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的三位航天员成功返回。航天员在飞船里生活的下列细节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把吃剩下的食物包起并压缩使体积变小
C.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呼吸
D.航天员进行太空转身实验
2.(2020九上·南山期末)深圳正在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深圳人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创文”。以下做法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合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节能减排, 绿色出行
C.资源管理,节约用水 D.焚烧落叶, 爱护环境
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有表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60个碳原子:C60 B.镁离子:Mg+2
C.三个氧分子:3O2 D.氧化铝:AlO
4.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进行选种,现需要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下列相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NaCl B.称取NaCl
C.量取水 D.溶解
5.(2023九上·凤庆期末)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镝属于金属元素 B.镝原子的中子数为66
C.镝的元素符号为Dy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
6.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相对分子质量为295)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叶碱属于氧化物
B.荷叶碱分子中含有二氧化氮分子
C.荷叶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295g荷叶碱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228g
7.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
8.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涉及到的化学知识
A 活性炭用于净水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D 洗碗时,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A.A B.B C.C D.D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要将b点的甲溶液转变为a点的甲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
D.t1℃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的溶液
10.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知识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下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验证铅笔芯有导电性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水的组成
A.A B.B C.C D.D
11.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搅拌后测量溶液温度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CuO中混有少量的C 隔绝空气加强热
A.A B.B C.C D.D
12.如图1,向烧瓶内注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剪取长约0.4cm、宽约0.4cm的镁、铁、铜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点击采集,获得如图2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磨的主要目的是使表面光亮,便于观察
B.曲线a和b对应的金属分别是铜和镁
C.曲线b反应慢的原因是生成微溶物覆盖在金属表面抑制反应
D.曲线c中气压变小的原因是反应停止后温度又恢复到室温
二、实验题
13.(2023·福田模拟)如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所需的仪器与药品。请回答:
(1)图1中编号仪器⑥的仪器名称是   。
(2)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仪器组合是   (从图1中选填编号),选用的药品是   (从图3中选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选取图3中的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   管(填“m”或“n”)通入氧气。
14.(2023·福田模拟)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活性炭粉、食盐等组成。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的固体粉末
(1)小吴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   (填物质名称)。
【原理探究】
(2)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观察到B烧杯中   的现象时,证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请写出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4)【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查阅资料】①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②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实验】表中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活性炭/g 食盐/g 温度上升值/℃
1 0 0 0.1
2 0.2 0 22.0
3 x 0.1 3.1
4 0.2 0.1 56.3
【解释与结论】
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表中x的值为   。
(6)综合以上数据,第   (填实验编号)组实验方案效果最好。
(7)【反思与评价】
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三、综合题
15.(2023·福田模拟)氧化铁(Fe2O3)在工业上又叫氧化铁红,是不溶于水的红棕色粉末,常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也是常用催化剂,在空气中灼烧亚铁化合物或氢氧化铁等可得高纯氧化铁。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查阅资料】SiO2难溶于水,也不与CO、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在通入CO之前,需要将硫铁矿烧渣进行粉碎,目的是   。
(2)高温时硫铁矿烧渣中的Fe2O3与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1能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4)实验室中完成操作2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所得的滤液是硫酸亚铁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操作3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操作4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16.(2023·福田模拟)过氧化氢水溶液是一种“绿色”供氧剂。某科学小组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探究氧气的相关性质。
(1)下列对氧气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五分之一
B.火箭发射时需要用到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数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
(3)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氯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4)小明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后,想利用这瓶氧气进行蜡烛燃烧实验,以此证明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小明按照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时,认为石蜡中含有氢元素。但小红认为小明方案不能得出该结论,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把吃剩下的食物包起并压缩使体积变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航天员进行太空转身实验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资源管理,节约用水,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不符合题意;
D、焚烧落叶,产生大量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焚烧落叶对空气有污染及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多个原子时,在对应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即可,故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故A不符合题意;
B、离子符号书写时,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离子带电量和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可以省略,表述多个离子时,在离子符号前加对应数字即可,故镁离子可表示为 Mg2+ ,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多个分子时,在对应化学式前加相应数字即可,故3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3O2 ,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则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2O3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其化学式为Al2O3。
