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人类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2.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能
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酒精的燃烧 D.食物的腐烂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C.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D.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点燃前需要验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手紧握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
C.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D.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8.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大量使用乙醇、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
C.用集体供暖取代家庭燃煤取暖 D.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9.小明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B.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0.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当发生火灾选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B.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扑灭
D.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11.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属于可再生能源.下列能源中均属于可再生的一组是( )
①核能,②水能,③风能,④煤,⑤石油.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⑤
12.下列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聚乙烯塑料 稀盐酸 二氧化碳 甲烷 氧气 氢气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②理想的高能燃料是 ③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④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是 ⑤工业上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⑥我市正在推广使用、比较清洁高效的化石燃料是 .
三、科普阅读题
1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本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人为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当前,已有6种气体因为它们在导致地球变暖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而受到关注,它们是甲烷、二氧化碳、氮氧化物(NOx)、氢氟碳化物、全氟烃和六氟化硫,后三种通常被总称为氟烃化合物(CFCs)。几种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如图所示。
2014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号召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时强调了能源体系转型的必要性。作为对《巴黎协定》承诺的一部分,中国制定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目标: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即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年下降率开始大于GDP年增长率)并争取尽早达峰。
在研究如何实现上述减排承诺的前提下,研究人员通过建模,对比分析了沿着当前能源趋势发展的参考路径、沿着有效的提高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塑路径,其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要解决中国及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目标,一方面是大力节能,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国正在沿着这两条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推动能源和经济转型,从而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在实现协调共赢的低碳发展路径上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各类温室气体中对温室效应贡献率最大的是 。
(2)解决中国及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途径有 。
(3)中国制定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目标是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
(4)大力发展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核能、 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有效提高能源效率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B.走重塑路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走参考路径可提前达峰
C.走重塑路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比参考路径明显降低
四、综合题
15.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人们可以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利用等实现碳减排。
(1)I.碳排放
大量燃烧煤、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2) II.碳减排
自然界通过植物的 实现碳的固定。
(3)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流程如图所示。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成 能;流程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甲醇的反应中,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 。
五、实验探究题
1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广口瓶中加入 B。
(1)若 A 和 B 为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更加剧烈。
(2)若 A 为 Na2CO3,B 为稀硫酸,观察到蜡烛逐渐熄灭。由此可证明的可燃物燃烧条件是 。
六、计算题
17.本学期开学以来,安徽多地疫情反弹,为做好教室消毒工作,酒精和含氯消毒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可直接用于消毒;酒精属于有机物。大面积喷洒酒精易引起燃爆,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和 ,故应小面积擦拭消毒。
(2)“84”消毒液是一种被大家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制备“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的主要反应为。现用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8t,理论上最多可生产含次氯酸钠2%的84消毒液多少t?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产物有污染,且不可再生;而氢气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产,且热值较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应是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产。
2.【答案】D
【解析】【解答】A. 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体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B. 煤是古代植物的遗体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常与石油伴生,也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体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D. 地球水资源丰富,且氢气燃烧生产水,可以循环利用,故氢能是可再生能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等。
3.【答案】A
【解析】【解答】A、油锅着火要用锅盖盖灭,A符合题意;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B不符合题意;
C、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符合题意;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隔绝空气或氧气、清除或隔离可燃物,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解答
4.【答案】B
【解析】【解答】A.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中分数约为21%,不符合题意;
B.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符合题意;
C.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可燃物接触氧气,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会发生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B、根据煤的组成分析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D、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 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A不符合题意;
B. 醋的酿造,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酒精的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C符合题意;
D. 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
6.【答案】C
【解析】【解答】A. 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发生了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为助燃剂。
7.【答案】B
【解析】【解答】A.点燃不纯的氢气易发生爆炸,所以氢气点燃前要先验纯,不符合题意;
B.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符合题意;
C. 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为石蜡蒸气变成的石蜡固体颗粒,能够燃烧,不符合题意;
D. 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气易燃易爆分析;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要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手握试管分析;
C、根据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为石蜡固体颗粒分析;
D、根据清洁能源可减少空气污染分析。
8.【答案】D
【解析】【分析】A.乙醇、沼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故A符合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绿色未来的主题.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即节约了资源也减少了污染,符合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的主题.
C、集体供暖取代家庭燃煤取暖可以降低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排放,符合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的主题.
D、废弃塑料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或其他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和大气,不符合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的主题.
故选D.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1)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故A的说法正确.(2)空气流虽带来充足的氧气,但它使蜡烛周围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故B的说法正确.(3)密闭的容器内空气(氧气)量是一定的,燃烧一段时间后空气内的氧气耗尽,蜡烛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故C的说法正确.(4)燃烧蜡烛的质量加氧气的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D.
【分析】A、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B、空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会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分析会答.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当发生火灾选生时,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说法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说法不符合题意。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能立刻用水扑灭,根据酒精易溶于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说法不符合题意。
D、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核能、②水能、③风能均属于可再生能源;④煤、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C.
【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B、甲中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一会儿后与氧气隔绝,熄灭了,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故正确;
C、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燃烧起来,滤纸片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D、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说明小石头不是可燃物,小木块是可燃物,故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B项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
故选:B.
【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13.【答案】e;f;c;a;b;d
【解析】 【解答】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氧气; ②理想的高能燃料是氢气; ③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二氧化碳;④聚乙烯没毒,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⑤稀鹴能与铁锈氧化铁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⑥甲烷属于化石燃料但比较清洁高效。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物质的用途由其性质决定,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4.【答案】(1)CO2
(2)大力节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60%至65%
(4)太阳能 (或地热能或氢能等)
(5)A;B;C
【解析】【解答】(1)已知气体中最易造成温室效应的是CO2,故填CO2。(2)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途径为大力节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故填大力节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由题文可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目标是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故填60%至65%。(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或地热能或氢能等,故填太阳能(或地热能或氢能等。(5)A.由题文可知,有效提高能源效率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走重塑路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走参考路径可提前达峰,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走重塑路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比参考路径明显降低,C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解答
(2)根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解答
(3)根据题中信息解答
(4)根据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析解答
(5)根据节能的措施,走重塑路径的目的解答
15.【答案】(1)石油;加剧温室效应
(2)光合作用
(3)电;;3:1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均含有碳元素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加剧温室效应,故填:石油;加剧温室效应;
(2)自然界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实现碳的固定,故填:光合作用;
(3)由图示可知: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流程中水电解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3:1,故填:电;;3:1。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解答。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答。
(2)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解答;
(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16.【答案】(1)MnO2 和 H2O2 溶液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解析】【解答】(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蜡烛燃烧更加剧烈,则A与B反应后生成氧气,由图可知,A为固体,B为液体,所以A为二氧化锰,B为过氧化氢溶液,故填MnO2 和 H2O2 溶液。
(2)A 为 Na2CO3,B 为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经导管进入烧杯中使蜡烛隔绝氧气而熄灭,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填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分析】(1)氧气具有助燃性;
(2)燃烧的条件:要有可燃物、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答案】(1)可燃性
(2)解:设消毒液的质量为x
x=37.25t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含次氯酸钠2%的84消毒液37.25t。
【解析】【解答】(1)酒精属于有机物。大面积喷洒酒精易引起燃爆,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故应小面积擦拭消毒;
【分析】(1)根据酒精的可燃性分析;
(2)根据反应的氢氧化钠(即溶液中溶质)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次氯酸钠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