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的是
A.与 B.与
C.与 D.与
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
C.加入显红色的溶液中:、、、
D.白醋中:、、、
3.下列气体中,能与血红蛋白中的以配位键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是
A. B. C. D.
4.“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选项 已知信息 推论
A. 原子半径: 离子半径:
B. 非金属性: 还原性:
C. 酸性: 酸性:
D. 的分子构型为V形 二甲醚的分子骨架()构型为V型
A.A B.B C.C D.D
5.“暖冰”是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用“暖冰”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C.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不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6.下列各项比较中前者高于(或大于或强于)后者的是
A.CH4在水中的溶解度和NH3在水中的溶解度
B.I2在水中的溶解度和I2在CCl4中的溶解度
C.I与H形成共价键的极性和F与H形成共价键的极性
D.CH3COOH的酸性和CH3CH2CH2COOH的酸性
7.化合物A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图,A能除去锅炉水中溶解的氧气,下列对A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所含的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0∶1
C.N的杂化方式均为杂化 D.N的化合价均为价
8.中国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PH3)气体。PH3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贮粮中用于防治害虫,一种制备PH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P4)分子呈正四面体形,键角为60°
B.白磷与浓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3NaOH(浓)+3H2OPH3↑+3NaH2PO2
C.次磷酸的分子式为H3PO2,属于一元酸
D.理论上,1mol白磷可生产2molPH3
9.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SO2+Ba2++H2O=BaSO3↓+2H+
B.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2HCO+Ca2+=CaCO3↓+H2O+CO2↑
C.将氯化铜溶液加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Cu(H2O)4]2+(aq)+4Cl—(aq)[CuCl4]2—(aq)+4H2O(l) △H>0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ClO—+H2O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与CO2的分子立体构型均为直线形
B.SiO2中的键长大于CO2中的键长,所以SiO2的熔点比CO2高
C.H2O和NH3中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D.凡是具有规则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
11.配位化学是化学科学中重要的部分。配位是配体孤电子对填充中心原子空轨道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的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B.、均可作为配合物的配体
C.中配体为,中心铁离子的4个配体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同
D.溶液能用来检验是因为与形成的配合物显红色
12.下列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D.
13.侯氏制碱法中涉及反应:。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所含配位键数目为
B.常温常压下,44g所含分子数目为
C.1mol晶体中所含数目为
D.17g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和数目之和为
14.有关氢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的原因之一是乙醇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B.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原因是前者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C.氢键的作用能介于化学键与范德华力之间
D.水的沸点比甲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甲醛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15.下列关于丙烯(CH3—CH =CH2)的说法正确的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不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二、填空题(共8题)
16.键角
①定义: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_______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②常见分子的键角:
分子式 键角 分子空间构型
CO2 180° 直线形
H2O 105° V形
NH3 107° 三角锥形
③意义:键角可反映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描述分子结构的重要参数,多原子分子的键角一定,表明共价键具有_______。
17.铜、镁等是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_______区,焰色反应时的4s电子会跃迁至4p轨道,写出的激发态电子排布式_______。
(2)分别向、溶液中加氨水至过量,前者生成白色沉淀,后者得到深蓝色溶液。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形成深蓝色溶液的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
(3)若在溶液中通入足量气体,使完全沉淀为,此时溶液中浓度为_______(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4)高温下容易转化为,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5)溶液中的水存在、等微粒形式,可看作是与通过氢键形成的离子,则的结构式为_______,空间构型为_______。
18.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黄色)、(紫红色)、(绿色)和(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和1mol。
(1)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绿色和紫色)_______。
(2)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___。
