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二轮复习题-金属(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二轮复习题-金属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B.除去Cu粉中的Fe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检验CaO中含有CaCO3主要实验操作是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D.除去C中的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待无气泡产生后,过滤、洗涤、干燥
2.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CO3CaO+CO2↑ B.K2CO3+CaCl2→CaCO3↓+2KCl
C.H2CO3→H2O+CO2↑ D.Zn+H2SO4→ZnSO4+H2↑
3.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不锈钢制成钢轨
C.硫酸用于汽车铅酸蓄电池
D.用稀盐酸除铁锈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 电解水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C. 等质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5.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  )
①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
②表示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③表示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④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A. B. C. D.
6.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2+2CSn+2CO↑,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钙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C.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8.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化合反应
B.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 Ca(HCO3)2CaCO3↓+CO2↑+H2O 分解反应
C.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 Cu+H2SO4=CuSO4+H2↑ 置换反应
D.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 CO2+Ca(OH)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9.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点燃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放集气瓶口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A.A B.B C.C D.D
10.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 B.铁和铜(用稀盐酸)
C.蒸馏水和食盐水(看颜色) D.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木条)
11.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
C.分离NaCl和CuCl2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D.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12.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 水的电解
B.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二、填空题
13.生石灰可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其干燥的原理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用过一段时间后,干燥剂中的物质最多有___种;有些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是铁粉,铁粉失效后会变成_______色;铁粉为什么比生石灰更能延长食品保质期_______?
14.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厨房用洗洁精除去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作用。
(2)活性炭包能有效除去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因为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_性。
(3)生活中铜用做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4)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
(5)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
15.按要求填写化学用语
(1)产量最多的金属__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3)6个汞原子_____________;
(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5)四氯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
(6)胃液中的酸_____________;
(7)硝酸亚铁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
16.“化”说中国古代炼“金”术。
(1)《吕氏春秋》: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合两柔则为刚”体现了合金__________的特性。
(2)古人按“一两黄金+七两X”的比例混合成金泥,涂抹在器物表面,之后上火烘烤,金属X遇热蒸发,金就成功附着。试推断出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北魏《黄白第十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涂铁”后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广泛利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木炭反应生产生铁和二氧化碳,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防止铁制品锈蚀,古人会对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其防锈原理是______。
三、推断题
17.在一次化学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四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一”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B的化学式是_______。
(2)分析2:C生成A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分析3:D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_。
18.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是最常用的溶剂,乙和H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G是_____,J是_____;
(2)写出丁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D在氧气当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四、实验题
19.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或b或c)。
(3)C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会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0.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性。
(2)使用钢做铁轨的优点是____(写出一点即可)。
(3)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小明同学为探究X、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X、Y、Z分别加入到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观察到金属X和Y的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金属Z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由上图可知,X、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
(5)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Zn
B 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没有Cu
C 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Ag、Cu、Zn
D 向滤液中加入KCl,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和Zn(NO3)2
五、计算题
21.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测定一块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内加入足量稀硫酸,测定反应过程中烧杯内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t6
烧杯内总质量减少/g 0.1 0.2 0.3 0.4 0.4 0.4
请计算:
(1)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2.小文用下图所示实验测量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粗锌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取样,分别溶于水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可以观察溶液温度变化,可以鉴别,选项说法正确;
B、除去Cu粉中的Fe粉,可以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铁会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选项说法正确;
C、检验CaO中含有CaCO3主要实验操作是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所以可以证明CaO中含有CaCO3,选项说法正确;
D、除去C中的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中仅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改变的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不能除去C中的MnO2,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D
【详解】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A. CaCO3CaO+CO2↑ 是分解反应; B. K2CO3+CaCl2→CaCO3↓+2KCl,是复分解反应;C. H2CO3→H2O+CO2↑ ,是分解反应; D. Zn+H2SO4→ZnSO4+H2↑,是置换反应;选D
3.B
【详解】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因此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A正确;
B、锰钢的硬度大,机械性能好,常用锰钢制成钢轨,而不是利用不锈钢,故B错误;
C、铅酸蓄电池中使用的酸是硫酸,故C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因此可用稀盐酸除铁锈,故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是2:1,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钾溶液为碱性,加水稀释pH不可能降低到7以下,故B不符合题意;
C、镁比锌活泼,单位时间内生成氢气的质量镁大于锌。镁锌和足量硫酸反应,酸过量因此氢气的质量根据金属来求,镁、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中镁、锌都是+2价,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质量越小,因此锌产生氢气的质量要小于镁,故C符合题意;
D、在氯酸钾受热分解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一段时间二氧化锰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不正确;
②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生成的铁质量比为10:7,即固体质量变为原来的70%,和图示不符,故不正确;
③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时,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溶质质量减小,氧化钙完全反应恢复至室温后,一部分氢氧化钙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正确;
④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铁比锌的多,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反应的时间快,故正确。
故选C。
6.A
【详解】由SnO2+2CSn+2CO↑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A。