4.【答案】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取用NaCl过程中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A不符合题意;
B、称取NaCl过程中药品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B不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不符合题意;
D、固体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5.【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镝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66,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3,中子数为,故B符合题意;
C、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信息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镝的元素符号为Dy,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荷叶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荷叶碱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不含有二氧化氮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荷叶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不符合题意;
D、295g荷叶碱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B.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D.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7.【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图中可知,反应后生成了新的分子,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可知,每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两个水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一个丙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B符合题意;
C、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后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改变,C不符合题意;
D、丙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D语言表述不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CO,乙为水,丙为C2H4O2,丁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H2OC2H4O2+O2。
8.【答案】C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用于净水,说法不符合题意;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容易会生锈,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能除去水,防止自行车生锈,说法不符合题意;
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住锅,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达到灭火效果,油的着火点不能改变,说法符合题意;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油滴分散成无数的小油滴进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乳浊液能被水冲走,则洗涤剂可以清除碗中的油污,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生锈;
C.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9.【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没有指明具体的温度,无法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故不符合题意;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不符合题意;
C、组成在b点的甲溶液是甲的不饱和溶液,组成在a点的甲溶液是甲的饱和溶液,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可以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符合题意;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t1℃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2.5g甲物质,所以t1℃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50g+12.5g=62.5g的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比较溶解度时应明确温度;
B.溶液是否饱和未知,不能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
C.b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a点是甲的饱和溶液;
D.t1℃时甲的溶解度是25g。
10.【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装置中用一段铅笔芯代替导线,灯泡也能发光,说明铅笔芯有导电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可以探究水的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
B.用铅笔芯代替导线灯泡仍能发光,则说明铅笔芯有导电性;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逸出;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1.【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使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此选项符合题意;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不能将二氧化碳除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隔绝空气加强热,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鉴别物质时,根据各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试剂,在鉴别过程中,各物质与所选试剂反应应出现不同的现象;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2.【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金属表面打磨彻底,主要目的是使酸与金属充分发生反应,该项不符合题意;
B、曲线a压强不变,说明没有气体放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曲线a是铜,曲线b变化较慢,说明反应进行的较慢,对应的金属是铁,该项不符合题意;
C、曲线b反应慢,曲线b对应的金属是铁,活动性较弱,放出气泡少,该项不符合题意;
D、曲线c中气压变小的原因是反应停止后温度又恢复到室温,该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泼性:镁>铁>氢>铜,则镁与稀硫酸反应最剧烈,铁次之,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13.【答案】(1)铁架台
(2)①②⑦⑧或 ①②④⑥⑧;乙、丙;
(3)
(4)m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⑥的名称是铁架台;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⑦⑧或②④⑥⑧,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①,故填:①②⑦⑧或 ①②④⑥⑧;
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不选择稀硫酸,是因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填:乙、丙;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所给药品,应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从m端通入。
【分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⑥为铁架台;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4)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14.【答案】(1)铁粉
(2)有气泡冒出
(3)
(4)氧气、水
(5)0
(6)4
(7)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知识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铁粉能被磁铁吸引,其他成分均不能被吸引,则小吴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铁粉。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锥形瓶中气体膨胀,进入烧杯中,则加水后观察到B烧杯中有气泡冒出的现象时,证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实验1、3中活性炭相同,食盐量不同,判断实验对铁生锈的影响,则表中x的值为0。
(6)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活性炭的质量为0.2g,食盐的质量为0.1g时,温度上升值最高,故综合以上数据,第4组实验方案效果最好。
(7)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分析】(1)铁粉能被磁铁吸引;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3)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4)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生锈;