(3)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表示。经研究表明,是配合物,与不仅能以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所得与的配合物中,主要是与以个数比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若与以个数比配合,则与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
19.三种常见元素原子的结构信息如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结构信息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原子核外M层有1个成对的p电子 原子核外M层充满电子,N层有1个未成对的s电子
(1)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_____区,C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A的简单氢化物分子结合一个H形成阳离子后,其键角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下列分子结构图中“●”表示某种元素的原子,①中“●”表示A元素的原子,②③中“●”表示的原子其元素与A元素同周期,④中“●”表示的原子其元素与B元素同主族且与A元素同周期,“○”均表示氢原子,小黑点“·”均表示没有参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短线均表示共价键。
上述四种物质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20.X、Y、Z、W、Q、R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的原子,Z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Y、Z、W分别与X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依次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形和V形,Q的各级电离能如表,W与R是同族元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Q I1 I2 I3 I4 I5…
电离能(kJ/mol) 496 4562 6912 9543 13353…
(1)W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化合物Q2W2的电子式_______,化合物XYZ的结构式_______。
(3)Y、Z、W分别与X形成常见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是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4)RW3分子中的键角_______,RW2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
(5)根据等电子原理,指出与Z2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要求写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21.蓝色的无水在吸水后会变成粉红色的水合物,该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所以无水,常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现有无水,吸水后变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水合物中x=______。
(2)若该水合物为配合物,其中的配位数为6,经测定得出该配合物内界和外界含有的个数之比为1:1,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
22.回答下列问题:
(1)1molCO2中含有的σ键个数为__。
(2)已知CO和CN-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如下:N2O4(l)+2N2H4(l)=3N2(g)+4H2O(g)。若该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则形成的σ键有__mol。
(4)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子,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__。
(5)1mol乙醛分子中含σ键的个数为__,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__。
23.氮化锶()是工业上生产荧光粉的原材料,遇水剧烈发生水解反应。实验室常用Sr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某研究团队设计以下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锶与镁、钙同主族,锶能与水、、、等快速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中玻璃管之间需用橡皮管连接,其连接方法是先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中。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hi→_______(填小写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连接顺序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欲使Sr反应完全,当吸收氮的作用减缓时将温度提高到700~750℃,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中美科学家合作发现钙和锶在上吸附很强,同主族的Be与Mg不具备该性能。钙和锶可以均匀地覆盖在表面上形成。上可吸附至少92个氢分子(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吸附相同数目氢分子时,储氢质量分数比高
B.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
C.储氢是与发生加成反应
D.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能与金属原子未占据的d轨道有关
参考答案:
1.A
【解析】
选项 成键电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 价电子对数 杂化轨道类型
A 3 4
3 3
B 4 4
2 4
C 3
3
D 3 3
3 3
故选:A。
2.A
【解析】A.的溶液中,、、、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含有,能将氧化,能与结合成,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白醋中含有醋酸溶液显酸性,会与反应生成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B
【解析】能与人体血红蛋白中的以配位键结合,与血红蛋白中的结合的能力远远强于与血红蛋白中结合的能力,因此一旦与血红蛋白中的结合,就很难与血红蛋白中的结合,机体出现缺氧现象,即引起机体中毒。
故选B。
4.D
【解析】A.Na+、Mg2+、O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一般来说,电子层数相同,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因此离子半径是O2->Na+>Mg2+,故A错误;
B.一般非金属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即还原性:N3->O2->F-,故B错误;
