B正确;
C.Z为O元素,最高化合价为+2,故C错误;
D.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增强,M、W、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故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OH)
B. 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Cl2+2OH-=Cl-+ClO-+H2O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H2O=4OH-+O2↑
D. 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CO+2H+=CO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故A错误;
B.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生成NaCl、NaClO和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B正确;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OH-+O2↑+4Na+,故C错误;
D.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故D错误;
故选B。
13. 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不可能是
A. a为Cl2,b为饱和NaCl溶液 B. a为CO2,b为浓NaOH溶液
C. a为SO2,b为H2O D. a为NH3,b为H2O
【答案】A
【解析】
【分析】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气体a极易溶于水,或极易与烧杯中的液体反应,导致气体减少,构成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以此来解答。
【详解】A. Cl2能溶于水,饱和NaCl溶液可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抑制氯气的溶解,不能形成压强差,则不能形成喷泉,故A选;
B. CO2可与浓NaOH反应,导致气体减少,构成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故B不选;
C. a为SO2,b为H2O,SO2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且亚硫酸能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时能进一步消耗氧气,构成压强差,可形成喷泉,故C不选;
D. 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与盐酸反应生成NH4Cl,导致气体减少,构成压强差,可形成喷泉,故D不选;
答案选A。
14. 关于有机物(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二种官能团 B. 可以使溴水褪色
C. 分子式为C10H10O3 D. 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A错误;
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水褪色,B正确;
C. 分子式为C10H8O3,C错误;
D.分子内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均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D错误;
答案选B。
15. 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合理的是
A.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到另一烧杯中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C. 铝热反应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
D. 用淀粉-KI试纸可以鉴别碘水和FeCl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到另一烧杯中,A错误;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了更加容易控制滴加的水的量,先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B错误;
C.铝热反应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C正确;
D.碘水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能与发生反应:,也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不能用淀粉-KI试纸可以鉴别碘水和溶液,D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B.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吸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也可能发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A项正确;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说明等质量的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错误;
C.较活泼的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正确;
D.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吸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也可能发生,D项正确;
答案选B。
17. 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电池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其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B. Ag2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电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Ag2O电极
D.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可知,Zn的化合价升高做负极失电子,中银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做正极;
A.Zn失电子变成,再和反应生成,电极反应式为:,A项正确;
B.中银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
C.Zn电极做负极,电极做正极,电子由负极经过外电路到正极,C项正确;
D.放电前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呈碱性,由反应原理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了溶液中的,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D项错误;
答案选D。
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三星堆考古出土了大量文物,如黄金面具、丝绸“黑炭”、青铜神树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碳的一种核素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
B. 文物中做面具的黄金由电解法制得
C. 青铜是铜中加入铅、锡制得的合金,其成分会加快铜的腐蚀
D. 制作丝绸的原料是蚕丝,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具有放射性,可以用碳的一种核素()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A正确;
B.古代得到金的方法是淘漉法,B错误;
C.铅、锡比铜活泼,腐蚀反应中铜做正极,会减缓铜的腐蚀,C错误;
D. 制作丝绸的原料是蚕丝,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蛋白质,D错误;
选A
19.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常温下以液态存在并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 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C. H2O2分子内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与O-H键有关、与水分子间存在的氢键无关,A错误;
B.晶体溶于水时,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离子键被破坏,部分共价键被破坏,B错误;
C. H2O2的结构式为H-O-O-H,则分子内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氯气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0.2NA,如0.1mol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的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1NA,D项错误;
选C。
20. 一定条件下,反应:C(s)+CO2(g)2CO(g)(吸热反应),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进行到10s时,C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0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s时,用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5mol L-1 s-1
B. 当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能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0~10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结合分析可知,0~10s内,用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5mol L-1 s-1,瞬时速率则不知,A错误;
