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扬州树人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三次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
2022.5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a:40 Br:80 Zr:91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非选择题请用0.5亳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厨房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水果榨汁 B. 米饭变馊 C. 铁锅生锈 D. 煤气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米饭变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锅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煤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选择A。
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铁 B. 氮气 C. 金刚石 D. 氯化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D. 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答案】B
【解析】
【分析】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详解】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故A正确;
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打开门窗空气会进入,火焰会燃烧更旺,故B不正确;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故C正确;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可以闻见气味,则利于发现煤气泄漏,故D正确。故选B。
4.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 H2O B. O2 C. Na2SO4 D. H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错误;
C、硫酸钠中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盐,故C正确;
D、碳酸属于酸,故D错误。
故选C。
5. 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显酸性),为了减轻痒痛,可以在被叮咬处涂抹
物质名称 西红柿汁 柠檬汁 牛奶 小苏打水
pH范围 4~5 2~3 6~7 8~9
A. 西红柿汁
B. 柠檬汁
C. 牛奶
D. 小苏打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显酸性),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需要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详解】A、西红柿汁的pH为4~5,显酸性,不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A不正确;
B、柠檬汁的pH为2~3,显酸性,不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B不正确;
C、牛奶的pH为6~7,显弱酸性,不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C不正确;
D、小苏打水的pH为8~9,显碱性,和蚁酸反应,能涂抹,故D正确。故选D。
6. 人体缺碘易引发的疾病是
A. 贫血 B. 夜盲症 C. 骨质疏松 D. 甲状腺肿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人体缺铁引起贫血,故A错误;
B、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是,故B错误;
C、人体缺钙引起骨质疏松,故C错误;
D、人体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源于生活,牢记即可。
7.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蒸发来区分蒸馏水和海水 B. 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变为软水
C. 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蒸馏水蒸发后不会留下痕迹,海水蒸发会留下氯化钠的晶体。所以通过蒸发来区分蒸馏水和海水。A正确。
B、煮沸可将硬水转变为软水。B错。
C、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C正确。
D、蒸馏水是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8. 下列标识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符合题意;
B、该图标表示“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有毒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2个氢原子:2H
B. 铝离子:Al3+
C. 氯化钡:BaCl2
D. 硝酸:HNO3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A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元素符号的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B正确;
C、氯化钡中钡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BaCl2,故C正确;
D、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故D正确。
故选ABCD。
10. 最新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原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C. 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一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16×9=354,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C、绿原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由分子构成,每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B.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 镁有金属光泽,可用作照明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铵含氮元素,故可作氮肥,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符合题意;
D、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可用作照明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 用高温灼烧的方法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
B. 用酚酞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C. 用AgNO3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 用蒸馏水将pH试纸预先润湿,再去测定溶液的pH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CO3高温灼烧生成CaO和CO2,可以用高温灼烧方法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不能用酚酞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B错误;
C、用AgNO3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均产生白色沉淀,故C错误;
D、测溶液pH,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颜色与比色卡比较,不能用蒸馏水将pH试纸预先润湿,故D错误。
故选A。
13. 2022.5.12扬州市初三学子们参加了《2019级初中化学实验考查》,考查实验1是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应称取2.5g氯化钠
B. 量水时俯视会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 称量食盐时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上
D. 可将称好的氯化钠直接倒入量筒中溶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实验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故A正确;
B、量水时俯视,量取水的体积偏小,会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B错误;
C、称量食盐时不能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上,托盘上应该放上相同大小相同质量的纸,氯化钠放在纸上,故C错误;
D、量筒只能量取体积,不能溶解物质,应将称好的氯化钠放在烧杯中溶解,故D错误。
故选A。
14. 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 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D. 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A说法正确;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的不是白雾,故B说法错误;
