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科粤版(2012)专题复习训练---溶液(含解析)

中考化学科粤版(2012)专题复习训练---溶液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2.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氧化铁 B.汽油 C.硫酸铜 D.花生油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B.室温下,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C.增大压强和降低温度均可增大气体在水中溶解的体积
D.硬水中含有的钙、镁化合物比软水多
4.现将20℃时,某固体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质的质量一定改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改变 D.一定可以通过升温的来实现
5.如图是KNO3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0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 D.将30℃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4℃,此时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KNO3的质量分数
6.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洗涤剂去油污 B. 用石墨制金刚石
C. 过滤 D. 胆矾的研碎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甲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质量比乙多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8.关于20%的硝酸钾溶液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100g该溶液中溶解了20g硝酸钾
B.将30g硝酸钾溶解到170g水中
C.将硝酸钾和水按照15:10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D.将100g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9.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
C.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少量泥沙
D.生活中可以通过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银、铁水、纯净水都属于单质 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生活中用洗涤剂将油脂溶解除去 D.不同种微粒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1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形成溶液的是(  )
A.乙醇
B.食盐
C.蔗糖
D.冰块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溶液一定是无色、稳定的
14.康康通过对蔗糖溶液的探究,得出对溶液认识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的下层比上层甜
B.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溶液浓度不变
C.溶质都以分子的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溶质溶于水时,都有明显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二、填空题
15.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Cl溶液中,
(1)加入少量NaCl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_;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液的质量________;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___;
(4)若再加入少量KCl全部溶解后,则溶剂的质量________.
1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重要意义。
①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8),正极产生的气体为(9), 如果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则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10)g。
②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在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等量的
水,在t℃时,向A、B、C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甲物质,向D
烧杯加入25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下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图1四个烧杯的溶液中,(11)(填“A”、“B”、“C”或“D”)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Ⅱ.图2分别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可表示乙物质的是(12)(填“a”或“b”);要使A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13)。
Ⅲ.室温下,将一瓶a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由5%变了10%,放置前后溶液中所含水(溶剂)的质量比为(14)。
17.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如图,甲中盛放的是20℃时的氯化钾溶液,其溶剂为100g。(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
请回答:
(1)甲中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g。
(3)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4)上述实验说明,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减小”)。
三、实验题
18.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量取8mL稀盐酸,还缺少仪器是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对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除了选择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选择图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3)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利用“图甲”来制取CO2,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随时开始和停止,为探究该优点的原因,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乙”),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装置中的玻璃活塞
四、计算题
19.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提供25g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20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及足量的固体食盐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要的各种药品的量)____
方案一(仅使用固体食盐和水)
方案二(使用25g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固体食盐或水)
方案三(使用20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固体食盐或水)
20.某学校为防治甲型流感,计划喷洒过氧乙酸消毒液,现要配制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乙酸溶液。问:
(1)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若要把这80kg的过氧乙酸溶液稀释成2%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五、综合应用题
21.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
(1)在实验室里,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取氧气。
①除选用上图中的部分仪器外,还必须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是______;
③通过加足量水溶解、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可回收上述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提示:KCl可溶于水)。
(2)若用73g10%的稀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充分反应,理论上能产生CO2______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
B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易导致浊液洒在过滤器外边;
C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故选B。
2.C
【详解】A、氧化铁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汽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 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正确;
B、1gCaO与99g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大于1g ,而氢氧化钙是微溶物,溶解度小于1%,故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错误;
C、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故正确;
D、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含有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是软水,正确。故选B。
4.A
【详解】A、大多数物质升高温度就能够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整个过程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即溶液的质量不变,正确;
B、大多数物质升高温度就能够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整个过程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不正确;
C、当采用升温或降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是不变的,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不变,不正确;
D、大多数物质升高温度就能够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但也有少数物质采用降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比如:熟石灰溶液,不正确。
故选A。
5.C
【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0g,单位不能省略,故A错误;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KNO3中告有少量NaCl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故C正确;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0℃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4℃,二者都有固体析出,此时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4℃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故此时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KNO3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6.B
