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1.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头“变”石雕 B. 青稞“变”美酒 C. 羊毛“变”毛毯 D. 冰川“变”河流
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量取液体时读数
B. 闻气体的气味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熄灭酒精灯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4. 太空舱里常用作气体转化的催化剂。已知中为价,则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5.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石油气可以装入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
6. 过氧化钠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从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B. 此反应中氧元素有两种化合价
C. 这一原理不适宜在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氧气
D. 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7.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致人死亡
B. 二氧化碳用于人工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8. 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B. 石油分馏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C.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9. 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
A. B. C. D.
10. 为测定铁、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不能达到目的试剂组是( )
A. ,,溶液 B. ,溶液,溶液
C. ,,溶液,稀硫酸 D. ,溶液,溶液
11.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B.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C. 若物质中混有少量的物质,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若要将组成在点的溶液转变为点的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2. 下列关于浓盐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B.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
C.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D. 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金刚石切割玻璃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1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B. 向醋酸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15.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大量补充碘元素
B. 汽油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C. “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元素
D. 油锅起火可放入菜叶灭火,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汽油,是从石油里分馏、裂解出来的具有挥发性、可燃性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外观为透明液体,可燃,馏程为至,主要成分为脂肪烃和环烷烃,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烧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为号、号、号。号汽油,代表该油品辛烷值为、含异辛烷、正庚烷。在各种可以替代汽油的物质中,甲醇和乙醇是最有希望的燃料,它们可从天然气、煤或植物中转化而来。乙醇汽油污染物排放少,对保护环境有利,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它们的动力性能接近一般汽油。汽油中的氯化物在燃烧后生成氯化氢,通常汽油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在有水和氯的条件下,氯化氢以盐酸的形式存在,是强腐蚀性物质,会对发动机汽缸、排气系统包括活塞、喷嘴等产生腐蚀作用,严重时会导致车辆熄火、发动机停止工作。此外还会对大气及环境造成污染。
从上述材料中可得出号汽油属于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从上述材料中可得出汽油具有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 写一点。
为保护环境,生产汽油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氯含量。请写出氯离子的离子符号: ______ 。
17. 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 。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______ 。
18. 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变化异常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为达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人类对石油 ______ 后得到沸点不同的汽油、柴油等进行综合利用。
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 ______ 也属于温室气体任填一种。
19.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Ⅰ节约用水
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______ 填字母。
Ⅱ水的净化
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化学式为,的值为 ______ 。
Ⅲ水的组成
实验室电解水实验中常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 ______ 。
20.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请根据粗盐“制碱”的流程图如图回答问题:
步骤Ⅰ除杂中,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物理方法,即用溶液浸洗粗盐,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则浸洗溶液应选用的 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二是化学方法,操作步骤依次为加水溶解加过量试剂加过量试剂过滤加适量盐酸,以下试剂组合选用合理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
B.
C.
D.
