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1-2022度化学试题中考适应性训练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度化学试题中考适应性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2022·吉林模拟)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风吹草动 D.钻木取火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风吹草动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钻木取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2·吉林模拟)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且能用作保护气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 空气成分中氮气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含量最高及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3.(2022·吉林模拟)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氨气 C.硫酸铜 D.一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金刚石由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氨气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由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刚石、金属等由原子构成,氨气、氧气、一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盐类物质由离子构成分析。
4.(2021·福建)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测稀硫酸的pH
C. 倾倒稀硫酸
D. 滴加稀硫酸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正上方。
5.(2022·吉林模拟)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生成二氧化碳,能使面食松软可口,用于焙制糕点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
B、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C、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分析;
D、根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6.(2022·吉林模拟)屠呦呦——2015年获诺贝尔医学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发现的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其一个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C. 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22 ,不符合题意;
D.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5):22:(16×5),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7.(2022·吉林模拟)甲醛(CH2O)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
B.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1
C.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
D.利用该反应可有效缓解甲醛污染
【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则质量比为30:32,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 ,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中反应物为甲醛,利用该反应可有效缓解甲醛污染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化分析;
B、根据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反应中反应物为甲醛分析。
8.(2022·吉林模拟)下列有关教材中“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称量5g粗盐,全部倒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B.过滤:应先静置,然后再倒入过滤器内进行过滤
C.蒸发: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D.计算产率:所得精盐不干燥,可能导致产率高于100%
【答案】A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 溶解时要先称量粗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符合题意;
B.为提高过滤速度, 应先静置,然后再倒入过滤器内进行过滤 ,不符合题意;
C. 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不符合题意;
D. 所得精盐不干燥,会使精盐质量偏大,可能导致产率高于100%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溶解应先称量固体放入烧杯,再加水分析;
B、根据过滤前静置能提高过滤速率和效果分析;
C、根据蒸发皿使用要求分析;
D、根据精盐不干燥,会使精盐质量偏大分析。
9.(2022·吉林模拟)如图,a、b、c、d是四种含碳元素的物质,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相应类型的反应而生成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可以是H2CO3或CaCO3 B.物质b可以是C或CO
C.物质c可以是CO D.物质d可以是Na2CO3或NaHCO3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物质a分解可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H2CO3或CaCO3 ,不符合题意;
B. 物质b化合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C或CO ,不符合题意;
C. 物质c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碳,不会是CO ,符合题意;
D. 物质d通过复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以是Na2CO3或NaHCO3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元素的物质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分析,由所给反应类型确定各字母代表物质。
10.(2022·吉林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检验Na2CO3中是否含有NaOH——样品中依次加入酚酞溶液和稀盐酸
B.除去CaO中CaCO3——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
C.制取Cu(OH)2——硫酸铜溶液和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滤
D.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稀盐酸,溶液红色都会消失,不符合题意;
B.加足量水,原物质氧化钙与水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 硫酸铜溶液和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过滤后不能分离两种沉淀 ,不符合题意;
D. 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溶液,产生气泡的为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稀盐酸,可以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BaCl2溶液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和鉴别方法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而对于物质的鉴别,需通过现象的不同加以区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2022·吉林模拟)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的符号   ;
(2)写出水的化学式,并标出氢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H
(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氢元素符号为H;
(2)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 ;
【分析】(1)根据氢元素化合价分析;(2)根据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及化合价表示方法分析。
12.(2022·吉林模拟)水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净水时利用   的吸附性除去臭味;
(2)生活中可用   区分软水和硬水;
(3)水可用于灭火,主要灭火原理有隔绝空气和   。
【答案】(1)活性炭
(2)肥皂水
(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臭味;
