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2-2023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松县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成分为食用油脂
B. 尼龙绳橡皮筋和纯棉衬衣都属于合成纤维制品
C. 光导纤维、硅胶和硅橡胶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 “某疫苗事件”涉案疫苗未冷储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酱油的主要成分不是食用油脂,A错误;
B.纯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不是合成纤维制品,B错误;
C.硅橡胶为有机物,硅胶为硅酸胶体,二者成分都不是二氧化硅,C错误;
D.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则应低温保存,D正确;
故选D。
2. 已知 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PO2属于二元酸 B. H3PO2属于三元酸
C. NaH2PO2属于酸式盐 D. NaH2PO2属于正盐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H3PO2为一元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为正盐,D项正确,A、B、C项错误。
答案选D。
3. 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漂白性,故可使酸性溶液褪色
B. 浓硝酸中的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C. Na的金属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溶液反应制取Mg
D. 有还原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具有漂白性,但是二氧化硫使酸性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漂白性无关,故A错误;
B.见光会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硝酸显黄色,故B正确;
C.Na投入到溶液,先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的水溶液有碱性,浓硫酸有强酸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
故选:B.
4. 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3+3CuO△ 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A. 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 NH3被氧化为N2
C. 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D. 每生成1mol H2O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单质与化合物反应产生新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就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无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B.在反应中NH3中的-3价的N变为N2中0价的N,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正确;
C.在反应中CuO中+2价的Cu变为单质Cu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氧化铜作氧化剂,体现了Cu的氧化性,错误;
D.在反应2NH3+3CuO△ 3Cu+N2+3H2O中,每产生3mol的H2O,转移电子6mol,现在生成1mol的H2O,所以转移电子2mol,错误。
5. 关于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 CO2(g)+H2(g)ΔH(简称WGS反应),目前普遍接受的表面氧化还原机理的可能基元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步骤如下:
①H2O+* H2O*②H2O*+* OH*+H*③OH*+* O*+H*④2H*+* H2+2*⑤CO+* CO*⑥CO*+O* CO2*+*⑦CO2* CO2+*
其中*表示催化剂表面活性位,X*表示金属表面吸附物种。
WGS反应中可能基元反应步骤的活化能数值(单位:kJ·mol 1)如下表:
基元反应 正反应(Ef) 逆反应(Et)
Cu(110) Cu(111) Pd(111) Cu(110) Cu(111) Pd(111)
① 0 0 0 58 58 42
② 96 109 108 24 8 0
③ 58 67 63 96 88 92
④ 80 63 92 21 29 8
⑤ 0 0 0 50 50 142
⑥ 45 46 100 95 117 140
⑦ 21 21 17 0 0 0
注:表中X(111)表示不同金属的同一晶面,110与111表示不同晶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焓变影响反应速率
B. 由表中数据可计算Cu(111)催化WGS反应的焓变ΔH=+44kJ·mol 1
C. 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Cu(111)的催化效果优于Cu(110)
D. 该机理中WGS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是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焓变,A错误;
B.Cu(111)催化WGS反应的焓变ΔH=E正 E逆=(109+67+63+46+21)kJ·mol 1 (58+8+88+29+50+117)kJ·mol 1= 44kJ·mol 1,B错误;
C.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越低,催化剂越好,由表中数据可知Cu(110)活化能更低,所以Cu(110)催化效果更好,C错误
D.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越高,反应越难发生,反应速率越慢,故该机理中WGS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是②,D正确;
答案选D。
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向含有少量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B 比较醋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 用pH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的pH
C 验证稀硝酸能将Fe氧化为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D 检验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气态产物中含和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入足量粉末,促进铁离子水解转化为沉淀,反应后过滤可除杂,A正确;
B.用pH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的pH,可知醋酸、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不能比较醋酸、碳酸的酸性,B错误;
C.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生成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应加少量铁粉中验证,C错误;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先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硫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A。
7.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反应开始与停止
B. 若②中是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
C. ③中溶液褪色,说明有还原性
