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7光学、声学
一、单选题
1.(202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验钞机发出了蓝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蓝紫色的
C.烤箱的电阻丝向外辐射的红外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D.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会变细是凝华现象
2.(202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海市蜃楼 C.镜花水月 D.立竿见影
3.(202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钢笔的长度大约是20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手机电池的电压是220V
D.噪声强弱等级15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4.(2021·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区分吉他声与二胡声根据的是音调
B.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来工作
D.同学们听到铃声就知道下课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5.(2021·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中原理相同的是( )
A.密林地上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水中荷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河水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阳光通过三棱镜变成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6.(2020·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7.(2020·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
C.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二、填空题
8.(202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初春时节,大凌河畔的一只天鹅展翅向高处飞去,它在水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河边的大树为参照物,天鹅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9.(202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音乐会上,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10.(2021·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向水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调节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______的实像。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向水透镜内继续注水,将光屏向靠近水透镜的方移动,又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过程模拟了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
11.(2020·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教室内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电脑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_______(填 “正立”或“倒立”)的像。
12.(2020·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_____(填“发出的红外线”或“反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_____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13.(202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爷爷的眼镜片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所示,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判断,爷爷佩戴的是_________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2)他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3)小明将镜片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墙壁上的像将___________(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仍然成在原来的位置”)。
14.(2021·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可折叠纸板ENF、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薄玻璃板、平面镜、刻度尺等器材,进行部分光学实验探究:
次数 ∠i ∠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用图甲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得到表中的多组数据。
①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为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2)他继续用图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②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他发现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逐渐变短,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它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全重合。
15.(2020·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
(1)此时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小”)的像;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本实验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在_______cm的范围之间;
(3)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个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 “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该操作可以用来模拟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
(4)如果从蜡烛的一侧观察凸透镜的表面,也会看到一个蜡烛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___ (填“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四、作图题
16.(2021·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反射光线恰好与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请在图中画出:
(1)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2)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发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一种电子元件,故A正确;
B.紫外线超出人的视觉范围,人眼看不见。验钞机的紫光不是紫外线,故B错误;
C.烤箱的电阻丝向外辐射的红外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故C错误;
D.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会变细是因为灯丝受热升华成蒸气后又发生凝华现象附着在灯泡内壁上导致的,故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A.钢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1.1m/s,故B符合题意;
C.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4V,故C不符合题意;
D.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40dB,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A.各种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我们能区分吉他声与二胡声就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超声波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故C错误;
D.同学们听到铃声就知道下课了,铃声向同学们传递了“下课”的信息,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密林地上的光斑形成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村民耳中的,故A正确;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因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村民根据音色,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故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较小,形成的影子较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逐渐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小,形成的影子逐渐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A错误;
B.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有水的地方亮;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C正确;
D.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如果用激光笔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照射,他不能照亮鱼。故D错误。
故选C。
8. 不变 运动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天鹅向高处飞去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2]天鹅向高处飞去,与大树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河边大树为参照物,天鹅是运动的。
9. 音色 空气
【详解】[1]辨别乐器,依靠各种乐器的音色不同。各种乐器的材质不同,所以音色不同。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作为介质传播的。
10. 缩小 近视眼
【详解】[1]如图所示,调节蜡烛、光屏的位置,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向水透镜内继续注水,水透镜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强,成像在原来光屏的前方,将光屏向靠近水透镜的方移动,又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近视眼就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这一过程模拟了近视眼的形成。
11.倒立
【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倒立的像。
12. 发出的红外线 1.2 不变
【详解】[1]红外线测温枪可以“收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计算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故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若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他的像也将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
[3]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当他走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13. 远视镜 25.0 缩小 照相机 向上移动
【详解】(1)[1]由图甲可知,平行光线经镜片后会聚到一点,说明该镜片具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远视镜就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2]由图甲可知,该镜片的焦距为
35.0-10.0=25.0cm
(2)[3][4]由图乙可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特点可得,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5]在凸透镜成实像时,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所以将镜片上移一定的距离,墙壁上的像将向上移动。
14. 见解析 将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 4.00 不变 不能
【详解】(1)①[1]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以法线ON为轴线,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F面上是否有反射光线,若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若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①[3]由图可知,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5.00cm-1.00cm=4.00cm
②[4]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③[5]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逐渐变短,像变短,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大小不相等,不能完全重合。
15. 放大 靠近 远视眼 反射
【详解】(1)[1]由图知,此时物距为
像距为
因像距大于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此时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放大的像。
(2)[2]因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有
即
①
即
②
联立①②得
(3)[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个凸透镜,使进入原凸透镜的光线先被会聚,从而使原来会聚的光线会聚在光屏的前面,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或眼睛的前后径过短,使像成于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需要让光线进入眼睛前先会聚一次,使像成于视网膜上,故该操作可以用来模拟远视眼的矫正。
(4)[5]从蜡烛的一侧观察凸透镜的表面,也会看到一个蜡烛的像,这个像是蜡烛的光经凸透镜反射,反射光线到达的眼睛里,看到的是蜡烛的虚像,故这个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6.
【详解】(1)由图可知,凹透镜的主光轴与镜面夹角为45°,因反射光线与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则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也为45°,反射角为
90°-45°=45°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大小也为45°。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为45°。如下图:
(2)因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故用虚线连接左侧虚焦点与凹透镜入射点,并以实线延长,即为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如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