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答案)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1.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Ⅰ.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Ⅱ.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吸收某些气体中的水蒸气。
【实验探究】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H、O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另种一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1:该气体是CO2猜想2:该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1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2成立,则: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⑤实验时装置D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
【讨论交流】
(3)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_______。
2.乙醇俗称酒精,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和内燃机等的燃料,工业上常用高粱、玉米等淀粉含量较高的物质发酵生产,属于可再生资源,为解决能源危机开辟了新的道路。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乙醇燃烧的产物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H2O;猜想二:CO2、H2O;猜想三:_______。
【设计与实验】小组同学讨论后,决定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来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
(1)将乙醇和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将燃烧产物通入上述装置。上述实验中A、B装置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_______。C装置中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的是_______。
(2)待燃烧产物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后,再点燃D装置中的酒精灯对固体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___。
【现象与结论】实验中观察到A中固体变蓝,且_______(填实验现象),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其中D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思与交流】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结论进行了反思:
甲同学认为提高容器中氧气的量可以减少酒精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乙同学发现该实验的设计中有一处明显不足,该不足是_______。
3.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1)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性。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是_______
【分析与思考】
(4)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
(5)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三:取样,加入氧化铜,若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4.四中课外化学兴题小组发现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产生了气体,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该气体性质时发现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问题】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李想:该气体是CO2
丰子秋:该气体是SO2
(1)赵青:该气体是______。
(2)其中李想的猜想一提出就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
(1)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2)
【实验设计】
【现象与分析】
(3)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_。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
(4)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CO2,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结论】赵青的猜想成立。
【反思交流】
(5)若装置B与装置C位置互换,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6)有同学认为,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产物中,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请说明至少还有一种产物的理由:______。
5.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已知H2C2O4能使澄清石灰水反应变浑浊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①装置A有无错误_______ (填“有“或”“无”。如果“有”请更正;如果“无”,请说明原因:_____。
②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相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
③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同时含有CO2和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F、D、G、H、____、I;
②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可能是_____。
③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3)实验证明,草酸是一种酸性物质, 受热易分解。请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_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Ca(OH)2
(2)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 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CaCO3 有气泡生成 猜想______正确
(4)【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______。
A.CuO B.AgNO3 C.Cu D.NaOH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明、小丽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丽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假设实验装置在反应过程中始终在天平上)。
(1)小明在实验中观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小丽的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实验结论】
小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丽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3)你认为______的结论错误,导致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评价】
(4)对比两位同学的实验,装置均没有密闭,试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同学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
8.纳米零价铁(单质铁)在环保领域应用广泛,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不考虑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零价铁的反应为:H2+FeCO3Fe+H2O+CO2,反应一段时间后, 某学习小组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剩余固体的成分:
猜想一:Fe
猜想二:FeCO3
猜想三:______。
【实验探究】该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2)向装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小芳同学判断猜想一正确,小刚同学认为小芳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说明_______。
(4)观察到装置D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_____正确。
【反思交流】如果将装置E去掉,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剩余固体中含有Fe。
9.碳酸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钠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
(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E试管中未发生反应: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将A、B、C三支试管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小组成员继续对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乙。
【实验分析】
(4)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乙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_________。滤液乙呈红色,其溶液中除酚酞外,溶质可能是:
①NaCl,NaOH;②NaCl,Na2CO3;③NaCl,NaOH,Ca(OH)2;④__________。
【拓展延伸】
(5)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与足量的Na2CO3溶液反应,消耗73g盐酸,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g。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硫酸铜的性质”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主题一】查阅资料,认识硫酸铜
(1)外观与性状: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易吸水变成蓝绿色的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利用此现象,无水硫酸铜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检验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呈弱酸性,同石灰乳混合可制得波尔多液,用作杀菌剂。实验室可以使用___________粗略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
【主题二】实验探究:再识硫酸铜
实验1:按图1连接线路,灯泡不亮;按图2连接线路,灯泡亮了。
(3)由实验1可知,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其中阴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2:如图3,取一根粗钢丝弯曲并固定在橡皮塞上,将铁丝绒缠绕在粗钢丝上。往U形管中注入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铜溶液,液面距管口有2-3cm,将粗钢丝插入右管中,3-5分钟后发现,铁丝绒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U形管两边出现液面差。
(4)铁丝绒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U形管两边出现液面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实验3:取25.0g蓝绿色的五水合硫酸铜隔绝空气加热,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
资料: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稀硫酸等,在稀硫酸溶液中反应生成正二价铜的化合物和铜单质。
(6)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产物是Cu2O和___________,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7)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最终产物中含有氧化亚铜(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11.在学习了“碳的化学性质”后,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假设木炭中只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
(1)此实验最好使用酒精喷灯,也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罩网罩,罩网罩目的是___________。
【收集证据】
(2)右侧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左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左侧试管内固体成分含有的元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3)甲同学的猜想:铜元素
乙同学的猜想:氧元素、铜元素和碳元素
丙同学的猜想:铜元素和碳元素
你的猜想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呢?