D. ①中铜丝换成光亮的铁丝,则因铁丝钝化而无明显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反应开始与停止,A正确;
B.、,所以若②中是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B正确;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物质,如果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C正确;
D.加热条件下,铁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所以有明显现象,D错误;
故选D。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与碳化合生成一氧化碳是放热反应
B. 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C. 甲烷燃烧是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与碳化合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A错误;
B.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错误;
C.甲烷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设计成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
D.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有关,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正确;
故选D。
9. 已知A、B、C、D均是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总键能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当A的正反应速率与C的逆反应速率相同时处于平衡状态
D. 当A、B、C、D浓度相同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吸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A错误;
B.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反应吸热,B错误:
C.A与C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所以当A的正反应速率与C的逆反应速率相同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正确;
D.A、B、C、D的浓度大小决定于开始加入的反应物多少和反应程度,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D错误;
故选C。
10.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铂电极做成网状,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 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C. 海洋电池中铝板充当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负极反应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Al失电子作负极、Pt作正极,Al电极反应式为,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铂电极做成网状,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Al不断反应,不断溶解,所以一段时间后,更换铝板就可以继续使用,故B正确;
C.Al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l作负极,故C正确;
D.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2H+= CO2↑+Ca2++ H2O
B.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Cl2+2Fe2+=2Fe3++2Cl-
C.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至刚好沉淀完全:2H++ SO42-+Ba2++2OH-= BaSO4↓+2 H2O
D. 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H2-2e-=2H+
【答案】B
【解析】
【详解】A.醋酸是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保留分子式,A错误;
B.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比溴离子的强,所以少量的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B正确;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至刚好沉淀完全,n(SO42-):n(Ba2+)=1:1,碱有剩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 SO42-+Ba2++OH-= BaSO4↓+ H2O,C错误;
D.燃料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D错误;
故答案选B。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2. 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 (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I、II、III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O2(g)+c(s)2CO(g) △H<0
B. 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III)
C. 体系中c(CO):6c(CO,状态I)D. 从状态I到状态III的升温过程中,每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υ逆>υ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A项,升高温度c(CO2)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ΔH0;B项,状态II和状态III温度和体积相同,点II处于起始加入0.2molCO2的曲线上,点III处于起始加入0.1molCO2的曲线上,状态II起始加入的CO2物质的量是状态III的两倍,状态II相当于在状态III达平衡后将体积缩小一半,若平衡不移动,状态II总压强等于状态III的两倍,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P总(状态II)2P总(状态III);C项,点I处于起始加入0.1molCO2的曲线上,点II处于起始加入0.2molCO2的曲线上,根据图象点I、点II平衡时c(CO2)平衡相等且0.08mol/L,点I平衡时c(CO)=2[0.1-c(CO2)平衡],点II平衡时c(CO)=2[0.2-c(CO2)平衡], 则6c(CO,状态I)c(CO,状态II);D项,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过程中υ正υ逆。
详解:A项,根据图象,升高温度c(CO2)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项错误;B项,状态II和状态III温度和体积相同,点II处于起始加入0.2molCO2的曲线上,点III处于起始加入0.1molCO2的曲线上,状态II起始加入的CO2物质的量是状态III的两倍,状态II相当于在状态III达平衡后将体积缩小一半,若平衡不移动,状态II总压强等于状态III的两倍,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P总(状态II)2P总(状态III),B项正确;C项,点I处于起始加入0.1molCO2的曲线上,点II处于起始加入0.2molCO2的曲线上,根据图象点I、点II平衡时c(CO2)平衡相等且0.08mol/L,点I平衡时c(CO)=2[0.1-c(CO2)平衡],点II平衡时c(CO)=2[0.2-c(CO2)平衡],若c(CO2)平衡=0.08mol/L,则6c(CO,状态I)=c(CO,状态II),而c(CO2)平衡0.08mol/L,则6c(CO,状态I)c(CO,状态II),C项错误;D项,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从状态I到状态III升温过程中υ正υ逆,D项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的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图象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B项是解答的难点,恒温恒容时起始反应物为倍量关系时,相当于改变压强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确定平衡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3. 下列实验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B 铜粉不能溶于冷的浓硫酸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 往溴水中通入,溶液褪色 具有还原性
