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3 学年度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练习试题
九年级化学
2023.04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u-64
选择题
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B. 用过氧乙酸对居住环境杀菌消毒
C. 用食醋清洗金属表面的锈迹 D. 用铁粉脱氧剂保鲜食品袋中食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细菌蛋白质氧化使微生物死亡,此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食醋清洗金属表面的锈迹,醋酸与金属表面的锈迹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物质,使锈迹消失,此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铁粉脱氧剂能与食品袋中的氧气反应,消耗食品袋中的氧气,防止食品缓慢氧化,从而达到保鲜食品的目的,此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我国在国之重器的研发中取得了瞩目成就,下列“重器”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歼 20 战斗机中的玻璃钢雷达罩 B. 山东舰航母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C. C919 大飞机机身使用铝锂合金 D. 奋斗者号潜水器中的空心玻璃微球
【答案】D
【解析】
【详解】A、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选项错误;
B、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选项错误;
C、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正确,故选D。
3.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氯化钠晶体 B. 金刚石 C. 干冰 D. 金属铁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C符合题意;
D、铁是金属单质,由铁原子直接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 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 霉变谷物,煮熟食用
C.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 秸秆焚烧,增肥环保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不应开灯检查,故A不符合题意;
B、霉变谷物,含有有毒物质,不可食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水的污染,故C符合题意;
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空气的净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化学肥料可补给植物生长过程需要的营养元素。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2SO4 B. NH4H2PO4 C. CO(NH2)2 D. NH4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K2SO4中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NH4H2PO4中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该选项符合题意;
C、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NH4NO3中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周礼 考工记》中记载将木头烧成灰(主要成分为 K2CO3),浸泡灰汁,再加入熟石灰,以制取 KOH 漂洗丝帛。其中制取 KOH 的反应的类型为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制取 KOH 是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正确。
故选D。
7. 消毒剂是生活常备品。下列消毒剂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MnO4 B. H2O2 C. C2H5OH D. NaClO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KMnO4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H2O2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C2H5OH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NaClO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其中呈弱碱性的是
A. 柠檬汁(2~3) B. 苹果汁(3~4)
C. 西瓜汁(5~6) D. 玉米汁(7~8)
【答案】D
【解析】
【分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
【详解】A、柠檬汁(2~3)pH<7,溶液呈强酸性,不符合题意;
B、苹果汁(3~4)pH<7,溶液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西瓜汁(5~6)pH<7,溶液呈弱酸性,不符合题意;
D、玉米汁(7~8)pH>7,溶液呈弱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9.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图为爆炸品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为节约水的标志,可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符合题意;
C、该图为循环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为禁止烟火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氨气可用于制造化肥,电化学法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的单质可源于空气
B. 该反应发生后分子数目减少
C. 该反应发生后原子数目增加
D. 该反应中只涉及 N、O 元素化合价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知,该反应是水和氮气通过电化学法合成氨气同时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分析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的单质是氮气,可源于空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知,反应前有8个分子,反应后有7个分子,则反应发生后分子数目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C符合题意;
D、反应前氮元素化合价为0,氧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后氮元素化合价为-3,氧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中只涉及 N、O 元素化合价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我国的侯氏联合制碱法为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关于碳酸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俗称纯碱,属于碱类物质 B. 可用作食品膨松剂
C. 其水溶液可用于洗涤油污 D. 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盐,而不是碱,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B、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可作食品膨松剂,该选项认识正确;