C.卤素原子半径越大,非金属性越弱,与H结合能力越弱,在水溶液中越容易电离,酸性越强,Te、Se、S原子半径减小,非金属性增强,与氢元素的结合能力越强,在水溶液中越难电离,酸性:H2Te>H2Se>H2S,故C错误;
D.水分子和二甲醚中氧原子成键方式相同,都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数均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4,即杂化类型均为sp3杂化,立体结构相似,都为V形,故D正确;
答案为D。
5.D
【解析】A.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燃烧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呈血红色,说明燃烧生成了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故A正确;
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产新的物质,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
C.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否则20℃时,水分子不能瞬间凝固形成冰,故C正确;
D.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该物质可能是双氧水,故D错误;
答案选D。
6.D
【解析】A.CH4不溶于水,NH3极易溶于水,故A不符合;
B.I2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I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I2在 CCl4溶液中的溶解度,故B不符合;
C.I的非金属性小于F,所以I与H形成共价键的极性比F与H形成共价键的极性弱,故C不符合;
D.CH3是供电子基团,使酸性减弱,脂肪酸随碳数增大而酸性下降,故CH3COOH的酸性比CH3CH2CH2COOH的酸性强,故D符号;
故选D。
7.C
【解析】A.因氨气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即氮原子与所连的三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所以A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错误;
B.一个单键就是1个σ键,一个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所以A分子中含有11个σ键和1个π键,故B错误;
C.分子中氮原子均形成单键,且患有1对孤对电子,所以N的杂化方式均为杂化,故C正确;
D.因N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氢,与氮原子所连的氨基中的氮的化合价为-2价,故D错误;故答案选C。
8.D
【解析】A.白磷的分子的结构为,白磷分子呈正四面体,键角60°,A正确;
B.由流程分析白磷与浓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3NaOH(浓)+3H2OPH3↑+3NaH2PO2,B正确;
C.次磷酸钠分子式可得,次磷酸的分子式为H3PO2,由于氢氧化钠过量生成次磷酸钠,所以其属于一元酸,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发生的反应有P4+3NaOH(浓)+3H2OPH3↑+3NaH2PO2、、,所以,所以若起始时有1molP4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2.5molPH3,D错误;
故选D。
9.A
【解析】A.将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一氧化氮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3Ba2++2NO+2H2O=3BaSO4↓+2NO↑+4H+,故A错误;
B.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a2+=CaCO3↓+H2O+CO2↑,故B正确;
C.将氯化铜溶液加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说明溶液中的四水合铜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四氯合铜离子和水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H2O)4]2+(aq)+4Cl—(aq)[CuCl4]2—(aq)+4H2O(l) △H>0,故C正确;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发生的反应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D正确;
故选A。
10.C
【解析】A.SO2中硫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有一个孤电子对,是V形分子,CO2中碳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是直线形分子,A错误;
B.CO2是分子晶体,CO2的熔化与C=O键能没有关系,其熔化只需要克服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SiO2是原子晶体,其熔化要破坏Si-O共价键,共价键的强度远远大于范德华力,所以SiO2的熔点比CO2高,B错误;
C.水分子中中心原子氧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氨气中中心原子氮的价层电子对数也为4,均采取sp3 杂化,C正确;
D.晶体具有以下特点: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才是晶体,D错误;
故选C。
11.B
【解析】A.中的阴离子为,中心原子S的σ键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则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故A正确;
B.不含有孤电子对,则不可作为配合物的配体,故B错误;
C.的中心离子Fe3+与4个形成配位键,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故4个配体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同,故C正确;
D.与能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的配合物显红色,故溶液能用来检验,故D正确;
故选B。
12.D
【解析】A.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分子中C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分子中H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达到最外层2个电子稳定结构,A不符合题意;
B.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HCl分子中Cl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HCl分子中H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达到最外层2个电子稳定结构,B不符合题意;
C.H2分子中H原子与H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H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C不符合题意;
D.CO2分子中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使分子中各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D符合题意;
选D。
13.B
【解析】A.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配位键数目,A错误;