D 向溶液中通入,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的氧化性比的强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正确;
B.铜不与冷的浓硫酸反应,不是发生钝化现象,是由于铜的活泼性较差导致的,B错误;
C.往溴水中通入,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表现的是还原性,C正确;
D.向溶液中通入,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成铁离子,则的氧化性比的强,D正确;
故选B。
14.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关于图2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 ,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 ,Y轴表示C的体积分数 D. ,Y轴表示C的体积分数
【答案】AD
【解析】
【分析】由图1可知,,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C的物质的量增大,则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1,在相同压强下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由图2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y值减小,则y可为A、B的转化率,C的体积分数等,结合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详解】A.,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增大,同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图像符合,A正确;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应增大,与图像不符,B错误;
C.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应增大,与图像不符,C错误;
D.,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的体积分数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与图像符合,D正确;
故选AD。
15. 下面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操作 目的
A 取绿豆粒大小的钠分别加入到水和乙醇中 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
B 加入足量稀硝酸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溶液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D 淀粉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的悬浊液,加热 证明淀粉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A. A B. B C. C D. D
【答案】AC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可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A正确;
B.Cu、Fe均与稀硝酸反应,不能除杂,应选盐酸或稀硫酸,B错误;
C.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先加Na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可检验,C正确;
D.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葡萄糖,D错误;
故选AC。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0分)
16. 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HCl的下列性质中,由氯元素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中的___________杂质。
(3)尾气处理装置D可模拟制备___________(填一种化工产品的名称)。
(4)①实验开始后,装置C中的溶液迅速出现棕色。此时,若生成物质的量为,则理论上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HCl有___________mol。
②继续通气一段时间,装置C溶液先变深棕褐色,后变浅,当褪至无色时立即结束实验。据文献报道,碘元素生成碘酸(,中强酸),和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碘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碘酸的一种化学性质,请补全实验方案(见如表)。
限选试剂:溶液(浸有铁粉)、溶液、石蕊试液、;溶液、溶液。
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实验结束后,取少量装置C的溶液到试管中,除去过剩和HClO后,________ ______ 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③. c
(2)HCl (3)漂白粉
(4) ①. ②. ③. 滴入几滴溶液(浸有铁粉)和溶液 ④. 溶液变为血红色 ⑤. 具有氧化性
【解析】
【分析】装置A制取Cl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Cl2中含有杂质HCl,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装置C中KI溶液用于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装置D中石灰乳用于吸收尾气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1详解】
仪器m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反应中HCl中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表现出还原性。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氯气中含有少量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混在中少量的HCl气体。
【小问3详解】
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尾气处理装置D可模拟制备漂白粉。
【小问4详解】
①根据关系式,则理论上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HCl有。
②根据升降价守恒和原子守恒,和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碘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碘酸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应该具有氧化性,可以选溶液(浸有铁粉)、溶液检验其氧化性,预期现象为滴入溶液和混合溶液后,溶液变为血红色,得到的结论是具有氧化性。
17.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
I.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已知:+2H+ = H2O+S↓+SO2↑)
