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一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一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一、工业流程题
1.(2021·山东泰安·统考一模)铍有“超级金属”之称。以绿柱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铍的工艺如下:
已知可与、结合成配位数为4的配离子。回答下列问题:
(1)烧结冷却后,水浸之前“操作a”的名称是___。
(2)750℃烧结时,与绿柱石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已知25℃时,计算室温时开始沉淀时的pH=__,“沉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4)上述流程中,“”可有两种方案:
I:溶液A
II:
I中操作b是___。II中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在气态时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此二聚体分子的结构式为__;工业上电解与熔融体制得金属铍,的作用是___,阴极反应式为__。
2.(2022·山东泰安·统考一模)亚铁氰化钾晶体,化学式为,俗名黄血盐,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电镀、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有广泛用途。用含NaCN的废液合成黄血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实验室用绿矾晶体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变质需要添加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在“除杂”步骤中,向体系中加入适量的试剂X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NaCl b. c.
(4)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进行步骤a的操作为___________。
(6)对所得样品进行纯度测定:
步骤1:准确称取8.884g黄血盐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并配制成100.00mL溶液。
步骤2:量取25.00mL上述溶液,用酸性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溶液30.50mL。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步骤1过程中黄血盐所含亚铁在空气中部分氧化
B.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C.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内壁附着液滴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无气泡
3.(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氧化钪可提高计算机记忆元件性能,利用钪精矿为原料(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等杂质)生产氧化钪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钪与铝类似,其氢氧化物具有两性;是钪元素的萃取剂,萃取发生的反应为。
(1)加入氨水调节,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
(2)上述洗脱剂X最好选择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
(3)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沉钪”前先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至酸性,然后用草酸“沉钪”。25℃时的草酸溶液中_______。(25℃时,草酸电离平衡常数为,)。
(5)“沉钪”后所得到的草酸钪晶体的化学式为,灼烧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出固体产物溶于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二、结构与性质
4.(2021·山东泰安·统考一模)研究表明、是光学活性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为_,价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有_个;、、,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_。
(2)的立体构型为__;中硒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是___。
(3)可以形成等一系列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向上述某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充分加热滤液有氨气逸出,且又有沉淀生成,两次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
(4)与形成的配离子为,在该配离子中,氮氢键的键角比独立存在的气态氨气分子中键角略大,其原因是____。向溶液中加入乙醇能够析出深蓝色的晶体,试分析加入乙醇的作用:___。
(5)通过氮掺杂反应生成,可表示如图,则晶体中a=___,b=__。
5.(2022·山东泰安·统考一模)铝、磷、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及科研中应用广泛。
(1)可用于制造火柴,其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①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分子中P原子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分子可以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中Mo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1个该配合物分子中键数目为___________。
(2)磷化铝熔点为2000℃,它与晶体硅互为等电子体,磷化铝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①磷化铝晶体中磷与铝微粒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晶胞中由4个铝原子围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
②已知相邻的P原子和Al原子的核间距是d nm,B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____,磷化铝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___。
6.(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有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下列电子排布中属于氟原子且能量较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图a、b、c分别表示C、N、O和F的逐级电离能Ⅰ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以上元素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__(填序号)。