C、待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以防瓶内气体膨胀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C说法正确;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5. 某研究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 1.76 3.52 4.4 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3、4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B. 表中m的数值是4.4
C.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0% D. 第3、4次反应中盐酸有剩余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表中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对比可知,5g样品完全反应能生成1.76g,第3次加入的样品比第2次多5g,多产生二氧化碳质量4.4g-3.25g=0.88g<1.76g,说明了实验3样品中碳酸钙有剩余,实验4中样品也有剩余,故A正确;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3中样品有剩余,再多加5g样品,也不再继续反应,所以实验4中生成CO2的质量为4.4g,即m的值应为4.4,故B正确;
C、设5 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4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故C正确;
D、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4次反应中样品有剩余,盐酸已经反应完全,故D错误。
故选D。
16. 已知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加热NH4Cl 和 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的氨气,图中装置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 生成NH3 B. 干燥NH3
C. 收集NH3 D. 吸收NH3尾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于干燥氨气,不符合题意;
C、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D、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水吸收氨气尾气,符合题意。
故选D。
17.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下图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CO2和H2的质量比是22:3 B.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C. 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D. 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微观结构示意图,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CO2和H2的质量比是44:(3×2)=22:3,故A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均守恒,故B错误;
C、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醇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16×1)=3:1:4,故D错误。
故选A。
18.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B. 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D. 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其溶质的质量没有改变,溶剂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B、a点的甲溶液中溶质太少,即便用降温至0℃的方法也是甲溶液的不饱和溶液,难以通过降温至0℃转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t2℃时,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到此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此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是甲>乙,符合题意;
D、因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也就是说温度增加,乙的溶解度增加微小,相反甲就影响较大,因此,在降低温度的时候,甲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结晶,而乙物质则基本不析出,故提纯甲的方法应该是冷却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食物中加入加碘盐,没有变蓝 该食物中不含淀粉
B 常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投入铁片与铜片后,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变化 金属性:Fe>Cu
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某无色气体,石蕊试液变红 该气体一定是CO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碘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A错误;
B、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铁的活动性在氢之前,铜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活动性在氢之后,金属性:Fe>Cu,故B正确;
C、鸡蛋清中富含蛋白质,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加入硫酸铵后鸡蛋清的溶解度降低,发生了盐析,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没有改变,故C错误;
D、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某无色气体,石蕊试液变红,说明该气体溶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有可能是CO2,也可能是SO2等其他酸性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20. 以H2O、CaBr2(溴化钙)、Fe3O4为原料进行气固相反应可以实现水的分解制得氢气,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中生成243g HBr,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g
B. 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 反应过程中只有氢、氧、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 H2OO2↑+2 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1g
故A正确;
B、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②”是Br2和CaO反应生成CaBr2和O2,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C错误;
D、从反应原理图可知,FeBr2、Fe3O4、HBr、Br2、CaO、CaBr2物质既是某个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另一个反应的反应物,总体来看,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21.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品名:夹克
号型:185/95A
面料:涤纶48% 羊毛52%
价格:418元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其面料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2)生活中可以用______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3)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早餐可摄入足量鸡蛋、牛奶等食物代替传统的米粥,鸡蛋和牛奶中富含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油脂 D. 维生素
(4)能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______作用。
(5)打开汽水瓶时,气体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的减小而减小。
(6)柠檬汁里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可以用来自制汽水,把柠檬汁和小苏打混在一起会产生大量的_____气体(填化学式);柠檬汁还可以除铁锈,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色。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8)三元催化器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一种单质______(填化学式)和另一种氧化物_____(填化学式)后再排放。