(1)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可靠性,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除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品、仪器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
(2)若在2 min时收集到224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气体,可计算出该2 min内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试简述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方法:___________(写一种)。
II.为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已知 I2+2= +2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
实验序号 体积V/mL 时间/s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碘水 水
① 10.0 2.0 4.0 0.0 t1
② 8.0 2.0 4.0 2.0 t2
③ 6.0 2.0 4.0 Vx t3
(4)该实验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表中Vx=___________ mL,比较t1、t2、t3大小,试推测该实验结论:___________。
【答案】 ①. 秒表 ②. SO2会部分溶于水,导致所测得SO2体积偏小 ③. 测定一段时间内生成硫单质的质量或测定一定时间内溶液H+浓度的变化等 ④. 探究反应物浓度(Na2S2O3)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⑤. 作为显色剂,检验I2的存在 ⑥. 4.0 ⑦. 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解析】
【分析】稀硫酸和Na2S2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SO2:+2H+ = H2O+S↓+SO2↑,通过测量在一个时间段内所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来测定反应速率,以此解答。
【详解】Ⅰ.(1)从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是通过测量在一个时间段内所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来测定反应速率,实验仪器还需要秒表,故答案为:秒表;
(2)SO2易溶于水,导致所测得的SO2的体积偏小,则据此计算出的△n(H+)和△C(H+)以及v(H+)会变小,故答案为:SO2会部分溶于水,导致所测得SO2体积偏小;
(3)根据反应+2H+ = H2O+S↓+SO2↑可知,可以通过测定一段时间段内生成的单质硫的质量或实时测定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来求出H+的物质的量的改变量,故答案为:测定一段时间内生成硫单质的质量或测定一定时间内溶液H+浓度的变化等;
Ⅱ.(4)为了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除了Na2S2O3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应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一致,即应使溶液体积均为16mL,故Vx=4.0mL;淀粉作为显色剂,检验碘的存在,可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的快慢;由于在三个实验中Na2S2O3溶液的体积①>②>③,而混合后溶液体积相同,故混合后Na2S2O3浓度①>②>③,可知化学反应速率①>②>③,反应所需时间T的大小t118.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白色或淡黄色小晶体,食品级焦亚硫酸钠可作为贮存水果的保鲜剂等。某化学研究兴趣小组欲自制焦亚硫酸钠并探究其部分化学性质等。
(1)制备Na2S2O5,如图(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可用试剂:饱和Na2SO3溶液、浓NaOH溶液、浓H2SO4、苯、Na2SO3固体(试剂不重复使用)
焦亚硫酸钠的析出原理:NaHSO3(饱和溶液)→Na2S2O5(晶体)+H2O(l)
①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F中盛装的试剂是___,作用是__。
③通入N2的作用是__。
④Na2S2O5晶体在___(填“A”或“D”或“F”)中得到,再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可得纯净的样品。
⑤若撤去E,则可能发生__。
(2)设计实验探究Na2S2O5的性质,完成表中填空:
预测Na2S2O5的性质 探究Na2S2O5性质的操作及现象
探究一 Na2S2O5的溶液呈酸性 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少量的Na2S2O5样品于试管中,取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样品点在试纸上,试纸变红
探究二 Na2S2O5晶体具有还原性 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滴加1mL2mol·L-1酸性KMnO4溶液,剧烈反应,溶液紫红色很快褪去
探究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 ①. 三颈烧瓶 ②.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③. 浓NaOH溶液 ④. 吸收剩余的SO2 ⑤. 排尽空气,防止Na2S2O5被氧化 ⑥. D ⑦. 倒吸 ⑧. 5S2O+4MnO+2H+=10SO+4Mn2++H2O
【解析】
【分析】采用装置图制取Na2S2O5,装置D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根据图可知:装置A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SO2,装置D中析出Na2S2O5晶体:Na2SO3+SO2=Na2S2O5;二氧化硫有毒,装置F为尾气吸收装置,装置E防止倒吸。
【详解】(1) ①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A为三颈烧瓶,装置A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②由于二氧化硫有毒,则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可盛装NaOH溶液;
③Na2S2O5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要先用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④装置D中会析出Na2S2O5晶体:Na2SO3+ SO2= Na2S2O5;
⑤若撤去E,导气管直接插入F溶液可能会因为SO2被吸收压强变化较大发生倒吸;
(2)探究二中Na2S2O5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反应,KMnO4被还原为Mn2+,则Na2S2O5被氧化为硫酸钠,离子反应为:5S2O+4MnO+2H+=10SO+4Mn2++H2O。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9. 已知可逆反应aA2 +bB2xX(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I.将一定量的两种反应物置于恒容绝热反应器中(与外部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反应器),反应器内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该反应是___ (填“吸”或“ 放”)热反应。
(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
a A点反应停止 b A点速率不为零
c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d B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II.将一定量的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置于容积为2L的恒温恒容反应器中,反应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3)①反应前4 min物质x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_____mol. .
