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3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3分)今年暑假“新冠”疫情在我市多地点状发生,配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使用含氯消毒剂能有效杀死病毒。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0﹣9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是扩散现象
B.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新冠病毒—原子—质子—原子核
C.人能闻到消毒剂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病毒无法通过
2.(3分)小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出行代步的工具,其发动机大多数为汽油机,下列有关汽油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
B.汽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1所示,小明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和金属球都是导体
B.如图2所示,将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放在铁支架上,吸管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一带负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荷
C.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
D.如图3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在连接的瞬间有电流从A向B移动
4.(3分)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超声波具有能量
B.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变大
D.水的作用是为了探究声音在水中也能传播
5.(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20V。灯泡L1和L2的铭牌上分别有“220V 40W”和“220V 60W”字样。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L1和L2都恰好能正常发光
B.L1和L2的功率一定相等
C.L1和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通过L1和L2的电流一定相等
6.(3分)下列有关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
B.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C.光纤通信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发生折射来传递信息的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7.(3分)如图所示,一块冰漂浮在密度为0.95g/cm3的液面上,当冰熔化时,液面高度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北京开幕短道速滑是冬奥精彩项目,冰刀是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核心装备之一。如图所示,冰刀刀刃锋利更易着力,运动员向后蹬冰由于    ,运动员快速向前滑出,滑行时冰刀对冰面有较    (选填“大”或“小”)的压强,使冰的熔点    (选填“降低”或“升高”),冰刀所到之处冰熔化成水,减小了冰刀受到的摩擦力。
9.(3分)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强冷空气,为了使双手不至于冻坏,可以两手摩擦使手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并洒水时,它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3分)三峡船闸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小陈同学带着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坐电梯从1楼到达9楼,外界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压计瓶内液面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1.(3分)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   、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主光轴上,测量光屏上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为25厘米,则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物到透镜的距离    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2.(3分)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13.(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铜丝的电阻小于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浸在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实验中通过温度计升高温度的高低来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通电一定时间后,可以看到    瓶中(选填“A”或“B”)煤油温度升得高,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14.(3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水平拉动重为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90N,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拉力大小为    N,10s内拉力做的功为    J,拉力的功率为    W。
三、作图题(2分+2分+3分,共7分)
15.(2分)如图所示,为了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16.(2分)某学校大门安装了“人脸识别测温门禁一体机”,如图甲所示。要求人脸数据识别成功,且体温不高于37.3℃才能把门锁打开,请把这种一体机的电路图(图乙)连接完整。
17.(3分)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一条延长线通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先后经过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折射后射入水中,请你完成该光路。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6分+6分+7分,共19分)
18.(3分)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s;温度计示数为    ℃;小矿石的质量为    g。
19.(3分)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如图乙所示,在蜡烛越烧越短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将凸透镜和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蜡烛的像就可以重新回到光屏的中央。
20.(6分)某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
(2)如图 甲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为    N。
(3)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    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木块拴住,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4N,如果不计摩擦和细线重,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
(4)如果将图丙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1.(7分)小聪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可能是由于小
灯泡   引起的。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在实际测量中,电压表有示数时内部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如果考虑这个微弱电流的影响,则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偏   。
(4)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可以完成该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电源电压不变,R1和R2为滑动变阻器,R2
的最大电阻为R0)。
①只闭合开关S和S1,调节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②只闭合开关   ,调节R1,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5V。
③接着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左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右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用U额、R0、U1、U2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6分+6分,共12分)
22.(6分)小芳同学买了一个平底玻璃杯,经测算,玻璃杯的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2×10﹣3m2,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杯内装有0.3kg的水,水深12cm,如图所示。(取g=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是多少帕?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23.(6分)某中学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电子身高测量仪,用粗细均匀的电阻丝代替滑动变阻器(上下平移),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显示仪,电压表示数随身高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电阻丝R足够长,每1cm的阻值大小为0.1Ω,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3A”,身高为170cm的同学站上去后恰好滑到最大电阻,此时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1A。求:
(1)求电阻丝的最大电阻;
(2)该测量仪可测量的身高最小值h0;
(3)定值电阻R0的大小。
六、综合能力题
24.(8分)如图1是电热水壶的工作电路图,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R1和R2均为电热水壶中的加热元件。(其中R1>R2,且R1、R2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
(1)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当开关S接“2”位置时,电热水壶处于    (选填“加热”或“保温”)挡位;某天晚上小明仅将该电热水壶接入电路中,将一壶水加热到沸腾,用时630s,他观察到家里如图2所示的电能表表盘转动了105圈,则该电热水壶的功率是    W。
(2)冬天时,雾气出现在车窗    (选填“内侧”或“外侧”),这是由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想要雾气快速消失,空调需要开    (选填“冷风”或“暖风”)。
(3)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示数,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则示数将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4)图A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固态
C.丙是固态
D.乙是液态
25.(5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和玻璃板,应选    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    。
(2)如图所示,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将M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的像将    (填“向左移”“位置不动”或“向右移”);
(3)如图所示,把四个模型分别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B.C.D.
