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沂水模拟)下列成语中不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披荆斩棘 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水滴石穿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披荆斩棘只是树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百炼成钢是通过生铁中的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将生铁转化为钢的过程,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 水滴石穿只是石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2·沂水模拟)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铁锈、煤、碘酒 B.干冰、天然气、乙醇
C.水、汽水、纯碱 D.合金、大理石、醋酸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铁锈属于混合物、煤属于混合物、碘酒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干冰属于氧化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乙醇属于有机物,故符合题意;
C. 水属于氧化物,汽水属于混合物,纯碱属于无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D. 合金属于混合物,大理石属于混合物,醋酸属于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3.(2022·沂水模拟)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读液体体积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故不符合题意;
B. 使用酒精灯时,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符合题意;
C. 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试管口应与试剂瓶口紧挨,标签应向着手心,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不符合题意;
D. 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存在的注意事项分析。
B、使用酒精灯时,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2022·玄武模拟)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火炬首次采用“绿氢”作为火炬燃料,其储存采用了高压储气的方式。下列关于该储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氢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氢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采用“绿氢”作为火炬燃料,其储存采用了高压储气的方式,该储气过程压强变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分子本身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5.(2022·沂水模拟)下列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牛奶(6.3~6.6) B.漂白液(13.2~14.0)
C.肥皂水(10.1~11.2) D.洁厕灵(1.1~1.9)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牛奶的pH为6.3~6.6,显弱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
B. 漂白液的pH为13.2~14.0,显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
C. 肥皂水的pH为10.1~11.2,显碱性,故C不符合题意;
D. 洁厕灵的pH为1.1~1.9,显强酸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6.(2022·沂水模拟)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投放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B.随意排放废水,降低生产成本
C.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文明 D.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投放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B. 随意排放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符合题意;
C. 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文明,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D. 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7.(2022·沂水模拟)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O:表示水中中含有2个氢原子
B.: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2:表示2个铵根离子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 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可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不符合题意;
C.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NH4+中数字“2”表示2个铵根离子,故C符合题意;
D. 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B、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分析。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8.(2022·沂水模拟)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含量最高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它成分1%,所以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不符合题意;
B.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符合题意;
C. 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空气中的各成分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各个成分的性质、用途,空气的污染物分析。
9.(2020九上·旬阳期末)如图为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阳离子
C.①②化学性质相似 D.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的元素,质子数不同。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③中质子分别为8、16,不属于同种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②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④最外层电子数为1,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的数表示核电荷数,圈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据此分析
10.(2020·柳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B.地球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常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
【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可以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符合题意;
B. 地球淡水资源稀少,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不符合题意;
C. 过滤只能出去不溶性的杂质,而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离子、镁离子,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不符合题意;
D. 自然界的水不是纯水,因为其含有许多杂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硬水含有钙、镁等离子比较多。
B、地球淡水资源非常稀少,需要珍惜。
C、过滤只能出去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D、自然界的水不是纯水,是混合物。
11.(2022·沂水模拟)化学帮助我们符合题意认识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层住房着火时,打开所有门窗大声呼救
B.厨房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D.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
【答案】D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 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因为这样外面的空气会进入室内,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会促进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B. 燃气泄漏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燃气遇电火花发生爆炸,燃气泄漏时,不能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故不符合题意;
C. 亚硝酸钠有毒,如果在食品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防腐剂要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不能超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故不符合题意;
D. 塑料产品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高层住房着火,打开所有门窗,空气会进入室内,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会促进燃烧。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
D、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分析。
12.(2022·双流模拟)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C →CO2 →CO B.Fe2O3 →Fe →Cu