②反应前4 min物质A2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物质X用A、B表示)。
④如果在4 min时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反应速率___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⑤如果在4min时加入2.4 mol Ne(Ne不参与该反应),则反应速率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吸 ②. b d ③. 0.4 ④. 0.025mol·L-1·min-1 ⑤. A2+3B2 2AB3 ⑥. 增大 ⑦. 不变
【解析】
【详解】I.(1)由图可知,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温度逐渐下降,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本题答案为:吸;
(2)a.由图可知,A点是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反应未停止,a错误;
b.由图可知,A点是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A点速率不为零,b正确;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
d.B点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在正向进行,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d ;
II.(3)①由图可知,反应前4 min物质x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0.8mol-0.4mol=0.4mol,故本题答案为:0.4;
②反应前4 min物质A2的变化量为0.2mol,反应速率为=0.025mol·L-1·min-1,故本题答案为:0.025mol·L-1·min-1;
③在0-4min时,A2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为=0.025mol·L-1·min-1,B2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为=0.075mol·L-1·min-1,X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2:B2:X=1:3:2,根据原子守恒,则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3B22AB3,故本题答案为:A2+3B22AB3;
④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故本题答案为:增大;
⑤在4min时加入2.4 mol Ne,Ne不参与该反应,由于是恒容体系,对反应物浓度无影响,对反应速率也无影响,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故本题答案为:不变。
【点睛】恒温恒容体系充入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恒温恒压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使反应速率减小,此为易错点。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松县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成分为食用油脂
B. 尼龙绳橡皮筋和纯棉衬衣都属于合成纤维制品
C. 光导纤维、硅胶和硅橡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 “某疫苗事件”涉案疫苗未冷储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2. 已知 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PO2属于二元酸 B. H3PO2属于三元酸
C. NaH2PO2属于酸式盐 D. NaH2PO2属于正盐
3. 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漂白性,故可使酸性溶液褪色
B. 浓硝酸中的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C. Na的金属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溶液反应制取Mg
D. 有还原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4. 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3+3CuO△ 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A. 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 NH3被氧化为N2
C. 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D. 每生成1mol H2O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
5. 关于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 CO2(g)+H2(g)ΔH(简称WGS反应),目前普遍接受的表面氧化还原机理的可能基元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步骤如下:
①H2O+* H2O*②H2O*+* OH*+H*③OH*+* O*+H*④2H*+* H2+2*⑤CO+* CO*⑥CO*+O* CO2*+*⑦CO2* CO2+*
其中*表示催化剂表面活性位,X*表示金属表面吸附物种。
WGS反应中可能基元反应步骤的活化能数值(单位:kJ·mol 1)如下表:
基元反应 正反应(Ef) 逆反应(Et)
Cu(110) Cu(111) Pd(111) Cu(110) Cu(111) Pd(111)
① 0 0 0 58 58 42
② 96 109 108 24 8 0
③ 58 67 63 96 88 92
④ 80 63 92 21 29 8
⑤ 0 0 0 50 50 142
⑥ 45 46 100 95 117 140
⑦ 21 21 17 0 0 0
注:表中X(111)表示不同金属的同一晶面,110与111表示不同晶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焓变影响反应速率
B. 由表中数据可计算Cu(111)催化WGS反应的焓变ΔH=+44kJ·mol 1
C. 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Cu(111)的催化效果优于Cu(110)
D. 该机理中WGS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是②
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向含有少量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B 比较醋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 用pH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的pH
C 验证稀硝酸能将Fe氧化为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D 检验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气态产物中含和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 A B. B C. C D. D
7.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反应开始与停止
B. 若②中是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
C. ③中溶液褪色,说明有还原性
D. ①中铜丝换成光亮的铁丝,则因铁丝钝化而无明显现象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与碳化合生成一氧化碳是放热反应
B. 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C. 甲烷燃烧是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9. 已知A、B、C、D均是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总键能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当A的正反应速率与C的逆反应速率相同时处于平衡状态
D. 当A、B、C、D的浓度相同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10.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铂电极做成网状,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 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C. 海洋电池中铝板充当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负极反应: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2H+= CO2↑+Ca2++ H2O
B.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Cl2+2Fe2+=2Fe3++2Cl-
C.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至刚好沉淀完全:2H++ SO42-+Ba2++2OH-= BaSO4↓+2 H2O
