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怀宁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已知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
③海水、空气、胆矾、盐酸均为混合物
④苏打、氢氧化钠溶液、醋酸、小苏打均为电解质
⑤电解质的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②⑤ D.②⑤⑥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电解质
A 盐酸 NaOH 石墨 溶液
B 空气 胶体 铁
C 水银 铜
D 氨水 胆矾 NaCl
A.A B.B C.C D.D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盐酸滴在铜片上:
B.醋酸滴在大理石上: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
D.溶液和溶液混合:
4.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CO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
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SO、Cl-
D.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a2+、K+、HCO、NO
6.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中H元素被氧化
B.NO2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4∶3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
7.已知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每生成3分子,转移6个电子
B.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还原性:
D.参与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6
8.已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氧化产物 B.、的计量数是3:2
C.配平后X可以是“”
D.每生成1 mol就会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
9.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沾了一些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乙二酸,化学式为H2C2O4)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离子方程式为+H2C2O4+H+→CO2↑+Mn2++(未配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是H2C2O4 B.每消耗6个H+,转移5个电子
C.上述条件下还原性:Mn2+10.用下列方法:①KMnO4受热分解 ②KClO3受热分解(用MnO2作催化剂)③2H2O22H2O+O2↑ ④2Na2O2+2H2O=4NaOH+O2↑,若要制得相同分子个数的氧气,上述四种方法中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是
A.3:2:1:4 B.1:1:1:1 C.1:2:1:2 D.2:2:1:1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
B.遇粉立即产生的溶液:、、、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12.下列指定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
B.碳酸钙溶于醋酸:
C.钠和水反应:
D.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均为NA
B.14g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A
C.在标准状况下,1molH2和1mol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
D.1mol/LNaCl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是NA
14.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合理的是
A.观察丁达尔效应中光的“通路”,视线应与光束的方向平行
B.焰色试验的铂丝,在使用前应用稀硫酸洗净
C.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
D.定容之前,应上下颠倒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1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CO2的结构式:O=C=O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 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1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还原性强
C.第三周期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
17.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Y>W B.XZ3是离子化合物
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3
18.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9.在实验室里用以下方法制备并较长时间保存Fe(OH)2,能成功的是
A. B. C. D.
20.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溶液中通入气体后紫红色消失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气体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气体后橙色消失
21.C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将气体通过图中的洗气瓶,则甲、乙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
A.甲为NaOH溶液,乙为浓硫酸
B.甲为浓硫酸,乙为NaOH溶液
C.甲为饱和NaHCO3溶液,乙为浓硫酸
D.甲为浓硫酸,乙为饱和Na2CO3溶液
22.将11.2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X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已知:二氧化氮和四氧气化氮是相互转化的)
A.0.6molNO
B.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
C.0.2molNO2和0.1molN2O4
D.0.3molNO2和0.3molNO
23.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体积比1∶4充满一干燥的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最后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45 mol·L-1 B.0.036 mol·L-1 C.0.026 mol·L-1 D.0.028 mol·L-1
24.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晶、玛瑙、电子芯片等主要成分都是SiO2
B.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碳化硅俗称金刚砂,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D.水泥、玻璃、陶瓷是三大传统硅酸盐产品,都是混合物
25.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该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装置 X溶液 现象
Ⅰ 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无沉淀,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Ⅱ Na2SO4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Ⅲ H2SO4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
A.实验Ⅰ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H++OH =H2O
B.实验Ⅱ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有大量的Na+与OH
C.实验Ⅲ中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说明发生了反应Ba2++OH +H++=BaSO4↓+H2O
D.将实验Ⅱ中Na2SO4溶液换成CuSO4溶液,现象与原实验Ⅱ中的现象不同
三、填空题(2+2共4分)
26.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
(1)请将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不用配平)。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标出价态)________。
四、实验题
27.(14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 6H2O晶体。(图所示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_______。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 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FeCl3溶液FeCl3 6H2O晶体
步骤I中通入适量的Cl2作用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8.(10分)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为检验反应的产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实验现象和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
(2)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
(3)装置D和C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9.(方程式2分,共10分)表中显示了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D、E、C、Q、M、X代表6种短周期元素,请回答以下问题。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E形成的稳定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
(2)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M和X二者原子半径的关系是:X_____M(填“>”“=”或“<”)。