(3)在催化作用下,呋喃()可与氨反应转化为吡咯()。二者均存在与苯类似的大键,表示方法为,n为成环原子个数,m为形成大键电子个数,则的大键可以表示为_______。二者的熔、沸点关系为呋喃_______吡咯(填“高于”或“低于”),原因是_______。
(4)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属于正交晶系(长方体形)。晶胞参数为、、。如图为沿z轴投影的晶胞中所有氯原子的分布图和原子分数坐标。
①据此推断该晶胞中氯原子数目为_______。的摩尔质量为,晶胞密度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_______(列出计算表达式,后同)。
②图中A、B两原子的核间距为_______nm。
三、原理综合题
7.(2021·山东泰安·统考一模)亚硝酰氯()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如下反应:
I.;K1
II.;K2
Ⅲ.;K3
(1)___(用和表示),K3= ___(用K1和K2表示)。
(2)①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II、II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填标号)。
a.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反应II、III均达到平衡状态
b.和不再变化,可以作为反应II和III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c.同等条件下,反应II的速率远远大于反应III,说明反应II的活化能小,
d.达平衡后,向反应体系中再通入一定量,和的百分含量均减小
②平衡后,向反应体系中充入少量,再次平衡时,的转化率将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将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的NO和Cl2以不同的氮氯比进行反应Ⅲ(),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氮氯比及不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T1、T2的关系为T1___ T2(填“>”、“<”或“=”)图中纵坐标为___的转化率;图中A、B、C三点对应的NOCl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填“A”、“B”或“C”)。
②若容器容积为1L,经过10min到达A点,该时间段内化学反应速率v(NO)= ___。
③若在温度为T1,容积为1L的容器中,充入0.5molNO、1molCl2、2molNOCl,此时平衡将向___移动(填“左”、“右”或“不移动”)。
8.(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化学试题)中国科学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不断努力,以为原料合成甲烷、乙醇等能源物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在固体催化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①已知 ,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②500℃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初始压强为p,20min时主、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为,则0~20min内,___________,平衡时选择性=___________(选择性= ×100%,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已知催化加氢合成乙醇的反应原理为: ,设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
①图1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图2中、、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③该反应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3中曲线a所示,已知Arhenius经验公式(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则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_。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3中的曲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
9.(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烯腈(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 为原料通过脱水、腈化合成丙烯腈的主要反应如下:
(1) 的名称为_______。
(2)某科研小组在盛有催化剂、压强为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充入和,通过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含碳物质(乙醇除外)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例如A的物质的量分数w%%)。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②a点对应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实际生产中,充入一定量(不参与反应)可以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原因是_______。
(3)家研究腈化反应的机理,通过DFT计算发现反应分2步进行:
反应ⅰ:
反应ⅱ: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和,图甲为该体系中B、M、C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反应ⅰ和ⅱ的曲线(,k为速率常数,为反应活化能,R、C为常数)。
①在时刻之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为_______。
②结合图乙,反应ⅰ、ⅱ正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ⅰ、ⅱ的、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无法比较
四、有机推断题
10.(2021·山东泰安·统考一模)环丙胺()是合成新型抗菌素、除草剂等产品的中间体。以γ-丁内酯()为原料合成环丙胺的传统“五步合成法”工艺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准确判断γ-丁内酯所含官能团的方法是____(填序号)。
a.质谱 b.核磁共振氢谱 c.红外光谱 d.紫外光谱
(2)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检验该官能团所需试剂有石蕊试液、____。
