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答案)

2023届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1.(2022春·宁夏石嘴山·九年级期中)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NaOH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向盛有2 mL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2 1号试管0.1min红色褪去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3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水,…… 酚酞溶液浓度% 浑浊程度
5 大量浑浊物
2 少量浑浊物
0.5 无浑浊物
【解释与结论】
(1)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0.5%,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
(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
2.(2022·四川广安·统考二模)小刚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小刚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询资料】
1.已知反应:
2.部分盐溶液的 pH 如下表:
盐溶液 NaCl Na2CO3 BaCl2
pH 等于 7 大于 7 等于 7
【设计实验】小刚依据查询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2)向步骤(1)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并不断振荡。 ____________ 说明原来溶液中,还 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检验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
【进一步实验】小刚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他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滴加适量溶液 A 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2022·广东深圳·校考三模)冬季下雪后,人们常使用融雪剂消除路面的积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融雪剂消除积雪的原理、融雪剂的成分、使用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开启了项目式学习之旅。
项目一:了解融雪剂消除积雪的原理。
【信息检索】常见的融雪剂中主要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融雪剂溶于水后使混合物的凝固点改变,从而融雪化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表达交流】
①融雪剂中所含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_。
②融雪剂溶于水后可______(“降低”或“升高”)混合物的凝固点,以防止雪水结冰。
项目二:探究融雪剂中是否含有氯化钙。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融雪剂,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蒸馏水,搅拌、静置。 ______ ______
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融雪剂中含有Ca2+
③ 取步骤①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_溶液,再滴加稀硝酸,振荡。 有______生成 该融雪剂中含有Cl-
【讨论交流】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项目三:评价使用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
【反思评价】长期使用融雪剂可能会腐蚀路边的钢铁制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冬季防止路面积雪的方法还可以是______。
4.(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初步探究固体的组成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将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于甲乙两个烧杯中。
②往烧杯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沉淀A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③往烧杯乙中通入一定量CO2,产生沉淀B。
请回答:(1)写出步骤②中生成沉淀A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2)步骤①中滴入石蕊后溶液显_______色。
(3)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二:②③两步操作结束后,将烧杯甲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乙中,进一步探究,可知原样品中没有氯化钠。
(4)(沉淀A质量+沉淀B质量)_____沉淀C质量(“>”“<”“=”或“无法确定”)。
(5)红色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石蕊以外是_____(填化学式)。
5.(2022·湖南永州·校考模拟预测)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 I、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 Ⅰ 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______ 猜想Ⅱ成立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Ⅱ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以下试剂______。
A 氧化铜粉末 B 氢氧化钡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D 锌粒
6.(2022·江苏扬州·校考三模)碳酸钙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中的常见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此物质展开探究。
【实验探究Ⅰ】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石灰石中其它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一,选择药品。分别取等质量颗粒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在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
(1)据图2分析,选择粉末状样品的依据是______。
(2)据图3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______。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小组成员将盐酸换成稀硫酸后,利用图4装置进行测定。打开活塞,将稀硫酸滴入试管,反应结束后读数,读数前调节U型管左右液面相平,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上移水准管”或“下移水准管”)。
实验二:优化装置。在老师指导下,小组优化并设计了图5装置进行测定
资料:室温时,CaSO4微溶于水。
(3)试剂a是______。
(4)加入足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再加入氯化铵溶液,发现又产生气泡,推测加入氯化铵的作用是______。
(S)实验二中,样品质量为mg,加入稀硫酸体积为V1mL,加入氯化铵溶液体积为V2mL,右侧针筒最后读数为VmL,该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dg/mL,则样品碳酸钙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
【实验探究Ⅱ】测碳酸钙悬浊液的酸碱性
已知:电导率传感器可用于测定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在其他条件相同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电导率越大。
(6)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得水的电导率为8.5,碳酸钙悬浊液电导率为74。
碳酸钙悬浊液中有部分碳酸钙溶于水,形成碳酸钙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继续探究碳酸钙悬浊液的酸碱性,做了下面的对照实验:用pH传感器分别测得在常温下五种混合体系的pH,如下表所示。
混合体系 ①Na2CO3溶液 ②NaCl溶液 ③CaCl2溶液 ④K2CO3溶液 ⑤CaCO3悬浊液
pH 11.6 7.0 7.0 11.6 10.1
(7)结合上面数据分析可知,Na2CO3溶液显碱性与碳酸钠组成中______离子(填离子符号)有关。查阅资料可知碳酸钠能与水发生一定程度的反应生成一种钠盐和一种碱,试写出此反应中生成的钠盐和碱的化学式:______、______,结合⑤的数据分析,碳酸钙悬浊液显威性的原因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本质上是一致的。
(8)进一步探究,加热碳酸钙悬浊液,测得pH减小。联系所学知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温度升高增大了某离子与水作用的速率,碱性增强
C.加热时部分碳酸钙发生了分解反应
(9)将上述悬浊液过滤后,立即把碳酸钙平均分为两等分,分别加热,如图6曲线表示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a用酒精灯作为加热工具,曲线b用酒精喷灯作为加热工具。(酒精灯加热温度400-500℃:酒精喷灯加热温度800~1200℃)
①碳酸钙分解的化学程式:______。取曲线a固体产物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红。根据固体在试管中加热时,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的原因,可推测出实验中减少的物质主要是______。