(3)由DX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D、M、C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 、 。
(4)写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其他试剂制取X单质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填化学式)。
30.(12分)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可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的___________会污染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的稀溶液在常温下可铜反应并生成B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现象___________。
试卷第6页,共8页
怀宁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详解】①为酸性氧化物,故①错误;
②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在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故②正确;
③胆矾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属于纯净物,故③错误;
④碱石灰为混合物,故④错误;
⑤部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这些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故⑤正确;
⑥为电解质,但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故⑥错误;
综上分析②⑤正确,故答案选C。
2.D
【详解】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K2SO4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
B.Fe(OH)3胶体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B错误;
C.CuSO4·5H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铜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C错误;
D.氨水为氨气和水的混合物,胆矾为纯净物,C60只有C元素一种元素属于单质,Na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与盐酸不反应,A项错误;
B.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醋酸应写成化学式,即,B项错误;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C项正确;
D.溶液和溶液混合反应生成和两种沉淀,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在掌握“六看法”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基础上,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熟记应写成化学式形式的常见难溶、难电离的物质;遇到有限定条件的离子方程式,如试剂少量或过量,则需要注意对产物的影响;遇到使某离子恰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先配平相关离子的化学计量数,再综合分析。
4.C
【详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不能拆成氢氧根离子,故A错误;
B.氢离子、氢氧根、水少了系数2,不满足配比,故B错误;
C.和相对应,化学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
D.氯化银是沉淀不能拆,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A. 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CO与OH-间不生成沉淀、气体、水,故A符合;
B. Cu2+溶液呈蓝色,故B不符合;
C. 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SO会产生BaSO4沉淀,故C不符合;
D. 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H+、HCO会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
故选A。
6.D
【详解】A.NH3中H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未被氧化,A错误;
B.NO2中的N元素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变为N2中0价,化合价降低,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被还原,B错误;
C.在该反应中NH3为还原剂,NO2为氧化剂,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但由于二者摩尔质量不同,因此二者的质量比不是4∶3,C错误;
D.在该反应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7个N2中8个N原子是NH3氧化产生,6个N原子是NO2还原产生,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8:6=4∶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7.B
【详解】A.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为。由此可判断生成3分子,转移5个电子,A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
C.反应中,为还原剂,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C项错误;
D.为氧化剂,部分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参与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5,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8.B
【详解】A.由于中铁为+6价,高于反应物中铁的价态,故为氧化产物,故A正确;
B.由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及质量守恒得:,故B错误;
C.由以上方程式可知C正确,故C正确;
D.由铁的价态变化知生成1 mol就会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故D正确;
故选:B。
9.B
【详解】A.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所以高锰酸钾是氧化剂、草酸是还原剂,则发生氧化反应的是H2C2O4,故A正确;
B.反应2MnO+5H2C2O4+6H+=10CO2↑+2Mn2++8H2O,每消耗6 mol H+,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0mol,故B错误;
C.H2C2O4作还原剂,则还原性:Mn2+<H2C2O4,故C正确;
D.该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所以生成物中应该是水,故D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反应①、②中仅有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被氧化,生成1mol氧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反应③、④中仅有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被氧化,生成1mol氧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制得相同分子个数的氧气,上述四种方法中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是2:2:1:1,故选D。
11.D
【详解】A.Fe3+显棕(黄)色,而题意为无色透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Al与碱或非氧化性酸反应都能产生成H2,既能与H+反应,又能与OH-反应,这些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Ba2+和反应生成沉淀BaSO4,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这些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点睛】离子共存分析时,一“颜色”,注意溶液是否为无色溶液,为紫色、Cu2+为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橙色、黄色;二“酸碱性”,需要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溶液显酸性或碱性;三“特殊”,(H+)具有强氧化性;四“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2.C
【详解】A.氯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为弱酸,则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碳酸钙溶于醋酸,醋酸为弱酸,则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 ,故B错误;
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H2↑,故C正确;
D.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则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组成,故1mol物质中不一定含NA个分子,故A错误;
B.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1个氮气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14g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A,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态,故体积不是22.4L,故C错误;
D.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观察丁达尔效应中光的“通路”,视线应与光束的方向垂直,故A错误;
B.焰色试验的铂丝,在使用前应用稀盐酸洗净,故B错误;
C.钠、钾是活泼金属,白磷易自燃,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故C正确;
D.定容之后,应上下颠倒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故D错误;
选C。
15.B
【详解】A.CO2分子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 O,A正确;
B.S2-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
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该氧原子可以表示为,C正确;
