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第1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专题8第1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 已知甲烷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等物质的量的和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更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 甲烷与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中的物质的量最多
C. 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
D. 等质量的和产生的温室效应相比较,也是前者更大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 乙烯和甲烷可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
D. 将乙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3.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天然气的开采技术。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和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列关于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 等质量的和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前者大 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A. B. C. D.
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
B. 的电子式为
C. 可从石油气或裂化气中分离得到正丁烷
D. 乙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5. 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上图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液体的,液体是黑色黏稠状的煤焦油
C. 气体易燃,可还原
D. 液体是一种纯净物
6. 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煤和石油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
B. 石油的裂解、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 煤焦油经过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D. 石油的裂化,说明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短链烃
7. 海洋底部存在大量“可燃冰”,其蕴藏量是地球上煤、石油的几百倍,是有待开发的巨大能源。初步查明“可燃冰”是甲烷、乙烷等可燃性气体跟水结合的产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可燃冰”是一种稳定的物质
B. 高压、低温有助于“可燃冰”的形成
C. “可燃冰”的粒子间可能存在一种更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D. 构成“可燃冰”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8.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
B. “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
C. 如下所示,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的思想
D. 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9. 新材料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翼的材料石墨纤维复合聚酰胺薄膜
B. “长征五”运载火箭中使用了耐热性、导热性好的材料氮化铝陶瓷
C. “领雁”飞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D. “奋斗者”号深潜器载人舱的外壳钛合金
10. 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时代、化石时代、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
B. 目前我国农村生火做饭使用的都是化石燃料
C. 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有核能、太阳能、氢能等
D. 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带来很多大气污染物
11.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煤的干馏 B. 石油分馏 C. 重油裂化 D. 石油气裂解
12. 下列关于石油炼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B. 裂解的温度比裂化更高
C. 通过裂化可以提高从石油中得到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D. 通过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
13. 下列关于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是一种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纯净物
B.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C. 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物
D. 石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各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其中还溶有气态和固态的碳氢化合物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石油分馏产品乙烯
A. 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 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 为裂解过程 D. 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B. 用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
C. 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 制取环氧乙烷:,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二、实验题
16. 用下图所示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进行蒸馏实验,制取汽油和煤油。
图中、、三种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中冷却水从______口进,______口出。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_位置。
在仪器中注入原油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给装置加热,间收集的馏分主要是________,间收集的馏分主要是________。
17.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中注入,同温同压下乙中注入,将乙中气体推入甲中,用日光照射一段时间,气体在甲中反应。
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
气体最终变为红色;实验过程中,甲中活塞向内移动;甲中内壁有油珠;产生火花。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甲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反应后,甲中剩余气体最宜选用下列哪种试剂吸收__________填字母。
A.水 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饱和食盐水
反应后,若将甲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装置Ⅰ制取加热装置未标注,并对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
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学习小组当中某同学提出将装置 Ⅰ中的甲装置替换成装置Ⅱ会更好,则选择装置Ⅱ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该同学提议替换装置后,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关闭弹簧夹,停止通氮气。
关闭弹簧夹,打开弹簧夹,向三颈烧瓶中滴加浓硫酸体积分数。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盛装溶液的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硫具有_________性。实验结束后取下试管,从中取少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通入如下的气体,能使试管内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若对碳、硅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进行实验验证。试管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关闭弹簧夹,打开弹簧夹,向三颈烧瓶中滴加浓硫酸体积分数,能够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同时也能说明酸性_________填“”或“”。