(5)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时应保证变量单一;
(6)当活性炭的质量为0.2g,食盐的质量为0.1g时,温度上升值最高;
(7)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
15.【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Fe2O3+3CO2Fe+3CO2
(3)增大
(4)引流;饱和
(5)4FeSO4+O22Fe2O3+4SO3
(6)化合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将硫铁矿烧渣进行粉碎能够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故填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Fe2O3与CO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2O3+3CO2Fe+3CO2。
(3)操作1为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填增大。
(4)由图可知,操作2将硫酸亚铁晶体与溶液进行了分离,为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由结晶的定义可知,物质的饱和溶液才能够发生结晶,所得的滤液是硫酸亚铁结晶后的溶液,应为硫酸亚铁的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5)硫酸亚铁与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三氧化硫,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FeSO4+O22Fe2O3+4SO3。
(6)由图可知,操作4是水吸收三氧化硫的过程,其中的反应是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分析】(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Fe2O3与CO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通过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4)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物质的饱和溶液才能够发生结晶;
(5)硫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三氧化硫;
(6)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属于化合反应。
16.【答案】(1)C
(2)催化作用
(3)由图可知:溶液总质量从70g减少到66.8g,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70g-66.8g=3.2g
解:设溶液中H2O2的质量为x
x=6.8g
H2O2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过氧化氢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 10%。
(4)排水法收集后,瓶内已经有水,无法判断是否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水。(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产生的氧气中已经含有水,无法判断是否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水)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五分之一,不是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不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常用作助燃剂,氧气自己本身不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B不正确不正确;
C、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数,故C正确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故D不正确不正确;
故答案为:C。
(2)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故填:催化剂。
(3)详解见答案。
(4)小明按照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时,不能认定石蜡中含有氢元素,因为排水法收集后,瓶内已经有水,无法判断是否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水。(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产生的氧气中已经含有水,无法判断是否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水)
【分析】(1)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二氧化锰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3)根据 计算;
(4)排水法收集后,瓶内已经有水,且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产生的氧气中已经含有水。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的三位航天员成功返回。航天员在飞船里生活的下列细节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把吃剩下的食物包起并压缩使体积变小
C.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呼吸
D.航天员进行太空转身实验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把吃剩下的食物包起并压缩使体积变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航天员进行太空转身实验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2020九上·南山期末)深圳正在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深圳人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创文”。以下做法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合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节能减排, 绿色出行
C.资源管理,节约用水 D.焚烧落叶, 爱护环境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资源管理,节约用水,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不符合题意;
D、焚烧落叶,产生大量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焚烧落叶对空气有污染及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有表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60个碳原子:C60 B.镁离子:Mg+2
C.三个氧分子:3O2 D.氧化铝:AlO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多个原子时,在对应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即可,故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故A不符合题意;
B、离子符号书写时,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离子带电量和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可以省略,表述多个离子时,在离子符号前加对应数字即可,故镁离子可表示为 Mg2+ ,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多个分子时,在对应化学式前加相应数字即可,故3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3O2 ,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则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2O3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其化学式为Al2O3。
4.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进行选种,现需要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下列相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NaCl B.称取NaCl
C.量取水 D.溶解
【答案】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取用NaCl过程中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A不符合题意;
B、称取NaCl过程中药品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B不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不符合题意;
D、固体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5.(2023九上·凤庆期末)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镝属于金属元素 B.镝原子的中子数为66
C.镝的元素符号为Dy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镝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66,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3,中子数为,故B符合题意;
C、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信息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镝的元素符号为Dy,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6.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相对分子质量为295)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叶碱属于氧化物
B.荷叶碱分子中含有二氧化氮分子
