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重点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重点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1. 下列四个句子: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引吭高歌;她是唱高音的;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 B. C. D.
2.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 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3.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 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4.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 大于 B. 小于
C. 大于 D. 在 和 之间
5. 一个水深湖面上方,有一名跳伞运动员正从高的空中以的速度匀速下降,则他在水中的像( )
A. 始终在水面下,且像的大小不变
B. 像以的速度向水面靠拢,且像逐渐变大
C. 像以的速度向水面靠拢,且像大小不变
D. 像以的速度向他本人靠拢,且像的大小不变
6.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8. 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弦的______ 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朵。
9. 如图所示,七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______ 选填“高”或“低”。
10.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则汽车在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1. “声呐”装置是利用______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方向性好、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用来探测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和测绘海底地形,由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2. 如图根据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判断______ 选填“甲”或“乙”为凸透镜。
13. “东方红、太阳升”描述太阳刚刚升起的情景,但我们看到的并非是实际的太阳,而是光线经过密度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______ 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14.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则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
15. 在年月日,安徽省第十五届省运动会圆满闭幕,芜湖市体育代表队获得金牌数首次破百,其中射击项目获得金,芜湖学子郑仁博不畏强手,一人独得金一银,为芜湖赢得荣誉,他在射击瞄准时需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依据______ 原理。
16. 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频率和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敲击频率的音叉得到的波形。
17.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光的反射制造出能测量远距离的“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若某激光测距仪在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秒收到反射信号,则月地距离是______ 空气中光速取真空中光速。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8. 如图,已知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作出物体。
19. 如图,由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线一部分被水面反射后经过点,一部分进入水中,请作出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大致光路图。
20. 如图丙所示,是发光点,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和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21. 同学们在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时出现了以下情形,请大家补充完整。
实验中应选择表面较______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
在图乙中,将纸板沿剪开,把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在纸板的上半部分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如图丙所示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细心的同学们发现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个值时,就找不到折射光线了,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同学们将每次实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了如表表格,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折射能量与反射能量之和等于入射能量
入射角
折射角
反射能量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小于______ 时,反射能量达到,此时观察不到折射光线,即发生全反射现象。
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
22.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的像______ 。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取走蜡烛,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______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像。
23.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首先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以便使烛焰的像完整的呈现在光屏中央。
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
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向左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______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
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过程中,他们又尝试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上______ 选填
“仍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
实验完成后,冬冬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他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才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则他患的是______ 选填“近”或“远”视眼。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 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秒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客车秒内移动的距离;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悬崖的距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歌曲调子太高,是指发出声音的频率高;
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所以“高”字指音调的是;
故选:。
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此题考查的是对音调和响度的辨别,要结合定义和生活常识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
【解析】解:、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比较速度。错误。
B、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后,如果没有介质进行传播,人们就无法听到声音。比如真空罩内放一个通电的电铃,人们是听不到声音的。错误。
C、不同人说话的特色不同,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正确。
D、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错误。
故选:。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到人耳处,使人听到。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同时还与温度有关。
本题考点较为全面,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全面知识掌握情况。
3.【答案】
【解析】解:、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不是在接收处减弱。故A错误。
B、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
C、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C正确。
D、耳罩是在接收处减弱,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错误。
故选:。
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
4.【答案】
【解析】解: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个亮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所以凸透镜焦距是。
用凸透镜观察邮票,要用凸透镜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要小于。
故选:。
首先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根据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确定邮票和透镜的距离。
本题没有直接给出凸透镜的焦距,而是通过实验现象去推断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考查凸透镜成像应用。
5.【答案】
【解析】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运动员以的速度向下运动,运动员在水面下的像也要以的速度向上运动,如果以运动员为参照物,他们的距离每秒钟靠近了,所以相对于运动员本人,其像的速度是,方向向上;像与物的大小总是相同的。
故选:。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分清“像相对于镜子的速度”还是“像相对于物的速度”;像的大小不能以视觉的大小为准,其真实大小总与物大小相同。
6.【答案】
【解析】解:、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是因为晶关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此项错误;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
故选:。
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
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依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
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视远视的矫正。
7.【答案】
【解析】解:看水中的鱼,是看到由鱼发出的光进入人眼,所以、C错误。
