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武汉卷)-【提分必刷】备考2023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武汉卷)
(共13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Mg-24 Cu-64
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下列关于酒精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酒精挥发
C.酒精溶于水 D.酒精汽化
【答案】A
【解析】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B、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酒精溶于水是一个溶解过程,物理变化;D、酒精汽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故选A。
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氧化镁、液态氮 B.金刚石、冰水共存物、煤
C.水、生理盐水、天然气 D.氢气、澄清石灰水、乙醇
【答案】B
【解析】A、液态氮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是混合物,A错误。B、金刚石是一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单质,冰水共存物是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煤是混合物,B正确。C、生理盐水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错误。D、澄清石灰水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乙醇是纯净物,D错误。故选B。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清洗 D.塞紧橡皮塞
【答案】D
【解析】A、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操作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若看到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玻璃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滴瓶中的滴管是专用的,不用洗涤,操作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塞胶塞时不能将试管放到桌面上,容易导致试管破碎,操作不正确,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4.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
C.甲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
【答案】C
【解析】根据微观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是一氧化氮,乙是水。A、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中多变一的原则,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B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上分析可知,甲是一氧化氮,含有氧元素和氮元素,故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故C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乙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不改变,故D错误;故选C。
5.已知X能与Y反应生成MgSO4 和H2O,该反应可表示为:X+Y→MgSO4+mH2O(m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氧化镁、氢氧化镁或碳酸镁
B.X、Y中一定均含有氧元素
C.若m等于2时,则X和MgSO4质量比为1:3
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答案】B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碳酸镁中含有碳元素,而生成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X不可能是碳酸镁,故说法错误;B、X是氢氧化镁或氧化镁,Y是稀硫酸,因此X,Y中一定均含有氧元素,故说法正确;C、若m等于2时,则是氢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根据可知,X和MgSO4质量比为29:60,故说法错误;D、氢氧化镁或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故说法错误。故选B。
6.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现象 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熄灭,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 小木条无明显变化 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B烧杯中的浓氨水无明显变化 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 蜡烛产生的白烟被火柴点燃,使蜡烛重新燃烧
结 论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液态水和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白烟的成分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答案】C
【解析】A、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能检验氧气含量的多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B、实验过程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酚酞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只不过相同条件下酚酞分子运动的速率比氨分子运动的速率慢,该实验不能说明酚酞分子不运动,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C、水加热时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D、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白烟是液态石蜡凝固而成,其成分有固体石蜡也有液态石蜡,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故选C。
7.某废气可能含有CO、CO2、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红同学对废气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一次通过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
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也可以收集尾气
C.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废气中含有水蒸气
D.要检验废气中是否存在氢气,可在DE之间连接一个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
【答案】A
【解析】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废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的,因为B中澄清石灰水不一定能全部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选项错误;B、F 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也可以收集尾气,选项 正确;C、由于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废气中含有水蒸气变蓝,选项正确; D、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了水,要检验废气中是否存在氢气,可在 DE 之间连接一个盛有无水硫酸铜的 U 型管,选项正确。故选A 。
8.取4.66g碱式碳酸镁晶体[xMgCO3 yMg(OH)2 zH2O]置于氮气流中加热,实验时依次发生如下反应:晶体失去结晶水、Mg(OH)2分解为MgO和H2O、MgCO3分解为两种氧化物,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4~t5段固体的成分为MgO和MgCO3
B.该晶体中x:y:z的最简比=1:4:4
C.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晶体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
