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3分)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  )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2.(3分)下列关于人类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C.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D.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3.(3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如图所示。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4.(3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能装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变小
5.(3分)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电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同,则(  )
A.乙带正电,是因为得到电子
B.甲、乙均带负电,是因为失去电子
C.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D.乙失去电子,甲可能吸引轻小物体
6.(3分)如图所示,这是运动员比赛中跳起争球的瞬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将足球顶出,运动员是施力物体
B.足球受到的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C.运动员顶到足球的瞬间,足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D.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依然受到重力的作用
7.(3分)如图所示,这是2022年10月12日,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太空授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天实验室无法进行引体向上运动
B.在问天实验舱内无法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C.在问天实验舱内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问天实验舱内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8.(3分)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9.(3分)几个同学在一起用同一拉力器比赛臂力,结果他们都把拉力器撑到两臂伸直状态。关于几个同学臂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臂力一样大 B.撑开快的臂力大
C.手臂长的臂力大 D.体重大的臂力大
10.(3分)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  )
①量杯质量为20g
②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
④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道题,计24分)
11.(3分)钱学森是公认的“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的苏绣艺术家姚建萍创作的钱学森肖像《思源致远》。这件苏绣作品搭载神舟八号升入太空后,质量    ,重力    。(前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新疆巴州选送一小袋250    (填合适的质量单位)优质棉花种子也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
12.(4分)周末,小丽同学来到莲湖公园散步。清风拂来,闻到阵阵荷花香,这是    现象,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中;粗壮的莲根很难被压扁,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清风拂来,树叶在    的作用下落向地面。
13.(4分)我国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早在石器时代就能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具体做法:到了冬季,他们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质量    ,体积    ,(前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石头就会裂开,石头裂开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3分)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头时通过    的方式使梳子和头发带了电,两者带    (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
15.(3分)小明利用电子秤、小空瓶,测量家里酱油的密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酱油的体积V油=   cm3。根据小明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油=   g/cm3。在小明的实验操作中,由于无法把水倒干净,测出酱油的密度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ρ水=1.0×103kg/m3)
16.(3分)一辆货车的质量为10t,货箱容积为5m3,运送货物时按规定不能超载。货箱中装满板材时    (填“能”或“不能”)通过如图所示的桥面;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安全通过大桥能运送的钢材的最大体积为    m3;为了将货箱恰好装满,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则所装钢材的最大质量为    kg。(已知钢材的密度ρ钢=8×103kg/m3,板材的密度ρ板=0.5×103kg/m3)
17.(2分)如图所示,小蛮用绳子拉木箱,请画出:①木箱受到的重力示意图;②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
18.(2分)如图所示,木箱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箱A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点A为力的作用点)。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8分)
19.(4分)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1,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2)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如图3,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填“变化”或“不变”);由此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20.(8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中应将木块置于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第    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实验中小明发现,木块的速度总是忽快忽慢,很难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做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①拉动木板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填“改变”、“不变”或“无法判断”)。
②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N。
③改进后的实验    (填“需要”“不需要”)拉动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小明在做图2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    N。
21.(8分)小明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台上。图1是小明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
(2)更正错误后指针如图2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明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4)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3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4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5)若小明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2.(8分)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于是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钢制弹簧剪成长短不同的弹簧甲和乙(L甲<L乙)、与弹簧甲、乙粗细相同的铜制弹簧丙、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    来反映弹簧受到拉力的大小。
(2)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得到    和材质均相同的两根不同弹簧。
(3)拉不同的弹簧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7
甲 弹簧的长度/cm 6.0 6.6 7.2 7.8 8.4 9.0 9.7 10.8
乙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9
丙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①通过对比甲、乙两组弹簧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弹簧的长度越长,伸长的长度    。
②通过对比    两组弹簧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   (填“铜”或“钢”)更容易伸长;
③通过数据分析还可进一步得出,同一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    比。
(4)探究结束后,小明用甲、丙两根弹簧制作成弹簧测力计,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均填“甲”或“丙”)。
四、综合题(2小题,计18分)
23.(8分)小明查阅资料知道了电影中演员轻松举起千斤重的铜鼎其实是用泡沫塑料制成的道具,这样可以保护演员的安全,如图所示。我国秦汉时期的铜鼎使用铜的体积约为50dm3。(g取10N/kg,ρ铜=8.9×103kg/m3,ρ泡沫塑料=0.4×103kg/m3)
(1)用泡沫塑料代替铜是利用了泡沫塑料    的特性。
(2)秦汉时期铜鼎的重是多少?