26.(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继续演绎着中国航天神话,11月29日23点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成功,7小时后与在轨高510km的神舟十四号胜利对接成功。至此,中国空间站以三船三舱的形式收官建成,总质量超百吨,活动空间超百立方米。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宇航员将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在轨生活和实验。
(1)“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三名“宇航员静静的坐在太空椅上”,前者选择参照物是    ,后者选择的参照物是    。
(2)神舟十五号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3)宇航员进入太空后,与地球相比,自身的质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出舱活动时,航天员之间只能依靠无线电交流,因为    。
(4)六个月的太空生活,宇航员除了科学探究外,他们还通过看书、看电视、健身、聊天等方式打发休闲时光。假设空间站的电视机正常工作功率为44W,额定电压为110V,则额定电流为    A。他们和家人网上聊天实现“天地对话”,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就等于光速,地球上的家人们    s后就可以接收到信号(不考虑仪器的延时特性)。
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一中景贤学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3分)今年暑假“新冠”疫情在我市多地点状发生,配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使用含氯消毒剂能有效杀死病毒。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0﹣9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是扩散现象
B.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新冠病毒—原子—质子—原子核
C.人能闻到消毒剂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病毒无法通过
【考点】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
【分析】(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指分子的运动,注意将扩散现象与物体颗粒的运动相区分。
(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我们能闻到气味就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隙的。
【解答】解:A、“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大于分子的直径,属于物质颗粒,故病毒在空气中传播不属于扩散现象,A选项说法错误;
B、“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0﹣9m,原子是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新冠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B选项说法错误;
C、人能闻到消毒剂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选项说法正确;
D、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小,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宇宙微观粒子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2.(3分)小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出行代步的工具,其发动机大多数为汽油机,下列有关汽油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
B.汽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热机的效率;热机.
【分析】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主要区别:
(1)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汽油机气缸顶端有个火花塞,此时火花塞喷出电火花,点燃汽油,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2)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空气,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柴油机气缸顶端有个喷油嘴,此时喷油嘴喷出雾状的柴油,柴油遇到高温的空气,达到着火点而燃烧,点燃方式是压燃式。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柴油机的压缩比例更大、温度更高、做功更多,效率更高。
【解答】解:A、在吸气冲程,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A错误;
B、压缩冲程柴油机压缩程度更大,压缩冲程末温度更高,所以柴油机属于压燃式,它的机械效率更高,故B错误;
C、在做功冲程,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故C错误;
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汽油机和柴油机区别的掌握,属于热机基础内容的考查,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1所示,小明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和金属球都是导体
B.如图2所示,将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放在铁支架上,吸管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一带负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荷
C.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
D.如图3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在连接的瞬间有电流从A向B移动
【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电流的方向;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
(4)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解:
A、小明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和金属球都能带电,但橡胶棒是绝缘体,故A错误;
B、将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放在铁支架上,吸管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一带负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它们互相排斥,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说明吸管带负电荷,故B正确;
C、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是因为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不是因为正电荷发生转移,故C错误;
D、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验电器A上的自由电子向验电器B转移,因为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方向是由B到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验电器的原理、以及电流的方向,是一道基础题。
4.(3分)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超声波具有能量
B.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变大
D.水的作用是为了探究声音在水中也能传播
【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转换法来研究物理现象。
【解答】解:
A、音叉发出的不是超声波,所以此实验不能说明超声波是否具有能量,故A错误;
