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沪教版(全国)一轮复习题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沪教版(全国)一轮复习题-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单选题
1.化学实验中常有颜色的变化,下列实验现象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CO通入灼热的Fe2O3,黑色固体变红
B.盐酸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硫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会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光亮的铁钉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成蓝色
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探究本地雨水是否为酸雨 用紫色石蕊试液看是否变红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
C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D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D 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4.室内植物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下列物质,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H2O B.(NH4)2SO4 C.Ca(NO3)2 D.KH2PO4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甲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利用乙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C. 利用丙实验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D. 利用丁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Cu 过滤
B Na2CO3 NaHCO3 盐酸 结晶
C Fe Cu 稀硫酸 过滤
D CO2 HCl NaOH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与其对应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
A.浓硫酸——干燥CO2气体 B.小苏打——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纯碱——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D.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8.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 Mg(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9.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简易净水器净水 B.自制叶脉书签
C.生成炭黑 D.自制汽水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产生白雾
B.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
C.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将打磨光亮的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11.学会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或归纳正确的是(  )
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B.碳酸钾、碳酸钙都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那么碳酸钡也可与盐酸反应生成
C.MgO、、、都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因此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甲烷、酒精燃烧都生成和水,因此燃烧时有和水生成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用湿润的pH试纸检测
B 鉴别烧碱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 取样,滴加纯碱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石灰石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D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向 Mg(NO3)2、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R(+3价),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
(1)写出一个一定会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请写出 Mg、Cu、Ag、R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
(3)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____。
14.
(1)氧气时一种用途很广泛的物质,请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溶质是Ca(OH)2),有白色沉淀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下表“类别”栏目内,选填合适的字母序号。
化学式 HNO3 NaHCO3 Ca(OH)2 S
类 别
A.非金属 B.酸式盐 C.酸 D.碱
16.通过学习,明明认为浓盐酸可以用于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___,若选用浓盐酸和一种指示剂利用右图探究分子运动,则指示剂为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E均为氧化物,且B、E组成元素相同,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___,E的化学式是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B→E反应过程中会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8.A~E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为不同类别的物质,D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E为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D物质的化学式 _____ 。
(2) A→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_____ 。
(3) C-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四、实验题
19.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员提供了如下器材和若干化学药品,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邀请你一同参加。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_____ 。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且操作相对简易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_____ (填写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实验室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前先将气体通过H装置,H装置中的X是 _____ (填“浓盐酸”或“浓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H时应从 _____ (填“b”或“c”)端进入。
20.某化学小组用如图微型装置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实验还有不足之处,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小明在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部分缺损的碳酸钠溶液,为测定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20g该碳酸钠溶液于小烧杯中,逐滴加入11.1%的氯化钙溶液,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溶液pH变化曲线。请回答: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氯化钙的质量是_____g。
(2)当滴入氯化钙溶液10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小明测得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2.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10克放入如图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实验过程中测得发生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为52.8克,测得发生反应后装置的总质量减少为52.6克,求:
(1)反应生成氢气___克?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现象为红色固体变黑,错误;
B、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故错误;
C、硫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氧气中,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充分,会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正确;
D、光亮的铁钉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pH小于7的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而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但是无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适量的水溶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现象不同,可以区分,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3.D
【详解】A、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能除掉氧气,不引入杂质,正确;B、除氧化铜中的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只有氧化铜,正确;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将碳酸钙粉末过滤除去,剩余物只有氯化钙溶液,正确;D、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故选D。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D
【详解】A、H2O 不属于复合肥;
B、(NH4)2SO4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Ca(NO3)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KH2PO4 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D。
5.D
【详解】A.硫酸铜能与铁钉发生反应,则甲实验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碘不溶于水,而蔗糖能溶于水,说明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放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水后振荡,塑料瓶变瘪,只能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6.A
【详解】A、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点睛:
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D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以用来干燥CO2气体,选项A正确;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在受热情况下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选项B正确;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常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选项C正确;
D、熟石灰呈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但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故不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D错误;
故选:D。
8.D
【详解】A、甲、乙、丙、丁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A错误;
