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三元模拟)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下列能体现绿色办奥理念的是(  )
①氢能源汽车②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③微光火炬④光伏发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①氢能源汽车,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体现绿色办奥运理念;
②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让碳排放接近于0,体现绿色办奥运理念;
③微光火炬有利于保护环境,体现绿色办奥运理念;
④光伏发电,使用新能源,无污染,体现绿色办奥运理念;
故答案为:A。
【分析】能体现绿色办奥理念就是不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
2.(2023·三元模拟)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同的是(  )
A.SO2 B.2Zn C.2CO D.H2O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符合题意;
B、2Zn中的“2”表示2个锌原子,不符合题意;
C、2C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题意;
D、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2019·新疆)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大的氧气的浓度;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柴禾与空气充分接触,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及燃烧的影响因素分析,氧气的浓度与接触面积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
4.(2023·三元模拟)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的元素符号是Cd B.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
C.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D.镉原子核内有64个中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镉的元素符号是Cd,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选项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48=2+8+x+18+2,x=18,选项符合题意;
D、原子的质子数加中子数约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镉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2-48=64,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5.(2019·柳城模拟)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应该减小;之后酸性逐渐减弱,溶液的pH应该增大.B图中的曲线变化符合这一情况.
故答案为:B.
【分析】pH<7,溶液显酸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
6.(2023·三元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CaO(CaCO3)——高温充分煅烧
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C.CuCl2溶液(Fe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KCl(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碳酸钙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高温充分煅烧,实验方案可行;
B、无水氯化钙具有吸水性,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实验方案可行;
C、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原物质被反应无法除杂,实验方案不可行;
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除去氯化钾中混有二氧化锰,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实验方案可行;
故答案为:C。
【分析】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2023·三元模拟)下列制备CuCl2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Cu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B.CuO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C.Cu放入稀硫酸中搅拌后再加稀盐酸
D.Cu(OH)2放入MgCl2溶液中充分搅拌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制备某种物质,解答时只要判断出每一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然后看能否生成要制备的物质即可。
A、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不能制得氯化铜,故A错;
B、氧化铜可以与盐酸反应而生成氯化铜,故B对;
C、铜不能够和酸反应,所用不能够用此方法来制取氯化铜,故C错;
D、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可以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故D错。
故答案为:B。
【分析】制取氯化铜的原料必须含有铜元素和氯元素,且这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8.(2023·三元模拟)下列图像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说明:①至④对应的每组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
A.图①表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反应
B.图②表示等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和10%的稀盐酸反应
C.图③表示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图④表示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A、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所以氧气质量相等;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故A不符合题意;
B、等质量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酸浓度大小影响反应的快慢,5%的反应慢,10%的速率快,由于碳酸钙的质量相等,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故B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锌的活动性强于铁,反应的快,,每65份质量的锌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少;铁的活动性弱于锌,反应的慢,,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产生的氢气质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
B.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C.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
D.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中,碳酸钙中含有的碳酸根的质量多,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碳酸钙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9.(2023·三元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Mg2+、、Cl- B.Cu2+、H+、
C.、Na+、H+ D.H+、K+、OH-
【答案】A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Mg2+、、Cl-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因此离子间能共存,且是无色溶液,该选项符合题意;
B、Cu2+、H+、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离子能共存,但Cu2+在溶液中的是蓝色的;无法形成无色透明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和H+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因此不能大量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H+和 OH-会生成水,因此不能大量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水时能大量共存。
10.(2023·三元模拟)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压强和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压强不变的可能原因是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C.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D.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反应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覆盖在铝的表面,由图示可知,0~50s,发生稀盐酸与 Al2O3 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50 s 时,盐酸未反应完,溶液中溶质为:AlCl3、HCl,该选项符合题意;
D、100s~140s,反应停止了,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先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再发生反应 2Al+6HCl=2AlCl3+3H2↑。
二、填空题
11.(2023·三元模拟)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应用化学知识解答问题:
(1)人体缺少   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2)医用口罩的原材料熔喷布含聚丙烯,聚丙烯属于   (选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4)农业生产需要施用化肥,写出一种复合肥的化学式   。
【答案】(1)钙或Ca
(2)合成
(3)甲烷或CH4;甲烷燃烧不充分;隔绝空气
(4)KNO3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得骨质疏松;
(2)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通入的氧气不足,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甲烷没有充分燃烧;灭火的原理:隔绝空气、移除可燃物、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空气;