三、简答题
19. 请将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名称填入下表。
序号 原料 产品 方法
煤 煤气、煤焦油和焦炭
原油 汽油
重油 煤油
以上方法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由辛烷可制得一系列产品:,则是________;在催化剂、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可生成乙烯和乙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一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组成
煤是由________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________,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煤的加工
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为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二石油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________,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含元素以________为主,还含有少量、、、等元素。
石油的加工
方法 过程 目的
分馏 把原油中各组分分离成________的分馏产物 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轻质油
裂化 把________的烃断裂成________的烃 得到更多的________等轻质油
裂解 深度裂化,产物呈气态 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工原料
石油的分馏为________,裂化、裂解为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三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应用
三大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反应以乙烯的加聚反应为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略
2.【答案】
【解析】略
3.【答案】
【解析】天然气作为一种气体燃料,燃烧比较充分,相对于煤、柴油等固体、液体燃料燃烧更充分,产生的污染物少;
等质量的和,,故CH产生的温室效应大;
燃烧天然气产物为和,而酸雨的形成主要与有关,故燃烧天然气不形成酸雨。
4.【答案】
【解析】 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为正丁烷的分子式,项错误;的电子式为,项正确;石油气或裂化气中都含有正丁烷,经分离可得到正丁烷,项正确;乙酸为弱酸,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项正确。
5.【答案】
【解析】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A正确;
煤的干馏产物有,易溶于水而使溶液呈碱性,,同时还生成了煤焦油,它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芳香族化合物,是难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B正确;
煤干馏的气体产物中的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C正确;
得到的液体是混合物,D错误。
6.【答案】
【解析】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有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粗苯和粗氨水等,项错误;
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项错误;
煤焦油是经过化学变化生成的,煤中不含苯和甲苯,项错误;
石油的裂化是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项正确。
7.【答案】
【解析】略
8.【答案】
【解析】项,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是新能源,正确;
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就是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错误;
项,从题给图示分析,甲烷在温和条件下转化为低碳烯烃,控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体现了“节能减排”的思想,正确;
项,让煤变成合成气,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正确。
9.【答案】
【解析】A.石墨纤维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聚酰胺薄膜为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选;
B.氮化铝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选;
C.玻璃纤维是由熔融状态下的玻璃快速抽拉而成细丝,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不选;
D.钛合金是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故D选。
答案选D。
10.【答案】
【解析】略
1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判断,主要注意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难度不大。
【解答】
A. 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
B. 石油分馏是控制温度范围,分离混合物的过程,为物理变化,故B符合;
C. 重油裂化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
D. 石油气裂解过程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
故选B。
12.【答案】
【解析】略
13.【答案】
【解析】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A错误;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B正确;
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物,C正确;
石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各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同时会溶有气态和固态碳氢化合物,D正确。
14.【答案】
【解析】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项正确;
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属于物理变化,项正确;
对长链烃进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等气态短链烃,项正确;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所以是加成反应,的名称为,二溴乙烷,项错误。
15.【答案】
【解析】涤纶属于合成纤维,项正确;
悬浊液不与乙醇反应、悬浊液和乙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共热得到砖红色沉淀,项正确;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项错误;
制取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为,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项正确。
16.【答案】冷凝管、蒸馏烧瓶、锥形瓶

蒸馏烧瓶支管口稍下方
防止暴沸
汽油 煤油
【解析】略
17.【答案】
取代反应

液体分为两层,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解析】在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连锁反应:,
,,。
理论上,与体积比为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甲中与体积比为,过量,最终气体中仍有。反应进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产物中只有和为气体,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内部压强减小,甲中活塞向内移动。
甲中发生的是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甲中剩余气体中含有和,可用溶液吸收。
生成的会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同时因、、均难溶于水,可看到液体分层,有剩余,若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
18.【答案】【小题】略
【小题】略
【小题】略
【小题】略

【解析】 略



19.【答案】煤的干馏 石油的分馏 裂化


【解析】略
20.【答案】有机物 混合物
化学变化 混合物 、 沸点不同 汽油
煤油 柴油 相对分子质量大 相对分子质量小 汽油 乙烯 丙烯
甲烷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甲烷
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单体 链节 聚合度

【解析】略
第1页,共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综合练习 (含解析 )2022——2023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下一篇:解决问题专项:第1-5单元(专项训练)-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