D.整个实验过程产生了0.9g水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和图像知,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t1~t2时间段碱式碳酸镁晶体脱去水,t3~t4时间段Mg(OH)2分解为氧化镁和水,在t5~t6时间段温度较高,MgCO3开始分解。A、由分析知,t3~t4时间段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水,则t4~t5段中,固体为MgO和MgCO3,故A正确;B、t1~t2段减少结晶水的质量为4.66g-3.94g=0.72g;t3~t4段是Mg(OH)2受热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3.94g-3.76g=0.18g,由,可求出晶体中Mg(OH)2的质量为0.58g; MgCO3的质量为4.66g-0.72g-0.58g =3.36g;所以x:y:z= : : =4:1:4,选B错误;C、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故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晶体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选C正确;D、由分析知,生成水的质量为:4.66g-3.76g=0.9g,故D正确。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2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26分)
9.(3分)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代半导体材料是硅,主要解决数据运算、存储问题;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为代表,主要解决数据传输问题;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氮化镓为代表,广泛应用到照明、显示、通讯等各大领域。
材料二:
(1)砷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
(2)氯化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硅的重要氧化物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与CO2相差很大(如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与CO2类似(如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写出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33;(2)GaCl3;(3)2NaOH+SiO2=Na2SiO3+H2O
【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砷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3;(2)镓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小于4,容易失去3个电子,元素化合价为+3,氯元素化合价为-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氯化镓的化学式是GaCl3;(3)二氧化硅化学性质与CO2类似(如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2NaOH+SiO2=Na2SiO3+H2O。
10.(4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__________;
(2)t3℃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方法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提纯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时,向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丙
D.将丙溶液的温度从t2℃升高到t3℃,一定有晶体析出
【答案】(1)25g;(2)甲>乙>丙;(3)降温结晶;(4)AB
【解析】(1)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25g;(2)
t3℃时,溶解度:甲>乙>丙,该温度下,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3)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A、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升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后,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升温后,丙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t2℃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3℃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符合题意;B、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C、t1℃时,溶解度:丙>乙>甲,该温度下,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丙<乙<甲,故得到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甲,不符合题意;
D、将丙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升高到t3℃,升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状态未知,不一定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故选AB。
11.(5分)胆矾(CuSO4 5H2O)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探究一:制备胆矾。
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含铜和锌)为原料制备胆矾。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已知氧化锌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ZnO+2NaOH=Na2Zn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探究二:从胆矾中提取铜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胆矾为原料,从胆矾中提取铜,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步骤IV中含有多步实验操作):
(3)试剂B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III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关于上述探究实验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探究一“碱溶”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搅拌、加热等多种措施
B.探究一中可用洗洁精溶解电池铜帽表面的油污达到除油污目的
C.探究二中试剂B还可以是Zn、Fe等活泼金属
D.探究二所得的滤液②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u2+、
【答案】H2O ;CuO+H2SO4=CuSO4+H2O;Ba(OH)2溶液 ;沉淀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AD
【解析】探究一:制备明矾(1)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守恒,由反应方程式可得反应前由1个锌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锌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则X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即为;(2)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含铜和锌)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和氧化锌,碱溶时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完全溶解氧化锌,过滤后得到滤渣氧化铜,再进行酸溶,由于酸溶后经过蒸发结晶过滤得到胆矾(CuSO4 5H2O),故酸溶时应当加入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探究二:从胆矾中提取铜;(3)胆矾溶于水得到硫酸铜溶液,步骤II加入试剂B除去硫酸根,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4)步骤III加入足量稀硝酸,硫酸钡不溶于酸,而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故实验现象是沉淀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5)A、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加入合适的催化剂等,因此在碱溶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用搅拌加热等多种措施,故A正确;B、洗洁精在清洗油污的过程中是乳化的作用,乳化是把油或难溶于水的有机物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故B错误;C、如果试剂B是锌、铁等活泼金属,虽然也可以把硫酸铜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但置换出的铜不与稀硝酸反应不会从滤液②中得到铜,与题目中的提取流程不相符,故C错误;D、由流程可得,沉淀X中为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过滤得到沉淀Y为硫酸钡,则滤液②中含有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也可能含有稀硝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液②中为硝酸铜,当硝酸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和过量硝酸,即滤液②中铜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故D正确;故选AD。