(9)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比如“真金不怕火,怕火便是铜”说明黄金_______。
(10)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如图)。原理是先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改变温度与压强条件将其变为液态,再利用汽化吸热逐步把水冻成冰块的过程。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技术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是_____发生了改变。
【答案】(1) ①. 羊毛 ②. 灼烧(燃烧/点燃)
(2)醋(白醋/食醋) (3)B
(4)乳化 (5)压强
(6) ①. CO2 ②. 黄
(7)
(8) ①. N2 ②. H2O
(9)化学性质稳定 (10) ①. 物理 ②. 分子之间的间隔
【解析】
【小问1详解】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生活中常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灼烧有硬结,而天然纤维灼烧没有硬结;
【小问2详解】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水垢;
【小问3详解】
A、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和块茎中,不符合题意;
B、动物肌肉、皮肤、蛋清等富含蛋白质,故鸡蛋和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C、油脂包括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牛油、奶油等,不符合题意;
D、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4详解】
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小问5详解】
打开汽水瓶时,气体会自动喷出来,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小问6详解】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铁,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小问7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8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N、O、H,故生成物中也应含C、N、O、H,故生成的无害的单质为N2,氧化物为H2O;
【小问9详解】
“真金不怕火”是因为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也与氧气不反应;
【小问10详解】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技术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技术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大小不变。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
22. 初中化学有许多有趣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室用一种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在装置A中制取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B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当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3)装置C在实验室有较多的用途,如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和体积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从d端通入
B. 检验CO2:瓶内装有约1/3瓶澄清石灰水,气体从c端通入
C. 测量O2的体积:瓶内装满水,d端连接直角导管伸入量筒,O2从c端通入
(4)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P2O5能与H2O反应。用图D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当通入氧气时,出现______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可燃物的着火点。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5)如下图1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方式来制取高纯度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装置G后应该接的装置是_______。(填“甲”或“乙”)
(6)为了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某小组用图2进行实验,在水中插入pH计,打开活塞后测得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图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已发生反应的证据是______。
③t2-t3时间段内,溶液pH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2KClO32KCl+3O2↑
(2)小于 (3)B
(4) ①. a处的白磷不燃烧,b处的白磷燃烧 ②. 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污染
(5) ①. 3CO+Fe2O32Fe+3CO2 ②. 乙
(6) ①.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③. 溶液pH小于7 ④. 二氧化碳溶于水已达到饱和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用一种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在装置A中制取O2,即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小问2详解】
新鲜绿色水草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试管内液面上升,故填:小于。
【小问3详解】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从c端通入,空气从d端排出,故A错误;
B、检验CO2:瓶内装有约1/3瓶澄清石灰水,气体从c端通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正确;
C、水的密度比氧气大,测量O2的体积,瓶内装满水,c端连接直角导管伸入量筒,O2从d端通入,故C错误。故填:B。
【小问4详解】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有: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当通入氧气时,出现a处的白磷不燃烧,b处的白磷燃烧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污染。
【小问5详解】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方式来制取高纯度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装置G中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同时收集尾气一氧化碳,G后应该接的装置是乙,盛装排出的溶液。
【小问6详解】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图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已发生反应的证据是溶液pH小于7。
③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达到饱和后,酸性不再改变。t2-t3时间段内,溶液pH不变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已达到饱和。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择“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为课题开展探究。
Ⅰ.甲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和大小的锌粒和足量稀硫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
试验编号 硫酸浓度/% 反应温度/℃ 锌粒消失的时间/s
① 10 20 500
② 20 20 300
③ 20 30 80
(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稀硫酸,若要配制98.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_g。稀释过程如图所示,则a是_____(填“水”或“浓硫酸”)。
(2)能表明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
(3)如果把实验②中温度提高至25℃,请你推测锌粒消失时间(用表示)的取值范围:____。
(4)该实验除了用锌粒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通过_____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
Ⅱ.乙同学在稀硫酸中加入适量锌粒,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生成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50 120 232 290 310
(5)由上述数据可知,______min时(选0~1、1~2、2~3、3~4、4~5作答)反应速率最大。