C、碳酸钠能与油污反应,则可用于洗涤油污,该选项认识正确;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认识正确。
故选A。
12. 生活常识彰显化学素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以保持光亮 B. 用甲醛溶液浸泡以保鲜海产品
C. 用洗洁精浸泡碗碟以溶解油污 D.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棉纤维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不能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以保持光亮,故A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以保鲜海产品,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用洗洁精浸泡洗去碗碟上的油污,故C不符合题意;
D、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灼烧棉纤维有烧纸的气味,所以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棉纤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某实验小组用菱镁矿(主要成分是 Mg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需要经历酸浸、调节 pH、过滤、洗涤、加热等操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按装置甲图示配制稀硫酸 B. 按装置乙图示测定溶液的 pH
C. 按装置丙图示洗涤 Mg(OH)2固体 D. 按装置丁图示加热 Mg(OH)2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能水入酸,故A错误;
B、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会污染待测液,测量不准确,故B错误;
C、洗涤氢氧化镁,洗去可溶性杂质,故C正确;
D、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D错误。
故选C。
14. 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这种状态下的水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关于“气凝胶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与普通水的分子构成不同 B. 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C. 属于混合物 D. 其中水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气凝胶冰”是水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B、“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2:1,说法正确;
C、“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
D、“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说法错误;
故选:B。
15. 我国制作酸菜历史悠久,酸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乳酸(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为 90 g B. 一个分子中含有 3 个水分子
C.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分子中不含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元素的质量分数=,而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氧元素质量比最大,则其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6.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测得数据见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 2 可证明该反应放热
B. 烧杯中最初盛放的液体可能是稀盐酸
C. 60 S 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NaCl
D. 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 pH 一定大于 7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则说明该反应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B、烧杯中最开始盛放的液体可能为稀盐酸,也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则60 S 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不确定滴加的液体,则不确定最终所得溶液的pH,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7. KNO3和 NH4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 NH4Cl 的溶解度
B. t1℃时,KNO3和 NH4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t2℃时,KNO3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4∶5
D. t2℃时,等质量的 KNO3和 NH4Cl 饱和溶液降温到 t1℃,KNO3析出的晶体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没有确定温度,不能确定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 NH4Cl 的溶解度,错误;
B、没有确定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t1℃时,KNO3 和 NH4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
C、题中未指明是否饱和,因此无法确定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错误;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t2℃时,等质量的 KNO3和 NH4Cl 饱和溶液降温到 t1℃,KNO3析出的晶体多,正确。
故选D。
18.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溶剂 B. 氮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
C. 铜丝具有导热性,可用作电线 D. 熟石灰呈弱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酒精能溶解很多物质,可用作溶剂,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与沸点低无关,错误;
C、铜丝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线,与导热性无关,错误;
D、熟石灰呈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故选D。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MnO2中的 KCl 将混合物溶解、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
B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C 鉴别 NH4Cl 和 KNO3 取样,分别滴入足量稀 H2SO4