12.(10分)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浓硫酸、硫酸铜、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澄清石灰水等起反应。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甲烷的组成并测定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已知:白色无水CuSO4固体遇水会变蓝色。装置C、D、E中分别盛有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
①实验步骤:
Ⅰ.称取10.0g含有铜粉的CuO粉末 Ⅱ.通入甲烷气体
Ⅲ.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IV.继续通甲烷至玻璃管冷却
②有关现象:
①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②C中未见变蓝色;③E中未见出现浑浊。
③有关数据:
A中玻璃管及 物质总质量/g B装置及物质 总质量/g D装置及物质 总质量/g
反应前 110.0 132.0 130.0
反应后 108.4 132.9 13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则发生装置类型与 (填序号)相同。
A.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装置B中的试剂应选用 (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氢氧化钠浓溶液 C.浓硫酸
(3)甲烷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含有铜粉的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5)若实验中CuO未完全反应,则根据实验数据测得的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B;(2)C;(3)CH4+4CuO4Cu+CO2+2H2O;(4)80%;(5)不变
【解析】(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类型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相同,故选B;(2)装置C、D、E中分别盛有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流程可知,装置D是吸收二氧化碳,故装置B是吸收水,所以可用浓硫酸,故选C;
(3)由题意可知,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4CuO4Cu+CO2+2H2O;
(4)解:D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31.1g-130.0g=1.1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x=8.0g,
含有铜粉的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为
答:CuO的质量分数为80%。
(5)根据CH4+4CuO4Cu+CO2+2H2O可知,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水中氢的质量,所以只要保证甲烷完全反应即氧化铜足量即可,故实验中CuO未完全反应,对测得的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没有影响。故填:不变。
13.(4分)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4.4;(2)7.3%
【解析】(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12g+50g+50g-107.6g=4.4g;
(2)设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7.3%。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武汉卷)
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B D C B C A B
9.【答案】(1)33;(2)GaCl3;(3)2NaOH+SiO2=Na2SiO3+H2O
10.【答案】(1)25g;(2)甲>乙>丙;(3)降温结晶;(4)AB
11.【答案】H2O ;CuO+H2SO4=CuSO4+H2O;Ba(OH)2溶液 ;沉淀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AD
12.【答案】(1)B;(2)C;(3)CH4+4CuO4Cu+CO2+2H2O;(4)80%;(5)不变
13.【答案】(1)4.4;(2)7.3%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版权声明
(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
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
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
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
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
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
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
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
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
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武汉卷)
化学·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 8
A B D C B C A B
1.【答案】A
【解析】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B、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酒精溶于水是一个溶解过程,物理变化;D、酒精汽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故选A。
2.【答案】B
【解析】A、液态氮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是混合物,A错误。B、金刚石是一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单质,冰水共存物是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煤是混合物,B正确。C、生理盐水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错误。D、澄清石灰水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乙醇是纯净物,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A、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操作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若看到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玻璃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滴瓶中的滴管是专用的,不用洗涤,操作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塞胶塞时不能将试管放到桌面上,容易导致试管破碎,操作不正确,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微观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是一氧化氮,乙是水。A、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中多变一的原则,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B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上分析可知,甲是一氧化氮,含有氧元素和氮元素,故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故C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乙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不改变,故D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碳酸镁中含有碳元素,而生成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X不可能是碳酸镁,故说法错误;B、X是氢氧化镁或氧化镁,Y是稀硫酸,因此X,Y中一定均含有氧元素,故说法正确;C、若m等于2时,则是氢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根据可知,X和MgSO4质量比为29:60,故说法错误;D、氢氧化镁或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故说法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A、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能检验氧气含量的多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B、实验过程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酚酞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只不过相同条件下酚酞分子运动的速率比氨分子运动的速率慢,该实验不能说明酚酞分子不运动,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C、水加热时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D、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白烟是液态石蜡凝固而成,其成分有固体石蜡也有液态石蜡,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故选C。