(2)生活中可用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区分硬水和软水;
(3) 水蒸发吸热,水可用于灭火,主要灭火原理有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分析;
(3)根据水蒸发吸热降温分析。
13.(2022·吉林模拟)“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某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铒(Er)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铒(Er)原子质子数是   。
【答案】(1)金属元素
(2)68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铒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
(2) 铒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68;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14.(2022·吉林模拟)疫情期间,佩戴口罩能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回答有关问题:
(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播时仍然能呼吸到氧是因为氧气分子具有   和不断运动的性质;
(2)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有(填序号)   ;
(3)镀锌铁丝可通过弯折使之贴合鼻梁,此过程中体现其具有良好的   性且硬度较小的性质。
【答案】(1)小或质量小或体积小
(2)①③
(3)延展性或能弯曲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 佩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播时仍然能呼吸到氧是因为氧气分子体积很小和不断运动,可透过口罩;
(2)所用材料中聚乙烯、聚丙烯为合成材料,镀锌铁丝为金属材料;
(3) 镀锌铁丝可通过弯折使之贴合鼻梁,此过程中体现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且硬度较小的性质。
【分析】(1)根据分子体积、质量都很小分析;
(2)根据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3)根据金属的延展性分析。
15.(2022·吉林模拟)请根据下图实验,结合红磷燃烧在教材实验中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红磷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红磷必须足量的是实验    (选填“甲”、“乙”、“丙”)
(3)加入水或者细砂能够防止仪器炸裂的是实验   (选填"甲”、“乙”或“丙”) ;
(4)实验丙中,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5P+2O2 2P2O5
(2)甲
(3)乙
(4)①燃烧②不燃烧或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 红磷发生燃烧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是 5P+2O2 2P2O5 ;
(2)测氧气体积含量时为使氧气完全消耗,红磷必须足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燃烧条件中不要求红磷的用量;
(3)乙实验中为防止炸裂锥形瓶底,瓶底要放水或细砂;
(4) 实验丙中, 通过①处白磷燃烧②处白磷因不接触氧气不燃烧的对比,可证明燃烧需氧气;
【分析】(1)根据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三个实验的药品用量的要求分析;
(3)根据磷燃烧放出大量热分析;
(4)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分析,注意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
16.(2022·吉林模拟)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提倡“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
A.提倡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B.加大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提倡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塑料袋
D.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实现“零排放”,反应的生成物是 (填序号)
A.甲烷(CH4) B.甲酸(CH2O2) C.乙醇(C2H5OH)
【答案】(1)天然气或CH4
(2)A;B;D
(3)B
【知识点】绿色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 提倡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减少私家车使用,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符合“低碳生活”,A正确; 加大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合“低碳生活”,B正确; 提倡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塑料袋会造成浪费及污染环境,C错误;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可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生活”D正确;
(3)二氧化碳中碳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2,要使二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实现“零排放”,反应的生成物中含碳、氢、氧元素,且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甲烷中缺少氧元素,A错误;甲酸中含碳、氢、氧元素,且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B正确;乙醇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1,C错误;
【分析】(1)根据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分析;
(2)根据低碳生活符合节能、减排、环保等特点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不变分析。
17.(2022·吉林模拟)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
(2)t3℃时,KCl的溶解度为   g;
(3)t3℃时,将50g硝酸钾和50g氯化钾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或不变
B.将硝酸钾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晶体,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或不变
C.只有在t2℃时才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溶液和KCl溶液
D.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答案】(1)KNO3或硝酸钾
(2)40.0或40
(3)KCl或氯化钾
(4)A;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 由图示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
(2) t3℃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
(3) 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 将50g硝酸钾和50g氯化钾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氯化钾能形成饱和溶液;
(4) 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若采用降温,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若采用蒸发溶剂,则溶质质量分数增大,A正确; 将硝酸钾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晶体,若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等,若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原溶液,B正确;每一温度下都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溶液和KCl溶液,C错误; 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因未指明原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D错误;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2022·吉林模拟)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D组合制取氧气,写出发生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②   ;
(3)甲烷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常用醋酸钠(CH3COONa)固体与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碳酸钠,实验室要收集一瓶纯净的甲烷,回答下列问.题:
①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盾(填序号)   ;
②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应先(填序号)   。
A.将导管移出水面
B.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答案】(1)锥形瓶
(2)2H2O2 2H2O+O2↑;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3)BE;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制氧气,则选取的药品为过氧化氢,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复燃则证明已满;
(3) ① 实验室常用醋酸钠(CH3COONa)固体与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应选择B作发生装置, 甲烷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选择C或E收集; ②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故选A。
【分析】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加热,则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若反应物为固液,反应条件常温,则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看密度和溶解性,若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结合氧气制取及验满方法解答。
19.(2022·吉林模拟)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也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2)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图1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微观图示可知,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图2是溴化氢(HBr)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结合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微观图示,类比写出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4)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含硫酸废水,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3。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验证图3点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以利用氯化钡溶液或者石蕊溶液
B.反应到b点时,蒸发溶剂,得到的固体为纯净物
C.图3中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有Na2SO4和NaOH
D.图3所示a→c实验过程中,Na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②请你计算含硫酸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
解: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空格上填写适当内容)
列比例式(略),
x=    。
答:略。
【答案】(1)Ca(OH)2或氢氧化钙
(2)H+ OH-
(3)酸性;HBr+NaOH=NaBr+H2O
(4)BC;16g×20%或16×20%或3.2g或3.2;3.92g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农业上,可用于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2) 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发生变化的离子是 H+、OH- ;
(3) ①溴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氢离子,显酸性; ②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水;
(4)a点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利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验证其成分,A错误; 反应到b点时,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钠,蒸发溶剂,得到的固体为纯净物 ,B正确; 图3中c点所示溶液pH大于7,溶液中的溶质有Na2SO4和NaOH ,C正确; 图3所示a→b实验过程中,Na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b→cNa2SO4的质量不变,D错误;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
(2)根据酸和碱反应的实质分析;
(3)根据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呈酸性,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水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时溶液的pH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而判断各选项说法,由反应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分析。
20.(2022·吉林模拟)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制和废旧金属的回收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
(1)[活动一]金属冶炼历史悠久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红铜 (纯铜)升黄(黄铜)而后熔化造器”由此可知,黄铜的熔点比纯铜   (填“高”或“低”)。
(2)[活动二]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回收利用。
化学社团以“绿色化学”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活动。他们在实验室废液机中收集了含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设计了如图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多次采用过滤,该操作所需的仪器有:    (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仪器,并用序号回答)。
物质X加入到废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活动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支撑它的角钢塔架中含有铁、铜、锰(Mn),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设计实验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查阅资料]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
(4)[合理猜想]猜想1:Mn>Fe>Cu猜想2:Fe>Cu>Mn猜想3:   
(5)[设计实验]
实验1:如右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   ,排除猜想2;
实验2:将一打磨至光亮的锰片放入   溶液中,锰片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排除猜想3;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猜想1正确。
[反思与交流]去除角钢塔架上铁锈时一定要控制盐酸的用量。
【答案】(1)低
(2)ADEF;Fe+CuSO4=FeSO4+Cu
(3)强
(4)Fe>Mn>Cu
(5)有红色物质析出;FeSO4或FeCl2或Fe(NO3)2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黄铜为合金,黄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2)过滤所需仪器有烧杯(A)、玻璃棒(D)、铁架台(E)、漏斗(F),废水中加入物质X得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则X为铁,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3) 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4)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锰的活动性可能大于铁,可能小于铁大于铜,可能小于铜,故猜想3为 Fe>Mn>Cu ;
(5)猜想2不正确,则锰的活动性大于铜,将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观察到有红色物质析出;猜想3不成立,即铁的活动性小于锰,可利用锰与铁离子或亚铁离子的溶液反应的现象证明;
【分析】(1)根据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之前分析;
(4)根据铁的活动性大于铜,不确定锰与铜的活动性强弱分析;
(5)根据锰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锰能与铁盐或亚铁盐反应,由此证明三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分析。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度化学试题中考适应性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2022·吉林模拟)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风吹草动 D.钻木取火