D 探究 Fe、Cu、Ag 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铜片和银片分别放入 FeSO4 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故可以将混合物溶解、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固体,方案正确;
B、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可以观察到气泡生成,方案错误;
C、鉴别 NH4Cl 和 KNO3,取样分别滴入足量稀 H2SO4,两种物质都不和稀硫酸反应,方案错误;
D、探究 Fe、Cu、Ag 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铜片和银片分别放入 FeSO4 溶液中,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都排在铁后面,Cu、Ag都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方案错误;
故选:A。
20. 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氧循环研究,实现了空间站氧气的再生。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太阳能可作为该空间站的能量来源
B. 反应①中每生成 16 g 的 CH4,需要消耗 44 g 的 CO2
C. 反应②为
D. 利用这种方法再生 O2,不需要补充氢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太阳能可提供能量,则太阳能可作为该空间站的能量来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B、设生成16g甲烷时,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解得x=44g
则说明每生成 16 g 的 CH4,需要消耗 44 g 的 CO2,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②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产生的CH4中的氢元素来自于水中,则还需要补充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非选择题
21.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
(1)每100 g豆腐中含各种营养成分如表所示。
蛋白质/g 水/g 油脂/g 铁/g 钙/g 磷/g X 维生素 B1/mg 维生素 B2/mg
14.48 89.3 1.3 1.4 0.24 0.2 2.8 0.06 0.03
①豆腐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则表中X代表______,蛋白质、油脂、维生素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
②上述元素中摄入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不足,易得佝偻病。其中属于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______。
(2)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豆腐的主要工序有:选料、泡料、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成型等。
①在传统的豆腐制作中,“磨豆”时将浸泡好的黄豆用石磨研磨成汁,研磨时要同步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其作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减少摩擦阻力 b.稀释豆汁浓度 c.清洗豆子
②“煮浆”可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泡料”时需用软水,我们常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④“点浆”时要用凝固剂,即在豆浆中加入某种盐,使溶解在水中的蛋白质溶解度变小而析出。则加入的盐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BaCl2 b.CuSO4 c.MgCl2
(3)豆腐与菠菜一般不能大量同食,因为豆腐中含有一种钙盐(CaSO4),菠菜中含有草酸(H2C2O4),两者会反应生成草酸钙(CaC2O4)沉淀,形成结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下列物质中也可以用于补钙的是______(填序号)。
a.碳酸钙 b.氧化钙 c.氢氧化钙
【答案】(1) ①. 糖类 ②. 蛋白质 ③. Ca ④. Fe
(2) ①. ab ②. ③. 肥皂水 ④. 煮沸 ⑤. c
(3) ①. ②. a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豆腐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则X代表糖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原子质量高于一万以上的有机物,故蛋白质、油脂、维生素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蛋白质;
②上述元素中摄入Ca不足,易得佝偻病;其中属于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Fe;
【小问2详解】
①泡料时清洗了豆子,因此“磨豆”时加水,是为了减少摩擦阻力,稀释豆汁浓度,故选ab;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CH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过程中将水中的钙镁物质转化为沉淀;
④则加入的盐可能是MgCl2,BaCl2、CuSO4有毒,不能用,故选c;
【小问3详解】
CaSO4和H2C2O4反应生成CaC2O4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碳酸钙可以用于补钙,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热,氢氧化钙有腐蚀性,错误;
c、氢氧化钙有腐蚀性,错误;
故选a。
22. 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发现镁。1792 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通过加热苦土(MgO)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制得金属镁,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认识镁。图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
据图可知镁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其质子数是______。
(3)应用镁。金属镁通过反应 可储存氢气。常温下,MgH2可以与水反应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MgH2与水反应时,释氢速率会逐渐减慢,且释放的氢气少于储存的氢气,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请标出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答案】(1)
(2) ①. 24.31 ②. 12
(3) ①. ②. 生成的Mg(OH)2难溶于水,在MgH2表面形成覆盖,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意知,氧化镁和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知,镁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填:24.31。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知,镁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则其质子数为12,故填:12。
【小问3详解】