B、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B正确;
C、此实验无法验证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的变化,故C错误;
D、水的作用是为了显示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转换法在物理学研究当中的有效运用。
5.(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20V。灯泡L1和L2的铭牌上分别有“220V 40W”和“220V 60W”字样。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L1和L2都恰好能正常发光
B.L1和L2的功率一定相等
C.L1和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通过L1和L2的电流一定相等
【考点】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分析】根据P=UI=先判断两灯泡的电阻关系,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和P=I2R判断两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关系,根据U=IR判断出L1和L2两端电压的关系。
【解答】解:灯泡铭牌可知,两灯泡额定电压相等,P1<P2,由P=UI=的变形式R=可知,R1>R2,
A、由图知两灯泡串联在220V电路中,故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知每个灯泡的实际电压小于其额定电压,所以两盏灯都不能正常发光,故A错误;
BCD、由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知,I1=I2,根据U=IR知L1两端的电压大于L2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D正确;
根据P=I2R可知,串联后两灯的实际功率关系是P1′>P2′,故B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额定电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知道灯泡铭牌含义、应用串联电路特点、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6.(3分)下列有关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
B.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C.光纤通信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发生折射来传递信息的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考点】光纤通信;卫星中继通信;能源及其分类;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分析】A.核电站的原理是通过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B.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D.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能与为一次能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A.核裂变是可控的,故目前世界上的核电站都是利用原子核分裂时释放出的能量发电的,故A错误;
B.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反射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煤、石油和天然气可以直接利用,属于一次能源;在使用后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核能的应用、能源的分类以及光纤通信的原理,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
7.(3分)如图所示,一块冰漂浮在密度为0.95g/cm3的液面上,当冰熔化时,液面高度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分析】(1)冰漂浮在液面上,表示出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2)表示出当冰熔化之后水的体积V水;
(3)比较V排与V水的大小,如果冰化成水的体积大于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液面上升;如果冰化成水的体积等于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液面不变;如果冰化成水的体积小于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液面下降。
【解答】解:冰块漂浮在液面上,所以,F浮=G冰,
即:ρ液gV排=ρ冰gV冰,则:V排=;
冰熔化成水之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所以,m冰=m水,即:ρ冰V冰=ρ水V水,
则V水=;
因为ρ液<ρ水,则:V水<V排,
所以液面下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冰化水质量不变,二是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联合运用。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北京开幕短道速滑是冬奥精彩项目,冰刀是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核心装备之一。如图所示,冰刀刀刃锋利更易着力,运动员向后蹬冰由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员快速向前滑出,滑行时冰刀对冰面有较  大 (选填“大”或“小”)的压强,使冰的熔点  降低 (选填“降低”或“升高”),冰刀所到之处冰熔化成水,减小了冰刀受到的摩擦力。
【考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3)冰的熔点与压强有关,且压强越大,熔点越低。
【解答】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向后蹬冰,给冰一个向后的力,同时冰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运动员快速向前滑出。
冰刀的刀刃做的非常锋利,减小了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压强。
冰的熔点与压强有关,且压强越大,熔点越低。这样就使部分冰熔化成水。水将冰刀与冰面分开,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降低。
【点评】本题考查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的运用,涉及的物理过程和知识也不复杂,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冰上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包括摩擦力、压强、压强与熔点的关系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9.(3分)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强冷空气,为了使双手不至于冻坏,可以两手摩擦使手发热,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并洒水时,它的动能  变小 ,机械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解:(1)两手摩擦使手发热,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2)洒水车匀速前进不断洒水的过程中,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质量变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洒水车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变小。
故答案为:做功;变小;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知识的应用;判断机械能大小变化时,注意质量既影响动能,也影响重力势能,避免出错。
10.(3分)三峡船闸是利用  连通器 的原理工作的。小陈同学带着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坐电梯从1楼到达9楼,外界大气压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压计瓶内液面  降低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考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连通器原理.