D.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过氧化钠的电子式:,D正确;
故选B。
16.B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则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A正确;
B.还原性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电子的数目无关,所以Na易失去电子,Na的还原性比Al的强,故B错误;
C.第三周期从钠到氯,金属性在减弱,非金属性在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故C正确;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在减弱,所以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故D正确;
故选B。
17.D
【分析】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X为Al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W为O元素,Y为S元素,Z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非金属性同主族从上至下逐渐减弱:Y<W,A错误;
B.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
C.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硫酸和高氯酸,两者均为强酸,次氯酸也是氯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合物,但次氯酸为弱酸,C错误;
D.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铝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l2S3,D正确;
答案选D。
18.B
【详解】A. 燃烧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生物生长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题意;
B. 粉身碎骨浑不怕发生的反应为:CaO+H2O=Ca(OH)2,要留清白在人间对应的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二者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 燃烧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动物生长中呼吸作用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不合题意;
D. 黑火药爆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C
【详解】A.NaOH溶液加入时会带入氧气,会氧化氢氧化亚铁变为氢氧化铁,不能成功得到氢氧化亚铁,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得到氢氧化亚铁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装置是利用铁和稀硫酸现制FeSO4,并用产生的H2赶走试管和溶液中的氧气,故C符合题意;
D.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胶头滴管伸入到液面以下,暂时隔绝氧气,但是不能较长时间保存Fe(OH)2,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0.C
【详解】A.SO2通入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紫色褪去,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不选A;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因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其酸性氧化物性质,故不选B;
C.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选C;
D.SO2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不选D;
选C。
21.C
【详解】C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先将气体通入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除掉SO2,再用浓硫酸除掉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2.B
【详解】根据题意n(OH-)= =0.6mol,则金属离子为0.3mol,转移0.6mol电子。
A.若生成0.6molNO,氮元素获得电子数为0.6mol×(5-2)=1.8mol,选项A错误;
B.若生成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氮元素获得电子数为0.1mol×(5-2)+0.3mol=0.6mol,选项B正确;
C.若生成0.2molNO2和0.1molN2O4,氮元素获得电子数为0.4mol×(5-4)=0.4mol,选项C错误;
D.若生成0.3molNO2和0.3molNO,氮元素获得电子数为0.3mol×(5-4)+0.3mol×(5-2)=1.2mol,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3.B
【详解】O2+4NO2+2H2O=4HNO3,由该方程可以看出1体积的氧气与4体积的二氧化氮恰好可以完全与水反应,换句话说将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水将充满整个烧瓶,整个溶液的体积就是烧瓶的体积,假设烧瓶体积1 L, NO2气体物质的量为=0.036mol,根据氮元素守恒,可推断HNO3物质的量为0.036mo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0.036mol/L,答案选B。
24.A
【详解】A.电子芯片中主要成分为硅单质,故A错误;
B.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水玻璃与强酸反应可制备硅胶,故B正确;
C.碳化硅俗称金刚砂,其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故C正确;
D.传统三大硅酸盐产品为水泥、玻璃、陶瓷,均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A。
25.C
【详解】A.酚酞遇碱变红,Ba(OH)2溶液显碱性,滴加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H+ + OH- =H2O,溶液红色褪去,故A正确;
B.Ba(OH)2 与Na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Ba(OH)2 +Na2SO4= BaSO4↓ + 2NaOH,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有大量的Na+与OH-,故B正确;
C.H2SO4 与B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Ba2+ + 2OH- + 2H+ + = BaSO4↓+ 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灯泡变暗,氢氧根浓度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故C错误;
D.CuSO4 与B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Ba(OH)2 +CuSO4= BaSO4↓ + Cu(OH)2 ↓,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灯泡逐渐变暗,氢氧根浓度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与Na2SO4的实验现象不同,故D正确;
答案选C。
26. 、、、、、 Cr(+6价)
27.(1)3Fe+4H2O(g)Fe3O4+4H2↑
(2) 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右端管壁有水珠出现 除去H2中的水蒸气 防止暴沸
(3)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滤液变红,则存在Fe3+,若不变色,则不存在Fe3+
(4) 氧化Fe2+成Fe3+ 2Fe2++Cl2=2Fe3++2Cl-
【分析】A装置中加热产生水蒸气,加入碎瓷片为防止爆沸。水蒸气到达B装置,在高温下和铁粉反应,生成Fe3O4和H2,C装置收集产生的H2。D装置除去H2中含有的水蒸气,随后H2进入E装置中,还原其中的氧化铜,生成H2O和紫红色的Cu。
【详解】(1)B装置中发生水蒸气和铁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2)E中发生H2和CuO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右端管壁有水珠出现。D作用是除去H2中的水蒸气。A中碎瓷片作用是防止暴沸。
(3)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具体操作是: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滤液变红,则存在Fe3+,若不变色,则不存在Fe3+。
(4)滤液中含有Fe2+,Cl2的作用是氧化Fe2+使其变成Fe3+,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8.(1) 白色固态变蓝CuSO +5H O═CuSO ·5H O ; 水
(2) 品红褪色 二氧化硫
(3)D的作用:检验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C的作用: 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29.(1) 第二周期第ⅣA族 O=C=O
(2) HClO4 <
(3) 共价 离子键、共价键
(4)
【分析】D、E、C、Q、M、X代表6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为氢、碳、氧、氟、钠、氯;
【详解】(1)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碳形成的稳定氧化物为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C=O;
(2)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变大,原子半径变小,M和X二者原子半径的关系是:X(3)由HCl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D、M、C所形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
(4)实验室制取氯气单质的反应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反应中锰元素得到电子做氧化剂、氯元素失去电子做还原剂,故氧化剂是;双线桥表示了电子的得失情况,为 。
30.(1) H2SO4 酸雨
(2) N2 NO2 3Cu+84HNO3(浓)=3Cu(NO3)2+2NO↑+4H2O 出现无色气泡,出液面变红棕色。
答案第6页,共1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甘肃省兰州市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天津市部分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试卷(二)(二模)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