粗盐转变为饱和食盐水需要溶解、过滤等步骤,在这两个步骤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 。
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完全分解可以得到纯碱 ______ 。
21. 已知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与、与、与分别为同一类别的物质。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的化学式为 ______ 。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2.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______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______ 填字母。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 。
为了避免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装置加液体时应注意 ______ 。
23. 长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一】小培同学在探究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过程中,形管右侧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待右侧反应停止后,将形管倾斜,使右侧管中的溶液流入左侧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实验二】小粹同学想要利用该装置探究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小粹同学看到形管右侧无明显现象,随后将形管倾斜,使右侧管中的溶液与固体一起倒入左侧管中,发现无明显现象。由此小粹同学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你认为他的结论 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______ 。
小郡同学提出,若想证明与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以设计较为简单的实验方案 ______ 。
【实验三】实验完成后,将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废液缸中溶液呈无色。小湘同学想对废液缸中的废液进行回收利用。请你帮她分析废液成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石头“变”石雕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青稞“变”美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羊毛“变”毛毯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冰川“变”河流只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
【解析】解:、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读数。故A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B错误;
C、长颈漏斗在液面以下形成液封,拉动活塞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少,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外部空气会从长颈漏斗内进入,会看到有气泡产生,故C正确;
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气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进行分析;
C、根据长颈漏斗在液面以下形成液封,拉动活塞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少进行分析;
D、根据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规范操作等,注意理解、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
3.【答案】
【解析】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故A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所以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故B正确;
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而不是质量分数,故C错误;
D、不同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可作不同用途的电光源,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空气的成分来分析;
B、根据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的组成、成分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解答】
中为价,氧元素显价,设镍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
故选B。
5.【答案】
【解析】解:、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石油气可以装入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从反应可知,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正确;
B.过氧化钠中氧元素为价,氧气中氧元素为价,二氧化碳、碳酸钠中氧元素为价,氧元素有三种化合价,故错误;
C.如果加入的二氧化碳过量,得到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因此这一原理不适宜在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氧气,故正确;
D.从反应可知,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故正确;
故选:。
从反应可知,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中氧元素有价、价、价三种价态;据此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等相关知识,利用好题文信息及掌握基础的化学用语即可解答本题。
7.【答案】
【解析】解:、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致人窒息死亡,故A说法错误;
B、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即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一化学性质,故B说法正确;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显酸性使之变红色,故C说法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了该气体不支持及燃烧,不支持燃烧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有氮气等,故D说法错误。
故选:。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主要考查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二氧化碳知识的学习即可解答。
8.【答案】
【解析】解:、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故A正确;
B、石油分馏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故B正确;
C、石油不是化工产品,它是化工原料,故C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进行分析;
B、根据石油的分馏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石油是化工产品的原料进行分析;
D、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
【解析】解:、该装置中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实验一周后,不易生锈。
B、该装置中铁钉能与空气、水分接触,铁钉易生锈。
C、该装置中铁钉隔绝了空气和水,实验一周后,不易生锈。
D、该铁钉隔绝空气,只与水接触,不易生锈。
故选:。
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缺少水或缺少氧气,或者缺少氧气和水,铁不容易生锈;氯化钠能加速铁制品锈蚀的速率,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
【解析】解:
A、把银和铁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说明铁在铜前面,银和硫酸铜不反应,说明铜在银前面,故可以证明铁铜银,故A方案正确;
B、把银伸入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中,都不发生反应,没有现象,只能证明银在铁和铜的后面,不能证明铁和铜的强弱,故不能证明铁铜银,故B方案不正确;
C、把铁和铜放入硝酸银中,都能置换出银,证明铁和铜在银的前面,再把铁和铜放入稀硫酸中,铁和稀硫酸反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证明铁比铜强,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C方案正确;
D、把铜伸入硫酸亚铁的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铁在铜前,把铜伸入硝酸银溶液中,能置换出银,说明铜在银前,故可以证明锌铜银,故D方案正确,
故选:。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11.【答案】
【解析】解:、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B、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仍然是饱和溶液,由于的溶解度大于,因此的质量分数大于,物质时的溶解度小于在时的溶解度,因此的质量分数大于,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物质中混有少量的物质,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要将组成在点的溶液转变为点的溶液,即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2.【答案】
【解析】解:、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
【解析】解:、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属于利用化学性质,故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利用物理性质,故错误;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利用物理性质,故错误;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利用化学性质,故正确;
故选:。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4.【答案】
【解析】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醋酸显酸性,向醋酸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15.【答案】
【解析】解:、缺碘和高碘都能引起甲状腺肿大,故A错;
B、汽油能溶解油污,汽油去油污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故B错;