Ⅲ.丙同学探究加入CuSO4溶液的体积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温度一定,Zn粒过量且颗粒大小相同,饱和CuSO4溶液用量0~4.0mL,保持溶液总体积为100.0mL,记录获得相同体积(336mL)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转化为标况下)。
(6)由图可知:a、c两点对应的氢气生成速率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7)对这个实验结果,丙同学感到不甚理解,请教老师得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会和锌反应生成少量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后产生氢气的速率要比纯锌快,请写出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8)你认为出现bd段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1) ①. 10 ②. 浓硫酸
(2)①② (3)80(4)产生气泡的快慢(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
(5)2~3 (6)相等
(7)
(8)附着在锌表面的铜过多,导致锌与硫酸溶液接触面积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解析】
【小问1详解】
解: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98.0g×10%=98%x,x=10g;
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是浓硫酸;
【小问2详解】
实验①②硫酸浓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可以验证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小问3详解】
由实验②③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锌粒消失的时间越长,故如果把实验②中温度提高至25℃,则锌粒消失的时间为:80【小问4详解】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该实验还可以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
【小问5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0~1min产生氢气的体积为50mL,1~2min产生氢气的体积为120mL-50mL=70mL;2~3min产生氢气的体积为:232mL-120mL=112mL;3~4min产生氢气的体积为:290mL-232mL=58mL、4~5min产生氢气的体积为:310mL-290mL=20mL,故2~3min时,反应速率最大;
【小问6详解】
由图可知,a、c两点,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相同,说明a、c两点对应的氢气生成速率相等;
【小问7详解】
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8详解】
随着硫酸铜溶液的用量增多,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延长,可能是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附着在锌表面的铜过多,导致锌与硫酸溶液接触面积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四、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需要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I、氨法脱硫
该工艺可防治二氧化硫(SO2)污染,同时制得化肥(NH4)2SO4.主要流程如下:
除去SO2后的烟气
(1)吸收塔中,氨水采用喷淋方式注入,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若利用此反应吸收64kg二氧化硫,则参加反应的氨气(NH3)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3)氧化塔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施肥时,为了不降低肥效,下列物质不宜与硫酸铵混用是___________。
A. 熟石灰 B. 硝酸钾 C. 草木灰(含碳酸钾)
II、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该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化害为利”。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也能将SO2转化为石膏。电石渣是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乙炔(C2H2)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Ca(OH)2,研究人员分别采用相同浓度的电石渣浆液和石灰石浆液对模拟烟气进行脱硫吸收,比较二者脱硫效果,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5)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快速且充分
(2)34
(3)2(NH4)2SO3+O2=2(NH4)2SO4 (4)AC
(5)相同时间内,电石渣浆液比石灰石浆液脱硫效果好
【解析】
【小问1详解】
吸收塔中,氨水采用喷淋方式注入,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快速且充分;
【小问2详解】
设参加反应的氨气的质量为。
【小问3详解】
氧化塔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既多变一的反应,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2SO3+O2=2(NH4)2SO4;
【小问4详解】
A. 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而降低肥效。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显碱性,能与硫酸铵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此选项符合题意;
B. 硝酸钾不与硫酸铵反应,可与硫酸铵混合使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草木灰显碱性,能与硫酸铵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C。
【小问5详解】
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相同时间内,电石渣浆液比石灰石浆液脱硫效果好,其他合理即可。
25. 氯锆(ZrOCl2·8H2O)是生产硫酸锆的前驱体。一种利用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制备氯锆的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ZrOCl2·8H2O能溶于水,溶解时发生电离:ZrOCl2 = ZrO2+ + 2 Cl-
(1)已知ZrSiO4中Si元素为+4价,则该物质中Z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碱烧”时反应的方程式为:ZrSiO4 + 4 NaOHNa2ZrO3 + Na2SiO3 +_______。
(2)“转型压滤”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a2ZrO3 + 2 HCl = ZrO(OH)2↓+ 2 NaCl,酸化时发生中和反应,其方程式为____。 “转型压滤”和“酸化”时都要加入盐酸,但不能将这两步操作合并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
(3)“酸化”时加入过量的盐酸原因是_______。
(4)与NaOH相比,CaO更易获得且价格低廉。其他条件相同时,控制“碱烧”过程中CaO、NaOH、ZrSiO4的微粒个数比也可实现该反应,测得不同时(n表示微粒个数),锆英砂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际工业生产中选择、温度为800℃,而不选择、温度为700℃的主要原因是____。
(5)流程中有一步操作是除去硅元素,这步操作是 。
A. 水洗压滤 B. 转型压滤 C. 酸化 D. 结晶
(6)ZrOCl2·8H2O洗涤后,在800℃灼烧可得一种用于制备压电陶瓷的原料ZrO2,同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现有含锆量45.5%的锆英砂100t,若不考虑制备过程中的损耗,则最终可制得产品氯锆(ZrOCl2·8H2O)多少吨?(已知ZrOCl2·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22)
【答案】(1) ①. +4 ②. 2H2O
(2) ①. ZrO(OH)2+2HCl=ZrOCl2+2H2O ②. 防止产物中混有NaCl杂质
(3)使ZrO(OH)2充分反应
(4)用CaO替代NaOH可以降低原料成本 (5)A
(6)ZrOCl2·8H2OZrO2+2HCl↑+7H2O↑
(7)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根据锆元素守恒可知,100t ×45.5%÷=161t;
答:最终可制得产品氯锆(ZrOCl2·8H2O)161t。
【解析】
【小问1详解】
已知ZrSiO4中Si元素为+4价,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Zr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 + (+4) +(-2)×4=0,x=+4;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Zr、Si、O、Na、H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1、8、4、4,反应前Zr、Si、O、Na、H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1、6、4、0,还会生成2个水分子,故填2H2O;
【小问2详解】
中和反应为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化时发生中和反应为“转型压滤”中生成的ZrO(OH)2和盐酸生成ZrOCl2和水,ZrO(OH)2+2HCl=ZrOCl2+2H2O;“转型压滤”时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通过压滤可分离除去氯化钠,若将这两步操作合并进行,会导致产物中混有NaCl杂质;
