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海洋中的卤素资源 测试卷 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第2章《海洋中的卤素资源》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
B.反应Ⅱ的氧化剂是
C.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中NO作催化剂
2.图是有关物质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②③④均有可能通过化合反应来实现
B.X一定含有碳元素
C.转化④需吸收热量
D.若X是碳,转化①也可以反向进行
3.下列各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均为0.5mol/L,滴入X试剂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X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Fe2+、H+、I-、Br-、Cl- 过量Cl2 Cl2+2I-=I2+2Cl-
B Fe2+、K+、NO、SO 少量HI 4H++3Fe2++NO=3Fe3++NO↑+2H2O
C Fe3+、SO、Br- 过量H2S 2Fe3++H2S=2Fe2++S↓+2H+
D Na+、K+、OH-、AlO 少量HCl H++AlO+H2O=Al(OH)3↓
A.A B.B C.C D.D
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B.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电解质:根据溶液是否能导电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无电子转移
6.下列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7.某溶液中含有Na+、Cl-、CO、SO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两个
B.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
C.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CO,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CO、Na+,肯定没有SO
8.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2Na + H2O = 2Na+ + OH- + H2↑
B.过氧化钠溶于水:Na2O2 + H2O = 2Na+ + 2OH- + O2↑
C.往小苏打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HCO + OH- = H2O + CO
D.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a2+ + 2OH- + CO2 = CaCO3↓ + H2O
9.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Br-),在后续生产过程中经臭氧(O3)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BrO)。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臭氧(O3)得到电子
B.该过程中溴化物(Br-)是还原剂,溴酸盐(BrO)是氧化剂
C.该过程中溴元素被氧化
D.该过程中O3发生还原反应
10.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溶液中是否被氧化 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有被氧化
B 探究干燥是否具有漂白性 将鲜花投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鲜花褪色,说明干燥氯气具有漂白性
C 探究碳酸钠样品是否变质为 在稀盐酸中加入少量可能变质的碳酸钠样品 立即有气体产生,则说明已经变质,有一部分转化为
D 探究钠是否变质 将表面已经变质的钠投入水中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说明钠已经变质,有一部分被氧化为
A.A B.B C.C D.D
1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食盐水 B.Cl2 C.SO2 D.NH4HCO3
12.实验室从含[Ag(S2O3)]和Br-的废定影液中回收Ag和Br2的步骤为:向废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淀银离子,过滤、洗涤、干燥,灼烧Ag2S制取金属Ag;制取C12并将C12通入滤液中氧化Br-,再用苯萃取分液。其中部分实验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分离Ag2S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装置乙在通风橱中高温灼烧Ag2S制取Ag
C.用装置丙制备C12
D.用装置丁分液时,两层溶液依次从下口放出
1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酸性氧化物、碱、电解质、非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水银、干冰、烧碱、食盐、蔗糖 B.碘酒、生石灰、烧碱、食盐、石墨
C.氢气、二氧化硫、纯碱、胆矾、酒精 D.铜、氧化铜、石灰水、氯化铜、干冰
14.下列各组溶液之间的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OH-+HCO=H2O+CO表示的是
A.NaOH与Ca(HCO3)2 B.Ba(OH)2与KHCO3
C.氨水和NH4HCO3 D.KOH与NaHCO3
15.合理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农业生产中应禁止使用农药
B.抗坏血酸(Vc)能抗氧化,可做食品添加剂
C.天然有机物都是绿色健康的,人工合成有机物均有潜在的危害性
D.将阿司匹林制成缓释剂,用药安全性提高,可以大量口服使用
二、填空题
16.过氧化氢(H2O2)可作为采矿业的废液消毒剂,如消除采矿废液中有剧毒的氰化钾(KCN,其中N元素为-3价),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A+NH3↑(已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K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生成物A的化学式是_______。
(2)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若是,请指出被还原的元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_______。
(3)若将KCN改为HCN也类似上述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某学生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测试了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请将实验序号和导电性图对应。
①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
②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③稀氨水中滴加醋酸溶液
④蒸馏水中添加氢氧化钠固体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8.在加热条件下,用二氧化锰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0.56L(标准状况)。问:
(1)理论上需要消耗MnO2的质量为_______。
(2)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19.硒和碲的单质是重要的高新技术材料。一种以含贵重金属的“酸泥”(含Se、Te、Ag、Pb、Cu等单质)为原料制备硒和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要制取395g粗硒(质量分数为80%),理论上至少应通入标准状况下的SO2的体积为_______L。
四、实验题
20.某小组利用氯酸钾与盐酸反应制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就可以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氯气而是次氯酸,相关现象是_______。
(3)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
(4)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5)现要配制所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
A.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直接用来配制溶液
B.反复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C.定容时俯视读数
D.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所需盐酸时,量筒仰视读