②2分钟后曲线b固体质量减少速率明显增大,原因是______,曲线b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固体的成分及各成分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7.(2022·甘肃嘉峪关·校考三模)同学们在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析出铜的速率有快有慢因此小组同学对影响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如下探究。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所用铁片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相同。
实验编号 温度/°C 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铁片是否打磨 析出铜的速率
① m 8 打磨 较慢
② 20 16 打磨 较快
③ 20 16 未打磨 较慢
④ 30 8 打磨 较快
【讨论交流】
(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要对比得出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中m的数值为_______。
(3)要探究温度对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越大,生成铜的速率越快;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生成铜的速率越快:
【反思交流】
(4)进行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
(5)在做铁与酸反应、铁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对铁片进行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
【拓展延伸】
(6)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小霞同学认为铁的状态也会影响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速率。请你帮助她完成下列验证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0℃时,取质量相等的铁片(已打磨)和铁粉分别加入浓度、体积均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析出铜的速率快慢 ______ 铁的形状也会影响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速率
8.(2022·宁夏银川·校考二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溶液进行探究。
实验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仍为无色溶液,二者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并测量混合前后的温度 混合后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二 先用pH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再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振荡,充分反应后测混合溶液的pH 溶液的pH逐渐变小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三 取1~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再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_______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反思评价】
(1)小红认为方案一不能证明二者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
(2)小刚认为方案二仅凭pH逐渐变小,也不能证明二者发生反应,必须满足pH<7才可行,理由是_______。
(3)小亮认为方案三能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但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
实验2:小组同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小马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小宫猜想:溶质有NaCl、HCl
小尚猜想:溶质有NaCl、NaOH
你的猜想:溶质有_______
老师认为小马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方案设计】小宫和小尚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验证各自的猜想。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结论
小尚 用一根洁净 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所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pH大于7 小尚猜想正确
小宫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宫猜想正确
【方案评价】两位同学中_______的方案不正确。
【方案反思】请分析错误方案的原因:_______。
9.(2022·广东广州·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考二模)学校兴趣小组同学看到有如下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同学们对此开展了如下探究。
I.设计如图1实验装置,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氧化钙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加入盛有氨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观察到_______,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Ⅱ.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原因。
为解释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经历,两个反应,且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为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Cu2O的质量(m),结果如图2所示。
(4)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0.6000g的CuO,最多能得到_______g的Cu20。
(5)小红结合上述计算结果和图2进行分析后,认为上述假设合理。她判断“两个反应同时进行”的依据是_______。
10.(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宋代画家王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画,该画作历经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的关键在于使用了传统颜料石青、石绿、赭石等。
【探究1】赭石主要含氧化铁,如图是利用生锈的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得到氧化铁的过程。
【查阅资料】①Fe(OH)3受热时易分解;②在酸性条件下,Fe2+会被H2O2氧化成Fe3+。
(1)实验室进行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加入稀盐酸时必须远离火源,原因是______。
(3)过滤出的氢氧化铁要洗涤,判断氢氧化铁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______(填字母),若无沉淀,则洗涤干净。
A.AgNO3溶液 B.MgCl2溶液 C.CuSO4溶液 D.NaCl溶液
【探究2】石青的主要成分是Cu3(CO3)2(OH)2,石绿的主要成分是Cu2(CO3)(OH)2,都可以称为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x(CO3)y(OH)z。
(1)该画所用矿物颜料有石青、石绿等,可推测它们常温时化学性质:______(填“稳定或“活泼”)。
【实验步骤】为测定某种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Cux(CO3)y(OH)z,x、y、z为正整数]的组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时会分解得到CuO和另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分解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夹持仪器已省略,实验中每一步吸收都是完全的)。
步骤1:称取样品装入玻璃管
步骤2:打开活塞K,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3: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4:点燃酒精灯,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5: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
步骤6:熄灭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实验分析】
(2)A装置中U形管内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步骤5中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4)若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分解,实验后装置C增重9g,装置D增重8.8g,则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
【探究3】小丽同学用上述实验制得的氧化铜制取少量Cu(OH)2,操作步骤如下:
①称a克氧化铜于烧杯中,加入足量______(填物质名称)溶解,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②边滴加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边用玻璃棒搅拌至沉淀完全;