B.碳的质量随着反应而改变,当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正确;
C.升高温度,无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要增大,C错误;
D.恒容状态下,充入非反应气体,压强虽然增大,但各组分的浓度均不变,因此化学速率不变,D错误;
答案选B。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液化、石油的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C. 84消毒液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原理均是利用了其强氧化性
D. 制作豆腐时加入氯化镁、硫酸钙等凝固剂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都生成了新的物质,都是化学变化,A正确;
B.Si和Ge都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都是半导体材料,B正确;
C.84消毒液,利用了的强氧化性杀灭新型冠状病毒,而酒精没有氧化性,利用其特殊性质使蛋白质变性,二者消毒原理不同,C错误;
D.豆浆为胶体,加入氯化镁、硫酸钙等电解质能时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D正确;
故选C。
22. 某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①②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
B. 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互换
C. 操作2是将滤液蒸发结晶
D. 为提高生产效率,通入的CO2应过量,且CO2可循环利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通入氨气主要是形成碱性环境,便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通入二氧化碳后发生的反应是CaSO4+2NH3+CO2+H2O=CaCO3↓+(NH4)2SO4, 需要进行过滤操作,得到滤液和碳酸钙,对滤液进行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的打破较纯净的硫酸铵晶体,碳酸钙进行加热煅烧得到生石灰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量需要控制变量,因此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会溶解碳酸钙,以此解答。
【详解】A.硫酸钙与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硫酸铵和碳酸钙沉淀,步骤①②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故A正确;
B.由于CO2微溶于水,NH3易溶于水,应先通入足量NH3,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通入适量CO2,通入NH3和CO2的顺序不可以互换,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操作1过滤后得到(NH4)2SO4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再降温冷却,结晶析出,过滤,则可以使硫酸铵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操作2是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的过程,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故C错误;
D.反应过程中需通入适量二氧化碳,否则二氧化碳会和碳酸钙反应导致碳酸钙溶解,故D错误;
故选A。
23. 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循环转化中属于“固氮”过程的是“反应c”和“反应b”
B. 转化过程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只有“反应I”
C. 若“反应h”是在NO2与H2O的作用下实现的,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工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消除N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的固定指由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反应c”和“反应k”,A错误;
B.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则过程中非氧化还原反应为a和l,B错误;
C.过程h发生反应为:,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错误;
D.能与发生反应:,所以工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消除,D正确;
故选D。
24. 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随反应的进行,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液氨的密度比纯水小
B. 液氨能够发生电离,有NH和NH生成
C. 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D. 氨合电子e-(NH3)x,也可类似Na+(NH3)x表示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沉入液氨说明钠的密度比液氨大,但钠密度比水小,所以液氨的密度比纯水小,A正确;
B.液氨类似于水,能发生自耦电离,有NH和NH生成,B正确;
C.液氨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子粒子,不导电,而钠投入液氨中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能导电,即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氨合电子与氨合钠离子的表示不相同,氨分子存在极性键、N原子带部分负电,中心的e-也带负电,相互排斥,故氨合电子中NH3中的N原子应该朝外,对应的示意图指误,D错误;
选D。
25.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向某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没有检测到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没有NH
C 将蔗糖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已经水解
D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白色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若原溶液中只含有Ag+,现象相同,A错误;
B.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在生成NH3不多时不加热NH3不能够逸出,故取某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NaOH溶液,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不能说明盐中一定不含有NH,B错误;
C.蔗糖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说明反应后有葡萄糖生成、则蔗糖水解为葡萄糖, C正确;
D.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CO2中混有的HCl气体也可以和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D错误;
答案为C。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6. 请回答:
(1)CO2电子式是______;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
(2)将新制氯水滴到pH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1) ①. ②. SiO2
(2)先变红后褪色 (3)
【解析】
【小问1详解】
CO2是共价分子,其结构式为O=C=O、电子式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SiO2。
【小问2详解】
新制氯水含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将新制氯水滴到pH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则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离子方程式。
27. 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A的密度为1.25g/L,B可发生银镜反应,F为有浓郁香味、不溶丁水的油状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有机物F的名称是______。
(2)A与D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有机物C催化氧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实验室制备F时需要使用浓硫酸,浓硫酸只起催化作用
B. 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可以区分B、C和D
C. 给出氢离子的能力:D>C
D. F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为皂化反应
【答案】(1)乙酸乙酯
(2)加成反应 (3) (4)BC
【解析】
【分析】由标准状况下A的密度为1.25g/L知其摩尔质量为28g/mol,即A为乙烯,与水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即C为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即D为乙酸,F为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则E为乙酸钠,又B能和乙醇相互转化,即B为乙醛,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由分析知F名称为乙酸乙酯;