C.KClO3 →KCl →MgCl2 D.Ca(OH)2 →NaOH →Cu(OH)2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此选项的转化可以实现,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此选项的转化可以实现,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氯化钾不能转化为氯化镁,此选项的转化不能实现,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此选项的转化可以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每一组给出的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13.(2022·沂水模拟)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升温一定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洗涤剂能够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 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升温不一定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不能使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 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如水,故C不符合题意;
D. 洗涤剂能够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分析。
14.(2021九上·秦皇岛期末)取一定量的Mg放入到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中只有铜时,滤液可能呈蓝色
B.固体中一定有铜,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C.固体中有Mg和Cu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D.固体中只有铜时,滤液中可能没有Cu(NO3)2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硝酸铜过量,生成的固体中只有铜时,滤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B、固体中一定有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可能有硝酸铜,符合题意;
C、固体中有Mg和Cu时,则说明镁过量,溶液中的硝酸铜被完全反应,滤液中只有硝酸镁,滤液一定呈无色,不符合题意;
D、固体中只有铜时, 硝酸铜和镁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没有Cu(NO3)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相距越远,优先反应,据此分析
15.(2021九上·福山期末)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它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
O2- OH- Cl-
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A.MCl2+NaOH B.MSO4+Ba(NO3)2
C.M(NO3)2+ NaCl D.MO+H2SO4
【答案】C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MCl2与Na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M(OH)2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反应,可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MSO4与Ba(NO3)2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M(NO3)2,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M(NO3)2与NaCl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MO+H2SO4相互交换成分生成MSO4和水,能发生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中M离子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16.(2022·沂水模拟)推理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答案】B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符合题意;
C、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是一定是显碱性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C、根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析;
D、根据碱溶液和碱性溶液的区别分析。
17.(2020九下·宁晋开学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加适量的稀盐酸
C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D 鉴别硝酸钾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碳粉、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C、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均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鉴别,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钾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可以鉴别,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其二是除杂剂和杂质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18.(2022·沂水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B.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D. 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生成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即,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分子个数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氢氧化钠的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气体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9.(2022·沂水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缺少   (填元素符号)元素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2)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为   。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小苏打,化学式为   。
(4)春联上的字迹长久而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单质常温下具有   性。
(5)生活中防止铁质栅栏生锈的一种方法是   。
【答案】(1)Ca
(2)+4
(3)NaHCO3
(4)稳定
(5)刷漆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人体缺少Ca元素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故填Ca。
(2)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x+(-2)×2=0,x=+4,故填+4。
(3)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
(4)碳单质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用以碳为成分的墨汁书写的春联上的字迹长久而不褪色,故填稳定。
(5)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反应的过程,防止铁质栅栏生锈的一种方法是刷漆,隔绝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的接触,故填刷漆。
【分析】(1)根据钙元素与人体健康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俗称分析;
(4)根据碳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5)根据隔离氧气和水的防锈措施分析。
20.(2022·沂水模拟)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
(2)某新型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天然气
(2)C2H2
(3)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10,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10,2X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2H2,故填:C2H2;
(3)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3)根据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21.(2022·沂水模拟)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物质 A B C D
化学式 NH3 Cl2 N2 HCl
微观示意图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微观图中能得出的信息   。
(3)若生成14gC,需要A的质量是   g。
【答案】(1)
(2)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答案合理即可)
(3)17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氨气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图可以看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生成氮气的质量比为:(2×17):(14×2)=17:14,故若生成14gC,需要A的质量是17g。
【分析】(1)根据氨气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分析。
22.(2022·沂水模拟)如图是某些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
(2)A-D种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字母),D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3)若F的元素符号为Sr,则B、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AE或EA
(2)D;Al3+
(3)SrCO3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1,且第一层电子数为2,则A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E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8,该原子的最外层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填AE。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图可知,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是氦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8,属于氧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6,为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3=13,是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D;