7.C
【详解】A、一定量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碳酸钙反应完全后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故A错误;
B、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不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稀硫酸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故C正确;
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8.B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不能燃烧,故A不正确;
B、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的反应是碳酸氢钙加热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
C、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能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故C不正确;
D、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反应不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
9.B
【详解】A、点燃气体,CO燃烧生成CO2,没有除去CO2却把CO完全除去,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除去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符合题意;
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D、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即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选项正确;
B、铁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而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不产生气泡,所以用稀盐酸能够区分铁和铜,选项正确;
C、蒸馏水与食盐水都是无色的液体,观察颜色不能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选项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而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够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用燃着的木条能够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故选C。
11.C
【详解】A、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由于加入的是足量的盐酸,所以盐酸会先将氢氧化钠完全反应,之后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此若有气体放出则证明氢氧化钠变质,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会使水温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会使水温降低,故加水比较温度可以鉴别二者,选项正确;
C、氯化铜会与加入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即可得到氯化钠溶液,但题意是分离,而为最终的到氯化铜溶液,选项错误;
D、氧气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反应生成氧化铜,从而除掉氧气,故选项正确;
答案为:C。
12.D
【详解】A、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4:32=1:8,不符合题意;
B、盐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pH会逐渐增加,当pH=7时,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过量加入后溶液的pH会继续增大,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能分解生成氧气,高锰酸钾的质量一定,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一定,故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反应结束后氧气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锌和氢气的质量比为65:2,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铁和氢气的质量比为56:2,故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锌参与的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少,另外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快,单位时间产生的氢气多,符合题意;
故选D。
13. CaO+H2O═Ca(OH)2 三 3 红 铁粉除了做干燥剂外,还可做吸氧剂
【详解】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用过一段时间后,干燥剂中的物质最多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
有些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是铁粉,铁粉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呈红色;
铁和水、氧气共同作用时生成铁锈,所以与生石灰干燥剂比较,铁粉除了做干燥剂外,还可做吸氧剂,比生石灰更能延长食品保质期。
14.(1)乳化
(2)吸附
(3)导电
(4)减小
(5)清除可燃物
【分析】(1)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使油污更容易洗去,故填:乳化;
(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有害气体,故填:吸附;
(3)
铜导电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故填:导电性;
(4)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填:减小;
(5)
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效果,故填:清除可燃物。
15.(1)Fe
(2)CH4
(3)6Hg
(4)Fe2O3
(5)CCl4
(6)HCl
(7)Fe2+
【解析】(1)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产量最多的金属为铁,表示为Fe;
(2)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表示为CH4;
(3)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6个汞原子表示为6Hg;
(4)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表示为Fe2O3;
(5)
四氯化碳分子,表示为CCl4;
(6)
胃液中的酸为盐酸,表示为HCl;
(7)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硝酸亚铁中的阳离子亚铁离子表示为Fe2+。
16.(1)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2)Hg
(3)
(4)
(5)隔绝氧气和水
【详解】(1)“合两柔则为刚”即硬度较小的纯金属变成合金后,硬度增大;
故答案为: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2)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X为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答案为:Hg;
(3)“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涂铁”后发生的反应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铁与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对钢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其形成的致密氧化膜能够隔绝氧气和水,来防止钢铁锈蚀。
故答案为:隔绝氧气和水。
17.(1)C
(2)
(3) (合理即可) 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分析】已知D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可推出D为氧化铁,A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能转化为C,可推出C为二氧化碳,则A为一氧化碳,B能转化为A、C,B能与D反应,可推出B为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B为碳,化学式为:C;
(2)C生成A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生成C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其他合理即可。
18. NH3 Fe2O3 CaCO3 CaO +CO2↑ 化合反应
【分析】甲是最常用的溶剂,为水;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为氢氧化钙;G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为氨气;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乙和H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能点燃,观察A、B、C、甲、乙之间转化,推测A、B、C、乙分别为氢气、氧气、碳、二氧化碳;甲、乙生成丙为碳酸;碳酸和F(氢氧化钙)生成丁(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E(氧化钙);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H(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D(铁);代入图中,检验推理正确;
【详解】由分析得:
(1)化学式:G是NH3,J是Fe2O3;
(2)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 +CO2↑;
(3)铁在氧气当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9.(1)3Fe+2O2Fe3O4 防止烧落的固体炸裂瓶底
(2)b
(3)Fe+CuSO4=Cu+FeSO4
【详解】试题分析:
(1)铁丝燃烧会生成高温的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防止烧落的固体炸裂瓶底;
(2)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因b处与水和氧气同时充分接触,所以最易生锈;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0. 钛合金、钢 导电 硬度大韧性好 氧气和水 Y>X>Z C
【详解】(1)金属材料有纯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钛合金、钢轨;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良好的导电性。
(2)使用钢做铁轨的优点是硬度大、韧性好。
(3)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而生锈;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反应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4)将X、Y、Z分别加入到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观察到金属X和Y的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且金属Y产生气泡速率比金属X快,说明活动性Y大于X大于氢;金属Z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活动性氢大于Z。故X、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5)金属活动性锌大于氢大于铜大于银;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末,锌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
A、 滤渣中一定有Ag,不能确定是否存在Cu、Zn,错误;
B、 当滤液为蓝色时,说明溶液中存在铜离子,但是硝酸铜可能部分反应生成金属铜,故不能判断Cu是否存在,错误;
C、 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则滤渣中一定有生成的Ag、Cu,过量的Zn,正确;
D、 向滤液中加入KCl,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溶液中不存在银离子,硝酸银完全反应,但是不确定硝酸铜反应情况,故滤液中可能存在Cu(NO3)2,错误。
故选C。
21.(1)0.4
(2)解:设锌的质量为x,
x=13g
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0%
答: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0%。
【解析】(1)
合金加入稀硫酸,铜活动性较弱,不反应,锌和稀硫酸生成氢气逸出,总质量的减少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故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g,故填:0.4;
(2)
见答案。
22.(1)0.2g(2)81.25%(3)16.1%
【详解】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2)
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二轮复习题--酸与碱(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二模化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