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卷(2)(人教版)
(本卷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e-56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丹桂飘香
C.玻璃破碎 D.火上浇油
3.下列图标表示“节水”的是( )
A. B.
C. 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滴加液体
C.量取液体 D.验满
5.在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4
C.+5 D.+6
6.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如下:厕所清洁剂 pH=1、食盐水 pH=7、肥皂水 pH=10、炉具清洁剂 pH=12,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厕所清洁剂 B. 食盐水
C. 肥皂水 D. 炉具清洁剂
7.7.“”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8.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中,所含的主要原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刀 B.纯棉衣服
C.陶瓷花瓶 D.塑料花盆
9.用微粒观点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石油气被压缩——分子间隔变小
B.食醋酸,蔗糖甜——分子性质不同
C.“飞沫”传播新冠病毒——分子在不断运动
D.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0.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烟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1.某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糖类由C、N、O三种元素组成
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D.人体缺钙易引起贫血
1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4CO2+2H2O,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CH4 B.C2H2
C.C2H4 D.C2H6O
13.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B.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电子烟对健康无害
C.摄入过多油脂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能食用过量油脂类食物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质,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1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用水灭火,是为了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15.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 D.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7.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aO和CuO都属于金属氧化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所以氧化铜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B.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可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18.某气体甲可能含有N2、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I、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石灰水II、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I变浑浊,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澄清石灰水II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含CO2、H2可能N2
B.气体甲一定含CO2、CO,可能含HCl
C.气体甲一定含CO,可能含CO2、N2、HCl
D.气体甲一定含N2,可能含CO2、HCl、CO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固体 各取少量固体,分别加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混合气体
C 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 取样,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2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条件下制氧气
B.图②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加入适量水中
C.图③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D.图④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题,共60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注意按示例要求书写大小写。
(1)3个磷原子______。
(2)2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
(3)5个铁离子______。
(4)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______。
23.(5分)一种新型的LED,其厚度仅相当于三个原子。该LED可由二硒化钨(WSe2)制成。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硒原子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硒原子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A、B、C、D中与硒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微粒字母代号)。
(3)B和C构成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
24.(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曲线中P点表示______。
(4)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
25.(4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用氯酸钠(NaClO3)与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Cl2)、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三、推断题
26.(5分)如图,A、B、C、D、E五种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C和D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E物质为空气的成分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物质E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
(2)A与足量的B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
(3)写出D—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B—D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
四、流程题
27.(5分)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HCl B.H2SO4 C.HNO3
(2)“煅烧”后产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煅烧”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_____。
五、实验题
28.(6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___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______________做收集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六、科学探究题
29.(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查阅资料】
I.室温下,各物质的电导率数值如下表(稀硫酸、Ba(OH)2溶液的浓度相同,设为c)。
物质 蒸馏水 稀硫酸 Ba(OH)2溶液 BaSO4悬浊液
电导率(μS/cm) 3 3921 3273 3
Ⅱ.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
Ⅲ.Ba(OH)2与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aCO3属于难溶物: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逐滴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a点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c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从a点到b点溶液的导电性逐渐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
实验二: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按下图所示装连接好仪器,在烧杯中加入浓度为c的Ba(OH)2溶液。开启磁力搅拌器,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如下图。
(3)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电导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稀硫酸过量后,溶液导电性增强,但电导率没有增加到3900μS/cm左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5)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七、计算题
30.(7分)实验室有一包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现取该混合物10g于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实验过程及数据进行计算。
(1)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卷(2)(人教版)
(本卷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e-56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氧气,故答案选择C。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丹桂飘香
C.玻璃破碎 D.火上浇油
【答案】D
【解析】A、石蜡熔化是石蜡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丹桂飘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玻璃破碎是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火上浇油,油会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答案为:D。
3.下列图标表示“节水”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烧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滴加液体
C.量取液体 D.验满
【答案】A
【解析】A、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在集气瓶的底部留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符合题意;B、向试管内滴加少量的液体,应将胶头滴管垂悬于试管的正上方,不符合题意;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不符合题意;D、气体验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处,不符合题意;故选A。
5.在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在H2S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故选B。
6.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如下:厕所清洁剂 pH=1、食盐水 pH=7、肥皂水 pH=10、炉具清洁剂 pH=12,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厕所清洁剂 B. 食盐水
C. 肥皂水 D. 炉具清洁剂
【答案】D
【解析】A、厕所清洁剂的pH为1,小于7,呈酸性;B、食盐水的pH=7,呈中性;C、肥皂水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大于7,呈碱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大,炉具清洁剂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D。