【小问3详解】
已知,ZrOCl2·8H2O能溶于水,溶解时发生电离:ZrOCl2 = ZrO2+ + 2 Cl-;“酸化”时加入过量盐酸原因是使ZrO(OH)2充分反应,且可以通过提高氯离子浓度保证ZrOCl2 = ZrO2+ + 2 Cl-逆向移动,降低ZrOCl2的溶解损失;故填:使ZrO(OH)2充分反应、降低ZrOCl2的溶解损失;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这两种情况下,锆英砂转化率都已经比较高,但是与NaOH相比,CaO更易获得且价格低廉,此时需要温度虽然较高,能耗较大,但是降低原料成本对生产的影响更大,故实际工业生产中选择、温度为800℃;
【小问5详解】
由流程可知,水洗压滤可以得到含Na2SiO3的碱性废水,该步操作可以除去硅元素,故选A;
【小问6详解】
ZrOCl2·8H2O在800℃灼烧可得ZrO2,同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和水蒸气,反应为ZrOCl2·8H2OZrO2+2HCl↑+7H2O;
【小问7详解】
见答案。扬州树人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三次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
2022.5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a:40 Br:80 Zr:91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非选择题请用0.5亳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厨房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水果榨汁 B. 米饭变馊 C. 铁锅生锈 D. 煤气燃烧
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铁 B. 氮气 C. 金刚石 D. 氯化钠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D. 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4.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 H2O B. O2 C. Na2SO4 D. H2CO3
5. 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显酸性),为了减轻痒痛,可以在被叮咬处涂抹
物质名称 西红柿汁 柠檬汁 牛奶 小苏打水
pH范围 4~5 2~3 6~7 8~9
A 西红柿汁
B. 柠檬汁
C. 牛奶
D. 小苏打水
6. 人体缺碘易引发疾病是
A. 贫血 B. 夜盲症 C. 骨质疏松 D. 甲状腺肿大
7.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蒸发来区分蒸馏水和海水 B. 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变为软水
C. 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8. 下列标识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2个氢原子:2H
B. 铝离子:Al3+
C. 氯化钡:BaCl2
D. 硝酸:HNO3
10. 最新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原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C. 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一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11.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是
A.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B.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 镁有金属光泽,可用作照明弹
1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 用高温灼烧的方法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
B. 用酚酞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C. 用AgNO3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 用蒸馏水将pH试纸预先润湿,再去测定溶液的pH
13. 2022.5.12扬州市初三学子们参加了《2019级初中化学实验考查》,考查实验1是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应称取2.5g氯化钠
B. 量水时俯视会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 称量食盐时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上
D. 可将称好的氯化钠直接倒入量筒中溶解
14. 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 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D. 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15. 某研究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 1.76 3.52 4.4 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3、4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B. 表中m的数值是4.4
C.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0% D. 第3、4次反应中盐酸有剩余
16. 已知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加热NH4Cl 和 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的氨气,图中装置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 生成NH3 B. 干燥NH3
C. 收集NH3 D. 吸收NH3尾气
17.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下图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CO2和H2的质量比是22:3 B.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C. 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D. 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18.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B. 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D. 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19.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食物中加入加碘盐,没有变蓝 该食物中不含淀粉
B 常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投入铁片与铜片后,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变化 金属性:Fe>Cu
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某无色气体,石蕊试液变红 该气体一定是CO
A. A B. B C. C D. D
20. 以H2O、CaBr2(溴化钙)、Fe3O4为原料进行气固相反应可以实现水的分解制得氢气,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中生成243g HBr,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g
B. 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 反应过程中只有氢、氧、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 H2OO2↑+2 H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21.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品名:夹克
号型:185/95A
面料:涤纶48% 羊毛52%
价格:418元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其面料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2)生活中可以用______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3)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早餐可摄入足量鸡蛋、牛奶等食物代替传统的米粥,鸡蛋和牛奶中富含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油脂 D. 维生素
(4)能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______作用。
(5)打开汽水瓶时,气体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的减小而减小。
(6)柠檬汁里含有大量柠檬酸,可以用来自制汽水,把柠檬汁和小苏打混在一起会产生大量的_____气体(填化学式);柠檬汁还可以除铁锈,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色。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8)三元催化器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一种单质______(填化学式)和另一种氧化物_____(填化学式)后再排放。