(4)复合肥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素的化肥,写出一种复合肥的化学式:KNO3。
【分析】(1)缺少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2)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
12.(2022·靖西模拟)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是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项目场馆,该大跳台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三部分组成,跳台造型设计来自敦煌“飞天”飘带形象,曲线优美,如图所示。
(1)冬奥会火种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其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青铜属于   (填“纯金属”或“合金”)。
(2)冬奥会三大赛区均使用了氢燃料汽车,实现“零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   。
(3)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为钢架结构,生铁与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
(4)裁判塔采用的是耐火耐候钢,这种钢材自带防火和防腐功能,无需再涂刷防火和防腐产品。铁制品锈蚀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合金
(2)二氧化碳或CO2
(3)含碳量不同
(4)氧气和水;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铁锈的主要成分
【解析】【解答】(1)青铜是由铜和锡组成的铜的合金;故答案为:合金。
(2)实现“零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或CO2。
(3)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故答案为:含碳量不同。
(4)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根据合金的概念分析。
(2)实现“零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3)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4)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13.(2023·三元模拟)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①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②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常用燃料,分馏的原理同蒸馏,利用了混合物各成分的   不同。
(2)光合作用是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范例。
①植物光合作用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光合作用时,能量的转化方式是   。
(3)电池是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的装置。
①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以质量比为22:3发生反应,生成18g水和32g某有机物,该有机物能用于燃料电池,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不可再生;沸点
(2)6CO2+6H2OC6H12O6+6O2;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CH4+2O2CO2+2H2O;CH4O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①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②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可将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2)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C6H12O6)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光能,产生化学能,故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光能,产生化学能,故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①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总质量=18g+32g=50g,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氢气的质量为50g-44g=6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2g=32g;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18g-2g=16g;所以32g某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12g,氢元素的质量=6g-2g=4g氧元素的质量=32g-16g=16g,故该有机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4:1,所以化学式为:CH4O。
【分析】(1)①化石燃料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②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物;
(2)①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为葡萄糖和氧气;
②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①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
14.(2023·三元模拟)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1)小英同学从沙溪河中取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   (填标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③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t2℃时,70g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1℃,溶液仍要达到饱和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   g。
③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④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   方法提纯B。
【答案】(1)ad;吸附;煮沸;降低
(2)A>B>C;10;升高温度;蒸发结晶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①a、用玻璃棒引流,防止过滤过程中液体溅出,操作规范;
b、滤纸边缘低于漏斗,操作不规范;
c、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操作不规范;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速率,操作规范;
e、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防止戳破滤纸,操作不规范;
故答案为:ad;
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降低;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70g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是20g,溶剂质量是50g,升温至t1℃,该温度下,A物质溶解度是80g,50g水中最多溶解40gA物质,溶液仍要达到饱和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10g;
③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升高温度;
④物质A、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物质A增大幅度较大,物质B增大幅度较小,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B。
【分析】(1)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过滤过程中液体溅出,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速率,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杂质和臭味,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2)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物质A、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物质A增大幅度较大,物质B增大幅度较小。
15.(2023·三元模拟)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①反应的指示剂是   ;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
(2)其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   。
(5)若⑤反应的碱是氢氧化铜,则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铁或Fe
(2);置换反应
(3)
(4)白色沉淀生成
(5)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解答】(1)盐酸与指示剂反应,溶液变成红色,①反应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则金属单质是铁;
(2)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该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3)稀盐酸与氧化物反应,溶液变成黄色,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若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5)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若⑤反应的碱是氢氧化铜,则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浅绿色溶液含有亚铁离子,则②反应的金属单质为铁;
(2)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3)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4)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
(5)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16.(2023·三元模拟)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若实验开始前就把发生装置与D连接,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C的优点是   ,若用B和E组装一套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来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小,原因是   。