2.(2022·吉林模拟)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且能用作保护气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2022·吉林模拟)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氨气 C.硫酸铜 D.一氧化碳
4.(2021·福建)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测稀硫酸的pH
C. 倾倒稀硫酸
D. 滴加稀硫酸
5.(2022·吉林模拟)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6.(2022·吉林模拟)屠呦呦——2015年获诺贝尔医学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发现的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7.(2022·吉林模拟)甲醛(CH2O)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
B.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1
C.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
D.利用该反应可有效缓解甲醛污染
8.(2022·吉林模拟)下列有关教材中“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称量5g粗盐,全部倒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B.过滤:应先静置,然后再倒入过滤器内进行过滤
C.蒸发: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D.计算产率:所得精盐不干燥,可能导致产率高于100%
9.(2022·吉林模拟)如图,a、b、c、d是四种含碳元素的物质,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相应类型的反应而生成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可以是H2CO3或CaCO3 B.物质b可以是C或CO
C.物质c可以是CO D.物质d可以是Na2CO3或NaHCO3
10.(2022·吉林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检验Na2CO3中是否含有NaOH——样品中依次加入酚酞溶液和稀盐酸
B.除去CaO中CaCO3——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
C.制取Cu(OH)2——硫酸铜溶液和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滤
D.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2022·吉林模拟)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的符号   ;
(2)写出水的化学式,并标出氢元素的化合价   。
12.(2022·吉林模拟)水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净水时利用   的吸附性除去臭味;
(2)生活中可用   区分软水和硬水;
(3)水可用于灭火,主要灭火原理有隔绝空气和   。
13.(2022·吉林模拟)“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某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铒(Er)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铒(Er)原子质子数是   。
14.(2022·吉林模拟)疫情期间,佩戴口罩能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回答有关问题:
(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播时仍然能呼吸到氧是因为氧气分子具有   和不断运动的性质;
(2)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有(填序号)   ;
(3)镀锌铁丝可通过弯折使之贴合鼻梁,此过程中体现其具有良好的   性且硬度较小的性质。
15.(2022·吉林模拟)请根据下图实验,结合红磷燃烧在教材实验中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红磷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红磷必须足量的是实验    (选填“甲”、“乙”、“丙”)
(3)加入水或者细砂能够防止仪器炸裂的是实验   (选填"甲”、“乙”或“丙”) ;
(4)实验丙中,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16.(2022·吉林模拟)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提倡“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
A.提倡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B.加大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提倡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塑料袋
D.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实现“零排放”,反应的生成物是 (填序号)
A.甲烷(CH4) B.甲酸(CH2O2) C.乙醇(C2H5OH)
17.(2022·吉林模拟)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
(2)t3℃时,KCl的溶解度为   g;
(3)t3℃时,将50g硝酸钾和50g氯化钾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或不变
B.将硝酸钾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晶体,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或不变
C.只有在t2℃时才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溶液和KCl溶液
D.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18.(2022·吉林模拟)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D组合制取氧气,写出发生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②   ;
(3)甲烷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常用醋酸钠(CH3COONa)固体与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碳酸钠,实验室要收集一瓶纯净的甲烷,回答下列问.题:
①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盾(填序号)   ;
②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应先(填序号)   。
A.将导管移出水面
B.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19.(2022·吉林模拟)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也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2)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图1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微观图示可知,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图2是溴化氢(HBr)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结合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微观图示,类比写出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4)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含硫酸废水,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3。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验证图3点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以利用氯化钡溶液或者石蕊溶液
B.反应到b点时,蒸发溶剂,得到的固体为纯净物
C.图3中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有Na2SO4和NaOH
D.图3所示a→c实验过程中,Na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②请你计算含硫酸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
解: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空格上填写适当内容)
列比例式(略),
x=    。
答:略。
20.(2022·吉林模拟)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制和废旧金属的回收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
(1)[活动一]金属冶炼历史悠久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红铜 (纯铜)升黄(黄铜)而后熔化造器”由此可知,黄铜的熔点比纯铜   (填“高”或“低”)。
