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题--盐化肥(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题--盐 化肥
一、单选题
1.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2.下列除杂试剂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中的氯化钙(水) B.氮气中氧气(碳)
C.铜粉中氧化铜(一氧化碳) D.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氢氧化钡)
3.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实验方案都合理的是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黄铜和黄金 硝酸铵和氯化钠 磷矿粉和尿素 氧气和氮气
方案一 观察颜色 溶于水测温度 加熟石灰,研磨 通入澄清石灰水
方案二 灼烧 加熟石灰,研磨 加水溶解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化合反应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中和反应
C.比较银和铜的活动性: 置换反应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氧化反应
5.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在农业与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硝酸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属于氧化物 B.其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2
C.它可用作复合肥 D.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温度
C 配制50g20%的蔗糖溶液 取10g蔗糖溶于50mL水中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制精盐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7.取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工业废水 100g,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 过滤,得到滤液 95.6g,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液体蒸干,得 到固体 23.4g,则原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A.5.4% B.8% C.16% D.50%
8.下列除杂方式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的CO——通O2点燃 B.除去碳粉中的铁粉——灼烧
C.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 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一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0.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碳铵:(NH4)2CO3 B.水银:Ag
C.火碱:NaOH D.小苏打:Na2CO3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比较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氯化钠 碳酸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B 氨气 水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C 氯化钾 氯化镁 加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硫酸铜 硫酸 加适量铜粉
A.A B.B C.C D.D
12.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一致的是
A.银,水银 B.烧碱,纯碱 C.冰,干冰 D.熟石灰,消石灰
二、填空题
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小苏打;②稀盐酸;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生石灰,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
(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
(3)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4)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5)制糕点所用的发酵剂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
14.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①加入过量NaOH溶液;②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入适量稀盐酸;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1)若以上操作顺序为①②⑤③④,则操作⑤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_________个。
(2)写出加入过量BaCl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前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_____ 。
15.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反应是:NaCl + CO2 + NH3 + R= NaHCO3↓+ NH4Cl
(1)写出R的化学式_________。
(2)NH4Cl在农业上可做________肥。
16.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生成两种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生成单质铁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类别各不相同,已知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为无色无味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
(1)若E为红棕色固体,且B、C混合出现气泡。
①C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种)。
(2)若D为氧化物,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B、C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①固体D的一种用途______,A与B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类型);
②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uSO4、Mg(OH)2、NH4NO3、NaCl、BaSO4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滤液E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_____。
(2)混合物A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
(3)写出实验过程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19.图甲是验证Ca(OH)2性质实验后,向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乙所示。回答:
(1)图甲所示实验,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2)图乙中 e~g 段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20.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 NaOH 与 CO2是否发生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方案一】从反应物角度探究 NaOH 与 CO2是否发生反应
[实验一]
(1)小诚同学设计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 K,观察到______(填现象),认为 NaOH 与 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刘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足以证明 NaOH 与 CO2发生了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二]
(3)小施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图 2 所示装置验证小刘同学的观点。实验时分别迅速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到装满 CO2的甲乙烧瓶中,关闭注射器活塞,测得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3 所示。
①乙装置注射器中的液体 X 为________。
②曲线 1 中 b 点压强与 a 点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③曲线 2 对应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烧瓶内压强变化。
④该实验能证明 NaOH 与 CO2 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
【方案二】从生成物角度探究 NaOH 与 CO2 是否发生反应
[实验三]
(4)小烽同学取实验二甲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________(填现象),证明 NaOH 与 CO2 发生了反应。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四]
[查阅资料] 常温下,NaOH 与 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如下表。
NaOH Na2CO3
17.3 <0.01
(5)小珊同学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下表所示实验证明 NaOH 与 CO2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 CO2气体通入到________中 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 NaOH 与 CO2发生反应
五、计算题
21.12.5g含杂质20%的石灰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是 ;
(2)求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2.某兴趣小组做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如图)。为测定实验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现在取5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置于烧杯中,将200.0g待测溶液分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待测溶液的质量/g 40.0 40.0 40.0 40.0 4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88.9 127.8 M 205.6 24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剩余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______(用符号表示)。