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看到鱼的位置比其实际位置要浅。
故选:。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的,并且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要搞清看水中的“鱼”,是因为看到了由水中鱼发出或反射的光。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关键是搞清看到鱼的像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8.【答案】振动
【解析】解: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又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故答案为:振动。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高
【解析】解: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由图知,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声音的音调会变高,则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故答案为:高。
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分析解答,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物理的考点。
10.【答案】远离
【解析】解:照相机、摄像机都是根据物距大于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小。从图片上看,丙图所成的像比乙图所成的像小,所以丙图的像距小于乙图的像距,而物距大于乙图的物距,即汽车远离摄像头。
故答案为:远离。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成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知道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小,像距也越小。
11.【答案】超声波
【解析】解:“声呐”装置是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故答案为:超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比可闻声波波长短得多,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它基本上沿直线传播;
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12.【答案】甲
【解析】解:左图中,光线经过透镜后变会聚了,甲透镜为凸透镜;
右图中,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发散了,乙透镜为凹透镜。
故答案为:甲。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折射
【解析】解: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大气时,会发生折射,早晨我们能够看到地平面以下的太阳,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折射。
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大气时,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也叫光的折射。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属于基础知识。
14.【答案】
【解析】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角,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故答案为:。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先求得入射角,然后可知反射角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其有关的计算。解决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15.【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甲
【解析】解:当用大小相同的两个力分别敲击音叉时,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由图可知,甲的频率小,乙的频率大;故选甲。
故答案为:甲。
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
17.【答案】
【解析】解:光由地球传到月球再回到地球的总路程,
因此月地距离是。
故答案为:。
根据公式算出光传到月球到返回的总路程,除以得到地月间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速度及速度公式的运用,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8.【答案】解:分别作出像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实线连接、即为物体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物体。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得到物体的像,用实线连接即为物体。
19.【答案】解:做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为点的像,像与的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便是入射点,从而做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解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同时要知道虚像的成因;
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在光路图中,实线虚线要分清,一般情况下只有实际光线画成实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法线都要画虚线表示。
20.【答案】解:过点画出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连接,交主光轴于点,则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连接,就是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由点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要过点,同时其折射光线还要经过凸透镜的焦点,由此可以确定其焦点位置。
由于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由此可以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凸透镜对光线折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从一点光源发出的所有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要过像点。实像都是由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形成的,利用两者的对应关系解决此题。
21.【答案】粗糙 不能 不会
【解析】解:选择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粗糙的光屏发生漫反射,使光路清晰;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才能同时看到入射和反射光线,在图乙中,将纸板沿剪开,把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上观察到现象是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能量与反射能量之和等于入射能量,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能量小于入射能量,故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暗;
根据表中数据,当入射角不小于时,反射能量达到,此时观察不到折射光线;
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因此不会发生全反射。
故答案为:粗糙;不能;;不会。
选择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粗糙的光屏发生漫反射,使光路清晰;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才能同时看到入射和反射光线,据此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回答;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能量小于入射能量,据此回答;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不小于时,反射能量达到,即没有折射光线;
根据光路可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不会发生全反射。
本题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考查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同时考查数据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22.【答案】垂直 不动 不透过
【解析】解: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由于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观察到蜡烛的像不动;
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垂直;不动;不透过。
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根据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分析;
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判断实像和虚像的最佳方法。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23.【答案】 照相机 仍能 近
【解析】解: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故此时,则焦距;
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故此时大于,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在照相机上;
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透过凸透镜的光减少,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会变暗;
把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才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像成在光屏的右边,故应是光被发散后再会聚,应是凹透镜,即近视眼镜。
故答案为:;照相机;仍能;近。
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用于测焦距;
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透过凸透镜的光减少,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会变暗;
把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才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像成在光屏的右边,故应是光被发散后再会聚,应是凹透镜,即近视眼镜。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注意理解应用。
24.【答案】解:已知客车速度,
由可得,客车内通过的路程为:

由可得,声音在内通过的路程为:

则客车鸣笛时到悬崖的距离为:;
听到回声时距离悬崖的距离为:;
答:客车秒内移动的距离为;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悬崖的距离。
【解析】根据算出客车秒内移动的距离;
已知客车鸣笛时经秒后听到回声,鸣笛时客车到悬崖距离的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听到回声时距离悬崖的距离等于客车鸣笛时到悬崖的距离减去客车内通过的路程。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灵活应用,明确汽车行驶过程中各段距离之间的关系和时间关系是关键。
第1页,共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下一篇: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3填空题(综合类、化合价、溶解度)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