(2)[活动二]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回收利用。
化学社团以“绿色化学”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活动。他们在实验室废液机中收集了含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设计了如图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多次采用过滤,该操作所需的仪器有:    (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仪器,并用序号回答)。
物质X加入到废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活动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支撑它的角钢塔架中含有铁、铜、锰(Mn),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设计实验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查阅资料]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
(4)[合理猜想]猜想1:Mn>Fe>Cu猜想2:Fe>Cu>Mn猜想3:   
(5)[设计实验]
实验1:如右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   ,排除猜想2;
实验2:将一打磨至光亮的锰片放入   溶液中,锰片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排除猜想3;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猜想1正确。
[反思与交流]去除角钢塔架上铁锈时一定要控制盐酸的用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风吹草动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钻木取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 空气成分中氮气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含量最高及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金刚石由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氨气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由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刚石、金属等由原子构成,氨气、氧气、一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盐类物质由离子构成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正上方。
5.【答案】A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生成二氧化碳,能使面食松软可口,用于焙制糕点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
B、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C、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分析;
D、根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其一个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C. 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22 ,不符合题意;
D.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5):22:(16×5),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则质量比为30:32,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 ,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中反应物为甲醛,利用该反应可有效缓解甲醛污染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化分析;
B、根据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反应中反应物为甲醛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 溶解时要先称量粗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符合题意;
B.为提高过滤速度, 应先静置,然后再倒入过滤器内进行过滤 ,不符合题意;
C. 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不符合题意;
D. 所得精盐不干燥,会使精盐质量偏大,可能导致产率高于100%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溶解应先称量固体放入烧杯,再加水分析;
B、根据过滤前静置能提高过滤速率和效果分析;
C、根据蒸发皿使用要求分析;
D、根据精盐不干燥,会使精盐质量偏大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物质a分解可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H2CO3或CaCO3 ,不符合题意;
B. 物质b化合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C或CO ,不符合题意;
C. 物质c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碳,不会是CO ,符合题意;
D. 物质d通过复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以是Na2CO3或NaHCO3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元素的物质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分析,由所给反应类型确定各字母代表物质。
10.【答案】D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稀盐酸,溶液红色都会消失,不符合题意;
B.加足量水,原物质氧化钙与水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 硫酸铜溶液和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过滤后不能分离两种沉淀 ,不符合题意;
D. 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溶液,产生气泡的为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稀盐酸,可以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BaCl2溶液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和鉴别方法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而对于物质的鉴别,需通过现象的不同加以区分。
11.【答案】(1)H
(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氢元素符号为H;
(2)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 ;
【分析】(1)根据氢元素化合价分析;(2)根据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及化合价表示方法分析。
12.【答案】(1)活性炭
(2)肥皂水
(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臭味;
(2)生活中可用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区分硬水和软水;
(3) 水蒸发吸热,水可用于灭火,主要灭火原理有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分析;
(3)根据水蒸发吸热降温分析。
13.【答案】(1)金属元素
(2)68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铒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
(2) 铒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68;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14.【答案】(1)小或质量小或体积小
(2)①③
(3)延展性或能弯曲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 佩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播时仍然能呼吸到氧是因为氧气分子体积很小和不断运动,可透过口罩;
(2)所用材料中聚乙烯、聚丙烯为合成材料,镀锌铁丝为金属材料;
(3) 镀锌铁丝可通过弯折使之贴合鼻梁,此过程中体现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且硬度较小的性质。
【分析】(1)根据分子体积、质量都很小分析;
(2)根据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3)根据金属的延展性分析。
15.【答案】(1)5P+2O2 2P2O5
(2)甲
(3)乙
(4)①燃烧②不燃烧或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 红磷发生燃烧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是 5P+2O2 2P2O5 ;