(3)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γ-丁内酯的同分异构体有__种。
①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②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γ-丁内酯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
(5)参照“五步合成法”工艺,以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_____。
11.(2022·山东泰安·统考一模)角鲨烯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通过Joluson-Claisen反应可实现角鲨烯的全合成。图为角鲨烯全合成线路中的部分步骤:
已知:Johnson-Claisen反应的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28,且X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气体,结构中含有六元环,符合上述条件的X的可能结构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1∶2∶3∶4∶4的结构为___________。
(4)F→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在方框中用键线式补全H的结构___________。
(5)请写出以A、丙酮()和甲醇为有机原料,利用Johnson-Claisen反应合成的反应路线:___________。
12.(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一种药物的关键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③参加反应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2)反应②要加入,目的是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化合物( )经过水解和氧化可得到化学式为的化合物Ⅰ,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Ⅰ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结构中有一个六元环;
②谱显示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
(5)设计以甲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备X()的合成路线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用流程图表示)。
五、实验题
13.(2021·山东泰安·统考一模)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NH3不溶于CS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中NH4HS的热稳定性较NH4SCN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三颈烧瓶内盛放有CS2、H2O和催化剂进气导管口必须插入下层CS2液体中,目的是____。该反应比较缓慢,实验中可通过观察C中现象来控制A中NH3的生成速率,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保持三颈烧瓶内液温105℃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然后打开K2,继续保持液温105℃,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制得较纯净的KSCN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装置E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其中吸收NH3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制备硫氰化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6)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10.0g样品,配成1000mL溶液,量取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___溶液(填化学式)作指示剂,用0.1000mol L-1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标准溶液20.00mL。该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__。[已知:滴定时发生的反应:SCN-+Ag+=AgSCN↓(白色)]。
14.(2022·山东泰安·统考一模)氯化铜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模拟工业以粗铜粉(含杂质Fe)为原料,制备氯化铜。某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
i.粗铜粉与气体完全反应。
ii.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计算)。
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1.1 3.2
4.4 6.4
(1)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制备纯净、干燥的并与粗铜粉反应(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2)上述方案中,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试剂Y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操作③是___________。
(3)在溶液Ⅱ转化为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同学欲探究其原因,查文献知:(蓝色)(绿色)。
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___________。
(4)为测定产品中结晶水的数目x,可采取如下实验步骤:
a.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氯化铜晶体。
b.在坩埚中充分灼烧。
c.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冷却。
d.称量所得黑色固体质量。
e.重复b~d操作直至___________。
15.(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磷酸二氢铵和草酸亚铁晶体可用于制备电池正极材料。
Ⅰ.某研究小组用磷酸吸收氨气制,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和搅拌装置已省略)。
(1)实验过程中,当出现倒吸现象时,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下同),当上述现象消失后,_______,继续通入氨气。
(2)常温下,磷酸盐溶液中含磷物种的分布系数与的关系如图2所示,据图示分析,若本实验不选用传感器,还可选用_______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发生相应变化时,停止通,即可制得溶液。若此时继续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氨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利用草酸制备草酸亚铁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时,易被氧气氧化;