【小问2详解】
乙烯和乙酸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原子守恒可知,发生加成反应;
【小问3详解】
由信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A错误;乙酸和碱性氢氧化铜反应浑浊消失,乙醇与之互溶无明显现象,乙醛会与碱性氢氧化铜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B正确;乙酸电离出氢离子能力大于乙醇,C正确;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皂化反应,D错误,综上选BC。
28. 化合物A(200g mol-1<M<300g mol-1)由3种常见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
已知:A的焰色为紫色;气体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盐C和盐D的组成元素和A相同,且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请回答:
(1)组成A的元素有______。
(2)A的化学式为_______。
(3)A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化合物A具有强还原性,在潮湿空气中可能转化为由两种酸式盐组成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1)K、O、S
(2)
(3)
(4)
【解析】
【分析】由A的焰色为紫色可知,A中含有钾元素,盐C和盐D的组成元素和A相同,加入盐酸后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B,淡黄色沉淀为硫,气体B为二氧化硫,则A中含有钾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又盐C和盐D与盐酸反应生成和,假设盐C和盐D中含,则其物质的量为0.05mol,另一种盐也与盐酸反应生成,则另一种盐为,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20.6gA隔绝空气受热分解生成、和,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A中K、S和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结合A的摩尔质量在之间可知,A的化学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含K、O、S三种元素;
【小问2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
【小问3详解】
结合分析知0.1mol加热分解生成、和,即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酸式盐可知为亚硫酸氢钠和硫酸氢钠,即反应方程式为。
29.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FeCl3。
已知:FeCl3固体易升华,易吸收水分变质。
请回答:
(1)装置A中有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该先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中有两处需要加热,点燃酒精灯的顺序是______。
(4)有同学提出装置F和G可以用一个球形干燥管来代替,球形干燥管中所装试剂的名称是_____。
(5)待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后,取出D中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检查是否漏水
(2)除去氯气中的
(3)A,D (4)碱石灰
(5)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溶液中含有
【解析】
【分析】A装置为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B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C装置用浓硫酸做干燥剂,纯净的与铁反应,制备无水,E装置用于冷凝收集,F为浓硫酸,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使发生水解,G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
【小问1详解】
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该先检查是否漏水;
【小问2详解】
B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
【小问3详解】
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产生的氯气充满装置,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开始反应制备;
【小问4详解】
F为浓硫酸,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使发生水解,G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F和G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来代替;
【小问5详解】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溶液中含有。
30. 现有某固体混合物甲,由Na2CO3和NaHCO3混合而成,取2.96g甲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往该溶液中加入25.0mL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白色沉淀的量最多,测得反应后溶液中c(OH-)=1.00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0mL)。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2)反应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3)上述加入的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答案】(1)0.02
(2)0.05 (3)1.2mol/L
【解析】
【分析】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量最多,这说明碳元素全部转化为碳酸钡,所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Ba2+=BaCO3↓+H2O、Ba2++CO=BaCO3↓,反应后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已知反应后溶液中c(OH-)=1.00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0mL),则反应后得到1.00mol/L×0.050L=0.050molNaOH溶液,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解得。
【小问1详解】
据分析,原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2mol。
【小问2详解】
据分析,反应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小问3详解】
上述加入的Ba(OH)2溶液中钡离子的物质的量和混合物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即为0.02mol+0.01mol=0.03mol,则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Na-23 K-39 S-32 Fe-56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
A. 锂 B. 铝 C. 钠 D. 钾
2. 下列属于盐的是
A. 石灰乳 B. 盐酸 C. 纯碱 D. 次氯酸
3. 下列仪器与名称相符是
A. 具支试管 B. 坩埚 C. 三脚架 D. 干燥管
4.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HCl B. 蔗糖 C. NaOH D. K2O
5. 反应4Li+2SOCl2=4LiCl+S+SO2中,还原剂是
A. Li B. SOCl2 C. Li和SOCl2 D. SO2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氯 B. 普通玻璃 C. 氢氧化铁胶体 D. 聚乙烯塑料
7. 下列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钠放入水中 B. 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C. 苯加入溴水中 D. 将液态植物油制成氢化植物油
8.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 生石灰:Ca(OH)2 B. 小苏打:NaHCO3
C. 乙烯:C2H2 D. 钡餐:BaCO3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5Cl与37Cl互称同位素 B. 二氯乙烷(C2H4Cl2)有二种结构
C. 同素异形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 D. C2H4和C3H6互为同系物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H2在高温下还原SiHCl3制得高纯度的硅
B.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C. 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备铝
D. 通过石油分馏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11. 现有M、W、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W、Z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W元素与氢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C. Z的最高化合价为+6
D. M、W、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OH)