(3)用泡沫塑料做成的铜鼎的质量是多少?
24.(10分)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同学测量判断一个铁球是否是实心的。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如图甲所示,把一只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铁球放入空杯中,向杯中缓慢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杯子、铁球和水的总质量为498g;如图乙所示,将铁球从杯子取出水面后滴干水,测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340g;如图丙所示,向杯中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此时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390g。()
(1)铁球的总体积是多少?
(2)求铁球的密度;
(3)请说明判断铁球是否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3分)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  )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分析】根据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解答。
【解答】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因此尺度最大的是原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结构及其尺度,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3分)下列关于人类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C.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D.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分析】(1)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
(2)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3)人类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的过程中,为了更方便理解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建立了多种模型,如研究原子结构时建立了枣糕模型(汤姆生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模型)等;
(4)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解答】解:A、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
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故B错误;
C、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故C正确;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探究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历程、分子热运动以及原子核式结构,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3.(3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如图所示。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
【解答】解: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故A正确;
B、脚踏板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错误;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可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脱离,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解答的关键。
4.(3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能装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变小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2)瓶子容积一定,最多能装1kg水,要能装下其它液体,该液体的密度必须不小于水的密度;
(3)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ρ=分析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故A错误;
B.瓶子容积V一定,能装1kg的水,若要装下1kg的其它液体,根据ρ=得,ρ液≥ρ水,而ρ酒精<ρ水,所以不能装下1kg的酒精,故B错误;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球内气体密度变大,故C正确;
D.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半,体积减半,由ρ=可知,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5.(3分)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电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同,则(  )
A.乙带正电,是因为得到电子
B.甲、乙均带负电,是因为失去电子
C.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D.乙失去电子,甲可能吸引轻小物体
【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时,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解答】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已知丙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丙球带正电;
由图可知乙和丙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乙球带正电;甲和乙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的性质可知,甲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根据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可知,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可根据这两个知识来判断。
6.(3分)如图所示,这是运动员比赛中跳起争球的瞬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将足球顶出,运动员是施力物体
B.足球受到的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C.运动员顶到足球的瞬间,足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D.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依然受到重力的作用
【分析】(1)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接受力的作用的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相互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都同时即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且阻碍它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4)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
A、运动员将足球顶出,这时以足球为研究对象,可知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足球,故A正确;
B、运动员比赛中跳起争球的瞬间,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此过程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也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有关,故B错误;
C、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形变引起并指向受力物体的;足球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所以产生弹力,故C正确;
D、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足球由于惯性继续飞行,但始终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施力物体的判断、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弹力的定义以及重力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7.(3分)如图所示,这是2022年10月12日,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太空授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天实验室无法进行引体向上运动
B.在问天实验舱内无法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C.在问天实验舱内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问天实验舱内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了弹簧受到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工作,在失重情况下,拉力仍存在。