D. 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H2-2e-=2H+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2. 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 (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I、II、III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O2(g)+c(s)2CO(g) △H<0
B. 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III)
C. 体系中c(CO):6c(CO,状态I)D. 从状态I到状态III的升温过程中,每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υ逆>υ正
13. 下列实验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B 铜粉不能溶于冷的浓硫酸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 往溴水中通入,溶液褪色 具有还原性
D 向溶液中通入,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的氧化性比的强
A. A B. B C. C D. D
14.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关于图2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 ,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 ,Y轴表示C的体积分数 D. ,Y轴表示C的体积分数
15. 下面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操作 目的
A 取绿豆粒大小的钠分别加入到水和乙醇中 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
B 加入足量稀硝酸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溶液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D 淀粉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的悬浊液,加热 证明淀粉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A. A B. B C. C D. D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0分)
16. 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
(1)仪器m名称是___________,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HCl的下列性质中,由氯元素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中的___________杂质。
(3)尾气处理装置D可模拟制备___________(填一种化工产品的名称)。
(4)①实验开始后,装置C中的溶液迅速出现棕色。此时,若生成物质的量为,则理论上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HCl有___________mol。
②继续通气一段时间,装置C溶液先变深棕褐色,后变浅,当褪至无色时立即结束实验。据文献报道,碘元素生成碘酸(,中强酸),和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碘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碘酸的一种化学性质,请补全实验方案(见如表)。
限选试剂:溶液(浸有铁粉)、溶液、石蕊试液、;溶液、溶液。
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实验结束后,取少量装置C的溶液到试管中,除去过剩和HClO后,________ ______ _____
17.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
I.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已知:+2H+ = H2O+S↓+SO2↑)
(1)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可靠性,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除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品、仪器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
(2)若在2 min时收集到224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气体,可计算出该2 min内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试简述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方法:___________(写一种)。
II.为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已知 I2+2= +2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
实验序号 体积V/mL 时间/s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碘水 水
① 10.0 2.0 4.0 0.0 t1
② 8.0 2.0 4.0 2.0 t2
③ 6.0 2.0 4.0 Vx t3
(4)该实验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表中Vx=___________ mL,比较t1、t2、t3大小,试推测该实验结论:___________。
18.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白色或淡黄色小晶体,食品级焦亚硫酸钠可作为贮存水果的保鲜剂等。某化学研究兴趣小组欲自制焦亚硫酸钠并探究其部分化学性质等。
(1)制备Na2S2O5,如图(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可用试剂:饱和Na2SO3溶液、浓NaOH溶液、浓H2SO4、苯、Na2SO3固体(试剂不重复使用)
焦亚硫酸钠的析出原理:NaHSO3(饱和溶液)→Na2S2O5(晶体)+H2O(l)
①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F中盛装的试剂是___,作用是__。
③通入N2的作用是__。
④Na2S2O5晶体在___(填“A”或“D”或“F”)中得到,再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可得纯净的样品。
⑤若撤去E,则可能发生__。
(2)设计实验探究Na2S2O5的性质,完成表中填空:
预测Na2S2O5的性质 探究Na2S2O5性质的操作及现象
探究一 Na2S2O5的溶液呈酸性 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少量的Na2S2O5样品于试管中,取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样品点在试纸上,试纸变红
探究二 Na2S2O5晶体具有还原性 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滴加1mL2mol·L-1酸性KMnO4溶液,剧烈反应,溶液紫红色很快褪去
探究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9. 已知可逆反应aA2 +bB2xX(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I.将一定量的两种反应物置于恒容绝热反应器中(与外部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反应器),反应器内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该反应是___ (填“吸”或“ 放”)热反应。
(2)下列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
a A点反应停止 b A点速率不为零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d B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II.将一定量的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置于容积为2L的恒温恒容反应器中,反应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3)①反应前4 min物质x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_____mol. .
②反应前4 min物质A2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物质X用A、B表示)。
④如果在4 min时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反应速率___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⑤如果在4min时加入2.4 mol Ne(Ne不参与该反应),则反应速率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河南省濮阳市五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物理竞赛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