由题意知,Mg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由于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覆盖在MgH2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释氢速率会逐渐减慢,且释放的氢气少于储存的氢气,故填:生成的Mg(OH)2难溶于水,在MgH2表面形成覆盖,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MgH2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表示为,故填:。
23. 实验操作是化学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
(1)实验室常选用氯化铵与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欲成功制得氨气,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也可较快速的获得氨气。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填“放热”或“吸热”),______(填“增大”或“降低”)了氨气的溶解度。若实验室利用该原理组装平稳获得氨气的发生装置,图-1仪器中除选择①外,还必须选择的是______(填序号)。
(3)利用氨气与铝反应制备AlN,同时还生成一种单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AlN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不与水、稀硫酸及稀盐酸反应,加热时溶于浓碱,产生氨气。
①制备 AlN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前需排尽装置内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②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③为得到纯净的氮化铝,可将装置中的固体冷却后转移至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④小组同学称取10 g铝粉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得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为14.2 g,求所得产品中AlN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答案】(1) ①. ②. 酒精灯
(2) ①. 放热 ②. 降低 ③. ⑤⑥##⑥⑤
(3) ①. ②. 防止铝粉被氧化、防止爆炸(答案合理即可) ③. 防倒吸 ④. 稀硫酸或稀盐酸 ⑤.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氮元素的质量,则氮元素的质量为14.2g-10g=4.2g,设所得产品中AlN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2.3g
则所得产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产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86.6%。
【解析】
【小问1详解】
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则图中还缺少酒精灯。
【小问2详解】
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热;
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最小,则降低了氨气的溶解度。
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发生装置选固液常温装置,若想平稳获得氨气,而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则发生装置应选①和⑤⑥。
【小问3详解】
①氨气与铝反应制备AlN,同时还生成一种单质,根据元素守恒,则该单质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氢气不纯时会发生爆炸,且铝也能与氧气反应,则实验前排尽装置内空气,可防止铝粉被氧化、防止爆炸等。
②由于左边为加热装置,则装置B的作用为放倒吸。
③由于氮化铝中可能含有铝,而铝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则可加入盐酸或硫酸中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④见答案。
24. CO2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校科研人员利用 NaOH 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的装置见图:
①整个“捕捉”的过程中,高浓度的 CO2从捕捉塔的底部通入,其目的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下列选项中,用于“捕捉”CO2效果最好的是______。
a.水 b.NH3 H2O c.CaCl2溶液
③已知 KOH 溶液吸收 CO2生成 KHCO3。下表为 KHCO3和 NaHCO3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NaHCO3溶解度/g 6.9 8.15 9.6 11.1 12.7 16.4
KHCO3溶解度/g 22.5 27.4 33.7 39.9 47.5 65.6
由此可知:用图 1 装置不宜选 NaOH,而更宜选择 KOH 溶液吸收 CO2,原因是______。
(2)中国科学家已成功利用CO2转化为淀粉。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历程阶段Ⅰ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_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生活中可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检验其存在。
③该项研究的意义主要有______(填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与吸收液逆向接触,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效率 ②. ③. b ④. 相同条件下,NaHCO3溶解度较小,容易堵塞出液口,而KHCO3溶解度较大,不易堵塞出液口
(2) ①. ②. 光合 ③. 碘水##碘酒 ④. 变废为宝、减缓温室效应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是从捕捉塔的顶部加入,则二氧化碳与吸收液逆向接触,能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效率;
由图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1体积水只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捕捉”CO2 效果不好;
b、NH3 H2O溶液显碱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则能捕捉二氧化碳;
c、氯化钙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捕捉二氧化碳。
故选b。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NaHCO3溶解度较小,容易堵塞出液口,而KHCO3溶解度较大,不易堵塞出液口,则更宜用氢氧化钾吸收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①阶段Ⅰ中,CO2和H2反应生成CH3OH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碘遇淀粉变蓝,则可用碘水检验其存在。
③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可减缓温室效应,且能缓解粮食危机。
25. 碱式碳酸铜可用作有机催化剂。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 Cu2S,含 SiO2及少量 Fe2O3)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工业流程如下:
(1)①“浸取”时辉铜矿中的 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某小组测得铜浸取率随 H2O2浓度(mol/L、一种浓度的表示方式)及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如图:
由图 2 可知 H2O2适宜的浓度范围为______(mol/L);由图 2 中的点 a 分析,浸取时Fe2(SO4)3也起到了氧化辉铜矿的作用,其理由是______;图 3 浸取铜较合适的温度是______℃,请分析原因是______。
(2)“除铁”步骤调 pH 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填选项字母),该试剂除了调节 pH 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
a.CuCl2 b.HCl c.CuO
(3)“沉铜”时的反应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 X +CO2↑。X 的化学式是______,“沉铜”后经过滤可得产品 Cu2(OH)2CO3,该操作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得到的产品需用水洗,判断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
(4)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 pH 过大,所得产品 Cu2(OH)2CO3的产率偏低,但 Cu元素含量偏大,原因是______;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过高,所得产品Cu2(OH)2CO3的产率偏低,原因是______。
(5)研究发现,制备过程中Na2CO3与CuSO4的投料配比不同,所得产物纯度不同。若以a 表示Na2CO3与CuSO4的投料配比,通过测定固体样品的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获得固体残留率可检测样品纯度。
已知:
图4、图5分别是a=0.795和a=0.530时所得固体的热重分析曲线,依据曲线判断制备Cu2(OH)2CO3适宜的a为______(填“0.795”或“0.530”),结合数据分析,说明你选择的理由______。
【答案】(1) ①. ②. 0.1~0.2 ③. H2O2的加入量为0时,铜浸取率约为82% ④. 85 ⑤. 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会加速H2O2的分解,Cu的浸取率降低
(2) ①. c ②. 不引入新的杂质且增加产品的产率
(3) ①. Na2SO4 ②. 玻璃棒 ③.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溶液(BaCl2等溶液亦可),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4) ①. 生成沉淀 ②. 受热分解
(5) ①. 0.795 ②. 依据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理论上固体残留率=,与图1数据基本一致
【解析】
【小问1详解】
1、三氧化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由图 2 可知0.1mol/L~0.2mol/L之间,铜的浸取率相对较高,故 H2O2 适宜的浓度范围为0.1~0.2,故填:0.1~0.2;
3、图 2 中的点 a 分析,H2O2的加入量为0时,铜浸取率约为82%,所以浸取时也起到了氧化辉铜矿的作用,故填:H2O2的加入量为0时,铜浸取率约为82%,过氧化氢浓度增大浸取率增大;
4、由图3可知85℃时,铜浸取率最高,故填:85;
5、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会加速H2O2的分解,Cu的浸取率降低,所以85℃,铜浸取率最高,故填: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会加速H2O2的分解,Cu的浸取率降低;
【小问2详解】
滤液本来是呈现酸性,将溶液pH值调大才能使铁离子沉淀,所以不能加酸性的氯化铜和盐酸,故“除铁”步骤调 pH 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CuO,还具有优点是不引入新的杂质且增加产品的产率,故填:c;不引入新的杂质且增加产品的产率;
【小问3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15个氧原子、4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2个铜原子、7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所以2X中有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4个钠原子,X中有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故填:。
2、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3、若晶体洗涤干净,其表面就不会附着生成物硫酸钠,所以判断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溶液(BaCl2等溶液亦可),观察有无沉淀产生,故填: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 溶液(BaCl2等溶液亦可),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小问4详解】
1、若反应时溶液的 pH 过大,会生成沉淀,使碱式碳酸铜产率降低, Cu元素含量偏大,故填:生成沉淀;
2、若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过高,受热会分解,产率偏低,故填:受热分解;
【小问5详解】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质量关系,依据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理论上固体残留率=,与图1数据基本一致,故填:0.795;依据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理论上固体残留率= ,与图1数据基本一致。2022~2023 学年度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练习试题
九年级化学
2023.04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u-64
选择题
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B. 用过氧乙酸对居住环境杀菌消毒
C. 用食醋清洗金属表面的锈迹 D. 用铁粉脱氧剂保鲜食品袋中食品
2. 我国在国之重器的研发中取得了瞩目成就,下列“重器”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歼 20 战斗机中的玻璃钢雷达罩 B. 山东舰航母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C. C919 大飞机机身使用铝锂合金 D. 奋斗者号潜水器中的空心玻璃微球
3.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氯化钠晶体 B. 金刚石 C. 干冰 D. 金属铁
4.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 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 霉变谷物,煮熟食用
C.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 秸秆焚烧,增肥环保
5. 化学肥料可补给植物生长过程需要的营养元素。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2SO4 B. NH4H2PO4 C. CO(NH2)2 D. NH4NO3
6. 《周礼 考工记》中记载将木头烧成灰(主要成分为 K2CO3),浸泡灰汁,再加入熟石灰,以制取 KOH 漂洗丝帛。其中制取 KOH 的反应的类型为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 消毒剂是生活常备品。下列消毒剂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MnO4 B. H2O2 C. C2H5OH D. NaClO
8. 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其中呈弱碱性的是
A. 柠檬汁(2~3) B. 苹果汁(3~4)
C. 西瓜汁(5~6) D. 玉米汁(7~8)
9.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A. B. C. D.