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Cu(OH)2的质量。
11.(2022·云南昭通·校考模拟预测)氢化钙(CaH2)固体与水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
猜想四:NaOH、、
其中猜想______不合理。
【设计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这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_____成立
写出实验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拓展延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若向CuSO4溶液中加少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蓝色沉淀
②保存CaH2密封、防潮
③氢化钙CaH2是很好贮氢剂,便于运输、携带
④向FeCl3溶液中加少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只有气泡产生
12.(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固体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纸袋内的物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块状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固体有CaO、Ca(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你认为还可能有_____。
【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___,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样品中一定含有CaO
实验2 将实验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____气体。 滤液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
实验3 取少量实验2中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 样品中含有你猜想的物质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OH)2,样品中不一定含有Ca(OH)2。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拓展应用】(1)若证明实验2滤液中Ca(OH)2的存在,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A.稀硝酸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2)实验室中,易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反应的药品更要_____保存。
13.(2022·河北·九年级专题练习)“侯氏制碱法”首先得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碳酸氢钠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小明家有包开启了的碳酸氢钠,久置在灶台上方,可能因受热而变质,小明和同学们为此展开了探究。
探究一:碳酸氢钠是否变质
【实验1】小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氢钠已经变质。
【交流讨论】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因为______。于是小刚进行了
【实验2】的探究。
【实验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______,说明碳酸氢钠已经变质,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探究二:碳酸氢钠是否完全变质
【实验3】小明将【实验2】中所得溶液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_____,说明碳酸氢钠没有完全变质。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取一定量样品直接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观察到______,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加热过程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______。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且反应较剧烈。下图装置中适合用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14.(2022·湖北黄冈·校考模拟预测)碱式碳酸亚铁是工业上冶炼铁的一种矿物,为测定碱式碳酸亚铁【xFeCO3·yFe(OH)2·zH2O】的组成,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亚铁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FeO、CO2以及H2O。
②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可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③碱石灰是NaOH及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______后,准备称取3.40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放在装置B中,连接仪器。
(2)打开弹簧夹K,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3)关闭弹簧夹K,加热B装置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再打开弹簧夹K,缓缓通空气一段时间,使B中分解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转移干净。
【实验分析】再次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所得数据如下:
装置C/g 装置D/g 装置E/g
加热前 200.00 180.00 180.00
加热后 200.36 180.88 180.00
(4)由上表可知,3.40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加热分解,生成H2O的质量为______,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装置A的作用______。
【实验结论】
(5)据表中数据分析,可计算出xFeCO3·yFe(OH)2·zH2O中,x:y:z=______。请写出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2022·吉林长春·统考三模)劳动课上,老师在演示制作馒头时,向已自然发酵的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馒头疏松多孔,口感更好。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老师指出白色粉末的成分只涉及到 Na2CO3和 NaHCO3。
【提出问题】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NaHCO3溶液呈碱性;
(2)碳酸钠受热不分解,NaHCO3加热能发生分解反应,
(3)NaHCO3不与 CaCl2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猜想1:该粉末是 Na2CO3; 猜想 2 :该粉末是 NaHCO3;
猜想3 :该粉末是____________。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根据步骤①②,甲同学认为猜想 1 一定正确,乙同学认为根据步骤①②的实验现象,不能得该结论,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
(2)结合步骤③现象及查阅资料,可知猜想___________一定不对;
(3)步骤④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 a 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 2.5g,白色沉淀 b 的质量___________(填“等于”“小于”或“大于”)2.5g,可得出猜想 3 正确的结论;
【实验与反思】
小斌同学指出只要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出现_______现象,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拓展与应用】
(1)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 NaHCO3,可采用________(填序号)的方法除去;
A.加盐酸 B.通入 CO2 C. 加热
(2)该白色粉末保存时应注意________ 。
16.(2022·广西河池·统考二模)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烧杯壁发热 _______
(2)将(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______ 溶液变红 有Ca(OH)2
(3)取(2)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 有CaCO3
【讨论】经过讨论,发现通过(2)不能得到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_______。
【结论】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_______,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应用交流】生石灰要_______保存。
17.(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到华蓥山石林研学旅行,震惊于溶洞内千姿百态的石笋、钟乳石。回校后查阅教材,知道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当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
【提出问题】兴趣小组在研究溶洞成因后提出: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吗?
