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一轮练习题--金属(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一轮练习题--金属
一、单选题
1.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充电的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是C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
C.该反应中涉及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金属铝制易拉罐
C.盐酸除水垢 D.铜线制电缆
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变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 CuCl2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氢气可作燃料
C.金属铜可制电线 D.石墨用来裁玻璃
5.室温下,向a克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a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铜
B.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亚铁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6.将一定质量铜和锌的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
C.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B. 密闭装置中一定质量的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
C. 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D. 在密闭容器中用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如下图的实验设计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证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B. 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C.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9.现有X、Y、Z三种金属,其中只有Y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X能把Z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X、Y、Z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Y、Z、X C.Y、X、Z D.Z、Y、X
10.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H2O 2H2↑+O2↑ B.CO2+2NaOH=Na2CO3+H2O
C.C+H2O(蒸气) CO+H2 D.NH3+CO2+H2O=NH4HCO3
11.金属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下列对金属及金属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铁锅不用时洗净擦干有利于防止生锈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C.日常生活中所用金属多数为合金
D.为保持铝制炊具的洁净,应经常用钢丝球擦洗
12.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中“三”的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B.灭火的三种方法:隔绝氧气、降低着火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C.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保持洁净和干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D.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二、填空题
1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铝器皿具有耐腐蚀性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
14.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
(1)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硬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灭火的方法有很多,用水浇灭是最常用的一种,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组可以用水来区分的两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普通锌锰电池由锌、碳棒和黑然糊状五物组成,其中黑色糊状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氯化铵、氯化锌和二氧化锰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变废为宝。
(1)“溶解”操作中,为提高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等;“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请写出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_________。
(2)废旧电池处理后得到的碳棒,具有导电性,还有_________等(填一种即可)化学性质,请写出具有这种性质的一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3)黑色滤渣中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可制氯气(Cl2)。同时生成氯化锰(MnCl2)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_________.
16.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为: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车用制氢装置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推断题
17.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均为黑色固体,F俗称熟石灰,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A的一种用途:______。
18.A-G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E是无色气体,B是红棕色固体,X为蓝色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G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反应②,其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
(4)D与X充分反应后过滤后得滤渣F,在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 ____ 。
四、实验题
1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
(2)实验A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______出现,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实验B中如果去掉小气球并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请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
(4)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______的容器中进行。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
(1)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____(写一个);
(3)C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关于D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B加热一段时间后,甲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该实验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D乙装置可以用来检验反应中产生的CO2气体
五、计算题
21.小美从首饰店买了一只银手镯(银锌合金),她想用实验探究手镯中银的含量。先用电子秤称得手镯的质量是25.00g,再用稀盐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已知银的质量分数大于75%为合格品。)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23.50 22.00 20.50 19.00 18.50 18.50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手镯中银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是否合格__________(填写“是”或“否”);
(2)六次实验产生氢气的总质量是多少?(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3)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
22.铁钉长期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生锈(用Fe2O3表示铁锈)。取10g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用CO还原,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8g,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此铁钉中铁锈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方程式左边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4个钠原子;右边4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X由1个碳原子构成,即X的化学式是C。A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3CO2+4Na=2Na2CO3+C,可以判断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始终是-2,没有改变。所以B错。
C、一种室温下可充电的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所以该反应中涉及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C正确。
D、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2.C
【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光,可以用来作电光源,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铝具有延展性,因此可以制作易拉罐,利用铝的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盐酸除水垢,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利用盐酸的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D、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作电缆,利用的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反应,则除去了氧气,选项正确;
B、碳酸钙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生成新杂质,选项正确;
C、铜不与酸反应,锌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干燥的铜,选项正确;
D、锌排在铁和铜前面故过量的锌会和二者都发生反应,原物质被除掉,选项错误;
故选:D。
4.D
【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故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B、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可作燃料,正确;
C、金属铜具有导电性,可制电线,正确;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而不是石墨,错误。
故选D。
考点: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5.B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依次发生反应为:Zn+2AgNO3=2Ag+Zn(NO3)2、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可知,Zn+2AgNO3=2Ag+Zn(NO3)2反应导致溶液质量减少,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反应都导致溶液质量增多。
【详解】A、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说明锌先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再和硝酸铜反应,可能和硝酸亚铁发生了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铜,可能含有铁及过量的锌,此选项正确;
B、硝酸银一定反应完全,可能含有硝酸铜,此选项错误;
C、滤液中一定有生成的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没有反应,所以可能有硝酸亚铁,此选项正确;
D、根据以上发现可知,该过程至少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6.C
【分析】将一定质量铜和锌的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活性最强先与硝酸银反应生产硝酸锌和银,锌反应完才会有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锌已经完全反应,铜可能参与反应。
【详解】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未反应的铜,选项说法错误。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未反应的铜,选项说法错误。
C.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锌,选项说法正确。
D.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硝酸银,因为铜的量未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B、密闭装置中一定质量的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由于氧气过量,故硫完全反应,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至零,符合题意;
C、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一开始,酸不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后金属不足,酸过量,设镁和铝的质量均为m,镁与稀硫酸反应:,铝与稀硫酸反应:,故最后铝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D、在密闭容器中用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由于消耗了氧气,最后压强低于原来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A、图中实验,锌片和镁粉的形状不同,不能证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故选项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
B、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
C、紫色石蕊小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色,不能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色,故选项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
D、向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石灰水,振荡,人体呼出气体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无明显变化,可以比较二氧化碳含量,故选项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
故选D。
9.C
【详解】X、Y、Z三种金属,只有Y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说明Y在X和Z的前面,X能从Z的盐溶液中将Z置换出来,说明X在Z的前面,所以其活动性顺序为Y>X>Z。故选C。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C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不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铁锅不用时洗净擦干有利于防止生锈,不符合题意;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防止金属腐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不符合题意;
C、日常生活中所用金属多数为合金,因为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性能优良,不符合题意;
D、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氧化铝薄膜,缩短其使用寿命,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选项正确;
B、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降低环境的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选项错误;
C、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和干燥,可以阻止金属和水接触防止生锈,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防止生锈,也可以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在金属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成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来防锈,选项正确;
D、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是造纸、制火药、烧瓷器,选项正确,故选B。
13.