C.荷叶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295g荷叶碱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228g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荷叶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荷叶碱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不含有二氧化氮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荷叶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不符合题意;
D、295g荷叶碱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B.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D.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7.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图中可知,反应后生成了新的分子,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可知,每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两个水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一个丙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B符合题意;
C、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后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改变,C不符合题意;
D、丙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D语言表述不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CO,乙为水,丙为C2H4O2,丁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H2OC2H4O2+O2。
8.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涉及到的化学知识
A 活性炭用于净水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D 洗碗时,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用于净水,说法不符合题意;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容易会生锈,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能除去水,防止自行车生锈,说法不符合题意;
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住锅,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达到灭火效果,油的着火点不能改变,说法符合题意;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油滴分散成无数的小油滴进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乳浊液能被水冲走,则洗涤剂可以清除碗中的油污,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生锈;
C.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要将b点的甲溶液转变为a点的甲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
D.t1℃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的溶液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没有指明具体的温度,无法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故不符合题意;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不符合题意;
C、组成在b点的甲溶液是甲的不饱和溶液,组成在a点的甲溶液是甲的饱和溶液,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可以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符合题意;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t1℃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2.5g甲物质,所以t1℃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50g+12.5g=62.5g的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比较溶解度时应明确温度;
B.溶液是否饱和未知,不能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
C.b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a点是甲的饱和溶液;
D.t1℃时甲的溶解度是25g。
10.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知识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下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验证铅笔芯有导电性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水的组成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装置中用一段铅笔芯代替导线,灯泡也能发光,说明铅笔芯有导电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可以探究水的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
B.用铅笔芯代替导线灯泡仍能发光,则说明铅笔芯有导电性;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逸出;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1.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搅拌后测量溶液温度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CuO中混有少量的C 隔绝空气加强热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使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此选项符合题意;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不能将二氧化碳除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隔绝空气加强热,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鉴别物质时,根据各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试剂,在鉴别过程中,各物质与所选试剂反应应出现不同的现象;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2.如图1,向烧瓶内注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剪取长约0.4cm、宽约0.4cm的镁、铁、铜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点击采集,获得如图2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磨的主要目的是使表面光亮,便于观察
B.曲线a和b对应的金属分别是铜和镁
C.曲线b反应慢的原因是生成微溶物覆盖在金属表面抑制反应
D.曲线c中气压变小的原因是反应停止后温度又恢复到室温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金属表面打磨彻底,主要目的是使酸与金属充分发生反应,该项不符合题意;
B、曲线a压强不变,说明没有气体放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曲线a是铜,曲线b变化较慢,说明反应进行的较慢,对应的金属是铁,该项不符合题意;
C、曲线b反应慢,曲线b对应的金属是铁,活动性较弱,放出气泡少,该项不符合题意;
D、曲线c中气压变小的原因是反应停止后温度又恢复到室温,该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泼性:镁>铁>氢>铜,则镁与稀硫酸反应最剧烈,铁次之,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二、实验题
13.(2023·福田模拟)如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所需的仪器与药品。请回答:
(1)图1中编号仪器⑥的仪器名称是   。
(2)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仪器组合是   (从图1中选填编号),选用的药品是   (从图3中选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选取图3中的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   管(填“m”或“n”)通入氧气。
【答案】(1)铁架台
(2)①②⑦⑧或 ①②④⑥⑧;乙、丙;
(3)
(4)m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⑥的名称是铁架台;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⑦⑧或②④⑥⑧,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①,故填:①②⑦⑧或 ①②④⑥⑧;
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不选择稀硫酸,是因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填:乙、丙;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所给药品,应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从m端通入。
【分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⑥为铁架台;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4)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14.(2023·福田模拟)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活性炭粉、食盐等组成。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的固体粉末