【答案】(1)长颈漏斗
(2)A;2KMnO4K2MnO4+MnO2+O2↑;气泡冒出就收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原装置中的空气
(3)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实验开始前就把发生装置与D连接,气泡冒出就收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原装置中的空气,气体不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C,装置C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所以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用B和E组装一套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来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部分二氧化碳被水吸收,所以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小。
【分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一开始就收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原装置中的空气;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
17.(2023·三元模拟)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探究。
【实验】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补上猜想二、
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   
猜想三:NaCl和NaOH猜想四:NaCl、NaOH和HCl
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
(2)【实验探究】
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锌粒观察到现象为   (填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HCl。
(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CuSO4溶液、NH4Cl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CuSO4溶液 滴加NH4Cl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NaOH 溶液中有NaOH 溶液中有NaOH
【得到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认猜想   正确。
(4)【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的活动过程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明显不正确。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操作中的不正确是   。
【答案】(1)NaCl和HCl;猜想四或四;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不能共存
(2)无气泡产生
(3)三
(4)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氯化钠,如果盐酸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故猜想二:NaCl和HCl;
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共存,故猜想四不合理;
(2)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无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HCl;
(3)得到结论:测得溶液的pH>7,显碱性,说明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则猜想三成立;
评价反思:①测定溶液的pH,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故操作中的不正确是: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
【分析】(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过量时溶质为氢氧化钠、氯化钠,盐酸过量时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
(2)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
(3)pH>7的溶液显碱性;
(4)测定溶液的pH的操作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三、计算题
18.(2023·三元模拟)三星堆文明令世人瞩目,考古发现众多青铜像。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曾记载下列炼锡(Sn)方法:。理论上消耗302kg的SnO2可以炼制多少的锡?
【答案】解:设理论上消耗302kg的SnO2可以炼制锡的质量为x
x=238kg
答:理论上消耗302kg的SnO2可以炼制锡的质量为238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 计算。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三元模拟)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下列能体现绿色办奥理念的是(  )
①氢能源汽车②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③微光火炬④光伏发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023·三元模拟)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同的是(  )
A.SO2 B.2Zn C.2CO D.H2O
3.(2019·新疆)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4.(2023·三元模拟)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的元素符号是Cd B.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
C.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D.镉原子核内有64个中子
5.(2019·柳城模拟)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A. B.
C. D.
6.(2023·三元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CaO(CaCO3)——高温充分煅烧
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C.CuCl2溶液(Fe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KCl(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7.(2023·三元模拟)下列制备CuCl2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Cu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B.CuO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C.Cu放入稀硫酸中搅拌后再加稀盐酸
D.Cu(OH)2放入MgCl2溶液中充分搅拌
8.(2023·三元模拟)下列图像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说明:①至④对应的每组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
A.图①表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反应
B.图②表示等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和10%的稀盐酸反应
C.图③表示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图④表示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9.(2023·三元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Mg2+、、Cl- B.Cu2+、H+、
C.、Na+、H+ D.H+、K+、OH-
10.(2023·三元模拟)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压强和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压强不变的可能原因是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C.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D.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二、填空题
11.(2023·三元模拟)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应用化学知识解答问题:
(1)人体缺少   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2)医用口罩的原材料熔喷布含聚丙烯,聚丙烯属于   (选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4)农业生产需要施用化肥,写出一种复合肥的化学式   。
12.(2022·靖西模拟)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是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项目场馆,该大跳台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三部分组成,跳台造型设计来自敦煌“飞天”飘带形象,曲线优美,如图所示。
(1)冬奥会火种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其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青铜属于   (填“纯金属”或“合金”)。
(2)冬奥会三大赛区均使用了氢燃料汽车,实现“零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   。
(3)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为钢架结构,生铁与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
(4)裁判塔采用的是耐火耐候钢,这种钢材自带防火和防腐功能,无需再涂刷防火和防腐产品。铁制品锈蚀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2023·三元模拟)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①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②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常用燃料,分馏的原理同蒸馏,利用了混合物各成分的   不同。
(2)光合作用是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范例。
①植物光合作用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光合作用时,能量的转化方式是   。
(3)电池是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的装置。