B.常温常压下,44g为1molCO2,则所含分子数目为,B正确;
C.晶体中所含的是碳酸氢根离子,不是,C错误;
D.17g为1mol,根据物料守恒,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数目之和为,D错误;
故选B。
14.B
【解析】A.溶质和溶剂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时能促进溶质的溶解,乙醇和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A正确;
B.分子间氢键升高物质的熔沸点,分子内氢键降低物质的熔沸点,邻羟基苯甲醛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对羟基苯甲醛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前者熔沸点高于后者,故B错误;
C.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但其作用力大于范德华力而小于化学键,所以其作用力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故C正确;
D.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水的熔沸点比甲醛高,故D正确;
故选:B。
15.A
【解析】A.C-C、C-H键都是σ键,C=C键是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A正确;
B.C原子以四个单键结合的,即是sp3杂化,以C=C结合的,即是sp2杂化,B错误;
C.同种原子结合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丙烯中存在C-C,错误;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错误;
答案选A。
16. 相邻共价键 方向性
【解析】①键角定义: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③意义:键角可反映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描述分子结构的重要参数,多原子分子的键角一定,表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17. 中的价层电子排布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 三角锥型
【解析】(1)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IB族,属于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焰色反应时的4s电子会跃迁至4p轨道,则的激发态电子排布式。
(2)与氨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溶液与氨水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蓝色沉淀溶解,发生反应,得到深蓝色溶液,形成深蓝色溶液的离子的化学式为。
(3)若在溶液中通入足量气体,发生反应,使完全沉淀为,则根据方程式的比例关系知,此时溶液中浓度为。
(4)高温下容易转化为,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是因为中的价层电子排布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
(5)溶液中的水存在、等微粒形式,可看作是与通过氢键形成的离子,则的结构式为,的中心原子O的孤电子对数为,成键电子对数为1,则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
18.(1) [Co(NH3)6]Cl3 [Co(NH3)5Cl]Cl2 [Co(NH3)4Cl2]Cl
(2)6
(3) [Fe(SCN)]Cl2 FeCl3+5KSCN=K2[Fe(SCN)5]+3KCl
【解析】(1)
由题意知,1mol四种配合物中的自由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1mol,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Co(NH3)6]Cl3、[Co(NH3)5Cl]Cl2、[Co(NH3)4Cl2]Cl。
(2)
这几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Co(NH3)6]Cl3、[Co(NH3)5Cl]Cl2、[Co(NH3)4Cl2]Cl,所以其配位数都是6。
(3)
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2+;如果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5]2-,故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K2[Fe(SCN)5]与KCl,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FeCl3+5KSCN=K2[Fe(SCN)5]+3KCl。
19. ds 3d104s1 变大 NH3 C2H2 CH4 H2O ①③④
A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A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则A为N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M层有1个成对的p电子,则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故B为S元素;C元素原子核外M层充满电子,N层有1个未成对的s电子,则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18+1=29,则C为Cu元素,然后根据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B是S,C是Cu元素。
(1)C为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ⅠB族,属于ds区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2)A是N,其简单氢化物是NH3,NH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是107°18′,当其结合一个H+形成,为正四面体形,键角是109°28′,可见NH3变为后,键角变大;
(3)①小黑球是N原子,①表示的物质为NH3,NH3分子中的中心原子N有3个σ键电子对,含有1个孤电子对,N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
②中小黑球与N同一周期,结合其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可知其为C原子,②表示的物质为C2H2,结构式是H—C≡C—H,中心原子C有2个σ键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2,采取sp杂化;
③小黑球与N同一周期,结合其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可知其为C原子,为CH4,中心原子C有4个σ键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则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
④中小黑球与S同一主族,与N同一周期,则该原子是O原子,④表示的物质为H2O,中心原子O有2个σ键电子对,含有2个孤电子对,则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
可见上述四种物质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3转化的物质序号是①③④。
20. 1s22s22p4 H-C≡N H2O>NH3>CH4 120 V形 CO CN-