7.【答案】A
【解析】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废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的,因为B中澄清石灰水不一定能全部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选项错误;B、F 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也可以收集尾气,选项 正确;C、由于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废气中含有水蒸气变蓝,选项正确; D、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了水,要检验废气中是否存在氢气,可在 DE 之间连接一个盛有无水硫酸铜的 U 型管,选项正确。故选A 。
8.【答案】B
【解析】由题意和图像知,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t1~t2时间段碱式碳酸镁晶体脱去水,t3~t4时间段Mg(OH)2分解为氧化镁和水,在t5~t6时间段温度较高,MgCO3开始分解。A、由分析知,t3~t4时间段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水,则t4~t5段中,固体为MgO和MgCO3,故A正确;B、t1~t2段减少结晶水的质量为4.66g-3.94g=0.72g;t3~t4段是Mg(OH)2受热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3.94g-3.76g=0.18g,由,可求出晶体中Mg(OH)2的质量为0.58g; MgCO3的质量为4.66g-0.72g-0.58g =3.36g;所以x:y:z= : : =4:1:4,选B错误;C、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故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晶体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选C正确;D、由分析知,生成水的质量为:4.66g-3.76g=0.9g,故D正确。故选B。
9.【答案】(1)33;(2)GaCl3;(3)2NaOH+SiO2=Na2SiO3+H2O
【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砷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3;(2)镓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小于4,容易失去3个电子,元素化合价为+3,氯元素化合价为-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氯化镓的化学式是GaCl3;(3)二氧化硅化学性质与CO2类似(如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2NaOH+SiO2=Na2SiO3+H2O。
10.【答案】(1)25g;(2)甲>乙>丙;(3)降温结晶;(4)AB
【解析】(1)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25g;(2)
t3℃时,溶解度:甲>乙>丙,该温度下,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3)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A、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升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后,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升温后,丙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t2℃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3℃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符合题意;B、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C、t1℃时,溶解度:丙>乙>甲,该温度下,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丙<乙<甲,故得到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甲,不符合题意;
D、将丙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升高到t3℃,升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状态未知,不一定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故选AB。
11.【答案】H2O ;CuO+H2SO4=CuSO4+H2O;Ba(OH)2溶液 ;沉淀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AD
【解析】探究一:制备明矾(1)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守恒,由反应方程式可得反应前由1个锌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锌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则X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即为;(2)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含铜和锌)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和氧化锌,碱溶时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完全溶解氧化锌,过滤后得到滤渣氧化铜,再进行酸溶,由于酸溶后经过蒸发结晶过滤得到胆矾(CuSO4 5H2O),故酸溶时应当加入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探究二:从胆矾中提取铜;(3)胆矾溶于水得到硫酸铜溶液,步骤II加入试剂B除去硫酸根,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4)步骤III加入足量稀硝酸,硫酸钡不溶于酸,而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故实验现象是沉淀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5)A、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加入合适的催化剂等,因此在碱溶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用搅拌加热等多种措施,故A正确;B、洗洁精在清洗油污的过程中是乳化的作用,乳化是把油或难溶于水的有机物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故B错误;C、如果试剂B是锌、铁等活泼金属,虽然也可以把硫酸铜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但置换出的铜不与稀硝酸反应不会从滤液②中得到铜,与题目中的提取流程不相符,故C错误;D、由流程可得,沉淀X中为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过滤得到沉淀Y为硫酸钡,则滤液②中含有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也可能含有稀硝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液②中为硝酸铜,当硝酸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和过量硝酸,即滤液②中铜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故D正确;故选AD。
12.【答案】(1)B;(2)C;(3)CH4+4CuO4Cu+CO2+2H2O;(4)80%;(5)不变
【解析】(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类型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相同,故选B;(2)装置C、D、E中分别盛有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流程可知,装置D是吸收二氧化碳,故装置B是吸收水,所以可用浓硫酸,故选C;
(3)由题意可知,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4CuO4Cu+CO2+2H2O;
(4)解:D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31.1g-130.0g=1.1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x=8.0g,
含有铜粉的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为
答:CuO的质量分数为80%。
(5)根据CH4+4CuO4Cu+CO2+2H2O可知,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水中氢的质量,所以只要保证甲烷完全反应即氧化铜足量即可,故实验中CuO未完全反应,对测得的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没有影响。故填:不变。
13.【答案】(1)4.4;(2)7.3%
【解析】(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12g+50g+50g-107.6g=4.4g;