10. 氨气可用于制造化肥,电化学法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的单质可源于空气
B. 该反应发生后分子数目减少
C. 该反应发生后原子数目增加
D. 该反应中只涉及 N、O 元素化合价改变
11. 我国的侯氏联合制碱法为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关于碳酸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俗称纯碱,属于碱类物质 B. 可用作食品膨松剂
C. 其水溶液可用于洗涤油污 D. 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12. 生活常识彰显化学素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以保持光亮 B. 用甲醛溶液浸泡以保鲜海产品
C. 用洗洁精浸泡碗碟以溶解油污 D.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棉纤维
13. 某实验小组用菱镁矿(主要成分是 Mg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需要经历酸浸、调节 pH、过滤、洗涤、加热等操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按装置甲图示配制稀硫酸 B. 按装置乙图示测定溶液的 pH
C. 按装置丙图示洗涤 Mg(OH)2固体 D. 按装置丁图示加热 Mg(OH)2固体
14. 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这种状态下的水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关于“气凝胶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与普通水的分子构成不同 B. 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C. 属于混合物 D. 其中水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15. 我国制作酸菜的历史悠久,酸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乳酸(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为 90 g B. 一个分子中含有 3 个水分子
C.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16.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测得数据见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 2 可证明该反应放热
B. 烧杯中最初盛放的液体可能是稀盐酸
C. 60 S 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NaCl
D. 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 pH 一定大于 7
17. KNO3和 NH4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 NH4Cl 的溶解度
B. t1℃时,KNO3和 NH4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t2℃时,KNO3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4∶5
D. t2℃时,等质量的 KNO3和 NH4Cl 饱和溶液降温到 t1℃,KNO3析出的晶体多
18.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溶剂 B. 氮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
C 铜丝具有导热性,可用作电线 D. 熟石灰呈弱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 实验方案
A 除去 MnO2中的 KCl 将混合物溶解、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
B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C 鉴别 NH4Cl 和 KNO3 取样,分别滴入足量稀 H2SO4
D 探究 Fe、Cu、Ag 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铜片和银片分别放入 FeSO4 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20. 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氧循环研究,实现了空间站氧气的再生。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太阳能可作为该空间站的能量来源
B. 反应①中每生成 16 g 的 CH4,需要消耗 44 g 的 CO2
C. 反应②为
D 利用这种方法再生 O2,不需要补充氢气
非选择题
21.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
(1)每100 g豆腐中含各种营养成分如表所示。
蛋白质/g 水/g 油脂/g 铁/g 钙/g 磷/g X 维生素 B1/mg 维生素 B2/mg
14.48 89.3 1.3 1.4 0.24 0.2 2.8 0.06 0.03
①豆腐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则表中X代表______,蛋白质、油脂、维生素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
②上述元素中摄入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不足,易得佝偻病。其中属于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______。
(2)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豆腐的主要工序有:选料、泡料、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成型等。
①在传统的豆腐制作中,“磨豆”时将浸泡好的黄豆用石磨研磨成汁,研磨时要同步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其作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减少摩擦阻力 b.稀释豆汁浓度 c.清洗豆子
②“煮浆”可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泡料”时需用软水,我们常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④“点浆”时要用凝固剂,即在豆浆中加入某种盐,使溶解在水中的蛋白质溶解度变小而析出。则加入的盐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BaCl2 b.CuSO4 c.MgCl2
(3)豆腐与菠菜一般不能大量同食,因为豆腐中含有一种钙盐(CaSO4),菠菜中含有草酸(H2C2O4),两者会反应生成草酸钙(CaC2O4)沉淀,形成结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下列物质中也可以用于补钙的是______(填序号)。
a.碳酸钙 b.氧化钙 c.氢氧化钙