21.下面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已知:卤素单质的氧化性: Cl2>Br2>I2, 如: Cl2+ 2NaBr=Br2+ 2NaCl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设计装置F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 打开E中活塞,将装置E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F中,振荡,观察其现象,该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室也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备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 2MnCl2+ 5Cl2↑+ 8H2O。
①在化学方程式上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②在该反应中,浓盐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 (填“氧化性”、 “还原性”、“酸性”“氧化性和酸性”、“ 还原性和酸性”等)。
(5)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由图可知反应Ⅰ过程中:Fe (NO)2+中铁由+2价变成+3价,氧气中氧由0价变成-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项正确;
B .反应Ⅱ的Fe3+由+3价变成+2价,所以反应Ⅱ的氧化剂是Fe3+,B项正确;
C .反应Ⅲ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所以反应Ⅲ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 .NO与Fe2+反应生成Fe (NO)2+,Fe (NO)2+被氧化为Fe3+,同时又生成NO,且NO量不发生变化,则黄铁矿催化氧化中NO作催化剂,D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B
【详解】A.反应①C+O2CO2,反应②2C+O22CO,反应③2CO+O22CO2,反应④CO2+C2CO,均可通过化合反应来实现,A正确;
B.X不一定含有碳元素,X可以是O2,B错误;
C.CO2与C高温生成CO,该过程是吸热反应,C正确;
D.若X是碳,可通过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因此转化①也可以反向进行,D正确;
故答案为:B。
3.C
【详解】A.过量Cl2与I-、Fe2+、Br-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I-的还原性强于Fe2+,酸性条件下I-先和NO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6I-+2NO=3I2↓+2NO↑十4H2O,B错误;
C.Fe3+能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亚铁离子,过量硫化氢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C正确;
D.少量H+会先与OH-反应生成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项错误;
答案选C。
4.A
【详解】A.硫酸铜在溶液中电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硫酸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氢氧化钙在溶液中电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
D.碳酸钾在溶液中电离出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纯净物是仅含有一种微粒的物质,与其含有的元素种类多少无关;混合物是含有多种构成微粒的物质,如某物质含有O2、O3两种微粒,属于混合物,但只含有一种元素,A错误;
B.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B错误;
C.电解质是根据化合物在溶液是否能发生电离而导电,物质可能是化合物、单质或混合物,C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过程中有无电子转移或共用电子对偏移,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6.D
【详解】A.溶液、胶体为并列的分散系,则图中二者不能交叉,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复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改变,故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C错误;
D.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图示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7.D
【分析】向待测液中加过量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和溶液;则待测液中可能含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向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则待测液中不含硫酸根;向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待测液中含氯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①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只有一个:,故A错误;
B.③中离子反应为,故B错误;
C.由溶液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有,由电荷守恒可知,待测液中肯定有,故C错误;
D.由白色沉淀能完全溶解于盐酸中,说明白色沉淀是,没有,则待测液中无,有,D正确;
答案选D。
8.C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2OH- + H2↑,A错误;
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B错误;
C.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 OH- = H2O + CO,C正确;
D.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臭氧(O3)处理溴化物(Br-)逐渐转化成溴酸盐(BrO),可见-1价的Br失去电子生成+5价的BrO,臭氧(O3)得电子作为氧化剂,故A正确;
B.该过程中-1价的Br失去电子生成+5价的BrO,溴化物(Br-)是还原剂被氧化,溴酸盐(BrO)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
C.-1价的Br失去电子生成+5价的BrO,溴化物(Br-)是还原剂被氧化,故C正确;
D.臭氧(O3)得电子作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A
【详解】A.检验FeSO4溶液中Fe2+是否被氧化,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若有Fe3+溶液呈红色,则说明有Fe2+被氧化,A正确;
B.探究干燥Cl2是否具有漂白性,将鲜花投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鲜花褪色,因为鲜花中有水分,是Cl2具有漂白性还是Cl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具有漂白性无法确定,B错误;
C.在稀盐酸中加入少量NaHCO3立即产生气体,加入少量Na2CO3也立即产生气体,无法确定Na2CO3变质,C错误;
D.钠投入水中立即与水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氢气,Na2O2加入水中,立即与水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氧气,无法确定钠是否变质,D错误;
故答案为:A。
11.D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且必须是自身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详解】A.食盐水是氯化钠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SO2的水溶液虽然能够导电,但由于不是其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D.NH4HCO3为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装置甲的操作为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用玻璃棒搅拌,A错误;
B.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B错误;
C.浓盐酸和KMnO4可以在常温下反应生成Cl2,故可以用装置丙制备C12,C正确;
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待下层液体放出后,从上口倒出,D错误;
故选C。
13.A
【分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水银、干冰、烧碱、食盐、蔗糖,符合单质、酸性氧化物、碱、电解质、非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A正确;
B.碘酒是混合物,不是单质,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纯碱是盐,不是碱,C错误;