ⅱ.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
20℃ 48 75 37
60℃ 101 88 38
(3)第一次加稀硫酸调溶液至1~2的目的是_______。
(4)操作a是蒸发浓缩,_______(填操作)。
(5)为测定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和,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按图3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小火加热 ②停止通入氮气,关闭、
③打开、 ④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
⑤缓缓通入氮气 ⑥称重A
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假设此过程中不分解,根据实验记录,计算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_______(列式表示)。
参考答案:
1. 粉碎(或研磨) 4 HCl气氛中加热蒸发 增强导电性
【分析】绿柱石中加入Na3FeF6后,在750℃烧结,水浸后过滤,所得滤渣为Fe2O3、Al2O3、 SiO2, 滤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生成Be(OH)2沉淀,则表明滤液中含有Na+、F-等;滤液中加入Fe2(SO4)3,将氟转化为Na3FeF6沉淀;Be(OH)2煅烧后分解生成BeO和水,BeO与炭、焦油、氯气反应,生成BaCl2,熔融电解而制得Be。
【详解】(1) 烧结冷却后,固体结块,为增大溶解效果,应设法增大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故水浸之前“操作a”的名称是粉碎;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c(OH-)=10-10mol/L,=4.0,“沉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I中操作b是HCl气氛中加热蒸发;II中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
(5) 二聚体分子的结构式为;氯化钠的作用为增强导电性;阴极反应式为。
2.(1)铁粉、稀硫酸
(2)
(3)b
(4)
(5)用玻璃棒引流向漏斗中加乙醇至没过沉淀,待乙醇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
(6) 95.0% CD
【详解】(1)硫酸亚铁溶液中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且亚铁离子容易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实验室用绿矾晶体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变质需要添加的试剂为铁粉、稀硫酸,稀硫酸可以抑制亚铁离子水解,铁粉能把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
(2)由流程可知,反应器中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和最终产物推断反应生成,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3)反应器中得到滤液中含有,第一次过滤后滤液中含有过量的钙离子,可以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故在“除杂”步骤中,向体系中加入适量的试剂X为碳酸钠;故选b;
(4)由流程可知,转化器中加入氯化钾后最终生成亚铁氰化钾晶体,故发生反应为和氯化钾反应转化为,离子方程式
(5)亚铁氰化钾晶体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第2次过滤得到亚铁氰化钾晶体,为了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残液,可以乙醇洗涤,故实验室进行步骤a的操作为用玻璃棒引流向漏斗中加乙醇至没过沉淀,待乙醇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
(6)①根据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则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为,则该样品的纯度是;
②A.步骤1过程中黄血盐所含亚铁在空气中部分氧化,导致标准液用量减少,结果偏低,A错误;
B.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导致读数偏小,结果偏低,B错误;
C.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内壁附着液滴,导致读数偏大,结果偏高,C正确;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无气泡,导致标准液用量偏大,结果偏高,D正确;
故选CD。
3.(1)
(2)酸性
(3)
(4)
(5)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生产流程分析如下:钪精矿酸浸后,、、均溶解,加入氨水调节pH,使生成沉淀除去,滤液中加入萃取剂,被萃取进萃取剂里。根据方程式知增大有利于洗脱,故加入的X是酸性溶液。反萃取步骤中,加入使溶液呈碱性,双氧水把氧化生成固体,过滤后除去,转化为。滤液中加入盐酸,转化为,加入草酸后生成沉淀,沉淀被灼烧分解后生成氧化钪。
【详解】(1)根据流程中物质分离的信息,加入氨水调节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故滤渣主要成分是。
(2)根据方程式知洗脱时加入的X最好选择酸性溶液。
(3)过程中在碱性条件下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4)根据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得:,,时,,故。
(5)中碳元素显+3价,灼烧分解时碳发生歧化反应,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固体产物溶于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s 2 三角锥形 中的孤对电子与配位,受到吸引,对N—H键成键电子对斥力减弱,故N—H键键角变大 减小溶剂极性,降低的溶解度
【详解】(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2d24s2,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为4s,价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有2个;与同主族,与同周期,同主族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减小,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
(2)中原子价层电子数为4,3个成键电子对,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中硒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是。