7.“”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图B表示有三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图C表示由两种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图D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中,所含的主要原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刀 B.纯棉衣服
C.陶瓷花瓶 D.塑料花盆
【答案】D
【解析】A、不锈钢刀是用铁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纯棉衣服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陶瓷花瓶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塑料花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
9.用微粒观点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石油气被压缩——分子间隔变小
B.食醋酸,蔗糖甜——分子性质不同
C.“飞沫”传播新冠病毒——分子在不断运动
D.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A.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气体分子间隔变小,所以石油气易被压缩,选项说法正确;B.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所以食醋酸,蔗糖甜,选项说法正确;C.飞沫属于宏观物质,不能用来解释分子不断运动,选项说法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其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0.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烟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C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1.某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糖类由C、N、O三种元素组成
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D.人体缺钙易引起贫血
【答案】C
【解析】A、蛋白质、糖类、油脂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B、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C、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符合题意;D、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4CO2+2H2O,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CH4 B.C2H2
C.C2H4 D.C2H6O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氧原子10个;生成物中碳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0个。所以x中应有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即X=C2H2。综上所述:选择B。
13.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B.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电子烟对健康无害
C.摄入过多油脂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能食用过量油脂类食物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质,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答案】B
【解析】A、食品添加剂需适量添加,过量时对人体有害,故A正确;B、吸烟有害健康,电子烟的烟油也含有有害物质,对健康有害,故B错误;C、摄入过多油脂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能食用过量油脂类食物,故C正确;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质,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故D正确;故选B。
1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用水灭火,是为了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答案】A
【解析】A、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A错误;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B正确;C、用水灭火,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D正确。故选A。
15.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 D.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图可知,该反应为:3+46+2;A、由上图可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单质,有一种是化合物,故A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故C正确;D、由上述反应可知,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3:4,故D错误。故选C。
1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pH为12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A、、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与碱性溶液中的能结合成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
17.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aO和CuO都属于金属氧化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所以氧化铜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B.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可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A、氧化铜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选项错误;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空气中含多种元素,但是空气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C、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生成物水中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选项正确;D、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反应,如物质摩擦后热能增加,温度升高,但物质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
18.某气体甲可能含有N2、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I、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石灰水II、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I变浑浊,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澄清石灰水II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含CO2、H2可能N2
B.气体甲一定含CO2、CO,可能含HCl
C.气体甲一定含CO,可能含CO2、N2、HCl
D.气体甲一定含N2,可能含CO2、HCl、CO
【答案】C
【解析】由题干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石灰水I变浑浊,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气体甲中含有的HCl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I变浑浊;二是气体甲中含有的CO2使澄清石灰水I变浑浊;所以气体甲中可能同时含有HCl和CO2、或者其中的一种;CO和H2都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澄清石灰水II变浑浊,进一步说明气体甲中一定有CO,因为CO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II变浑浊,并且气体在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之前,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所以此时气体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II之后,气体再通入无水硫酸铜且变蓝色,说明有水蒸气,水蒸气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一种是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II时,携带的水蒸气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无法确定原气体中一定含有H2;因为N2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不与通过的物质反应,所以可能含有N2;
由此可推断气体甲中一定含有CO,可能含CO2、N2、HCl,无法确定H2是否存在;故选C。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固体 各取少量固体,分别加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混合气体
C 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 取样,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答案】C
【解析】A、硫酸铵和氯化铵固体均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均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能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取样,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分离出氯化银,再对滤液蒸发结晶,分离出氯化钠,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D、足量的铜粉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条件下制氧气
B.图②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加入适量水中
C.图③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D.图④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比不加二氧化锰的快,如图即曲线更陡,但由于过氧化氢的质量相等所以最终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曲线合成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如图选项正确;B、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热量,故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故如图选项正确;C、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固体质量会减小,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铁,曲线不会变为0,如图选项错误;D、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会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加入氢氧化钠质量的增多开始时不产生沉淀,曲线起点在横坐标上,最终完全反应沉淀不再增加,如图选项正确;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题,共60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注意按示例要求书写大小写。
(1)3个磷原子______。
(2)2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
(3)5个铁离子______。
(4)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______。
【答案】(1)3P;(2)2NO2;(3)5Fe3+;(4)
【解析】(1)元素符号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3个磷原子为:3P。
(2)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个二氧化氮分子为:2NO2。(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5个铁离子为:5Fe3+。(4)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就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其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为:。
22.(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以下几种物质:
A.氧气、B.干冰、C.食盐、D.尿素、E.不锈钢、F.聚乙烯,请从A~F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
(4)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_________。
(5)可用于制造刀具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A;(2)B;(3)C;(4)F;(5)E
【解析】(1)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故填:A;(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B;(3)食盐有咸味,可用于厨房调味品,故填:C;(4)聚乙烯无毒,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故填:F;
(5)不锈钢属于合金,硬度大,抗腐蚀性较好,可用于制作刀具,故填:E。
23.(5分)一种新型的LED,其厚度仅相当于三个原子。该LED可由二硒化钨(WSe2)制成。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硒原子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硒原子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A、B、C、D中与硒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微粒字母代号)。
(3)B和C构成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
【答案】(1) 78.96;18 ;得到;(2)A;(3)NaF
【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8+x+6=34,解x=18;硒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2)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硒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故与硒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3)B为氟离子,显-1价,C为钠离子,显+1价,故Na和F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NaF。
24.(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曲线中P点表示______。
(4)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甲>乙>丙;(2)丙;(3)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4)33.3%;(5)降温结晶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丙的溶解度最小,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甲和物质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丙;(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4)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物质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的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形成饱和溶液,向5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溶解后,剩余5g甲物质未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溶质为25g,溶剂为5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
(5)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25.(4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用氯酸钠(NaClO3)与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Cl2)、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1)2H2O2H2↑+O2↑;(2)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解析】(1)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2)工业上常用氯酸钠(NaClO3)与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Cl2)、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三、推断题
26.(5分)如图,A、B、C、D、E五种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C和D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E物质为空气的成分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物质E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
(2)A与足量的B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
(3)写出D—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B—D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
【答案】(1) CuSO4 ;氧化物;(2)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4)
【解析】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C和D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则C、D分别为硫酸铜、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E能反应,E物质为空气的成分之一,则E为二氧化碳、D为氢氧化钙、C为硫酸铜,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B能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铜,能和氢氧化钙反应,B为硫酸;A能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铜,能和硫酸反应,A为碳酸铜;代入检验推理正确。(1)由分析可知,C为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故填CuSO4;E为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氧化物;(2)由分析可知,A为碳酸铜,B为硫酸,则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可观察到黑色的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填黑色的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
由分析可知,D为氢氧化钙,E为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那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4)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其实质为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即,故填。
四、流程题
27.(5分)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HCl B.H2SO4 C.HNO3
(2)“煅烧”后产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煅烧”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_____。
【答案】(1)B;(2) H2O ;;(3)废物再利用##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等
【解析】(1)由于“酸浸”后生成了硫酸铝,所以“酸浸”中使用的是硫酸,故选B;(2)氢氧化铝煅烧生成氧化铝和水,水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化学方程式;(3)该工艺的价值在于废物再利用或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等。
五、实验题
28.(6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___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______________做收集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 A ;;(2)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3) D##E ;;(4)b
【解析】(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应选用发生装置是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只能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可选用D或E装置(万用瓶可以长进短出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实验室通常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4)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密度小,气体应该从短口进,即气体从b端通入。
六、科学探究题
29.(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查阅资料】
I.室温下,各物质的电导率数值如下表(稀硫酸、Ba(OH)2溶液的浓度相同,设为c)。
物质 蒸馏水 稀硫酸 Ba(OH)2溶液 BaSO4悬浊液
电导率(μS/cm) 3 3921 3273 3
Ⅱ.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
Ⅲ.Ba(OH)2与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aCO3属于难溶物: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逐滴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a点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c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从a点到b点溶液的导电性逐渐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
实验二: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按下图所示装连接好仪器,在烧杯中加入浓度为c的Ba(OH)2溶液。开启磁力搅拌器,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如下图。
(3)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电导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稀硫酸过量后,溶液导电性增强,但电导率没有增加到3900μS/cm左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5)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 碱性 ;Na2SO4、H2SO4;(2) 减弱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3);(4)溶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水,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5)减小
【解析】(1)a点溶液pH>7,溶液显碱性;c点pH<7,此时稀硫酸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故此时含有的溶质是Na2SO4、H2SO4;(2)从a点到b点,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故溶液的导电性减弱;(3)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故溶液电导率下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稀硫酸过量后,离子浓度逐渐增加,故溶液导电性增强,但是溶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水,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故电导率没有增加到3900μS/cm左右;(5)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故导致其浓度减小。
七、计算题
30.(7分)实验室有一包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现取该混合物10g于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实验过程及数据进行计算。
(1)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6g;(2)20%
【解析】(1)该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10g于烧杯中,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烧杯内剩余的物质为铜且质量为4.4g,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 。
(2)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