①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以质量比为22:3发生反应,生成18g水和32g某有机物,该有机物能用于燃料电池,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14.(2023·三元模拟)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1)小英同学从沙溪河中取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   (填标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③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t2℃时,70g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1℃,溶液仍要达到饱和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   g。
③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④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   方法提纯B。
15.(2023·三元模拟)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①反应的指示剂是   ;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
(2)其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   。
(5)若⑤反应的碱是氢氧化铜,则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2023·三元模拟)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若实验开始前就把发生装置与D连接,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C的优点是   ,若用B和E组装一套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来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小,原因是   。
17.(2023·三元模拟)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探究。
【实验】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补上猜想二、
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   
猜想三:NaCl和NaOH猜想四:NaCl、NaOH和HCl
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
(2)【实验探究】
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锌粒观察到现象为   (填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HCl。
(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CuSO4溶液、NH4Cl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CuSO4溶液 滴加NH4Cl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NaOH 溶液中有NaOH 溶液中有NaOH
【得到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认猜想   正确。
(4)【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的活动过程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明显不正确。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操作中的不正确是   。
三、计算题
18.(2023·三元模拟)三星堆文明令世人瞩目,考古发现众多青铜像。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曾记载下列炼锡(Sn)方法:。理论上消耗302kg的SnO2可以炼制多少的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①氢能源汽车,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体现绿色办奥运理念;
②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让碳排放接近于0,体现绿色办奥运理念;
③微光火炬有利于保护环境,体现绿色办奥运理念;
④光伏发电,使用新能源,无污染,体现绿色办奥运理念;
故答案为:A。
【分析】能体现绿色办奥理念就是不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
2.【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符合题意;
B、2Zn中的“2”表示2个锌原子,不符合题意;
C、2C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题意;
D、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大的氧气的浓度;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柴禾与空气充分接触,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及燃烧的影响因素分析,氧气的浓度与接触面积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
4.【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镉的元素符号是Cd,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选项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48=2+8+x+18+2,x=18,选项符合题意;
D、原子的质子数加中子数约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镉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2-48=64,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5.【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应该减小;之后酸性逐渐减弱,溶液的pH应该增大.B图中的曲线变化符合这一情况.
故答案为:B.
【分析】pH<7,溶液显酸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
6.【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碳酸钙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高温充分煅烧,实验方案可行;
B、无水氯化钙具有吸水性,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实验方案可行;
C、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原物质被反应无法除杂,实验方案不可行;
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除去氯化钾中混有二氧化锰,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实验方案可行;
故答案为:C。
【分析】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制备某种物质,解答时只要判断出每一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然后看能否生成要制备的物质即可。
A、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不能制得氯化铜,故A错;
B、氧化铜可以与盐酸反应而生成氯化铜,故B对;
C、铜不能够和酸反应,所用不能够用此方法来制取氯化铜,故C错;
D、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可以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故D错。
故答案为:B。
【分析】制取氯化铜的原料必须含有铜元素和氯元素,且这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8.【答案】B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A、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所以氧气质量相等;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故A不符合题意;
B、等质量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酸浓度大小影响反应的快慢,5%的反应慢,10%的速率快,由于碳酸钙的质量相等,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故B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锌的活动性强于铁,反应的快,,每65份质量的锌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少;铁的活动性弱于锌,反应的慢,,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产生的氢气质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
B.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C.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
D.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中,碳酸钙中含有的碳酸根的质量多,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碳酸钙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9.【答案】A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Mg2+、、Cl-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因此离子间能共存,且是无色溶液,该选项符合题意;
B、Cu2+、H+、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离子能共存,但Cu2+在溶液中的是蓝色的;无法形成无色透明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和H+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因此不能大量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H+和 OH-会生成水,因此不能大量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水时能大量共存。
10.【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反应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覆盖在铝的表面,由图示可知,0~50s,发生稀盐酸与 Al2O3 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50 s 时,盐酸未反应完,溶液中溶质为:AlCl3、HCl,该选项符合题意;
D、100s~140s,反应停止了,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先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再发生反应 2Al+6HCl=2AlCl3+3H2↑。
11.【答案】(1)钙或Ca
(2)合成
(3)甲烷或CH4;甲烷燃烧不充分;隔绝空气
(4)KNO3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得骨质疏松;