22. 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发现镁。1792 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通过加热苦土(MgO)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制得金属镁,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认识镁。图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
据图可知镁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其质子数是______。
(3)应用镁。金属镁通过反应 可储存氢气。常温下,MgH2可以与水反应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MgH2与水反应时,释氢速率会逐渐减慢,且释放的氢气少于储存的氢气,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请标出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3. 实验操作是化学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
(1)实验室常选用氯化铵与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欲成功制得氨气,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也可较快速的获得氨气。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填“放热”或“吸热”),______(填“增大”或“降低”)了氨气的溶解度。若实验室利用该原理组装平稳获得氨气的发生装置,图-1仪器中除选择①外,还必须选择的是______(填序号)。
(3)利用氨气与铝反应制备AlN,同时还生成一种单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AlN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不与水、稀硫酸及稀盐酸反应,加热时溶于浓碱,产生氨气。
①制备 AlN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前需排尽装置内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②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③为得到纯净的氮化铝,可将装置中的固体冷却后转移至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④小组同学称取10 g铝粉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得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为14.2 g,求所得产品中AlN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4. CO2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校科研人员利用 NaOH 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的装置见图:
①整个“捕捉”过程中,高浓度的 CO2从捕捉塔的底部通入,其目的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下列选项中,用于“捕捉”CO2效果最好的是______。
a.水 b.NH3 H2O c.CaCl2溶液
③已知 KOH 溶液吸收 CO2生成 KHCO3。下表为 KHCO3和 NaHCO3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NaHCO3溶解度/g 6.9 8.15 9.6 11.1 12.7 16.4
KHCO3溶解度/g 22.5 27.4 33.7 39.9 47.5 65.6
由此可知:用图 1 装置不宜选 NaOH,而更宜选择 KOH 溶液吸收 CO2,原因是______。
(2)中国科学家已成功利用CO2转化为淀粉。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历程阶段Ⅰ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_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生活中可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检验其存在。
③该项研究的意义主要有______(填一点即可)。
25. 碱式碳酸铜可用作有机催化剂。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Cu2S,含 SiO2及少量 Fe2O3)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工业流程如下:
(1)①“浸取”时辉铜矿中的 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某小组测得铜浸取率随 H2O2浓度(mol/L、一种浓度的表示方式)及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如图:
由图 2 可知 H2O2适宜的浓度范围为______(mol/L);由图 2 中的点 a 分析,浸取时Fe2(SO4)3也起到了氧化辉铜矿的作用,其理由是______;图 3 浸取铜较合适的温度是______℃,请分析原因是______。
(2)“除铁”步骤调 pH 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填选项字母),该试剂除了调节 pH 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
a.CuCl2 b.HCl c.CuO
(3)“沉铜”时的反应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 X +CO2↑。X 的化学式是______,“沉铜”后经过滤可得产品 Cu2(OH)2CO3,该操作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得到的产品需用水洗,判断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
(4)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 pH 过大,所得产品 Cu2(OH)2CO3的产率偏低,但 Cu元素含量偏大,原因是______;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过高,所得产品Cu2(OH)2CO3的产率偏低,原因是______。
(5)研究发现,制备过程中Na2CO3与CuSO4的投料配比不同,所得产物纯度不同。若以a 表示Na2CO3与CuSO4的投料配比,通过测定固体样品的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获得固体残留率可检测样品纯度。
已知:
图4、图5分别是a=0.795和a=0.530时所得固体的热重分析曲线,依据曲线判断制备Cu2(OH)2CO3适宜的a为______(填“0.795”或“0.530”),结合数据分析,说明你选择的理由______。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山东省济南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