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单选题(共0分
1.(2022·山东济南·模拟预测)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以燃烧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2.(2022·山东济南·统考二模)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用煤炉取暖时,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工业生产中可用铁桶盛装、储运烧碱
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D.厨房中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通风
3.(2022·山东济南·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平衡,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B.将钢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是有效减缓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之一
C.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因此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4.(2022·山东·统考模拟预测)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科技冬奥”,使用多种“黑科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立方”巧变“冰立方”: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冰丝带”:采用CO2直冷制冰技术,使CO2排放值趋近于零,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C.“飞扬”火炬:火炬使用氢气做燃料,氢气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D.天然“冰壶”:制作冰壶的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花岗岩属于纯净物
5.(2022·山东济南·统考三模)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⑤②
B.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密闭保存
C.上述图中操作①③有明显的错误,但是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准确性
D.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氢氧化钠溶解
6.(2022·山东济南·统考三模)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C.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
D.用稀盐酸区分硝酸钾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7.(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为应对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8.(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使用锅盖盖灭 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纯度
C.室内洒水,可以有效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9.(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探究和推理所得结论对应明显不合理的是
A.向草木灰上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证明草木灰中含有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和——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0.(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和他人。下列做法或说法中,存在安全问题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电线或电器起火时,不能用水扑灭
C.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D.煤矿井须严禁烟火,防止瓦斯爆炸
11.(2022·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归纳总结是非常有效的促进知识内化的方式。下列是某位同学的部分化学学习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关闭燃气阀门熄灭火焰和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二者灭火原理是相同的
B.CO气体有毒而CO2气体无毒,因为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酸溶液的pH都小于7,碱溶液的pH都大于7,盐溶液的pH都等于7
12.(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生活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常识及要求的是
A.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排气扇通风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注意做灯火实验
C.发现房间里电器着火,迅速用水把火扑灭
D.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紧闭门窗提高温度
13.(2022·山东济南·统考三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
C.液氯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甲醛、重金属离子会使人体中毒
14.(2022·山东济南·统考二模)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节约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资源
C.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D.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15.(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合理的是
A.在室内放一盆清水,防止煤气中毒 B.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 D.在铁桶中用硫酸铜和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6.(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下列相关解释和判断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他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0.9克氯化钠和100克水
C.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所以他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口罩中的熔喷布是由聚丙烯【(CH2CHCH3)n】超细纤维制成,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17.(2022·山东济南·校考模拟预测)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及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
B.白醋与纯碱反应产生的气体比空气轻
C.蜡烛熄灭主要是因为助燃性气体氧气被隔离
D.可以使用稀盐酸替代白醋但不能使用稀硫酸替代
18.(2021·山东济南·统考三模)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B.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油烟机
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要紧闭门窗 D.为方便停放车辆,占用消防通道
19.(2021·山东济南·统考三模)下图是教科书中的四个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实验②证明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实验③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实验④证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20.(2021·山东济南·统考三模)掌握化学知识,守护生命安全。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常识及要求的是
A.高楼火灾时,通过消防通道撤离 B.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开排气扇通风
C.进入加油站,严禁吸烟或打电话 D.使用煤炉取暖前,检查烟囱是否通畅
21.(2021·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加入固体粉末 B.二氧化碳验满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食盐水
22.(2021·山东济南·统考二模)“碳循环”和“氧循环”和“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循环”主要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
B.“碳循环”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D.“碳循环”和“氧循环”以及“水循环”都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23.(2021·山东济南·统考一模)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室内放置一盆水,用来防止煤气中毒
B.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24.(2021·山东济南·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安全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久未开启的地窖 CO2含量高,若冒然进入,易发生窒息
B.在化粪池等有沼气的井盖口燃放鞭炮,易引起爆炸
C.室内煤气泄露时,若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易引起爆炸
D.用煤炉取暖时,可在屋里洒些水,预防煤气中毒
25.(2021·山东济南·统考二模)下列有关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C.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26.(2021·山东济南·统考一模)生产生活中安全最重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
C.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 D.燃着的鞭炮不能扔入下水道中
27.(2021·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
C.屋内放一盆水以防煤气中毒
D.家中燃气泄漏时立即开窗通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选项A错误;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项B正确;
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C正确;
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选项D正确。
故选A。
2.B
【详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该选项错误;
B、铁不能与烧碱反应,工业生产中可用铁桶盛装储运烧碱,该选项正确;
C、为了防止触电,家用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不能立即用水扑灭,会发生触电事故,该选项错误;
D、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不能打开油烟机通风,会产生火花诱发爆炸,该选项错误。
故选B。
3.D
【详解】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氧气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平衡,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故A正确;
B、 将钢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能隔绝与氧气和水的接触,是有效减缓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
C、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它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4.D
【详解】A.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采用二氧化碳直制冷技术,使二氧化碳排放值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时会发光并放出大量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花岗岩是多种物质组成的矿石,属于混合物,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①③⑤②,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密封保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①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量出的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比计算值小,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④中仰视刻度,导致实际量出的水的体积偏大,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固体的溶解速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A
【详解】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熄灭,现象不同,能够鉴别,选项正确;