(3)入足量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有氯离子;过滤后,充分加热滤液有氨气逸出说明有铵根,且又有沉淀生成,两次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铵根与氯离子的个数比为2:1,3+配位数为6,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与形成的配离子为,在该配离子中,氮氢键的键角比独立存在的气态氨气分子中键角略大,其原因是中的孤对电子与配位,受到吸引,对N—H键成键电子对斥力减弱,故N—H键键角变大;向溶液中加入乙醇能够析出深蓝色的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水,乙醇的作用减小溶剂极性,降低的溶解度。
(5)晶胞中Ti原子数为1+4×+8×=4,N原子数为,O原子数为1+7×+7×=,则Ti、N、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4::=1::,即2-a=,a=,b=,答案:,。
5.(1) 、 6 20
(2) 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 正四面体
【解析】(1)
①由图1可知,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S原子采用sp3杂化;分子中上面P原子连接了3个硫原子,电负性硫大于磷,则P的化合价为+3,下面P原子只连接了1个硫原子,化合价为+1,故P原子的化合价为、;
②分子可以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中配体为5个CO、1个,故Mo的配位数为6;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中有9个σ键,1个CO中有1个σ键,1个配位键中有1个σ键,则1个该配合物分子中键数目共有20个;
(2)
①等电子体是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有些等电子体化学键和构型类似。磷化铝熔点为2000℃,它与晶体硅互为等电子体,为原子晶体;故磷化铝晶体中磷与铝微粒间的作用力为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由图2可知,晶胞中由4个铝原子围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
②B原子位于晶胞上方四分之一晶胞的小立方体的体心,则其B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磷化铝晶胞中P原子为顶点和面心,原子个数为,Al原子位于晶胞内部,一个晶胞中Al原子数目为4,则晶胞质量为;相邻的P原子和Al原子的核间距为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已知相邻的P原子和Al原子的核间距是d nm,则晶胞棱长为;则晶胞体积为,所以密度为。
6.(1) 5 d
(2)b
(3) 低于 吡咯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4) 4
【详解】(1)基态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有9个,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空间运动状态数等于电子占据轨道数,所以有1+1+3=5种空间运动状态;氟原子序数为9,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a.,基态氟原子2p能级上的1个电子跃迁到3s能级上,属于氟原子的激发态,故正确;
b.,核外共10个电子,不是氟原子;
c.,核外共5个电子,不是氟原子;
d.基态氟原子2p能级上的2个电子跃迁到3p能级上,属于氟原子的激发态,比a项激发态的能量更高;
综上,d符合题意,故选d;
(2)碳、氮、氧、氟四种元素在同一周期,基态+2价阳离子失去一个电子生成气态基态+3价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为该原子的第三电离能,同一周期原子的第三电离能的总体趋势也依次升高,但由于碳原子失去2个电子之后2s能级为全充满状态,因此再失去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较高,则满足这一规律的图像为图b;
(3)由题干中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内含有一个大π键,该大π键由4个碳原子和一个O原子,每个碳原子给出1的电子参与形成大π键,每个O原子给出2个电子参与形成大π键,则该大Π键的表示形式为;吡咯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影响物质熔沸点的主要因素为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有氢键的吡咯沸点大于呋喃,吡咯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则呋喃沸点低于吡咯,吡咯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故答案为:低于;
(4)①根据晶胞沿z轴的投影图可知,该晶胞中氯原子的位置为(图中黑球代表氯原子),面上有2个氯原子,与平行的面上有2个氯原子,体内有2个氯原子,所以1个晶胞中氯原子的数目为。由知,;
②观察图中A、B原子坐标参数,它们在x轴的坐标参数都是0.5,则A、B原子在平行于的面上。可以建立直角三角形,A、B两原子的核间距是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则A、B两原子的核间距为nm。
7. ad 增大 < A 右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Ⅲ=2×Ⅱ-Ⅰ,可求ΔH3;根据焓变关系,可知反应之间平衡常数的关系;
(2)①反应Ⅱ、Ⅲ中,二氧化氮和氯气有颜色;焓变只与反应起始和终止的物质有关;同等条件下,反应Ⅱ的速率远远大于反应Ⅲ,说明反应Ⅱ的活化能小,但无法判断焓变大小;达平衡后,向反应体系中再通入一定量,反应Ⅱ、Ⅲ均向逆向移动,则和的百分含量均减小;
②反应Ⅱ正反应方向气体减少、Ⅲ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后,向反应体系中充入少量,则反应Ⅲ中NO会减少,平衡逆向移动,消耗,促使反应Ⅱ正向移动;
(3)①ΔH<0,为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得,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横坐标为,随着比值的增大,转化率增大,则纵坐标为氯气的转化率,要想NOCl体积分数最大,则氯气的转化率要高;
②根据图象可得A点=2,且一氧化氮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的和为3mol,则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2mo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三段式求解;
③根据A点与B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根据反应熵Q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反应方向。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Ⅲ=2×Ⅱ-Ⅰ,即ΔH3=2ΔH2-ΔH1,则K3=,故答案为:2ΔH2-ΔH1;;
(2)①a.反应Ⅱ、Ⅲ中,二氧化氮和氯气有颜色,当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反应Ⅱ、Ⅲ均达到平衡状态,a项正确;
b.焓变只与反应起始和终止的物质有关,不可以判断反应Ⅱ、Ⅲ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误;
c.同等条件下,反应Ⅱ的速率远远大于反应Ⅲ,说明反应Ⅱ的活化能小,但无法判断焓变大小, c项错误;