【详解】A、洗涤剂去油污过程中只是油将分散成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溶液中形成乳浊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用石墨制金刚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浓硫酸做干燥剂过程中只是吸收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胆矾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固体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D
【详解】A、未说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故无法根据溶解度曲线计算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
B、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 ×100%≈23.1% ,故选项错误;
C、由曲线可知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则饱和的甲、乙溶液降温后因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但因未说明甲、乙溶液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D、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相等,故溶剂相等,升温至t3℃,甲溶解度大于乙,则此时的饱和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甲>乙,初始溶质的质量甲=乙,所以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A
【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
【详解】A. 20%的硝酸钾溶液的含义可以理解为: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20g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正确;
B. 将30g硝酸钾溶解到17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
C. 将硝酸钾和水按照15:10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设非零比例常数a,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
D.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将100g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为20%,说法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错误;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错误;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得到纯水,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正确。故选D。
10.B
【详解】A. 水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故B符合题意;
C.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少量泥沙,因为过滤可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故C不符合题意;
D. 生活中可以通过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A、水银是金属汞,属于单质;铁水是液态铁的俗称,属于单质,生活中的纯净水并不纯净,含有一些可溶性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正确;
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故选项正确;
C、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生活中用洗涤剂将油脂乳化除去,故选项不正确;
D、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项不正确。
12.D
【详解】A、乙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冰块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属于纯净物,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形成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13.C
【详解】A、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B错误;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蔗糖溶液中各处一样甜,故选项说法错误;
B、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浓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需吸热,构成物质的微粒与水分子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放热,如果吸热大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吸热,如果吸热小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放热,如果吸热等于放热则表现为溶于水温度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5. 不变; 增加; 减少; 不变
【详解】(1)饱和溶液是指温度一定、溶剂一定的条件下,加入该种溶质不会再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不变;
(2)加入水后,溶剂的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会增大;
(3)当温度不变时,蒸发少量水.由于水的减少,溶质会有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少;
(4)再加入少量KCl全部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大,但溶剂的质量不变。
16.(8)2H2O2H2↑+O2↑ (9)氢气 (10)2 (11)A
(12)a(13)加热 或加溶剂 (14)2:1
【详解】试题分析:①水的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2H2O2H2↑+O2↑,电解水产生的气体是:正氧负氢,所以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因为试管①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当分子数为6.02×1023个,即为1mol,则质量为2g
②Ⅰ、因为A烧杯中有固体未溶解,所以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Ⅱ、由于在t℃时,向A烧杯中加入25g甲物质,向D烧杯加入25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结果A烧杯中有固体未溶解,,说明在t℃时,,已的溶解度比甲大,所以其中可表示乙物质的是a,由于某种原因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A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 加热或加溶剂
Ⅲ、室温下,将一瓶a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由5%变了10%,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放置前后溶液中所含水(溶剂)的质量比为2:1
考点:电解水的实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7.(1)不饱和
(2)30
(3)34
(4)增大
【分析】(1)根据饱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2)根据丙溶液为40℃时的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结合氯化钾在40℃时的溶解度进行反推;(3)根据图中数据进行分析;(4)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
(1)
根据图示可知,甲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钾,氯化钾继续溶解,说明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2)
根据丙溶液是40℃时的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而氯化钾在40℃时的溶解度为40g,说明丙溶液中溶解了40g氯化钾,丙的烧杯中析出了晶体3g,乙中加入了13g氯化钾,升温到40℃得到丙烧杯,故乙中所溶解溶质的质量为40g+3g-13g=30g,故填:30;
(3)
根据丁烧杯中的溶液为2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但丁烧杯中剩余9g氯化钾固体,故丁烧杯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43g-9g=34g,因此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故填:34;
(4)
从丙烧杯降温到丁烧杯,析出的晶体变多,说明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填:增大。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胶头滴管
(2)ABF
(3)
(4)②③
【详解】(1)若要量取8mL稀盐酸,则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故还缺少胶头滴管;
(2)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故还需选择的仪器是:ABF;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ab段,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不符合题意;
②bc段压强不变,此时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反应停止,符合题意;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装置中的玻璃活塞,将气体导出,压强减小,符合题意。
故选②③。
19.方案一:10g食盐和40g水;方案二:25g40%的食盐溶液和25g水;方案三:20g15%的食盐溶液、23g水和7g食盐。
【详解】方案一:使用固体物质加水溶解;则需要食盐的质量=50g×20%=10g,需要水的质量=50g-10g=40g;
方案二,把40%的浓溶液加水稀释,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需要40%食盐溶液的质量==25g,则需要加水的质量=50g-25g=25g;
方案三,向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食盐,配制20%的溶液,则还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50g×20%-20g×15%=7g,则还需要加水的质量=50g-20g-7g=23g。
20.(1)解: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为:80kg×5%=4kg;
(2)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80kg×5%=(80kg+x)×2%
x=120g
答:(1)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为4kg。
(2)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20kg。
【分析】(1)
见答案。
(2)
见答案。
21.(1) 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过滤
(2)4.4
解:设理论上能产生CO2质量为x
解得x=4.4g
答:理论上能产生4.4gCO2。
【解析】(1)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试管、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所以缺少的是试管;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氯酸钾反应后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可回收上述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
(2)
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已知稀盐酸的质量和浓度,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出理论上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测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专题复习训练--化学与健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