C、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故C正确;
D、油锅起火的灭火方法:盖上锅盖利用隔绝空气,放上菜就是为了降低温度到油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着火点,故D错。
故选:。
A、根据缺碘和高碘都能引起甲状腺肿大进行分析;
B、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油锅起火的灭火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元素与人的关系,汽油能溶解油污,灭火方法进行分析。
16.【答案】混合物 汽油具有可燃性等
【解析】解: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号汽油,代表该油品辛烷值为、含异辛烷、正庚烷,因此号汽油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从材料中可得出汽油具有的化学性质有:汽油具有可燃性等;故答案为:汽油具有可燃性等;
一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故答案为:。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汽油具有可燃性等;
一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化学符号的书写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答案】
【解析】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8.【答案】分馏 甲烷合理即可
【解析】解:为达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人类对石油分馏后得到沸点不同的汽油、柴油等进行综合利用;故答案为:分馏;
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等也属于温室气体;故答案为:甲烷合理即可。
根据石油的分馏来分析;
根据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石油的综合利用、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难度不大。
19.【答案】 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析】解:、该图标是循环使用标志;
B、该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
C、该图标是中国“国家环境标志”;
D、该图标是中国节能标志;
故答案为:;
中,钾元素化合价是,铝元素化合价是,硫酸根化合价是,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的值为;故答案为:;
实验室电解水实验中常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答案为:增强水的导电性。
根据图标的含义来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来分析;
根据电解水实验中常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20.【答案】饱和 玻璃棒
【解析】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用溶液浸洗粗盐时,目的是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但氯化钠不能溶解,因此浸洗溶液应选用的饱和溶液;利用化学方法除去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两种杂质,从实验的流程可知,试剂均为过量;
A、先加入过量的溶液可以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原有的和新引入的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A正确;
B、先加入过量的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溶液会引入新杂质钙离子,故B错误;
C、先加入过量的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但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钾离子,故C错误;
D、先加入过量的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D正确;
故选:。
溶解的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过滤的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在这两个步骤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设可以得到纯碱的质量为。


答:完全分解可以得到纯碱为。
故答案为:饱和;;
玻璃棒;

根据粗盐中的氯化镁通过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尽,氯化钙通过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尽,过滤后此时溶液中还有杂质即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进行分析;
根据溶解的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过滤的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纯碱的制取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答案】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是硫酸,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反应生成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则是硫酸,和是同类物质,能反应生成,则是稀盐酸,和、能反应,和是同类物质,能反应生成,则可以是氯化钡,可以是硝酸钡或碳酸盐,和是同类物质,都和酸能反应,且能反应生成,则是氢氧化钙,是氢氧化钠,能生成,则是碳酸钠,据此解答。
本题难度大,需要学生对所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掌握透彻。
22.【答案】酒精灯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验满 没过长颈漏斗下端
【解析】解:编号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采用固液常温型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可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故答案为:。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验满。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验满。
装置加液体时应注意至少没过长颈漏斗下端,以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故答案为:没过长颈漏斗下端。
根据仪器的名称分析。
根据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采用固液常温型装置,排水法可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分析。
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
根据装置加液体时应注意至少没过长颈漏斗下端,以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3.【答案】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锌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错误 金属和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无法判断金属和银的活动性强弱 取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将金属加入硝酸银溶液中,若金属表面有白色的固体生成,则证明金属的活动性大于银 硫酸和硫酸锌
【解析】解:【实验一】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故小培同学在探究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过程中,形管右侧的实验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锌片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硫酸锌和黑色的铁,故将形管倾斜,使右侧管中的溶液流入左侧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实验二】粹同学看到形管右侧无明显现象,随后将形管倾斜,使右侧管中的溶液与固体一起倒入左侧管中,发现无明显现象,小粹同学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比银强的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金属和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无法判断金属和银的活动性强弱;
证明与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较为简单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将金属加入硝酸银溶液中,若金属表面有白色的固体生成,则证明金属的活动性大于银;
【实验三】实验一中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锌片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硫酸锌和铁,实验二中金属和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完成后,将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废液缸中溶液呈无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说明溶液中无硫酸亚铁,故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硫酸和硫酸锌。
故答案为:【实验一】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锌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实验二】错误;金属和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无法判断金属和银的活动性强弱;
取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将金属加入硝酸银溶液中,若金属表面有白色的固体生成,则证明金属的活动性大于银;
【实验三】硫酸和硫酸锌。
【实验一】根据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来分析解答;根据锌片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现象来分析解答;
【实验二】根据金属和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来分析解答;
根据鉴别两种金属活动性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实验三】根据废液缸中溶液呈无色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确分析实验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第1页,共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