(1)小吴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   (填物质名称)。
【原理探究】
(2)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观察到B烧杯中   的现象时,证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请写出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4)【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查阅资料】①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②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实验】表中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活性炭/g 食盐/g 温度上升值/℃
1 0 0 0.1
2 0.2 0 22.0
3 x 0.1 3.1
4 0.2 0.1 56.3
【解释与结论】
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表中x的值为   。
(6)综合以上数据,第   (填实验编号)组实验方案效果最好。
(7)【反思与评价】
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答案】(1)铁粉
(2)有气泡冒出
(3)
(4)氧气、水
(5)0
(6)4
(7)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知识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铁粉能被磁铁吸引,其他成分均不能被吸引,则小吴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铁粉。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锥形瓶中气体膨胀,进入烧杯中,则加水后观察到B烧杯中有气泡冒出的现象时,证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实验1、3中活性炭相同,食盐量不同,判断实验对铁生锈的影响,则表中x的值为0。
(6)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活性炭的质量为0.2g,食盐的质量为0.1g时,温度上升值最高,故综合以上数据,第4组实验方案效果最好。
(7)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分析】(1)铁粉能被磁铁吸引;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3)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4)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生锈;
(5)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时应保证变量单一;
(6)当活性炭的质量为0.2g,食盐的质量为0.1g时,温度上升值最高;
(7)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
三、综合题
15.(2023·福田模拟)氧化铁(Fe2O3)在工业上又叫氧化铁红,是不溶于水的红棕色粉末,常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也是常用催化剂,在空气中灼烧亚铁化合物或氢氧化铁等可得高纯氧化铁。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查阅资料】SiO2难溶于水,也不与CO、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在通入CO之前,需要将硫铁矿烧渣进行粉碎,目的是   。
(2)高温时硫铁矿烧渣中的Fe2O3与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1能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4)实验室中完成操作2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所得的滤液是硫酸亚铁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操作3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操作4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Fe2O3+3CO2Fe+3CO2
(3)增大
(4)引流;饱和
(5)4FeSO4+O22Fe2O3+4SO3
(6)化合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将硫铁矿烧渣进行粉碎能够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故填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Fe2O3与CO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2O3+3CO2Fe+3CO2。
(3)操作1为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填增大。
(4)由图可知,操作2将硫酸亚铁晶体与溶液进行了分离,为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由结晶的定义可知,物质的饱和溶液才能够发生结晶,所得的滤液是硫酸亚铁结晶后的溶液,应为硫酸亚铁的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5)硫酸亚铁与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三氧化硫,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FeSO4+O22Fe2O3+4SO3。
(6)由图可知,操作4是水吸收三氧化硫的过程,其中的反应是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分析】(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Fe2O3与CO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通过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4)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物质的饱和溶液才能够发生结晶;
(5)硫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三氧化硫;
(6)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属于化合反应。
16.(2023·福田模拟)过氧化氢水溶液是一种“绿色”供氧剂。某科学小组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探究氧气的相关性质。
(1)下列对氧气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五分之一
B.火箭发射时需要用到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数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
(3)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氯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4)小明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后,想利用这瓶氧气进行蜡烛燃烧实验,以此证明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小明按照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时,认为石蜡中含有氢元素。但小红认为小明方案不能得出该结论,原因是   。
【答案】(1)C
(2)催化作用
(3)由图可知:溶液总质量从70g减少到66.8g,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70g-66.8g=3.2g
解:设溶液中H2O2的质量为x
x=6.8g
H2O2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过氧化氢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 10%。
(4)排水法收集后,瓶内已经有水,无法判断是否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水。(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产生的氧气中已经含有水,无法判断是否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水)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五分之一,不是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不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常用作助燃剂,氧气自己本身不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B不正确不正确;
C、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数,故C正确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故D不正确不正确;
故答案为:C。
(2)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故填:催化剂。
(3)详解见答案。
(4)小明按照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时,不能认定石蜡中含有氢元素,因为排水法收集后,瓶内已经有水,无法判断是否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水。(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产生的氧气中已经含有水,无法判断是否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水)
【分析】(1)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二氧化锰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3)根据 计算;
(4)排水法收集后,瓶内已经有水,且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产生的氧气中已经含有水。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年江西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图片版 含解析)

下一篇:江苏省宿迁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