d.达平衡后,向反应体系中再通入一定量,反应Ⅱ、Ⅲ均向逆向移动,则和的百分含量均减小,d项正确;
综上,正确的为ad,故答案为:ad;
②反应Ⅱ正反应方向气体减少、Ⅲ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后,向反应体系中充入少量,则反应Ⅲ中NO会减少,平衡逆向移动,消耗,促使反应Ⅱ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的转化率将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3)①ΔH<0,为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得,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则T1< T2;横坐标为,随着比值的增大,转化率增大,则纵坐标为氯气的转化率,要想NOCl体积分数最大,则氯气的转化率要高,NOCl气体体积最大,=2时,生成的NOCl最多,故A点的NOCl体积分数最大;故答案为:<;Cl2;A;
②根据图象可得A点=2,且一氧化氮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的和为3mol,则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2mo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列三段式为:
,则υ(NO)== 0.16 mol/(L·min),故答案为:0.16 mol/(L·min);
③根据A点与B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则,充入0.5molNO、1molCl2、2molNOCl时,反应熵Q= <80,平衡向右移动,故答案为:右。
【点睛】本题重点(3)③,对于同一温度下,判断反应方向,可以先求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一般能利用前面的数据求算,然后再求Q,对比判断。
8.(1) 0.1 66.7%
(2) 31 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或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
【解析】(1)
由盖斯定律可知,==;
②初始压强为p,20min时主、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则H2O的物质的量为5mol,体系压强为,相同条件下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则反应后总的物质的量为(4+12)×=12mol;
设主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为x,则消耗的物质的量为4x,生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2x;
则副反应生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2x;则副反应生成的物质的量为mol 5-2x,消耗、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 mol -2x、5 mol -2x;
则反应后总的物质的量为:
4 mol -x-(5 mol -2x)+12 mol -4 x-(5 mol -2x)+ x+(5 mol -2x)+5 mol =12 mol
解得x =2mol;
则0~20min内,,平衡时选择性=;
(2)
①反应为放热反应,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下降,结合图可知,图1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T3>T2>T1;
②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氢气的量,会促进二氧化碳的转化,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则图2中、、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作为活化能为直线斜率的相反数,a的斜率为,故31;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3中的曲线b所示,b的斜率的相反数减小,则反应的活化能减小,故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或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
9.(1)3-羟基丙酸乙酯
(2) 脱水和腈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最高点前脱水进行程度大,最高点后腈化进行程度大 减小反应体系的分压,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3) b c
【分析】有机物系统命名法步骤:1、选主链:找出最长的①最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最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最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最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两端等距又同基,支链编号之和最小);⑤最简-两不同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⑥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并表示出官能团的位置,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详解】(1)由结构可知,名称为3-羟基丙酸乙酯;
(2)①脱水和腈化反应焓变均大于零,均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最高点前脱水进行程度大,最高点后腈化进行程度大,导致平衡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②有催化剂、压强为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充入和,由图可知,a点只发生反应,假设充入A物质2mol,此时生成AB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此时A、B、水均为1mol,总的物质的量为18mol,a点对应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③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充入一定量(不参与反应) 可以减小反应体系的分压,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
(3)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B和,首先生成M,M又转化为C和,则B浓度一直减小,M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增大,结合图像可知,在时刻M达到最大值,之后M减小,结合方程式系数可知,生成C的速率等于反应BM的速率之和,故之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为;
②,则斜率可以体现反应的活化能,斜率越大活化能越大,结合图乙,反应ⅰ、ⅱ正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b.前者小于后者;题干中物的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关系,不能判断反应ⅰ、ⅱ的、的大小关系,故选c。