由图可知,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为铝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Al3+,故填Al3+。
(3)B属于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C为碳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可为+4价,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电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B、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rCO3,故填SrCO3。
【分析】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层2)个电子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化合物化学式书写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则分析。
23.(2022·沂水模拟)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集气瓶底留水的目的是   。
(2)实验二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   。
(3)在实验三中,80℃热水的作用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与氧气充分接触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因此在实验一中,集气瓶底留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在该实验中,浓氨水没有与酚酞试液接触,但是酚酞试液会变红色,验证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在实验三中,80℃热水的作用是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着火点,可以燃烧,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充分接触,故填: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与氧气充分接触。
【分析】(1)根据二氧化硫的毒性和易溶性分析;
(2)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3)根据验证燃烧条件实验中热水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的作用分析。
24.(2022·沂水模拟)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3℃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若A、B、C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其溶解度曲线是   。
(4)烧杯中有t3℃时20%的A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A物质   克。
【答案】(1)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2)A>B>C
(3)C
(4)22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t2℃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含义是: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t3℃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其溶解度曲线是C;
(4)该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20%=10g,溶剂质量为50g-10g=40g,t3℃时,A的溶解度为8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A物质,则40g水中最多溶解32gA物质,故需要加入A物质32g-10g=22g,才能达到饱和。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综合题
25.(2022·沂水模拟)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实验I 实验II
①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够合理,理由是   ;
②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酸的种类不同;Cu+2AgNO3=2Ag+Cu(NO3)2;C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没有控制酸的种类相同,冒出气泡的多少可能与酸的种类有关。
(2)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方程式为:Cu +2AgNO3=2Ag +Cu(NO3)2。
(3)C实验可以得出铜大于银,D实验可以得出铁大于铜,E实验可以得出铁大于银,由CD就可以推得铁大铜大银,故不需要做E实验,
故答案为:CD 。
【分析】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由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可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析。
26.(2022·沂水模拟)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B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装置A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B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答案】(1)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②③或③②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甲装置是固液常温发生装置,选择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关闭弹簧夹,气体无法排出,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流入试管,反应重新发生
A、ab段装置中的压强逐渐增大,该阶段是关闭玻璃开关后,生成的气体增多,装置中的压强逐渐增大,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选项不正确;
B、bc段装置中的压强不变,是关闭玻璃开关后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不再生成气体,装置中的压强不变,选项正确;
C、c点后,装置中的压强迅速降低,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装置中的气体导出,使得装置中的压强迅速减小,选项正确;
故填BC。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能控制药品接触和分离的装置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及通过开关弹簧夹调节装置内压强分析。
27.(2022·沂水模拟)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A、B、C、D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短线“-”表示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   。
(2)写出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C物质的化学式   。
(4)反应⑥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2)(答案合理即可)
(3)Na2CO3(答案合理即可)
(4)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氧化铁是红色(或红棕色)的金属氧化物,能酸反应生成铁离子的溶液和水,现象是: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故填: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2)由图和酸的通性可知,②的反应是活泼金属(常见的是镁、铝、锌、铁)与酸的反应,所以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为,故填:
(答案合理即可)。
(3)由图可知,C物质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则C的物质类别为盐,且该盐能溶于水,并与酸或碱反应时能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所以C物质可为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故填; Na2CO3(答案合理即可)。
(4)由图可知,反应⑥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分析】(1)根据氧化铁是红色的金属氧化物,能酸反应生成铁离子的溶液和水分析;
(2)根据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分析;
(3)根据碳酸盐和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分析;
(4)根据酸和碱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分析。
28.(2022·沂水模拟)硬水受热后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实验室由水垢制取纯净CaCl2固体的流程如图(水垢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请按要求填空: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在物质分类中,该物质属于   。
(2)“酸化”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操作Ⅱ的名称为   。
【答案】(1)Mg(OH)2;碱
(2)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3)蒸发结晶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概念;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除杂中,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即过滤后的滤渣为氢氧化镁,其化学式为Mg(OH)2,故填Mg(OH)2;
氢氧化镁是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碱的特点,属于碱,故填碱。
(2)由图可知,“酸化”目的是利用稀盐酸除去除杂操作中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钙,故填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酸化过程中,过量的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2HCl=CaCl2+2H2O。
(3)由图可知,通过操作II将氯化钙晶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使溶液中的氯化钙完全结晶析出,宜采用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分析;
(3)根据蒸发结晶原理分析。
29.(2022·沂水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实验后,将试管中剩余的NaOH和Ca(OH)2无色溶液导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NaOH在空气中变质。
(1)【初步验证】取1~2mL氢氧化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   ,则说明NaOH已变质,NaOH变质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为进一步探究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成分,小明作出以下猜想。
