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
一、单选题
1.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C.向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往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如图A、B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
C.20s至4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60s时溶质为NaOH和NaCl
4.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Ba(OH)2溶液 B.稀硫酸 C.CO2 D.无色酚酞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氨气 水蒸气 浓硫酸 洗气
B 硫酸镁 硫酸铜 镁粉 加入过量镁粉,过滤
C 银粉 铝粉 稀盐酸 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氯化钠 碳酸钠 氯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7.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夏天,钢轨的间隔变小 温度升高,铁原子间隔变小
C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二者在水中都解离出金属离子
A.A B.B C.C D.D
8.以下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水通电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碱溶液中存在OH-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下刚加热后的蒸发皿 B.稀释浓硫酸
C.熄灭酒精灯 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10.20℃时,将10gKOH固体加入100g水中全部溶解配制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只存在两种微粒
B.可用紫色石蕊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
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D.向该溶液中滴入指示剂酚酞会变蓝
11.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范围 6.6 -7.1 7. 35 -7.45 6.8 -7.4 0.8 -1.5
A.A B.B C.C D.D
1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对照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A.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鸡蛋清和牛奶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13.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红磷不足,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C.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目的 A. 检验溶液是否是碱溶液 B.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之一 C. 除去CO中的CO2 D.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操作
现象 溶液变蓝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两个洗气瓶中均无明显现象 甲瓶口出现白烟,乙瓶口无明显现象
结论 该溶液是碱溶液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是CO 甲瓶中是浓盐酸,乙瓶中是浓硫酸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某学校利用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含硫酸2.45%的废水1000g,理论上需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
16.溶液的酸碱度如图所示。
在pH为A的稀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加入一定量pH为B的氢氧化钠溶液,则pH______7(填标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17.(1)二氧化氮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 含有二氧化氮的废气进行处理。
①可以用 NaOH 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2NaOH==NaNO2+NaNO3+X,则 X 的化学式 为_______________ 。
②配制 200K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NaOH 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 NaOH 溶液___________ Kg,需要加水________________Kg。
(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 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经测定 a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写出b点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③取 c 点溶液蒸发得到二种盐,它们是硫酸钠和硫酸氢钠。现若将 15g10%的硫酸氢钠溶液和 10g10% 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
18.(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A中水作_________(填“溶质”或“溶剂”)。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实验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2NaCl + 2H2O 通电 2NaOH + H2↑+ Cl2↑。
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右图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Ⅰ.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5)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6)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过程中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则测定的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四、简答题
19.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请你用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各用两种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1)物理方法:①______;②______.
(2)化学方法: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和结论)
①______;②______.
五、计算题
20.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 5g-7. 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 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下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 Mg(OH)2+2HCl=MgCl2 +2H2O。
xxx牌复方抑酸剂有效成分:氢氧化镁作用用途:用于治疗胃酸过重用法用童: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药物含量:每片含0.145g氢氧化镁
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恢复到正常范围
六、综合应用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氨分子扩散实验时对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其性质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1)常温常压下,氨气(NH3)极易溶于水。
(2)氨气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物质还原过程中,所含元素化合价会降低。
(3)Cu2O是红色固体,不溶于水,可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4)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探究一:趣味实验
该小组同学应用氨气性质,设计了图1实验。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根据图1进行实验,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水进入圆底烧瓶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圆底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
产生喷泉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喷泉为红色的现象说明______。
探究二:氨气的还原性
小组同学利用图2装置进行NH3的还原性实验探究(夹持装置已略去)。先通入干燥的氨气,再加热酒精灯。实验中观察到______现象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该实验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提出问题】充分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内的固体物质G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Cu
猜想二:Cu2O
猜想三: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G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溶液 ______
(1)定性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判断不准确,他的理由是______。
(2)定量分析:为进一步验证猜想,乙同学称取G物质7.2g,滴加稀硫酸至固体的量不再变化时,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固体质量为3.5g。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证明猜想______正确。
【反思交流】该小组同学认为上述装置存在明显不足,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D
4.A
5.A
6.C
7.A
8.C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20
16. 变大 d
17. H2O 50 150 Na2SO4 NaOH H2SO4+2NaOH=Na2SO4+2H2O 2NaHSO4+Ba(OH)2=Na2SO4+BaSO4↓+2H2O
18.(1)溶剂
(2) 降温冷却,吸收白烟
(3)软塑料瓶变瘪
(4)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5)2NaOH+MgCl2=Mg(OH)2↓+2NaCl
(6) 将氢氧化钠全部反应
取步骤②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所加氯化镁溶液过量。反之,则不过量
(7)偏大
19. 闻气味 加热 石蕊试液:取两种溶液少量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石蕊试液,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稀硫酸,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锌粒:取两种溶液少量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几粒锌粒,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硫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20.解:设可消耗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为m,
m=1.095g
服药一天后胃液中剩余盐酸溶质质量=9.0g-1.095g=7.905g>7.3g,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
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1.095g,理论上不能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
21. 氨气溶于水,导致烧瓶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 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黑色固体变红色,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B Cu、Cu2O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固体是氧化亚铜和铜的混合物,实验现象也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三 在C装置后面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