10. c 羧基、氯原子 溶液、稀硝酸、溶液 8
【分析】反应①可以理解为先发生酯的水解反应,然后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②发生酯化反应,反应③中B分子内脱下1分子HCl形成三元环而生成C,反应④是C的酯基中-OCH3被-NH2替代生成D,同时有甲醇生成,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⑤可以理解为D脱去CO生成,据此解答。
【详解】(1)a.质谱法可确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故a不选;
b.核磁共振氢谱法可确定分子中不同位置的H的数目,故b不选;
c.红外光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故c选;
d.紫外光谱可用于确定分子中有无共轭双键,故d不选;
故选c;
(2)A的结构简式为,其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氯原子;羧基显酸性,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首先发生取代反应,然后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因此检验该官能团所需试剂有石蕊试液、溶液、稀硝酸、溶液。
(3)B还原氯原子和酯基,则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γ-丁内酯()的同分异构体满足:①能与NaOH溶液反应,含有酯基或羧基;②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含有碳碳双键,如果含有羧基,则相当于是丙烯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有3种;如果是甲酸形成的酯基,则相当于是丙烯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被HCOO-取代,有3种;或者是CH3COOCH=CH2、CH2=CHCOOCH3,则满足条件的为8种;γ-丁内酯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其结构简式为。
(5)参照“五步合成法”工艺结合逆推法以为原料合成的路线为。
11.(1)醚键
(2)或①;
(3) 5
(4) 消去反应
(5)
【分析】A经多步反应得到B,B与发生加成反应酸化得到C,D与2分子甲醇反应得到E,根据题干已知反应原理Johnson-Claisen 反应的过程可知,C与E反应生成F,F发生消去反应生成G,G转化为H,最终经多步反应生成角鲨烯。
(1)
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
(2)
对比D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一分子D与两分子甲醇脱去一分子水后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2CH3OH→H2O+、;
(3)
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28,则可能是少两个CH2或一个CO,X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气体,则X中应含有羧基,所以X应是比C少两个CH2,所以X中含有8个C原子,两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2,因羧基中有一个碳氧双键,所以其六元环上的碳均为饱和碳原子;六元环上的可能有一个取代基为-CH2COOH,有1种结构;也可能是两个取代基:-CH3、-COOH,可能为邻间对或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有4种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G共有1+4=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1:2:3:4:4的结构为;
(4)
根据Johnson - Claisen反应的过程,对比FG二者的结构可知反应为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对比GH结构可知,的左半部分黑框结构中醚键断裂生成羰基,碳碳双键消失形成碳链,则G右半部分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方框中结构为;
(5)
根据E和C反应生成F的反应可知可以由和通过Johnson - Claisen反应生成,根据D生成E的反应可知丙酮与甲醇发生类似的反应可以得到,而1,3-丁二烯与HBr加成可得,再水解可得,所以合成路线为。
12.(1) 取代(或硝化) 醛基
(2)可与生成的反应,使反应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
(4)
(5)
【分析】第①步反应中,发生了硝化反应,可从第2步反应的产物中有硝基得到证实,根据基团的位置可以确定A是。第②步反应显然是酚羟基与卤代烃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醚的一个反应:→。第③步反应,可从分子组成分析,前后差了1分子水,联系第⑤步反应的产物,这是一个脱水后形成五元环的反应:→。第④步反应,产物的分子组成多了2个H,少了2个O原子,加氢脱氧,应是硝基被还原成了氨基:→。第⑤步反应参照题给信息中的反应。第⑥步的(Boc)2O是由两分子C5H10O3脱水形成的酸酐,它与氮基反应生成酰胺。
【详解】(1)由分析可知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或硝化),反应③参加反应的官能团名称为醛基。
(2)反应②是酚羟基与卤代烃反应,有HCl生成,于是的作用就是除去生成的HCl,使溶液偏碱性,促进反应的进行。
(3)从反应流程图结合分析可知,反应⑤是氨基的氢与卤素原子结合成卤化氢脱去,化学方程式为: 。
(4)经过水解和氧化可得到化学式为的化合物Ⅰ,Ⅰ的同分异构体满足①分子结构中有一个六元环,该六元环可能由4个碳原子和一个O一个H构成,也可能由三个碳原子和三个杂原子构成;②谱显示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可知该结构必须为对称结构,其结构简式为。
(5)利用氨基的氢与氯代烃的卤素原子结合脱去卤代烃,实现碳链延长。所以利用甲苯硝化反应后,硝基再被还原为氨基, → → ;另外利用C=C与卤素加成反应得到氯代烃,,所以合成路线为:。
13.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防止发生倒吸 让完全分解而除去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溶液 97.0%(或0.970)
【分析】根据实验原理,装置A中采用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氨气,用碱石灰干燥后,在三颈烧瓶中氨气与CS2反应生成NH4SCN、NH4HS, 滴入KOH生成KSCN,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多余的氨气在E中发生反应2NH3++8H+=N2↑+2Cr3++7H2O转为氮气。
【详解】(1) A中为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三颈烧瓶内盛放有CS2、H2O和催化剂,进气导管口必须插入下层CS2液体中使反应物充分接触,防止发生倒吸;该反应比较缓慢,实验中可通过观察C中现象来控制A中NH3的生成速率,则氨气难溶于X,结合题给已知,则X的化学式为;