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B错误;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为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符合“甲+乙→丙+丁”的反应关系,因未相互交换离子,该类型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C错误;
D、丙为Mg(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例如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镁和银,甲是单质;氧化镁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镁和水,甲是氧化物;氢氧化镁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镁和水,甲是碱;氯化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镁和氯化银沉淀,甲是盐。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简易净水器是除水中的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自制叶脉书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生成的炭黑是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自制汽水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A. 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此选项错误;
B. 由于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所以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不能得到紫红色溶液,此选项错误;
C.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
D.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将打磨光亮的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描述现象不能出现具体物质的名称,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显碱性,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钾、碳酸钙都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CO2,那么碳酸钡也可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故选项正确;
C、MgO、Fe3O4、NO2、P2O5都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但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错误;
D、甲烷、酒精燃烧都生成CO2和水,但燃烧时有CO2和水生成的可燃物中不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如甲烷,故选项错误。故选B。
12.B
【详解】A、用湿润的pH试纸检测液体的pH时会使待测液的酸碱性减弱从而使所测的数据不准确,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加入纯碱溶液即碳酸钠溶液,若出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则说明该溶液是澄清石灰水,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是烧碱溶液,现象不同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石灰石,若加入盐酸则盐酸能与生石灰即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使原物质发生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释浓硫酸是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选项错误;
故选:B。
13. R+3AgNO3=R(NO3)3+3Ag[或2R+3Cu(NO3)2=2R(NO3)3+3Cu] R>Mg>Cu>Ag(或R、Mg、Cu、Ag) 只含有Mg(NO3)2、R(NO3)3
【详解】(1)向 Mg(NO3)2、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R,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完全参加反应,硝酸银与R反应生成R(NO3)3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R(NO3)3+3Ag,硝酸铜与R反应生成R(NO3)3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R+3Cu(NO3)2=2R(NO3)3+3Cu,故填R+3AgNO3=R(NO3)3+3Ag[或2R+3Cu(NO3)2=2R(NO3)3+3Cu]。
(2)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说明金属R将Mg(NO3)2、Cu(NO3)2和 AgNO3全部反应掉,证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镁、铜、银的活动性都强,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R>Mg>Cu>Ag(或R、Mg、Cu、Ag),故填R>Mg>Cu>Ag(或R、Mg、Cu、Ag)。
(3)由(1)可知,R的活动性比铜强,即R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R并没有与硝酸镁反应,且金属R也没有剩余,且硝酸银和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说明金属R和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硝酸镁和R与硝酸银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R(NO3)3,故填只含有Mg(NO3)2、R(NO3)3。
14.(1)
(2)
【详解】(1)实验室可采用加热高猛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C B D A
【详解】A、非金属是指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S为非金属;
B、酸式盐是指酸碱中和时酸中的氢离子没有被完全中和的产物,所以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C、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以硝酸属于酸;
D、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氢氧化钙属于碱。
故答案为:①C②B③D④A
16. 挥发性 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红
【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以用于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浓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显红色,与无色酚酞不变色,因此选用紫色石蕊溶液。故填:挥发性,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
H2CO3 CO Na2CO3 灭火 吸收
Ca(OH)2+CO2═CaCO3↓+H2O
【详解】(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E均为氧化物,且B、E组成元素相同,所以B、E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所以D是碳酸钠,B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二氧化碳,E是一氧化碳,碳酸钠会转化成氧化物A,属于A是水,二氧化碳也会转化成C,所以C是碳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是H2CO3,E的化学式是CO;D的化学式是Na2CO3;
(2)B的一种用途是灭火;B→E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3)B→A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H2CO3;CO;Na2CO3;
(2)灭火;吸收;.
(3)Ca(OH)2+CO2═CaCO3↓+H2O;
18. CO2 NaOH+HCl=NaCl+H2O(答案合理即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Ca(OH)2+CO2=CaCO3↓+H2O
【分析】A、B、C、D为不同类别的物质,D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因此D是二氧化碳。E为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种物质,因此E是水。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盐酸,B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C是氢氧化钙。
【详解】(1)D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因此D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
(2)A是盐酸,E是水,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合理即可)
(3)C是氢氧化钙,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19. 集气瓶 AFG 2KClO32KCl+3O2↑ 浓硫酸 b
【详解】(1)标记a的仪器为集气瓶;
故填: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不需加热,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气可以在试管内进行,塞上单孔塞并固定在铁架台上,故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且操作相对简易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AFG;
故填:AFG
(3)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收集干燥的氧气,需要将氧气通过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洗气的顺序是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气体通过H时应从b端进入。
故填:2KClO32KCl+3O2↑;浓硫酸;b
【点睛】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制备实验中要注意解题给出的限制条件,如(2)少量二氧化碳中关于的少量的限制,这决定了发生装置不宜选用锥形瓶、烧瓶或者启普发生器一类的。
20. 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在末端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详解】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且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装置A可吸收水分,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装置A还可吸收二氧化碳,故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
a处发生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在末端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21.(1)2.22 (2)Na2CO3、NaCl (3)10.6%
【分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起始pH>7,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pH逐渐减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此时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为20g。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此时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为20g,则消耗氯化钙的质量;
(2)根据分析可知,当滴入氯化钙溶液10g时,碳酸钠溶液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的溶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化学式为Na2CO3、NaCl;
(3)设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则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2.(1)0.2g;(2)6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的质量为:52.8g﹣52.6g=0.2g;
(2)设: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解得:x=6.5g
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65%;
答:(1)反应生成氢气为0.2g;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多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