【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中为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液面是相平的,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解答】解: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大气压强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坐电梯从1楼到达9楼,高度增加,外界大气压减小;由于瓶内气体的压强几乎不变,故到达9楼时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气压和原来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瓶内气体会推动液体进入管内,直到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与外界气压之和与瓶内气压重新相等为止,由于部分瓶内液体进入管内,故瓶内液面降低。
【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应用和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第三问要注意问的是瓶内液面的高度变化,不要误认为是管内液面的变化。
11.(3分)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 绿 、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主光轴上,测量光屏上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为25厘米,则像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物到透镜的距离  小于 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物距、像距、焦距与成像性质的关系;色光的三原色和色光的混合.
【分析】①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②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解答】解:①红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
②光屏上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为25厘米,因为v=25cm>2f,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2f>u>f,即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
故答案为:绿;放大;小于。
【点评】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3分)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慢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
【考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1)为了能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常用水浴法,若物质的熔点较低,可以不对其加热,这样不仅能够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数据;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3)根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
【解答】解:(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由图象可知,冰从4min开始熔化,到10min熔化完成,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慢;固液共存态;不变。
【点评】本题是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加热的方法、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对熔化图象的分析。学生分析物质熔化的图象,是本实验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从图象中获取有效的信息,也是物理实验中经常运用的。
13.(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铜丝的电阻小于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浸在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实验中通过温度计升高温度的高低来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转换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通电一定时间后,可以看到  B 瓶中(选填“A”或“B”)煤油温度升得高,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  大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考点】探究影响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因素.
【分析】实验中通过温度计升高温度的高低来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丝串联,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分析答题。
【解答】解:实验中通过温度计升高温度的高低来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丝串联,通过他们的电流I与通电时间t相同,铜丝的电阻小于镍铬合金丝的电阻,由Q=I2Rt可知,镍铬合金丝产生的热量多,B瓶中煤油吸收的热量多,温度升得高,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故答案为:转换法;B;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但综合性强,属于中考必考的探究实验题型。
14.(3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水平拉动重为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90N,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拉力大小为  30 N,10s内拉力做的功为  180 J,拉力的功率为  18 W。
【考点】滑轮组中的相关计算;功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
【分析】当物体匀速移动时,拉物体的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有3条绳子作用在动滑轮上,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拉力F=f;
根据公式s=vt可求物体通过的距离,而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物体通过距离的3倍,然后根据W=Fs求拉力做的功;根据P=求功率。
【解答】解:因为有3条绳子作用在动滑轮上,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所以水平向左拉物体的拉力为F=f=×90N=30N;
在10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s′=v′t=0.2m/s×10s=2m。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3s′=3×2m=6m,
拉力做的功W=Fs=30N×6m=180J;
功率P===18W。
故答案为:30;180;18。
【点评】本题考查拉力和路程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动滑轮绳子段数的分析。
三、作图题(2分+2分+3分,共7分)
15.(2分)如图所示,为了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分析】使用杠杆时,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只需找出使动力臂最长的动力作用点,然后作动力臂的垂线即可。
【解答】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的情况下,要最省力,即动力臂最长;由图知OB比OA长,所以OB作动力臂最长,最省力,过B点垂直于OB向上作垂线段,就得到动力最小力F的示意图,其力臂为L,如下图所示:
【点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杠杆上的力最小,必须使该力的力臂最大,而力臂最大时力的作用点一般离杠杆的支点最远,所以在杠杆上找到离杠杆支点最远的点即力的作用点,这两点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力臂,过力的作用点作垂线就是最小的力。
16.(2分)某学校大门安装了“人脸识别测温门禁一体机”,如图甲所示。要求人脸数据识别成功,且体温不高于37.3℃才能把门锁打开,请把这种一体机的电路图(图乙)连接完整。
【考点】电路图设计.