【解答】解:A、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问天实验室无法进行引体向上运动,故A正确;
B、在失重情况下,拉力仍存在,所以,能够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故B错误;
C、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在问天实验舱内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故C错误;
D、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在问天实验舱内不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在太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解题关键是看哪一种实验工具是利用重力来工作的,那么,这种实验工具就不能使用。
8.(3分)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分析】水平仪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解:通过图可以看出,垂线偏右,所以左面高,右面低,A、C、D均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重锤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
9.(3分)几个同学在一起用同一拉力器比赛臂力,结果他们都把拉力器撑到两臂伸直状态。关于几个同学臂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臂力一样大 B.撑开快的臂力大
C.手臂长的臂力大 D.体重大的臂力大
【分析】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弹簧的根数,同时与弹簧的伸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会越长。
【解答】解: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同样都将手臂撑直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比较几位同学谁把弹簧拉得更长。它们都将手臂撑直了,那么手臂长的同学把弹簧拉得更长,当然就用了更大的力。
故选:C。
【点评】都将手臂撑直了,这只是“现象”,谁将弹簧拉得更长,这才是“本质”,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10.(3分)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  )
①量杯质量为20g
②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
④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分析】(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
(2)当液体的体积V3=65cm3,利用m=ρV求液体质量。
【解答】解:
(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可得: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
液体的密度ρ=1g/cm3,代入①得m杯=20g,故①正确,②③错误;
(2)当液体的体积V3=65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65cm3=65g,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道题,计24分)
11.(3分)钱学森是公认的“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的苏绣艺术家姚建萍创作的钱学森肖像《思源致远》。这件苏绣作品搭载神舟八号升入太空后,质量  不变 ,重力  变小 。(前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新疆巴州选送一小袋250  g (填合适的质量单位)优质棉花种子也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
【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温度,则不会发生改变;质量的单位有,克、千克、吨等。
【解答】解:苏绣作品搭载神舟八号升入太空后,只是苏绣作品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苏绣的质量不变,天空中对物体的吸引力变小,故重力变小;因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时总质量尽量小,可以节省能源,故应为250g的棉花种子。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g。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属于基本内容,以及质量单位的选择,比较简单。
12.(4分)周末,小丽同学来到莲湖公园散步。清风拂来,闻到阵阵荷花香,这是  扩散 现象,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无规则运动 中;粗壮的莲根很难被压扁,说明分子间存在  斥 力。清风拂来,树叶在  重力 的作用下落向地面。
【分析】(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3)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解答】解:小丽来到公园散步,清风拂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花的芳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中。
粗壮的莲根很难被压扁,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清风拂来,树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
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运动;斥;重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以及重力的概念,难度不大。
13.(4分)我国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早在石器时代就能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具体做法:到了冬季,他们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大 ,(前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石头就会裂开,石头裂开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冰 。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分析】(1)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据此作答;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石头裂开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冰;
(3)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要放热。
【解答】解:密度变小,质量不变,根据变形得,晚上降温,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石头就会裂开,石头裂开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冰;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冰;放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等,属于基础性题目。
14.(3分)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头时通过  摩擦 的方式使梳子和头发带了电,两者带  异 (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吸引 (填“吸引”或“排斥”)。
【分析】相互摩擦的物体因电子的得失而彼此带上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说明头发与梳子在相互吸引,
原因是: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彼此带上异种电荷,而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摩擦;异;吸引。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识,是运用上述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具体现象。
15.(3分)小明利用电子秤、小空瓶,测量家里酱油的密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酱油的体积V油= 30 cm3。根据小明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油= 1.1 g/cm3。在小明的实验操作中,由于无法把水倒干净,测出酱油的密度将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ρ水=1.0×103kg/m3)
【分析】在酱油的体积等于空瓶子的容积,即内部水的体积,根据V=计算出水的体积,也就是酱油的体积;再结合ρ=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无法把水倒干净,使瓶内残留了部分水,这将造成所测量的酱油的质量偏小,导致密度偏小。
【解答】解:空瓶的质量m1=14g,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44g,
水的体积:m水=m2﹣m1=44g﹣14g=30g,
酱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由公式ρ=,
V酱油=V水===30cm3,
酱油的质量m酱油=47g﹣14g=33g,
酱油的密度:ρ酱油===1.1g/cm3。