(2)表格中M的数值为______。
(3)原待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能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是硫酸,若是硫酸,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钡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滴入的溶液可能是酸或盐溶液,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B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除杂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来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理除杂,所以A正确;
B、氧气能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也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所以B错误;
C、氧化铜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物质,符合除杂原则,所以C正确;
D、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以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抓住除杂的必要条件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B
【详解】A、黄金和黄铜都是黄色,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灼烧,颜色变黑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液温度不变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取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硝酸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B正确;
C、磷矿粉、尿素与熟石灰研磨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加水溶解,可以溶解的是尿素,不能溶解的是磷矿粉,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取样品,加入澄清石灰水,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复燃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中和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硝酸铜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2Ag(NO3)2=Cu(NO3)2+2Ag,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不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中和反应。
5.D
【详解】A、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硝酸铵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2):(1×4)=7:1,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D、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6.C
【详解】A、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故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可以鉴别,正确;
C、配制50g20%的蔗糖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50g-10g=40g,是40mL,错误;
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制精盐,可以溶解,过滤除去固体,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正确;
故选C。
7.B
【详解】取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工业废水 100g,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得关系式:CaO~Na2CO3~CaCO3。
设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即,最后得到的固体为氯化钠,废水中的钠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氯化钠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钠元素的质量为: ,碳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故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9.2g-4.6g=4.6g,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故原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
故选B。
8.D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碳粉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其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
【点睛】除杂时所选试剂的要求是: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体物质反应,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生成新杂质。
9.A
【详解】A、碳酸盐、碳酸氢盐均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该选项推理正确;
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C、有些盐溶液也呈碱性,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D、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A、碳铵是NH4HCO3的俗称,故选项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故选项正确。
D、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A、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氮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氯化镁能与适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过滤即可除去沉淀,不需要洗涤和干燥,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铜粉与硫酸铜和硫酸都不反应,不能除杂,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2.D
【详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银的化学式为Ag,故A不一致,错误;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故B不一致,错误;
C、冰是固态的水,化学式为H2O,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故C不一致,错误;
D、熟石灰和消石灰都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故D一致,正确;
故选:D。
13.(1)④
(2)②
(3)⑤
(4)③
(5)①
【解析】(1)
石墨具有导电性,能做干电池电极,故填④;
(2)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则稀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填②;
(3)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⑤;
(4)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氢氧化钙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③;
(5)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能与面发酵形成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食品疏松多孔,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填①。
14. 两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Cl、NaOH、Na2CO3
【分析】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若操作顺序为①②⑤③④,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同时可以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操作⑤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两个。
(2)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BaCl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②⑤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钙、硫酸钡沉淀,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前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NaCl、NaOH、Na2CO3。
【点睛】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15.(1)H2O
(2)氮
【解析】(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Na、Cl、C、O、N、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1、1、2、1、3,反应后Na、Cl、C、O、N、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1、1、3、1、5,则R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R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2)
NH4Cl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在农业上可做氮肥,故填:氮。
16.