【作出猜想】
猜想①:NaOH:
猜想②:NaOH、Na2CO3:
猜想③:NaOH、Ca(OH)2、Na2CO3
猜想④:NaOH、Ca(OH)2
经分析,猜想   (填序号)一定不正确。
(3)【实验探究】小明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CO2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不正确
b.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正确
(4)【实验分析】
王昕同学认为步骤b不严密,原因是   。
(5)【再次验证】
他重新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猜想②正确,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
(2)③
(3)④
(4)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答案合理即可)
(5)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澄清的石灰水);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产生)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初步验证](1)取1~2mL氢氧化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已变质,NaOH变质的原因主要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发生了变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作出猜想]经分析,猜想③一定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实验探究]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④不正确,因为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Ca(OH)2存在的话,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分析]王昕同学认为步骤b不严密,原因是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答案合理即可)。
[再次验证]他重新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猜想②正确,实验操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猜想②正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不能共存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分析;
(4)根据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足量盐酸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分析。
四、计算题
30.(2022·沂水模拟)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嘌呤的化学式为C5H4N4,在人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痛风。
(1)嘌呤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嘌呤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答案】(1)15:1:14
(2)46.7%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嘌呤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嘌呤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1.(2022·沂水模拟)Cu~Mg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9g放入烧杯,将100g稀H2SO4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H2SO4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质量/g 7.8 m 5.6 5.6
(1)表中m=   g,该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   。
(2)求所加稀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6.6;5.6g
(2)解:设25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则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第三次和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后固体剩余质量相等,说明第三次时完全反应,每次加入25g稀硫酸反应的固体质量为9g-7.8g=1.2g,故m=7.8g-1.2g=-6.6g,由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痛的质量,则该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为5.6g;
【分析】(1)根据镁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硫酸反应,加入足量硫酸最终剩余固体为铜分析;
(2)根据反应的镁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从而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沂水模拟)下列成语中不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披荆斩棘 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水滴石穿
2.(2022·沂水模拟)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铁锈、煤、碘酒 B.干冰、天然气、乙醇
C.水、汽水、纯碱 D.合金、大理石、醋酸
3.(2022·沂水模拟)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读液体体积
4.(2022·玄武模拟)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火炬首次采用“绿氢”作为火炬燃料,其储存采用了高压储气的方式。下列关于该储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氢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氢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5.(2022·沂水模拟)下列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牛奶(6.3~6.6) B.漂白液(13.2~14.0)
C.肥皂水(10.1~11.2) D.洁厕灵(1.1~1.9)
6.(2022·沂水模拟)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投放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B.随意排放废水,降低生产成本
C.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文明 D.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7.(2022·沂水模拟)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O:表示水中中含有2个氢原子
B.: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2:表示2个铵根离子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8.(2022·沂水模拟)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含量最高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9.(2020九上·旬阳期末)如图为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阳离子
C.①②化学性质相似 D.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0.(2020·柳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B.地球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常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
11.(2022·沂水模拟)化学帮助我们符合题意认识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层住房着火时,打开所有门窗大声呼救
B.厨房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D.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
12.(2022·双流模拟)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C →CO2 →CO B.Fe2O3 →Fe →Cu
C.KClO3 →KCl →MgCl2 D.Ca(OH)2 →NaOH →Cu(OH)2
13.(2022·沂水模拟)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升温一定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洗涤剂能够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14.(2021九上·秦皇岛期末)取一定量的Mg放入到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中只有铜时,滤液可能呈蓝色
B.固体中一定有铜,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C.固体中有Mg和Cu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D.固体中只有铜时,滤液中可能没有Cu(NO3)2
15.(2021九上·福山期末)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它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
O2- OH- Cl-
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A.MCl2+NaOH B.MSO4+Ba(NO3)2
C.M(NO3)2+ NaCl D.MO+H2SO4
16.(2022·沂水模拟)推理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7.(2020九下·宁晋开学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加适量的稀盐酸
C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D 鉴别硝酸钾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
A.A B.B C.C D.D
18.(2022·沂水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B.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D. 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二、填空题
19.(2022·沂水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缺少   (填元素符号)元素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2)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为   。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小苏打,化学式为   。