D.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石灰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非电解质,D错误;
故答案为:A。
14.D
【详解】A. NaOH与Ca ( HCO3 ) 2的离子方程式为:2+20H- +Ca2+=CaCO3↓+2H2O+不能用OH- + =H2O+表示,A错误;
B.Ba(OH) 2与KHCO3反应生成难溶物BaCO3,BaCO3不能拆开,不能用OH- + =H2O+表示,B错误;
C.NH3·H2O为弱电解质,不能拆开,氨水和NH4H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NH3·H2O=+H2O+,不能用OH- + =H2O+表示,C错误;
D.KOH与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 =H2O+,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A.农药可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农业生产中应合理使用农药而不是禁止使用,故A错误;
B.抗坏血酸(Vc)具有还原性能抗氧化,可做食品添加剂,故B正确;
C.天然有机物并不都是绿色健康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也不是全部都有潜在的危害性,故C正确;
D.阿司匹林制成缓释剂,可提高用药安全性,大量使用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能大量口服使用,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6.(1) +2 KHCO3
(2) 是 O
(3)HCN+H2O2=CO2↑+NH3↑
【解析】(1)
KCN中K是+1价,N是-3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A的化学式是KHCO3。
(2)
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所以N元素化合价不变,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其特征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所以为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是双氧水、还原剂是KCN,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元素是O;
(3)
若将KCN改为HCN也类似上述反应,其中氧化剂是H2O2,还原剂是HC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N+H2O2=CO2↑+NH3↑。
17.(1)②
(2)①
【分析】①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NaCl和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导电性几乎不变,NaOH反应完后,继续通入HCl,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②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硫酸钡和水,离子浓度逐渐降低至几乎降为0,导电能力逐渐降低至几乎为0,氢氧化钡反应完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强,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③稀氨水中滴加醋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铵和水,生成了强电解质醋酸铵,离子浓度逐渐增强,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④蒸馏水中添加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符合图象(1)的是②;
(2)由分析可知,符合图象(2),先不变后增大的是①。
18.(1)2.175g
(2)0.05mol
【详解】(1)标况下0.56L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56L÷22.4L/mol=0.025mol,根据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理论上需要消耗MnO2为0.025mol,质量是0.025mol×87g/mol=2.175g;故答案为2.175g。
(2)氯化氢被氧化生成氯气,则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0.025mol×2=0.05mol;故答案为0.05mol。
19.179.2
【详解】二氧化硫通入滤液中把H2SeO3还原为Se的反应为:2SO2+H2O+H2SeO3=Se+2H2SO4,则n(SO2)=2n(Se)=2×=8mol,在标准状况下:V(SO2)=8mol×22.4L·mol-1=179.2L。
20.(1)
(2)A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中干燥红布条不褪色
(3)产生棕黄色的烟
(4)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
(5) 250mL容量瓶 CD
【分析】氯酸钾与10 mol·Lˉ1盐酸反应会生成氯气,A中紫色石蕊试液遇氯气会先变红后褪色,经过干燥剂C干燥后遇到干燥的红布条,红布条不褪色,结合A中现象,说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E装置中铜粉与干燥的氯气在加热条件下会反应生成氯化铜,氯气有毒,需用碱液进行尾气处理,以此解题。
【详解】(1)装置B中,盐酸和氯酸钾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A中,能验证氯气的水溶液的酸性和氧化性;D装置中,能验证干燥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所以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就可以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氯气而是次氯酸,相关现象是A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中干燥红布条不褪色。答案为:A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中干燥红布条不褪色;
(3)E中,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实验现象是产生棕黄色的烟;
(4)装置F中装有碱石灰,可以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
(5)①要配制240mL的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配制溶液所需要的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
②A.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直接用来配制溶液,无影响,故A不选;
B.反复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体积V偏大,则c偏小,故B不选;
C.定容时俯视读数,是溶液体积V偏小,则c偏高,故C选;
D.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所需盐酸时,量筒仰视读数,使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大、n(HCl)偏大,则c偏高,故D选;
故答案为:CD。
21.(1)
(2)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3) 不能 过量的氯气也能将I-氧化为I2
(4) 还原性和酸性
(5) 1:1
【解析】(1)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则A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
由于浓盐酸易挥发,则A中制取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3)
设计装置F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 打开E中活塞,将装置E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F中,振荡,观察到F中液体分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下层无色,但该现象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原因是过量的氯气也能将I-氧化为I2。
(4)
①在该反应中,Mn元素从+7价降低为+2价,Cl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2mol高锰酸钾与16molHCl反应转移10mol电子,则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
②在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生成了氯化锰,则浓盐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
(5)
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氯气中0价的Cl元素,分别降价到-1价和升高到+1价,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天津市重点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