【详解】(1)生成两种单质的分解反应有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生成单质铁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17.(1) HCl Fe2O3+6HCl═2FeCl3+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2) 人工降雨等 置换
【分析】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类别各不相同。已知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为盐酸,D为无色无味气体。
(1)
①若E为红棕色固体,与C(盐酸)反应,所以E为氧化铁,D为无色无味气体,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以还原氧化铁,所以D为氢气,B、C混合出现气泡,B为碳酸盐;所以A碱;由A、B可以反应,所以A可以为氢氧化钙,B可以为碳酸钠,代入检验,符合题意,C的化学式为HCl;
②D为氢气,E为氧化铁,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A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钠,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
(2)
①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是氢氧化钙,B、C(盐酸)混合出现白色沉淀,B为硝酸银,则A与B(硝酸银)、C(盐酸)都可以反应,所以A为活泼金属;E可以与D、C(盐酸)都可以反应,若D为氧化物,为无色无味气体,故D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固体D叫做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等;A为活泼金属,B为硝酸银,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盐,属于置换反应;
②C为盐酸,B为硝酸银,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Na+ CuSO4、BaSO4
【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钡沉淀难溶于酸,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氨气,所以由实验①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说明A固体混合物中不含硫酸铜;
由实验②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微热,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判断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硝酸铵,气体D为氨气;
由实验③加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可确定固体混合物A中不含硫酸钡,而剩余的几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所以白色沉淀C为五种物质中的氢氧化镁;
综合以上分析,可判断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硝酸铵、氢氧化镁,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硫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钠;
【详解】(1)滤液E是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氨气和水,滤液E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Na+;
(2)混合物A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CuSO4、BaSO4;
(3)实验过程②中所发生的反应是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硝酸钠、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19.(1)
(2)开始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白色沉淀不再增加且溶液变为红色
(3)ABD
【分析】(1)
图甲所示实验,其原理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
(2)
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由图甲乙对比可知,验证Ca(OH)2性质实验后,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说明甲中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中存在过量的盐酸和生成的氯化钙;逐滴滴加Na2CO3溶液,碳酸钠首先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再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至e点溶液显中性,ef段为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的反应,fg段碳酸钠过量,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e~g 段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白色沉淀不再增加且溶液变为红色;
(3)
A、由(2)分析可知,开始没有沉淀,后来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沉淀,反应结束沉淀不再增加,正确;
B、碳酸钠首先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最终氯化氢反应完全,正确;
C、两个反应中均生成氯化钠,所以V1V2段中氯化钠质量也变大,错误;
D、碳酸钠首先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再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开始氯化钙质量不变,后来开始反应质量变小至零,正确。
故选ABD。
20. B 中导管红墨水液面上升(B 中红墨水倒流入 A 中或 B 中红墨水液面下降) 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45mL 蒸馏水 一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甲 600s后甲烧瓶内压强比乙烧瓶更小(或曲线 2 下降程度比曲线 1 大等) 产生白色沉淀 NaOH 的乙醇溶液 溶液变浑浊
【详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试管中二氧化碳被吸收,气体减小、压强减小,B中液体进入试管,故观察到B 中导管红墨水液面上升(B 中红墨水倒流入 A 中或 B 中红墨水液面下降);
(2)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反应,试管中气体也会减少,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3)①实验反应物角度探究 NaOH 与 CO2是否发生反应,要排除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干扰,需要做对比实验,故乙装置注射器中的液体 X 为45mL 蒸馏水;
②曲线 1 中 b 点压强与 a 点相同,说明进入水的体积等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体积,故原因是一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③曲线 2中压强明显减小,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被消耗很多,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使气体体积减小,故对应的是甲烧瓶内压强变化。
④该实验能证明 NaOH 与 CO2 发生反应的依据是600s后甲烧瓶内压强比乙烧瓶更小(或曲线 2 下降程度比曲线 1 大等),说明压强的减小确实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原因。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取甲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证明 NaOH 与 CO2 发生了反应。实验三发生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5)由资料可知,常温下,NaOH 与 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碳酸钠更小,更容易沉淀析出,故实验设计可以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 CO2气体通入到NaOH 的乙醇溶液中 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 NaOH 与 CO2发生反应
21.(1)94.4;
(2)解:设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
x=11.1g
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1%。
【详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变化,故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是:94.4g;
(2)见答案。
22.(1)、、
(2)166.7
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稀硫酸质量减少50g+40g-88.9g=1.1g,减少的质量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故M=40+127.8-1.1=166.7
(3)6.6%
解: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质量为40g+50g﹣88.9g=1.1g
设40g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x=2.65g
该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一轮复习--海水中的化学(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卷+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