B、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都含有铵根离子,故都能与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C、稀硫酸和稀盐酸都显酸性,都能使石蕊变红,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D、稀盐酸和硝酸钾溶液、硫酸钾,互相交换成分都没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故都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答案为:A。
7.B
【详解】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选项说法错误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选项说法正确;
D、我们每个人都在通过呼吸作用参与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使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纯度,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洒水,不可以有效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符合题意;
D、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换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A、碳酸根离子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草木灰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气体,可以判断草木灰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故A正确;
B、酚酞溶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都不会变色,与碱性溶液变红色,所以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判断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C正确;
D、氮气也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故D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做法正确;
B、电线或电器起火时,不能用水扑灭,防止发生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故选项做法正确;
C、一氧化碳有毒且不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D、煤矿井中含有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因此煤矿井须严禁烟火,防止瓦斯爆炸,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A、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关闭燃气阀门熄灭火焰是隔离可燃物,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隔绝氧气,原理不同,错误;
B、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O气体有毒而CO2气体无毒,因为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C、没有具体的温度,不能判断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错误;
D、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盐溶液的pH可能大于7,例如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煤气是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开排气扇通风,容易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故A错误;
B、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会聚集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和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事先要做灯火实验,故B正确;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会触电,所以电器着火的灭火方法: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故C错误;
D、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紧闭门窗,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可以和酸性物质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B、二氧化碳为空气成分之一,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但不会形成酸雨,错误;
C、液氯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正确;
D、甲醛、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会使人体中毒,正确;
故选B。
14.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与污染和低碳生活;
【详解】A、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引起环境问题,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A正确;
B、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利用资源,故B错误;
C、白色污染是指塑料的大量使用,通过布袋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C错误;
D、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践行低碳生活,故D错误;
故选A;
15.B
【详解】A. 在室内放一盆清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A不正确;
B. 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B正确;
C. 不可以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故C不正确;
D.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D不正确。
故选:B。
16.D
【详解】A、酚酞遇到碱性溶液会变红,氢氧化铜、氢氧化钠都呈碱性,但是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
B、,代入数据,,若配置100g生理盐水,需要0.9g氯化钠和100g-0.9g=99.1g水,故B错误;
C、金刚石、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是构成两种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石墨是层状结构,金刚石是网状结构,因此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故C错误;
D、聚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17.C
【详解】A、物质着火点是物质的故有性质,不能被降低,故说法不正确。
B、白醋与纯碱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说法不正确;
C、白醋与纯碱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充满烧杯,蜡烛熄灭是因为氧气被隔绝,故说法正确;
D、稀盐酸、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均能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用稀盐酸、稀硫酸替代白醋,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8.A
【详解】A、失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对空气降温和对空气中的烟雾起到过滤作用,减少毒气入口,争取逃生时间,此选项说法正确;
B、发现煤气泄露时,不能立即打开油烟机,以免产生电火花,将煤气引爆发生危险,此选项说法不正确;
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紧闭门窗可能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氧气不足造成木炭不充分燃烧而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此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为方便停放车辆,占用消防通道,在紧急情况下,阻止消防车的进入,可能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此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9.C
【详解】A、实验①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分子运动到B中,形成氨水使B中酚酞变红,C中酚酞不变色,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②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既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④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变量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证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0.B
【详解】A、高楼火灾时,应通过消防通道撤离,千万不能乘坐电梯,因为发生火灾时,可能会发生电路损坏,从而停电,乘坐电梯,会引发更大的危险,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天然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应关闭阀门,打开门窗,符合题意;
C、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进入加油站,严禁吸烟或打电话,不符合题意;
D、使用煤炉取暖前,检查烟囱是否通畅,防止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B
【详解】A、粉末状药品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烧木条放置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22.D
【详解】A、“水循环”主要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正确;
B、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碳循环”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中涉及有新物质的生成,有化学变化存在,错误。
故选D。
23.A
【详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说法错误;
B、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发现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散气,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含量过高会阻碍人的正常呼吸,闲置的地窖中会含有过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启用前要进行灯火实验,说法正确;
D、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迅速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说法正确。
故选:A。
24.D
【详解】A、久未开启的地窖 CO2含量高,氧气稀薄,若冒然进入,易发生窒息,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化粪池等有沼气的井盖口燃放鞭炮,因为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性气体,易引起爆炸,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室内煤气泄露时,若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产生电火花,引燃煤气,易发生爆炸,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屋里洒些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此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择D。
25.A
【详解】A、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符合题意;
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不符合题意;
D、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故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碱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6.D
【详解】A、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室内放置一大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此选项错误;
B、室内着火,不要急于开窗通风,防止火势加大,此选项错误;
C、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或加热会发生爆炸。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不能立即开灯检查,此选项错误;
D、下水道中含有可燃性的甲烷气体,燃着的鞭炮不能扔入下水道中,以防发生爆炸,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7.C
【详解】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方法,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清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D、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把天然气排出室内,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山东省济南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金属活动性顺序(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