(4)春联上的字迹长久而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单质常温下具有   性。
(5)生活中防止铁质栅栏生锈的一种方法是   。
20.(2022·沂水模拟)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
(2)某新型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1.(2022·沂水模拟)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物质 A B C D
化学式 NH3 Cl2 N2 HCl
微观示意图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微观图中能得出的信息   。
(3)若生成14gC,需要A的质量是   g。
22.(2022·沂水模拟)如图是某些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
(2)A-D种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字母),D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3)若F的元素符号为Sr,则B、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3.(2022·沂水模拟)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集气瓶底留水的目的是   。
(2)实验二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   。
(3)在实验三中,80℃热水的作用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4.(2022·沂水模拟)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3℃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若A、B、C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其溶解度曲线是   。
(4)烧杯中有t3℃时20%的A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A物质   克。
三、综合题
25.(2022·沂水模拟)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实验I 实验II
①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够合理,理由是   ;
②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26.(2022·沂水模拟)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B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装置A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B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27.(2022·沂水模拟)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A、B、C、D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短线“-”表示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   。
(2)写出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C物质的化学式   。
(4)反应⑥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8.(2022·沂水模拟)硬水受热后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实验室由水垢制取纯净CaCl2固体的流程如图(水垢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请按要求填空: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在物质分类中,该物质属于   。
(2)“酸化”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操作Ⅱ的名称为   。
29.(2022·沂水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实验后,将试管中剩余的NaOH和Ca(OH)2无色溶液导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NaOH在空气中变质。
(1)【初步验证】取1~2mL氢氧化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   ,则说明NaOH已变质,NaOH变质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为进一步探究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成分,小明作出以下猜想。
【作出猜想】
猜想①:NaOH:
猜想②:NaOH、Na2CO3:
猜想③:NaOH、Ca(OH)2、Na2CO3
猜想④:NaOH、Ca(OH)2
经分析,猜想   (填序号)一定不正确。
(3)【实验探究】小明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CO2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不正确
b.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正确
(4)【实验分析】
王昕同学认为步骤b不严密,原因是   。
(5)【再次验证】
他重新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猜想②正确,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四、计算题
30.(2022·沂水模拟)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嘌呤的化学式为C5H4N4,在人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痛风。
(1)嘌呤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嘌呤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31.(2022·沂水模拟)Cu~Mg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9g放入烧杯,将100g稀H2SO4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H2SO4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质量/g 7.8 m 5.6 5.6
(1)表中m=   g,该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   。
(2)求所加稀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披荆斩棘只是树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百炼成钢是通过生铁中的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将生铁转化为钢的过程,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 水滴石穿只是石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铁锈属于混合物、煤属于混合物、碘酒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干冰属于氧化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乙醇属于有机物,故符合题意;
C. 水属于氧化物,汽水属于混合物,纯碱属于无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D. 合金属于混合物,大理石属于混合物,醋酸属于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故不符合题意;
B. 使用酒精灯时,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符合题意;
C. 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试管口应与试剂瓶口紧挨,标签应向着手心,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不符合题意;
D. 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存在的注意事项分析。
B、使用酒精灯时,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采用“绿氢”作为火炬燃料,其储存采用了高压储气的方式,该储气过程压强变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分子本身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牛奶的pH为6.3~6.6,显弱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
B. 漂白液的pH为13.2~14.0,显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
C. 肥皂水的pH为10.1~11.2,显碱性,故C不符合题意;
D. 洁厕灵的pH为1.1~1.9,显强酸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6.【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投放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B. 随意排放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符合题意;
C. 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文明,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D. 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 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可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不符合题意;
C.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NH4+中数字“2”表示2个铵根离子,故C符合题意;
D. 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B、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分析。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8.【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它成分1%,所以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不符合题意;
B.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符合题意;
C. 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空气中的各成分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各个成分的性质、用途,空气的污染物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的元素,质子数不同。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③中质子分别为8、16,不属于同种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②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④最外层电子数为1,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的数表示核电荷数,圈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据此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可以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符合题意;