B. 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Cl2+2OH-=Cl-+ClO-+H2O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H2O=4OH-+O2↑
D. 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CO+2H+=CO2↑+H2O
13. 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不可能是
A. a为Cl2,b为饱和NaCl溶液 B. a为CO2,b为浓NaOH溶液
C. a为SO2,b为H2O D. a为NH3,b为H2O
14. 关于有机物(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二种官能团 B. 可以使溴水褪色
C. 分子式为C10H10O3 D. 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15. 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合理的是
A.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到另一烧杯中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C. 铝热反应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
D. 用淀粉-KI试纸可以鉴别碘水和FeCl3溶液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B.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吸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也可能发生
17. 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电池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其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B Ag2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电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Ag2O电极
D.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三星堆考古出土了大量文物,如黄金面具、丝绸“黑炭”、青铜神树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碳的一种核素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
B. 文物中做面具的黄金由电解法制得
C. 青铜是铜中加入铅、锡制得的合金,其成分会加快铜的腐蚀
D. 制作丝绸的原料是蚕丝,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
19.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常温下以液态存在并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 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C. H2O2分子内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A
20. 一定条件下,反应:C(s)+CO2(g)2CO(g)(吸热反应),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进行到10s时,C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0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s时,用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5mol L-1 s-1
B. 当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能提高反应速率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C. 84消毒液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原理均是利用了其强氧化性
D. 制作豆腐时加入氯化镁、硫酸钙等凝固剂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
22. 某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①②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
B. 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互换
C. 操作2是将滤液蒸发结晶
D. 为提高生产效率,通入的CO2应过量,且CO2可循环利用
23. 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循环转化中属于“固氮”过程的是“反应c”和“反应b”
B. 转化过程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只有“反应I”
C. 若“反应h”是在NO2与H2O的作用下实现的,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工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消除NO2
24. 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随反应的进行,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液氨的密度比纯水小
B. 液氨能够发生电离,有NH和NH生成
C. 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D. 氨合电子e-(NH3)x,也可类似Na+(NH3)x表示为
25.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向某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没有检测到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没有NH
C 将蔗糖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已经水解
D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A. A B. B C. C D. D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6. 请回答:
(1)CO2的电子式是______;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
(2)将新制氯水滴到pH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7. 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A的密度为1.25g/L,B可发生银镜反应,F为有浓郁香味、不溶丁水的油状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有机物F的名称是______。
(2)A与D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有机物C催化氧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实验室制备F时需要使用浓硫酸,浓硫酸只起催化作用
B. 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可以区分B、C和D
C. 给出氢离子的能力:D>C
D. F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为皂化反应
28. 化合物A(200g mol-1<M<300g mol-1)由3种常见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
已知:A的焰色为紫色;气体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盐C和盐D的组成元素和A相同,且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请回答:
(1)组成A的元素有______。
(2)A的化学式为_______。
(3)A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化合物A具有强还原性,在潮湿空气中可能转化为由两种酸式盐组成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9.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FeCl3。
已知:FeCl3固体易升华,易吸收水分变质。
请回答:
(1)装置A中有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该先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中有两处需要加热,点燃酒精灯的顺序是______。
(4)有同学提出装置F和G可以用一个球形干燥管来代替,球形干燥管中所装试剂的名称是_____。
(5)待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后,取出D中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______。
30. 现有某固体混合物甲,由Na2CO3和NaHCO3混合而成,取2.96g甲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往该溶液中加入25.0mL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白色沉淀的量最多,测得反应后溶液中c(OH-)=1.00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0mL)。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2)反应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3)上述加入的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信息卷二化学试卷(图片版 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