实验操作中无法把水倒干净,使瓶内残留了部分水,导致瓶内酱油的质量偏小,体积是不变的,等于瓶子的容积,因此酱油的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30;1.1;偏小。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由于没有量筒,无法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这里是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来测量的,是中考常考的实验之一。
16.(3分)一辆货车的质量为10t,货箱容积为5m3,运送货物时按规定不能超载。货箱中装满板材时  能 (填“能”或“不能”)通过如图所示的桥面;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安全通过大桥能运送的钢材的最大体积为  1.25 m3;为了将货箱恰好装满,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则所装钢材的最大质量为  8×103 kg。(已知钢材的密度ρ钢=8×103kg/m3,板材的密度ρ板=0.5×103kg/m3)
【分析】(1)已知板材的密度和货箱容积,利用公式m=ρV得到货箱中装满板材时板材的质量;求出货车和板材的总质量,并与桥的限重比较即可判断;
(2)根据桥的限重和货车自身的质量求出能运送钢材的最大质量,根据得出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的最大体积;
(3)为了将货箱恰好装满,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设所装钢材的最大质量为m″,则板材的质量为m最大﹣m″,结合密度公式,根据题意得:,代入数据解方程可求出所装钢材的最大质量。
【解答】解:
(1)货箱容积为5m3,由图可知该桥面允许通过汽车的最大质量为20t,
货箱中装满板材时,板材的质量:m1=ρ板V=0.5×103kg/m3×5m3=2.5×103kg=2.5t,
则货车装满板材时的总质量为:m总=m车+m1=10t+2.5t=12.5<20t,
所以,货箱中装满板材时能通过如图所示的桥面;
(2)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则能运送钢材的最大质量为:m′=20t﹣m车=20t﹣10t=10t,
所以能运送钢材的最大体积为:V′==1.25m3;
(3)设该货车所载货物的最大质量为m最大,
为了将货箱恰好装满,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设所装钢材的最大质量为m″,则板材的质量为m最大﹣m″,
根据密度公式,由题意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m″=8×103kg。
故答案为:能;1.25;8×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其中第3问有一定难度,注意:将货箱恰好装满时,钢材和板材的体积之和等于货箱的容积。
17.(2分)如图所示,小蛮用绳子拉木箱,请画出:①木箱受到的重力示意图;②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
【分析】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就是力的示意图。先找出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点,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标上箭头,标出力的大小。
【解答】解: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木箱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拉力的方向沿绳子斜向上。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和画法。注意它们的作用点可以都画在重心上,但是他们的方向都是不同的。
18.(2分)如图所示,木箱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箱A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点A为力的作用点)。
【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物体在斜面上静止,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答】解:过物体的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f;过此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为重力,如下图:
【点评】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8分)
19.(4分)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1,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 。
(2)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同种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如图3,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不变 (填“变化”或“不变”);由此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的。
【分析】(1)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解答】解:(1)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丝因为带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变得松散分开;
(3)图3中,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1)引力;
(2)同种;
(3)不变;竖直向下。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重力的方向,难度不大,属基础题目。
20.(8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中应将木块置于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第  2、3 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实验中小明发现,木块的速度总是忽快忽慢,很难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做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①拉动木板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不变 (填“改变”、“不变”或“无法判断”)。
②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2.8 N。
③改进后的实验  不需要 (填“需要”“不需要”)拉动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小明在做图2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  2.8 N。
【分析】(1)(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4)木块与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分析出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故比较实验1、2可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实验2、3可知,压力大小相同,3中接触面粗糙,测力计示数大,故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①拉动木板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②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2.8N,读数为2.8N。
③改进后的实验不需要拉动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小明在做图2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为2.8N。
故答案为:(1)水平;匀速直线;(2)压力;(3)2、3;(4)①不变;②2.8;③不需要;④2.8。
【点评】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1.(8分)小明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水平 台上。图1是小明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调节天平平衡前,游码未归零 。
(2)更正错误后指针如图2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明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D (填字母序号)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4)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3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54 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4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20 cm3,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2.7×103 kg/m3。
(5)若小明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分析】(1)(2)天平在使用前要调节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横梁平衡;