B. 地球淡水资源稀少,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不符合题意;
C. 过滤只能出去不溶性的杂质,而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离子、镁离子,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不符合题意;
D. 自然界的水不是纯水,因为其含有许多杂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硬水含有钙、镁等离子比较多。
B、地球淡水资源非常稀少,需要珍惜。
C、过滤只能出去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D、自然界的水不是纯水,是混合物。
11.【答案】D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 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因为这样外面的空气会进入室内,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会促进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B. 燃气泄漏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燃气遇电火花发生爆炸,燃气泄漏时,不能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故不符合题意;
C. 亚硝酸钠有毒,如果在食品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防腐剂要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不能超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故不符合题意;
D. 塑料产品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高层住房着火,打开所有门窗,空气会进入室内,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会促进燃烧。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
D、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此选项的转化可以实现,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此选项的转化可以实现,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氯化钾不能转化为氯化镁,此选项的转化不能实现,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此选项的转化可以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每一组给出的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 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升温不一定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不能使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 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如水,故C不符合题意;
D. 洗涤剂能够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硝酸铜过量,生成的固体中只有铜时,滤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B、固体中一定有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可能有硝酸铜,符合题意;
C、固体中有Mg和Cu时,则说明镁过量,溶液中的硝酸铜被完全反应,滤液中只有硝酸镁,滤液一定呈无色,不符合题意;
D、固体中只有铜时, 硝酸铜和镁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没有Cu(NO3)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相距越远,优先反应,据此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MCl2与Na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M(OH)2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反应,可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MSO4与Ba(NO3)2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M(NO3)2,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M(NO3)2与NaCl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MO+H2SO4相互交换成分生成MSO4和水,能发生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中M离子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16.【答案】B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符合题意;
C、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是一定是显碱性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C、根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析;
D、根据碱溶液和碱性溶液的区别分析。
17.【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碳粉、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C、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均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鉴别,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钾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可以鉴别,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其二是除杂剂和杂质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18.【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生成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即,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分子个数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氢氧化钠的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气体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9.【答案】(1)Ca
(2)+4
(3)NaHCO3
(4)稳定
(5)刷漆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人体缺少Ca元素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故填Ca。
(2)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x+(-2)×2=0,x=+4,故填+4。
(3)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
(4)碳单质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用以碳为成分的墨汁书写的春联上的字迹长久而不褪色,故填稳定。
(5)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反应的过程,防止铁质栅栏生锈的一种方法是刷漆,隔绝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的接触,故填刷漆。
【分析】(1)根据钙元素与人体健康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俗称分析;
(4)根据碳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5)根据隔离氧气和水的防锈措施分析。
20.【答案】(1)天然气
(2)C2H2
(3)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10,反应后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10,2X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2H2,故填:C2H2;
(3)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3)根据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21.【答案】(1)
(2)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答案合理即可)
(3)17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氨气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图可以看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生成氮气的质量比为:(2×17):(14×2)=17:14,故若生成14gC,需要A的质量是17g。
【分析】(1)根据氨气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分析。
22.【答案】(1)AE或EA
(2)D;Al3+
(3)SrCO3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1,且第一层电子数为2,则A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E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8,该原子的最外层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填AE。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图可知,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是氦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8,属于氧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6,为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3=13,是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D;
由图可知,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为铝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Al3+,故填Al3+。
(3)B属于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C为碳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可为+4价,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电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B、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rCO3,故填SrCO3。