X、Y、Z、W、Q、R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的原子,X为H;由Q的各级电离能可知Q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超过5,其中I1 I2,说明Q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Q为Na;X、Y、Z、W、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Y、Z、W分别与X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依次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形和V形,则Y、Z、W依次为C、N、O;W与R是同族元素,R为S;据此分析作答。
【解析】根据分析,X、Y、Z、W、Q、R依次为H、C、N、O、Na、S;
(1)W为O,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答案为:1s22s22p4。
(2)Q2W2为Na2O2,Na2O2中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电子式为;XYZ为HCN,其结构式为H-C≡N;故答案为:;H-C≡N。
(3)Y、Z、W分别与X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CH4、NH3、H2O,C、N、O都属于第二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因为非金属性:O>N>C,则稳定性顺序为H2O>NH3>CH4;故答案为:H2O>NH3>CH4。
(4)RW3为SO3,其中S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σ键电子对数为3,价层电子对数为3,S采取sp2杂化,立体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RW2为SO2,S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σ键电子对数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立体构型为V形;故答案为:120°;V形。
(5)Z2为N2,用替代法,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CO,离子有CN-、等;故答案为:CO、CN-。
21. 6
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配位数为6,经测定得出该配合物内界和外界含有的个数之比为1:1,内界含有1个氯离子和5个水分子,由此确定化学式。
【解析】(1)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
则,解得。故答案为:6;
(2)中的配位数为6,由题意知该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各有1个氯离子,则内界含有1个氯离子和5个水分子,外界含有1个氯离子和1个结晶水,故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22. 2NA(1.204×1024) 1:2 1:1 5.5 5:1 6NA(3.612×1024) 7
共价单键全是键,双键含1个键和1个π键,三键含1个键和2个π键,据此解答。
【解析】(1)分子内含有2个碳氧双键,双键中一个是键,另一个是π键,则中含有的键个数为(1.204×1024);
(2)的结构式为,推知的结构式为,含有1个键、2个π键,即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2;的结构式为,分子的结构式为,分子中键与π键均为2个,即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1;
(3)反应中有键断裂,即有参加反应,生成和,则形成的键有;
(4)设分子式为,则,合理的是,n=4,即分子式为,结构式为,所以一个分子中共含有5个键和1个键,即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5:1;
(5)1个乙醛分子中存在1个碳氧双键,5个单键,1个分子中存在1个碳氧双键,6个单键,故乙醛中含有键的个数为6NA(3.612×1024),1个分子中含有7个键。
23.(1)将橡皮管和玻璃管湿润
(2)
(3) acbde fghi 除去C中生成的水蒸气和未反应的氨气 根据长颈漏斗中液面变化,控制气体流速
(4)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5)AD
由题干“氮化锶遇水剧烈发生水解反应,实验室常用Sr和N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可知,制备过程中防水,结合已知信息“锶能与水、CO2、O2、NH3等快速发生反应”,还要防CO2、O2、NH3等气体,必须排装置中空气和防外界空气。装置A是用来制备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A流出气体NH3、水蒸气,气体经装置B除水,干燥管大孔进气小孔出气,然后再通过装置C把氨气转化成氮气,装置C流出气体是N2、未反应的NH3、水蒸气,氨气和水蒸气均能干扰实验,因此用装置E除去,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通一段时间气体后,再加热装置D制备氮化锶,此时还要防止外界空气中CO2、O2、H2O等气体进入装置D,因此最后再连接装置E,装置E中液封导气管,空气中氧气等气体都不会进入装置D中;停止实验时,考虑防倒吸等因素,因此先熄灭装置D的酒精灯,此时装置C还要加热,保证氮气进入装置D,防止倒吸和防止对产品纯度产生影响,再关闭装置A分液漏斗活塞,最后熄灭装置C的酒精灯。
(1)
橡皮管和玻璃管在连接时,应先用水润湿,再稍稍用力转动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中;
(2)
装置A是用来制备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装置A流出气体NH3、水蒸气,气体经装置B除水,干燥管大孔进气小孔出气,然后再通过装置C把氨气转化成氮气,装置C流出气体是N2、未反应的NH3、水蒸气,氨气和水蒸气均能干扰实验,因此用装置E除去,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通一段时间气体后,再加热装置D制备氮化锶,此时还要防止外界空气中CO2、O2、H2O等气体进入装置D,因此最后再连接装置E,装置E中液封导气管,空气中氧气等气体都不会进入装置D中,因此连接顺序为acbde→hi→fghi;装置E的作用从两个角度分析:先分析试剂的作用,除水和氨气,再分析仪器的作用,若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装置E中气体压强增大,可能在短时间内流入大量气体,因此需要控制产生气体的反应速率,也有可能后面某些装置堵塞,导致气体不流通;
(4)
当吸收氮的作用减缓时将温度提高到700~750℃,可使锶反应完全,故从速率和平衡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或平衡正向移动;
(5)
A.吸附相同数目氢分子时,M32C60的储氢质量分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Ca32C60比Sr32C60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则吸附相同数目氢分子时,储氢质量分数Ca32C60比Sr32C60高,A正确;
B.C60中每个碳原子含有3个σ键,所以采用的杂化方式为sp2,B错误;
C.Ca32C60储氢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C错误;
D.金属原子有未占据的d轨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能与金属原子未占据的d轨道有关,D正确;
答案选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