【实验探究】
(4)丙同学的实验,取固体粉末少许,在酒精灯上灼烧,发现有火星,则他确定自己的猜想正确。同学们一致认为,丙同学的结论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若将160g氧化铜完全反应需木炭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总结与评价】老师对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和钻研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12.某校学习小组以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及铁为项目进行如下探究。
项目1:铁矿石。
(1)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元素),其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是__。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为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项目2:铁的锈蚀与保护。小组同学用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
实验装置 序号 其它试剂 100min后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0.1g食盐 X
④ 10滴水和1.0g食盐 8%
(3)表格中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4)实验①②对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5)实验②③④对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6)请列举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条措施______。
(7)铝制品的表面不需要像铁那样做防锈处理,原因是______。
13.某同学亚超市时发现食品添加利中有”碳酸复按”。感觉很惊讶“碳酸氨核”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进食品?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①食用级碳酸氢铵比较纯净,可作膨松剂,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
②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6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③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产生疑惑:臭粉为何可以作脚松剂?为何一般适用于油炸食品面不适用于水燕食品?
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图一是检验装置,图二是收集装置,取适量碳酸氢铵分别置于两试管中,按如图进行实验。
(1)现象与分析:
①图一:B中现象是______,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图二: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用F装置收集完氨气时取下F,塞紧橡皮塞。用注射器向F中注入少量水,振荡,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拔出橡皮塞闻到氨味。
(2)解释与结论:
①有臭味的碳酸氢按添加到食品中,如果油炸,则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铵受热时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膨胀。且生成物可以迅速挥发而离开食品,没有残留物,其臭味会消失,碳酸氢铵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添加碳酸氢铵的食品如果水蒸,则______。
通过上述探究该明白了:高纯度的碳酸铵传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同一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所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需产格控制用量。
1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
A组同学模仿教材中演示实验,选用铜粉和装置一进行空气中氢气含量的测定,已知硬质玻璃管和注射器的容积均为50mL。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气球内 硬质玻璃管 气球空气排尽,注射器活塞拉到50mL处,并按要求连接仪器。然后推动注射器,观察到气球变______(填“大”或“小”),停止推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气球大小不变化,则装置气密性完好。
(2)进行实验:实验前把注射器活塞拉到50mL处,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预热,然后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药品,并来回推拉注射器。
实验现象:观察到铜粉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停留在32mL处,则该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3)反思与评价:来回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误差,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点)。
(4)交流与讨论:如果用装置二代替装置一进行实验,效果会更_________(填“好”或“差”),原因是_______。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5.小茗同学在一包装盒中发现一包干燥剂,其成分含有氯化钙、氢氧化钠、氧化钙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剂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分析】
(1)干燥剂样品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一定显_______色。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
【结论与反思】
(2)若c处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的质量为2.87g,白色沉淀a的质量为1.2g。写出此时c处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则该品牌干燥剂的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3)该实验中,过量的稀硝酸_____(选填“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理由是_____。
16.回答下列问题。
(1)某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将Na2CO3溶液滴加到Ba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钡,为检验滤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BaCl2猜想三:NaCl和Na2CO3
[实验过程]
步骤Ⅰ: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
步骤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_______现象,猜想三成立。
另一实验小组同学,向滤液中加入足量________溶液(选填氢氧化钡,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之一),产生白色沉淀,也能推理出溶质成分。