【分析】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层2)个电子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化合物化学式书写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则分析。
23.【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与氧气充分接触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因此在实验一中,集气瓶底留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在该实验中,浓氨水没有与酚酞试液接触,但是酚酞试液会变红色,验证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在实验三中,80℃热水的作用是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着火点,可以燃烧,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充分接触,故填: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与氧气充分接触。
【分析】(1)根据二氧化硫的毒性和易溶性分析;
(2)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3)根据验证燃烧条件实验中热水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的作用分析。
24.【答案】(1)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2)A>B>C
(3)C
(4)22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t2℃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含义是: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t3℃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其溶解度曲线是C;
(4)该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20%=10g,溶剂质量为50g-10g=40g,t3℃时,A的溶解度为8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A物质,则40g水中最多溶解32gA物质,故需要加入A物质32g-10g=22g,才能达到饱和。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答案】酸的种类不同;Cu+2AgNO3=2Ag+Cu(NO3)2;C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没有控制酸的种类相同,冒出气泡的多少可能与酸的种类有关。
(2)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方程式为:Cu +2AgNO3=2Ag +Cu(NO3)2。
(3)C实验可以得出铜大于银,D实验可以得出铁大于铜,E实验可以得出铁大于银,由CD就可以推得铁大铜大银,故不需要做E实验,
故答案为:CD 。
【分析】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由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可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析。
26.【答案】(1)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②③或③②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甲装置是固液常温发生装置,选择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关闭弹簧夹,气体无法排出,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流入试管,反应重新发生
A、ab段装置中的压强逐渐增大,该阶段是关闭玻璃开关后,生成的气体增多,装置中的压强逐渐增大,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选项不正确;
B、bc段装置中的压强不变,是关闭玻璃开关后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不再生成气体,装置中的压强不变,选项正确;
C、c点后,装置中的压强迅速降低,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装置中的气体导出,使得装置中的压强迅速减小,选项正确;
故填BC。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能控制药品接触和分离的装置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及通过开关弹簧夹调节装置内压强分析。
27.【答案】(1)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2)(答案合理即可)
(3)Na2CO3(答案合理即可)
(4)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氧化铁是红色(或红棕色)的金属氧化物,能酸反应生成铁离子的溶液和水,现象是: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故填: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2)由图和酸的通性可知,②的反应是活泼金属(常见的是镁、铝、锌、铁)与酸的反应,所以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为,故填:
(答案合理即可)。
(3)由图可知,C物质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则C的物质类别为盐,且该盐能溶于水,并与酸或碱反应时能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所以C物质可为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故填; Na2CO3(答案合理即可)。
(4)由图可知,反应⑥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分析】(1)根据氧化铁是红色的金属氧化物,能酸反应生成铁离子的溶液和水分析;
(2)根据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分析;
(3)根据碳酸盐和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分析;
(4)根据酸和碱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分析。
28.【答案】(1)Mg(OH)2;碱
(2)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3)蒸发结晶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概念;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除杂中,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即过滤后的滤渣为氢氧化镁,其化学式为Mg(OH)2,故填Mg(OH)2;
氢氧化镁是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碱的特点,属于碱,故填碱。
(2)由图可知,“酸化”目的是利用稀盐酸除去除杂操作中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钙,故填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酸化过程中,过量的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2HCl=CaCl2+2H2O。
(3)由图可知,通过操作II将氯化钙晶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使溶液中的氯化钙完全结晶析出,宜采用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分析;
(3)根据蒸发结晶原理分析。
29.【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
(2)③
(3)④
(4)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答案合理即可)
(5)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澄清的石灰水);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产生)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初步验证](1)取1~2mL氢氧化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已变质,NaOH变质的原因主要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发生了变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作出猜想]经分析,猜想③一定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实验探究]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④不正确,因为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Ca(OH)2存在的话,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分析]王昕同学认为步骤b不严密,原因是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答案合理即可)。
[再次验证]他重新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猜想②正确,实验操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猜想②正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不能共存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分析;
(4)根据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足量盐酸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分析。
30.【答案】(1)15:1:14
(2)46.7%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嘌呤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嘌呤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1.【答案】(1)6.6;5.6g
(2)解:设25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则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第三次和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后固体剩余质量相等,说明第三次时完全反应,每次加入25g稀硫酸反应的固体质量为9g-7.8g=1.2g,故m=7.8g-1.2g=-6.6g,由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痛的质量,则该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为5.6g;
【分析】(1)根据镁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硫酸反应,加入足量硫酸最终剩余固体为铜分析;
(2)根据反应的镁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从而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题

下一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