(9)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比如“真金不怕火,怕火便是铜”说明黄金_______。
(10)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如图)。原理是先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改变温度与压强条件将其变为液态,再利用汽化吸热逐步把水冻成冰块的过程。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技术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是_____发生了改变。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
22. 初中化学有许多有趣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室用一种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在装置A中制取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B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当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3)装置C在实验室有较多的用途,如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和体积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从d端通入
B. 检验CO2:瓶内装有约1/3瓶澄清石灰水,气体从c端通入
C. 测量O2的体积:瓶内装满水,d端连接直角导管伸入量筒,O2从c端通入
(4)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P2O5能与H2O反应。用图D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当通入氧气时,出现______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可燃物的着火点。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5)如下图1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方式来制取高纯度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装置G后应该接的装置是_______。(填“甲”或“乙”)
(6)为了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某小组用图2进行实验,在水中插入pH计,打开活塞后测得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图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已发生反应的证据是______。
③t2-t3时间段内,溶液pH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择“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为课题开展探究。
Ⅰ.甲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和大小的锌粒和足量稀硫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
试验编号 硫酸浓度/% 反应温度/℃ 锌粒消失的时间/s
① 10 20 500
② 20 20 300
③ 20 30 80
(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稀硫酸,若要配制98.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_g。稀释过程如图所示,则a是_____(填“水”或“浓硫酸”)。
(2)能表明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
(3)如果把实验②中温度提高至25℃,请你推测锌粒消失时间(用表示)取值范围:____。
(4)该实验除了用锌粒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通过_____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
Ⅱ.乙同学在稀硫酸中加入适量锌粒,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生成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50 120 232 290 310
(5)由上述数据可知,______min时(选0~1、1~2、2~3、3~4、4~5作答)反应速率最大。
Ⅲ.丙同学探究加入CuSO4溶液的体积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温度一定,Zn粒过量且颗粒大小相同,饱和CuSO4溶液用量0~4.0mL,保持溶液总体积为100.0mL,记录获得相同体积(336mL)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转化为标况下)。
(6)由图可知:a、c两点对应的氢气生成速率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7)对这个实验结果,丙同学感到不甚理解,请教老师得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会和锌反应生成少量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后产生氢气的速率要比纯锌快,请写出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8)你认为出现bd段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四、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需要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I、氨法脱硫
该工艺可防治二氧化硫(SO2)污染,同时制得化肥(NH4)2SO4.主要流程如下:
除去SO2后的烟气
(1)吸收塔中,氨水采用喷淋方式注入,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若利用此反应吸收64kg二氧化硫,则参加反应的氨气(NH3)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3)氧化塔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施肥时,为了不降低肥效,下列物质不宜与硫酸铵混用的是___________。
A. 熟石灰 B. 硝酸钾 C. 草木灰(含碳酸钾)
II、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该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化害为利”。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也能将SO2转化为石膏。电石渣是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乙炔(C2H2)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Ca(OH)2,研究人员分别采用相同浓度的电石渣浆液和石灰石浆液对模拟烟气进行脱硫吸收,比较二者脱硫效果,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5)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___________。
25. 氯锆(ZrOCl2·8H2O)是生产硫酸锆的前驱体。一种利用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制备氯锆的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ZrOCl2·8H2O能溶于水,溶解时发生电离:ZrOCl2 = ZrO2+ + 2 Cl-
(1)已知ZrSiO4中Si元素为+4价,则该物质中Z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碱烧”时反应的方程式为:ZrSiO4 + 4 NaOHNa2ZrO3 + Na2SiO3 +_______。
(2)“转型压滤”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a2ZrO3 + 2 HCl = ZrO(OH)2↓+ 2 NaCl,酸化时发生中和反应,其方程式为____。 “转型压滤”和“酸化”时都要加入盐酸,但不能将这两步操作合并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
(3)“酸化”时加入过量的盐酸原因是_______。
(4)与NaOH相比,CaO更易获得且价格低廉。其他条件相同时,控制“碱烧”过程中CaO、NaOH、ZrSiO4的微粒个数比也可实现该反应,测得不同时(n表示微粒个数),锆英砂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际工业生产中选择、温度为800℃,而不选择、温度为700℃的主要原因是____。
(5)流程中有一步操作是除去硅元素,这步操作是 。
A. 水洗压滤 B. 转型压滤 C. 酸化 D. 结晶
(6)ZrOCl2·8H2O洗涤后,在800℃灼烧可得一种用于制备压电陶瓷的原料ZrO2,同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现有含锆量45.5%的锆英砂100t,若不考虑制备过程中的损耗,则最终可制得产品氯锆(ZrOCl2·8H2O)多少吨?(已知ZrOCl2·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2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模)(含解析)

下一篇: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答案) ---2022-202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