【分析】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辨别:根据题意,若达到目时两元件同时要满足,则两元件存在串联关系,若达到目的时两元件是或者关系,则两元件存在并联关系,按照该思路解题。
【解答】解:根据题意,要求人脸数据识别成功,且体温不高于37.3℃才能把门锁打开,即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打开门锁,表示这两个条件的开关存在串联关系,即两开关串联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元件的连接方式,解决该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楚两元件串并联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7.(3分)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一条延长线通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先后经过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折射后射入水中,请你完成该光路。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经过凸透镜的焦点;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
对准凹透镜的虚焦点F1入射的光线(延长线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经过凸透镜的焦点F2;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以及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6分+6分+7分,共19分)
18.(3分)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398 s;温度计示数为  ﹣14 ℃;小矿石的质量为  33.4 g。
【考点】质量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分析】(1)根据停表的结构和刻度盘的单位进行分析,即小刻度盘的单位是min,大刻度盘的单位是s,然后读出时间;
(2)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3)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分为两个小格,则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6”和“7”之间,更偏向7,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6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由于分针偏向“7”一侧,所以此时秒针在38s处,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8s,即该停表的读数为6min38s=398s;
(2)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10在20的上方,说明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示数为﹣14℃;
(3)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3.4g,小矿石的质量为:m=20g+10g+3.4g=33.4g。
故答案为:398s;﹣14;33.4。
【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19.(3分)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1.0 cm;如图乙所示,在蜡烛越烧越短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  上 移动(选填“上”或“下”),将凸透镜和光屏向  下 (选填“上”或“下”)移动,蜡烛的像就可以重新回到光屏的中央。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分析】(1)焦距是指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根据图读出便可;
(2)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甲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f=41.0cm﹣30.0cm=1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蜡烛不断燃烧,蜡烛逐渐变短,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应该将透镜和光屏向下调节。
故答案为:11.0;上;下。
【点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最重要的光学实验,其中涉及到的知识、操作要求等较多,应重点掌握。
20.(6分)某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长 。
(2)如图 甲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为  0.6 N。
(3)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  大气压 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木块拴住,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4N,如果不计摩擦和细线重,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1.0 N,木块的密度为  0.6×103 kg/m3.(ρ水=1.0×103kg/m3)
(4)如果将图丙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0.8×103 kg/m3。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分析】(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指针指示来读数;
(3)如图乙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压在烧杯底部;图丙中使用的是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对木块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F浮=G+F拉求出浮力;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木块的体积;根据公式G=mg=ρVg求出木块的密度;
(4)根据F浮=G+F拉求出木块在液体中受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N;
(3)如图乙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压在烧杯底部;
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0.4N,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6N+0.4N=1.0N,
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木块的体积V=V排===10﹣4m3,
根据公式G=mg=ρVg求出木块的密度为ρ木===0.6×103kg/m3。
(4)木块在待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6N+02N=0.8N,
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
故答案为:(1)长;(2)0.6;(3)大气压;1.0,0.6×103;(4)0.8×10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浮力、重力、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太多,难度不大。
21.(7分)小聪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可能是由于小
灯泡 短路 引起的。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6 W.在实际测量中,电压表有示数时内部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如果考虑这个微弱电流的影响,则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偏 大 。
(4)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可以完成该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电源电压不变,R1和R2为滑动变阻器,R2
的最大电阻为R0)。
①只闭合开关S和S1,调节 R2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②只闭合开关 S、S2 ,调节R1,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5V。
③接着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左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右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用U额、R0、U1、U2表示)。
【考点】实验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分析】(1)根据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确定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与灯串联;
(2)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路为通路,根据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分析;
(3)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P=UI求灯泡的额定功率;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
(4)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即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故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与灯串联
根据P=,在只有电压表情况下,测量出灯正常发光的电阻即可;
①可只闭合小灯泡所在支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2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灯正常光;
②保持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动,只闭合R1所在支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R1两端电压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根据等效法,此时滑动变阻器R1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等于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小;
③为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R1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将R2的滑片P先调至最左端,再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右端,分别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R1的大小,即小灯泡电阻的大小,再利用P=,求出小灯泡额定功率。
【解答】解:(1)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即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故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与灯串联,如下所示:
(2)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路为通路,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可能是由于小灯泡短路引起的;
(3)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P=UI=2.5V×0.24A=0.6W;
在实际测量中,电压表有示数时内部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如果考虑这个微弱电流的影响,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P=UI,测得出功率偏大;
(4)①只闭合开关S和S1,调节R2,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②只闭合开关S、S2,调节R1,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5V。
③接着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左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右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2,
在③中,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左端,R2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压表的示数为U1即为电源电压;再将R2的滑片P调至最右端,此时两变阻器串联,电压表的示数为U2,即为R1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有:=,
解得:R1=,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P额==,
故P额=。
故答案为:(1)如上;(2)短路;(3)0.6;大;(4)①R2;②S、S2;③。
【点评】本题测灯的功率,考查电路连接、故障分析、功率的计算、误差分析和设计实验方案测功率的能力。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6分+6分,共12分)
22.(6分)小芳同学买了一个平底玻璃杯,经测算,玻璃杯的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2×10﹣3m2,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杯内装有0.3kg的水,水深12cm,如图所示。(取g=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是多少帕?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考点】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压强的计算.