(2)设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7.3%。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武汉卷)
(共13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Mg-24 Cu-64
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下列关于酒精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酒精挥发
C.酒精溶于水 D.酒精汽化
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氧化镁、液态氮 B.金刚石、冰水共存物、煤
C.水、生理盐水、天然气 D.氢气、澄清石灰水、乙醇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清洗 D.塞紧橡皮塞
4.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
C.甲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
5.已知X能与Y反应生成MgSO4 和H2O,该反应可表示为:X+Y→MgSO4+mH2O(m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氧化镁、氢氧化镁或碳酸镁
B.X、Y中一定均含有氧元素
C.若m等于2时,则X和MgSO4质量比为1:3
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6.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现象 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熄灭,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 小木条无明显变化 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B烧杯中的浓氨水无明显变化 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 蜡烛产生的白烟被火柴点燃,使蜡烛重新燃烧
结 论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液态水和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白烟的成分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7.某废气可能含有CO、CO2、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红同学对废气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一次通过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
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也可以收集尾气
C.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废气中含有水蒸气
D.要检验废气中是否存在氢气,可在DE之间连接一个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
8.取4.66g碱式碳酸镁晶体[xMgCO3 yMg(OH)2 zH2O]置于氮气流中加热,实验时依次发生如下反应:晶体失去结晶水、Mg(OH)2分解为MgO和H2O、MgCO3分解为两种氧化物,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4~t5段固体的成分为MgO和MgCO3
B.该晶体中x:y:z的最简比=1:4:4
C.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晶体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
D.整个实验过程产生了0.9g水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2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26分)
9.(3分)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代半导体材料是硅,主要解决数据运算、存储问题;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为代表,主要解决数据传输问题;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氮化镓为代表,广泛应用到照明、显示、通讯等各大领域。
材料二:
(1)砷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
(2)氯化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硅的重要氧化物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与CO2相差很大(如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与CO2类似(如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写出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0.(4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__________;
(2)t3℃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方法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提纯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时,向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丙
D.将丙溶液的温度从t2℃升高到t3℃,一定有晶体析出
11.(5分)胆矾(CuSO4 5H2O)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探究一:制备胆矾。
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含铜和锌)为原料制备胆矾。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已知氧化锌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ZnO+2NaOH=Na2Zn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探究二:从胆矾中提取铜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胆矾为原料,从胆矾中提取铜,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步骤IV中含有多步实验操作):
(3)试剂B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III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关于上述探究实验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探究一“碱溶”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搅拌、加热等多种措施
B.探究一中可用洗洁精溶解电池铜帽表面的油污达到除油污目的
C.探究二中试剂B还可以是Zn、Fe等活泼金属
D.探究二所得的滤液②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u2+、
12.(10分)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浓硫酸、硫酸铜、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澄清石灰水等起反应。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甲烷的组成并测定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已知:白色无水CuSO4固体遇水会变蓝色。装置C、D、E中分别盛有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
①实验步骤:
Ⅰ.称取10.0g含有铜粉的CuO粉末 Ⅱ.通入甲烷气体
Ⅲ.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IV.继续通甲烷至玻璃管冷却
②有关现象:
①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②C中未见变蓝色;③E中未见出现浑浊。
③有关数据:
A中玻璃管及物质总质量/g B装置及物质总质量/g D装置及物质总质量/g
反应前 110.0 132.0 130.0
反应后 108.4 132.9 13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则发生装置类型与 (填序号)相同。
A.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装置B中的试剂应选用 (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氢氧化钠浓溶液 C.浓硫酸
(3)甲烷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含有铜粉的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5)若实验中CuO未完全反应,则根据实验数据测得的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4分)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化学(上海卷)-【提分必刷】备考2023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化学(宿迁卷)-【提分必刷】备考2023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