【详解】(1)铝和氧气在常温下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填:4Al+3O2=2Al2O3。
(2)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4. 除去包装袋中的水和氧气,防止食品因缓慢氧化而变质 煮沸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氢氧化钠(或硝酸铵) 氯化钠(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详解】(1)铁能和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因此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的作用是:除去水和氧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
(2)硬水是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
(3)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用水浇灭是最常用的一种,水能吸热,其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4)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或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下降),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可用水区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15. 用玻璃棒搅拌 过滤 漏斗 可燃 H2O
【详解】(1)“溶解”操作中,为提高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可用于难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分离,所以“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一种仪器是漏斗;
(2)碳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气(Cl2),同时生成氯化锰(MnCl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所以需要填的物质是:H2O。
16. 2B+6H2O2B(OH)3+3H2↑ 置换
【详解】由题干可知: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为: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2B(OH)3+3H2↑
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7. Ca(OH)2 分解反应 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分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下能生成B,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则A、B可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B能生成A,则B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D在高温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E,则此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由于D和E均是黑色固体,故D可能是四氧化三铁,E可能是铁;F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G是水;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1)F是氢氧化钙,化学式是Ca(OH)2。
(2)反应②为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反应①为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4)A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用作燃料(或冶炼钢铁)。
18.(1)
(2)
(3)光合作用
(4)铁和铜
【分析】B是红棕色固体,推断B是氧化铁,A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D和C,A、C、E是无色气体,推断A是一氧化碳,则C是二氧化碳,D是铁,;铁在E中点燃水生成G,推断D是氧气,则G是四氧化三铁;D与蓝色的X溶液反应生成F,推断X是铜盐溶液,,带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G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是:;
(2)反应①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3)自然界普遍存在反应②,即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即光合作用;
(4)D与X充分反应后过滤后得滤渣F即铁和铜盐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因此F中一定含有铜,而在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于铜不与酸反应,因此铁有剩余能与酸反应,故滤渣的成分是铁和铜。
19.(1) C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天平不能平衡
(2) 红色物质 Fe+CuSO4=Cu+FeSO4 瓶塞冲开 4P+5O22P2O5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4)密闭
【详解】(1)A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没有气体产生;B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目的,原因在于装置是密封的;C不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的前面,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为单质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生成的铜为红色金属,覆盖在铁的表面,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实验B中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中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增大,防止瓶塞冲出,用小气球缓冲压力;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3)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4)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保证参与反应的气体不与外界进行交换,所以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20.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红磷量不足等合理答案 比较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A
【详解】(1)A实验是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填: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
故填:红磷量不足等;
(3)C实验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碘不能溶于水,C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故填:比较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4)A、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装置不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是因为多余的CO已收集在乙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1.(1)74.00%;否;(2)0.20g;(3)16.85%
【详解】(1)由表可知,第五次剩余固体质量减小以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小,说明第五次银手镯中的锌被完全反应,故25.00g样品中银的质量为:18.50g,手镯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由题中信息可知,银的质量分数大于75%为合格品,74.00%<75%,因此,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故填写:74.00%;否;
(2)25.00g样品中锌的质量为:25.00g-18.50g=6.50g,
解:设六次实验产生氢气的总质量是x
答:六次实验产生氢气的总质量是0.20g;
(3)第一次加入稀盐酸消耗锌的质量为:25.00g-23.50g=1.50g,
解:设第一次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y
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85%。
【点睛】该题为表格计算题,解题关键是:学会判断第五次反应,金属反应完,剩余固体为不反应固体,计算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时,要将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对应,前四次溶液质量都可以用,但第五次和第六次溶液质量不可用,因为盐酸过量。
22.(1)3.3g(2)4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重点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泰安市名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