(2)测氧气体积含量时为使氧气完全消耗,红磷必须足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燃烧条件中不要求红磷的用量;
(3)乙实验中为防止炸裂锥形瓶底,瓶底要放水或细砂;
(4) 实验丙中, 通过①处白磷燃烧②处白磷因不接触氧气不燃烧的对比,可证明燃烧需氧气;
【分析】(1)根据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三个实验的药品用量的要求分析;
(3)根据磷燃烧放出大量热分析;
(4)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分析,注意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
16.【答案】(1)天然气或CH4
(2)A;B;D
(3)B
【知识点】绿色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 提倡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减少私家车使用,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符合“低碳生活”,A正确; 加大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合“低碳生活”,B正确; 提倡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塑料袋会造成浪费及污染环境,C错误;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可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生活”D正确;
(3)二氧化碳中碳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2,要使二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实现“零排放”,反应的生成物中含碳、氢、氧元素,且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甲烷中缺少氧元素,A错误;甲酸中含碳、氢、氧元素,且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B正确;乙醇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1,C错误;
【分析】(1)根据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分析;
(2)根据低碳生活符合节能、减排、环保等特点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不变分析。
17.【答案】(1)KNO3或硝酸钾
(2)40.0或40
(3)KCl或氯化钾
(4)A;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 由图示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
(2) t3℃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
(3) 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 将50g硝酸钾和50g氯化钾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氯化钾能形成饱和溶液;
(4) 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若采用降温,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若采用蒸发溶剂,则溶质质量分数增大,A正确; 将硝酸钾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晶体,若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等,若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原溶液,B正确;每一温度下都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溶液和KCl溶液,C错误; 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因未指明原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D错误;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答案】(1)锥形瓶
(2)2H2O2 2H2O+O2↑;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3)BE;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制氧气,则选取的药品为过氧化氢,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复燃则证明已满;
(3) ① 实验室常用醋酸钠(CH3COONa)固体与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应选择B作发生装置, 甲烷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选择C或E收集; ②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故选A。
【分析】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加热,则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若反应物为固液,反应条件常温,则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看密度和溶解性,若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结合氧气制取及验满方法解答。
19.【答案】(1)Ca(OH)2或氢氧化钙
(2)H+ OH-
(3)酸性;HBr+NaOH=NaBr+H2O
(4)BC;16g×20%或16×20%或3.2g或3.2;3.92g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农业上,可用于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2) 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发生变化的离子是 H+、OH- ;
(3) ①溴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氢离子,显酸性; ②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水;
(4)a点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利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验证其成分,A错误; 反应到b点时,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钠,蒸发溶剂,得到的固体为纯净物 ,B正确; 图3中c点所示溶液pH大于7,溶液中的溶质有Na2SO4和NaOH ,C正确; 图3所示a→b实验过程中,Na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b→cNa2SO4的质量不变,D错误;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
(2)根据酸和碱反应的实质分析;
(3)根据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呈酸性,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水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时溶液的pH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而判断各选项说法,由反应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分析。
20.【答案】(1)低
(2)ADEF;Fe+CuSO4=FeSO4+Cu
(3)强
(4)Fe>Mn>Cu
(5)有红色物质析出;FeSO4或FeCl2或Fe(NO3)2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黄铜为合金,黄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2)过滤所需仪器有烧杯(A)、玻璃棒(D)、铁架台(E)、漏斗(F),废水中加入物质X得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则X为铁,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3) 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4)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锰的活动性可能大于铁,可能小于铁大于铜,可能小于铜,故猜想3为 Fe>Mn>Cu ;
(5)猜想2不正确,则锰的活动性大于铜,将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观察到有红色物质析出;猜想3不成立,即铁的活动性小于锰,可利用锰与铁离子或亚铁离子的溶液反应的现象证明;
【分析】(1)根据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之前分析;
(4)根据铁的活动性大于铜,不确定锰与铜的活动性强弱分析;
(5)根据锰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锰能与铁盐或亚铁盐反应,由此证明三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综合卷(含解析)--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下一篇: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4月份中考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物理试题(pdf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