(3)天平使用时先添加大砝码,最后添加小砝码,若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盘的砝码过重,则接下来应该取出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4)天平的读数原则是右盘的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量筒读数要注意量筒的分度值,放入小石块前后两次量筒的示数之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利用可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5)先用排水法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质量时小石块表面会附着水分,这样测出的质量会偏大,再利用可分析出密度的误差变化。
【解答】解:(1)天平在使用前要调节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故错误为调节天平平衡前,游码未归零;
(2)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则需要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
(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强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盘的砝码过重,则接下来应该取出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故D正确;
(4)天平的读数原则是右盘的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则由图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为:m=54g,
由图丙可知小石块的体积为:V=80mL﹣60mL=20mL=20cm3,
则小石块的密度为:=2.7×103kg/m3;
(5)若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质量时,小石块表面会附着水分,则测得的小石块的质量会偏大,根据可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偏大,密度也会偏大,故测得的密度大于真实值。
故答案为:(1)水平;调节天平平衡前,游码未归零;(2)左;(3)D;(4)54;20;2.7×103;(5)大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学生需要掌握实验原理以及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分析密度误差的时候要从质量和体积的测量过程中去分析。
22.(8分)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于是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钢制弹簧剪成长短不同的弹簧甲和乙(L甲<L乙)、与弹簧甲、乙粗细相同的铜制弹簧丙、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  弹簧伸长的长度 来反映弹簧受到拉力的大小。
(2)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得到  粗细 和材质均相同的两根不同弹簧。
(3)拉不同的弹簧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7
甲 弹簧的长度/cm 6.0 6.6 7.2 7.8 8.4 9.0 9.7 10.8
乙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9
丙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①通过对比甲、乙两组弹簧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弹簧的长度越长,伸长的长度  越长 。
②通过对比  甲丙 两组弹簧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 铜 (填“铜”或“钢”)更容易伸长;
③通过数据分析还可进一步得出,同一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  正 比。
(4)探究结束后,小明用甲、丙两根弹簧制作成弹簧测力计,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丙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丙 测力计。(均填“甲”或“丙”)。
【分析】(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
(3)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和表中数据分析;
③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实验中通过弹簧伸长的长度来反映弹簧受到拉力的大小,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乙弹簧的原长比甲弹簧的原长长,受到的拉力相同时,乙弹簧伸长的长一些,所以通过对比甲、乙两组弹簧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弹簧的长度越长,伸长的长度越长;
②要比较铜和钢哪一个更容易伸长,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要其它条件相同,所以应该选原长相同的甲、丙;
由表中数据可知,铜更容易伸长;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例如甲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每增加1N,伸长量增加0.6cm;
(4)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弹簧受到的拉力超过5N以后,伸长量与拉力不再成正比,说明甲弹簧的测量范围是0~5N,丙弹簧受到的拉力到达7N时,伸长量与拉力仍然成正比,说明丙弹簧的测量范围更大,即利用丙制成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更大一些;
由表中数据可知,受到的拉力相同时,丙弹簧的伸长量更长,所以丙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精度较高。
故答案为:(1)弹簧伸长的长度;(2)粗细;(3)①越长;②甲丙;铜;③正;(4)丙;丙。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探究思维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分析问题注意所控制的不变量,改变量引起的变化是解题关键。
四、综合题(2小题,计18分)
23.(8分)小明查阅资料知道了电影中演员轻松举起千斤重的铜鼎其实是用泡沫塑料制成的道具,这样可以保护演员的安全,如图所示。我国秦汉时期的铜鼎使用铜的体积约为50dm3。(g取10N/kg,ρ铜=8.9×103kg/m3,ρ泡沫塑料=0.4×103kg/m3)
(1)用泡沫塑料代替铜是利用了泡沫塑料  密度小 的特性。
(2)秦汉时期铜鼎的重是多少?
(3)用泡沫塑料做成的铜鼎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其质量越小;
(2)知道铜鼎使用铜的体积、铜的密度,利用m=ρV求铜鼎的质量,再利用G=mg求其重力;
(3)用泡沫塑料做成的铜鼎的体积等于使用铜的体积,利用m=ρV求其质量。
【解答】解:(1)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在体积相同时质量较小,千斤重的铜鼎用泡沫塑料制成,可以减小其质量,保护演员的安全;
(2)铜鼎使用铜的体积V铜=50dm3=0.05m3,
由ρ=可得铜鼎的质量:m=ρ铜V铜=8.9×103kg/m3×0.05m3=445kg,
其重力:G=mg=445kg×10N/kg=4450N;
(3)用泡沫塑料做成的铜鼎,泡沫塑料的体积:V泡沫塑料=V铜=0.05m3,
其的质量:m′=ρ泡沫塑料V泡沫塑料=0.4×103kg/m3×0.05m3=20kg。
故答案为:(1)密度小;
(2)秦汉时期铜鼎的重是4450N;
(3)用泡沫塑料做成的铜鼎的质量是20kg。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的应用,明确用泡沫塑料代替铜制成铜鼎的道具,其体积和铜鼎的体积相同是关键。
24.(10分)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同学测量判断一个铁球是否是实心的。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如图甲所示,把一只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铁球放入空杯中,向杯中缓慢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杯子、铁球和水的总质量为498g;如图乙所示,将铁球从杯子取出水面后滴干水,测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340g;如图丙所示,向杯中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此时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390g。()
(1)铁球的总体积是多少?
(2)求铁球的密度;
(3)请说明判断铁球是否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1)根据m水=m丙﹣m乙算出加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水的体积,加水的体积就是铁球的总体积;
(2)根据m球=m甲﹣m乙算出铁球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铁球的密度;
(3)将铁球的密度与铁的密度比较判断出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算出 实心球的体积,用球的总体积减去实心球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1)如图丙所示,再向杯内加满水的质量:
m水=m丙﹣m乙=390g﹣340g=50g,
铁球的总体积等于再向杯中加的水的体积:

(2)铁球的质量:
m球=m甲﹣m乙=498g﹣340g=158g,
铁球的密度:

(3)因为,小于,所以铁球是空心的,
铁的体积:

空心部分的体积:

答:(1)铁球的总体积是50cm3;
(2)铁球的密度是3.16g/cm3;
(3)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30cm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知道所加水的体积等于铁球浸没的体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2022-2023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