(2)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通入的氧气不足,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甲烷没有充分燃烧;灭火的原理:隔绝空气、移除可燃物、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空气;
(4)复合肥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素的化肥,写出一种复合肥的化学式:KNO3。
【分析】(1)缺少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2)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
12.【答案】(1)合金
(2)二氧化碳或CO2
(3)含碳量不同
(4)氧气和水;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铁锈的主要成分
【解析】【解答】(1)青铜是由铜和锡组成的铜的合金;故答案为:合金。
(2)实现“零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或CO2。
(3)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故答案为:含碳量不同。
(4)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根据合金的概念分析。
(2)实现“零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3)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4)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13.【答案】(1)不可再生;沸点
(2)6CO2+6H2OC6H12O6+6O2;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CH4+2O2CO2+2H2O;CH4O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①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②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可将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2)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C6H12O6)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光能,产生化学能,故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光能,产生化学能,故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①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总质量=18g+32g=50g,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氢气的质量为50g-44g=6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2g=32g;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18g-2g=16g;所以32g某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12g,氢元素的质量=6g-2g=4g氧元素的质量=32g-16g=16g,故该有机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4:1,所以化学式为:CH4O。
【分析】(1)①化石燃料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②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物;
(2)①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为葡萄糖和氧气;
②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①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
14.【答案】(1)ad;吸附;煮沸;降低
(2)A>B>C;10;升高温度;蒸发结晶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①a、用玻璃棒引流,防止过滤过程中液体溅出,操作规范;
b、滤纸边缘低于漏斗,操作不规范;
c、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操作不规范;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速率,操作规范;
e、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防止戳破滤纸,操作不规范;
故答案为:ad;
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降低;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70g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是20g,溶剂质量是50g,升温至t1℃,该温度下,A物质溶解度是80g,50g水中最多溶解40gA物质,溶液仍要达到饱和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10g;
③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升高温度;
④物质A、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物质A增大幅度较大,物质B增大幅度较小,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B。
【分析】(1)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过滤过程中液体溅出,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速率,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杂质和臭味,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2)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物质A、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物质A增大幅度较大,物质B增大幅度较小。
15.【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铁或Fe
(2);置换反应
(3)
(4)白色沉淀生成
(5)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解答】(1)盐酸与指示剂反应,溶液变成红色,①反应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则金属单质是铁;
(2)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该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3)稀盐酸与氧化物反应,溶液变成黄色,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若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5)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若⑤反应的碱是氢氧化铜,则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浅绿色溶液含有亚铁离子,则②反应的金属单质为铁;
(2)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3)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4)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
(5)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16.【答案】(1)长颈漏斗
(2)A;2KMnO4K2MnO4+MnO2+O2↑;气泡冒出就收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原装置中的空气
(3)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实验开始前就把发生装置与D连接,气泡冒出就收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原装置中的空气,气体不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C,装置C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所以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用B和E组装一套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来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部分二氧化碳被水吸收,所以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小。
【分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一开始就收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原装置中的空气;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
17.【答案】(1)NaCl和HCl;猜想四或四;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不能共存
(2)无气泡产生
(3)三
(4)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氯化钠,如果盐酸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故猜想二:NaCl和HCl;
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共存,故猜想四不合理;
(2)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无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HCl;
(3)得到结论:测得溶液的pH>7,显碱性,说明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则猜想三成立;
评价反思:①测定溶液的pH,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故操作中的不正确是: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
【分析】(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过量时溶质为氢氧化钠、氯化钠,盐酸过量时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
(2)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
(3)pH>7的溶液显碱性;
(4)测定溶液的pH的操作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18.【答案】解:设理论上消耗302kg的SnO2可以炼制锡的质量为x
x=238kg
答:理论上消耗302kg的SnO2可以炼制锡的质量为238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 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宿迁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下一篇:广东省广州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