(2)已知某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是Na2CO3和KCl中一种或两种,另有一种固体混合物B可能是NH4Cl、(NH4)2SO4、CuCl2三种物质中一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面问题。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G的颜色为___________。
②固体B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滤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④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⑤溶液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溶液A的样品进行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以及结论:_____________。
1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______(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______ 猜想二成立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_____保存。
18.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D试管中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实验验证】
(3)思路Ⅰ: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思路Ⅱ:验证有___________。
(4)小史同学按照思路Ⅰ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帮助她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 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5)为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小琪同学按照思路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2) CO 不成立 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在装置末端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在装置末端套一个小气球等)
2. CO、CO2、H2O 不能,如颠倒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水可能来自于澄清石灰水,无法检验水 吸收二氧化碳 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3. 中 酸 NaOH+HCl=NaCl+H2O 红色 中性或酸性 OH-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Zn+2HCl=ZnCl2+H2↑
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O+2HCl=CuCl2+H2O
4.(1)CO2和SO2
(2)CO2不具有刺激性气味
(3) SO2 确保SO2能被完全除去,从而排除对CO2检验的干扰
(4)
(5) 不合理 SO2也会与Ca(OH)2反应生成沉淀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氢元素,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氢元素,故至少还有一种产物
5.(1) 有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变浑浊
冷却挥发出来的草酸蒸气
(2) D D CuO H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H后的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F后中的D不变浑浊
(3)
6.(1)CaCl2/氯化钙
(2)
(3) 酚酞溶液不变色 Ⅱ
(4)A
7.(1)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平衡
(2)
(3) 小丽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气体,装置不密闭,逸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
(4)反应没有气体生成(或参与)
8. Fe和FeCO3 干燥气体或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FeCO3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固体中有FeCO3 CuO+H2Cu+H2O 三 能
9.(1)碱
(2)有气泡产生
(3)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且有气泡冒出
(4) HCl/氯化氢 NaCl、NaOH、Na2CO3
(5)4.4
10. 水 pH试纸
铁丝绒在酸性环境下与装置内的氧气和水生成了铁锈,导致U型管右侧装置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 氧气/O2 +1 取最终产物放入试管,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出现红色沉淀,溶液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氧化亚铜
11.(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 液面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3)铜元素和氧元素
(4) 错误
12
12.(1)56%
(2)Fe2O3 + 3CO2Fe + 3CO2
(3)15%>X>8%
(4)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5)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6)在铁制品表面刷漆
(7)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里面的铝不再氧化
13.(1) 酚酞试液变红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塑料瓶变瘪
(2) 部分氨气溶于水,影响口感
14.(1)大
(2) 由红色变黑色 2Cu+O22CuO 18%
(3) 使铜粉与氧气充分反应 铜粉不足/加热时间不足/推拉注射器活塞不彻底/装置气密性不好
(4) 差 装置一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缓冲气压,防止加热时玻璃管内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15.(1) 蓝 CaCO3
(2) CaCl2和CaO
(3) 否 用稀盐酸会引入氯离子,干扰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钙的判断
16.(1) 气泡 氢氧化钡
(2) CO2 蓝色 (NH4)2SO4 Na+、H+ CO2+Ca(OH)2=CaCO3↓+H2O KCl 取适量A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HNO3和AgNO3,反应后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A溶液有KCl,反之没有
17.(1)2NaOH+CO2=Na2CO3+H2O
(2) Na2CO3和NaOH 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 足量(或过量)的氯化钙(氯化钡或硝酸钙等可溶性钙盐或钡盐)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密封
18. 溶液变蓝 生成物生成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稀盐酸(氯化钙溶液)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