(3)NH4HS的热稳定性较NH4SCN差,则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保持三颈烧瓶内液体温度为105℃一段时间,其目的是让完全分解而除去,然后打开K2,继续保持液温105℃,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制得较纯净的KSCN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E中,氨气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被还原为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固体;
(6)铁离子遇硫氰化钾变红色,所以滴定过程的指示剂用硝酸铁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0.100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20mL,根据方程式(白色)可知,20.00mL溶液中KSCN的物质的量是0.020L×0.1mol/L=0.0020mol,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
14.(1)dehifg(gf)b(c)
(2) 盐酸 (或用表示)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取绿色溶液少许,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或在溶液Ⅱ中加入晶体,溶液变为绿色或在溶液Ⅱ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即可证明存在如上平衡)
(4) 干燥器 连续两次称量差值不超过0.1g或连续两次称量质量不变
【分析】制备流程的原理是利用粗铜粉(含杂质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铁,得到固体Ⅰ,然后溶于试剂X即盐酸(盐酸可以抑制阳离子水解),得到氯化铜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即溶液Ⅰ,然后加入试剂Y,调节溶液pH值,使溶液中铁离子沉淀,再过滤得到氯化铜溶液即溶液Ⅱ,溶液Ⅱ中加入试剂X即盐酸(抑制铜离子水解),然后通过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结晶得到,据此分析解答。
(1)
制备纯净、干燥的并与粗铜粉反应,则应先制备氯气,然后对氯气除杂、干燥,然后再与粗铜粉反应,且反应后要对剩余的氯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空气,故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连接过程中应注意气体通过洗瓶是长进短出),正确的顺序是dehifg(gf)b(c)。
(2)
经对制备流程分析,方案中的试剂X的名称是盐酸,起到溶解固体,抑制阳离子水解作用;试剂Y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中铁离子沉淀,试剂Y可以是,也可以是,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或用表示);操作③的目的是使氯化铜溶液从水中结晶析出,得到,故答案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
根据颜色转化(蓝色)(绿色)原理可知此转化是可逆的,则可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来检验溶液中是否有上述转化关系,故可取绿色溶液少许,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或在溶液Ⅱ中加入晶体,溶液变为绿色或在溶液Ⅱ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即可证明存在如上平衡。)
(4)
为测定产品中结晶水的数目x,使之放在坩埚中灼烧,为防止冷却过程中重新与水结合,故应放在干燥器中冷却;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重复b~d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值不超过0.1g或连续两次称量质量不变。
15.(1) 关闭,打开 关闭,打开
(2) 甲基橙
(3)抑制和的水解,防止被氧化
(4)趁热过滤
(5) ③⑤①④②⑥
【分析】Ⅰ.实验的目的为制备磷酸二氢铵(NH4H2PO4),实验原理为NH3+H3PO4=NH4H2PO4,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实验中要平衡气压防止发生倒吸;
Ⅱ.实验是制备FeC2O4 xH2O,由流程可知,FeSO4 7H2O与(NH4)2SO4在稀硫酸环境中反应,经过操作a得到,再与草酸在稀硫酸环境中反应,经过操作b得到。
【详解】(1)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因此实验中要平衡气压防止发生倒吸,则实验过程中,当出现倒吸现象时,应及时关闭K1,打开K2;当上述现象消失后,关闭,打开,继续通入氨气。
(2)当pH为4~5时,可制得NH4H2PO4,说明NH4H2PO4溶液显酸性,因此若不选用pH传感器,还可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从红色变为橙色时,停止通,即可制得溶液;若此时继续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氨气,氨气与反应生成(NH4)2HP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条件pH>4时,Fe2+易被氧气氧化,而Fe2+和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也会发生水解反应,则第一次加稀硫酸调溶液至1~2的目的是:抑制和的水解,防止被氧化。
(4)根据溶解度表可知,为了防止温度降低而析出一些低温下溶解度较小的杂质,如FeSO4 7H2O,则操作a是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5)为测定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含量,需将一定量样品完全分解、吸收并测定其中全部结晶水的质量,故实验步骤依次为: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和,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按图3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③打开、;⑤缓缓通入氮气;①点燃酒精灯,小火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 ②停止通入氮气,关闭、;⑥称重A;进行恒重操作;则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③⑤①④②⑥;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 xH2O)中n(FeC2O4):n(H2O)=1:x,n(FeC2O4)=mol,n(H2O)=,所以1:x=:,解出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x=。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温州瓯海区202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二次适应性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甘肃省兰州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一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