推测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
猜想二: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相互不反应。
【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制备检测样品。向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通过系列的操作制得了固体,并干燥固体待用。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固体加热,以检验固体中是否有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在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___________。
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固体样品放入试管并加热。
【证据和推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猜想___________成立。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同学们实验后讨论认为此实验设计不严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或许来自碳酸钠分解。于是补充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同学们在大试管里放碳酸钠(直接受热),小试管里放碳酸氢钠(间接受热)。一段时间后,出现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中编号)的现象,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由此推出图一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碳酸氢钠的分解。
A.烧杯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B.烧杯A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烧杯A和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D.烧杯A和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均不变浑浊
【探究结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
18.(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课本中“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种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实验结束后,将所有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对废液缸的废液进行了探究,取少许废液,测得其pH为12。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除含OH﹣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呢?
【讨论分析】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有三种离子一定存在,它们是K+、Na+和;另外,废液中还可能存在什么离子呢?同学们纷纷作出猜想。
甲同学:可能还含有、
乙同学:可能还含有Ba2+
丙同学:可能还含有Ba2+、、
(1)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假设中,______同学的假设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有气泡冒出 废液中有______
再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 ______ 废液中有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__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
(5)如图为滴加稀硝酸过程中废液里某些离子的个数变化情况,则:
①代表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
②代表的离子是______。
(6)加入稀硝酸后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
1.(1)
(2)不成立
(3)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浓度过高会使酚酞褪色
(4)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5滴5%、2%、0.5%的酚酞溶液
(5)0.5
(6)没有控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相等
2. 碳酸钠/Na2CO3 溶液变成红色 [或] 过滤 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3. 盐 降低 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融雪剂能溶于水 碳酸钠 硝酸银 白色沉淀 除雪车除雪(合理即可)
4. 蓝 Na2CO3、Na2SO4 <
NaNO3、HNO3
5. 2NaOH+CO2=Na2CO3+H2O 硫酸钠/Na2SO4 白色沉淀 ACD
6. 单位时间内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 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增多 下移水准管 浓硫酸 使碳酸钙和硫酸充分接触 饱和 NaHCO3 NaOH A
水 达到了碳酸钙分解的温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导致固体质量减小 设到8分钟时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y

x=7.5g,y=4.2g
则固体成分未分解的碳酸钙为:9.78g-7.5g=2.28g,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4.2g。
7. 20 ①④ 探究铁片是否打磨对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 除去铁片表面的铁锈和污物 两个实验中均观察到由红色物质析出,溶液从蓝色变成浅绿色,放入铁粉的硫酸铜溶液中析出红色物质更快,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所用时间更短
8. 呈无色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 加入稀盐酸后溶液变稀后溶液的PH值也会降低 若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溶液也显无色 氯化钠/ 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不能共存 小宫 盐酸和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9. 固体减少溶液变蓝 0.3218 设氧化铜完全转化为氧化亚铜,生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
由0.5g>0.3218g,说明说明氧化铜未完全转化为Cu2O时,Cu2O就开始转化为其他物质即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10. 引流 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 A 稳定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吸收分解产生的水蒸气 使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完全被吸收
稀盐酸
NaOH
11. 四 无现象 三 ④
12. 碳酸钙/CaCO3 发热 二氧化碳/CO2 固体全溶,有气泡产生 CaO+H2O=Ca(OH)2 BC 密封
1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气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C
14. 气密性 0.36 0.88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1:1
15. Na2CO3和 NaHCO3 NaHCO3溶液也呈碱性,与酸也产生气体 2 大于 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C 避免高温(合理即可)
16. 有CaO 酚酞试液 有气泡产生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CaO和CaCO3 CO2+Ca(OH)2═CaCO3↓+H2O 密封
17. 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发生反应 气密性 一 Ca(OH)2+CO2=CaCO3↓+H2O B
18. H+ 丙 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 碳酸根离子/ 产生沉淀 甲 OH﹣ NaOH+HNO3=NaNO3+H2O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人教化学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一轮基础夯练(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练习题---初识酸和碱(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