【分析】(1)根据p=ρgh计算水对杯底的压强;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和水的总重力,根据F=G=mg求出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再根据p=计算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
p水=ρ水gh水=1×103kg/m3×10N/kg×12×10﹣2m=1200Pa;
(2)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F=G总=(m水+m杯)g=(0.3kg+0.3kg)×10N/kg=6N;
杯对桌面的压强为:
p===3×103Pa。
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是1200Pa;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是3×103Pa。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力、压强的计算,一般情况液体的压强用p=ρgh计算、固体的压强用p=计算。
23.(6分)某中学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电子身高测量仪,用粗细均匀的电阻丝代替滑动变阻器(上下平移),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显示仪,电压表示数随身高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电阻丝R足够长,每1cm的阻值大小为0.1Ω,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3A”,身高为170cm的同学站上去后恰好滑到最大电阻,此时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1A。求:
(1)求电阻丝的最大电阻;
(2)该测量仪可测量的身高最小值h0;
(3)定值电阻R0的大小。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1)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丝两端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170cm的同学站上后电阻丝的最大电阻;
(2)可测量的身高最小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由题知,每1cm的电阻丝阻值大小为0.1Ω,身高为170cm的同学站上去后恰好滑到最大电阻,据此可求出可测的身高最小值h0;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身高170cm的同学站上后电源电压的表达式;利用“每lcm的阻值大小为0.1Ω”求出身高110cm的同学站上后,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此时电源电压的表达式,解方程求出电阻R0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丝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身高为170cm的同学站上去后恰好滑到最大电阻,由欧姆定律可知,身高h1=170cm的同学站上后电阻丝的最大电阻为:R1===9Ω;
(2)每1cm的阻值大小为0.1Ω,此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R1=(170cm﹣h0)×0.1Ω/cm=9Ω,解得h0=80cm;
(3)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身高h1=170cm的同学站上后,电源电压:
U=UR+IR0=9V+1A×R0……①
由题意可知,身高110cm的同学站上后,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R2=(h2﹣h0)×0.1Ω/cm=(110cm﹣80cm)×0.1Ω/cm=3Ω,
由图乙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
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2===A,
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身高h2=110cm的同学站上后,电源电压:
U=UR2+I2R0=5V+A×R0……②
由①②解得:R0=6Ω,U=15V。
答:(1)电阻丝最大电阻是9Ω;
(2)该测量仪可测量的身高最小值h0为80cm;
(3)定值电阻R0的大小是6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利用好“电阻丝R每1cm的阻值大小为0.1Ω”是解题的关键。
六、综合能力题
24.(8分)如图1是电热水壶的工作电路图,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R1和R2均为电热水壶中的加热元件。(其中R1>R2,且R1、R2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
(1)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当开关S接“2”位置时,电热水壶处于  加热 (选填“加热”或“保温”)挡位;某天晚上小明仅将该电热水壶接入电路中,将一壶水加热到沸腾,用时630s,他观察到家里如图2所示的电能表表盘转动了105圈,则该电热水壶的功率是  1000 W。
(2)冬天时,雾气出现在车窗  内侧 (选填“内侧”或“外侧”),这是由于水蒸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想要雾气快速消失,空调需要开  暖风 (选填“冷风”或“暖风”)。
(3)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示数,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则示数将  变大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
(4)图A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是气态
B.乙是固态
C.丙是固态
D.乙是液态
【考点】电能表;电功率的计算;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析】(1)由图可知,比较2、3两个挡位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根据P=得出这两个电路功率的大小,据此判断当开关S接“2”位置时,电热水壶处于什么挡;
将一壶水加热到沸腾,用时630s,他观察到家里如图2所示的电能表表盘转动了105圈,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600r/(kW h),可求出该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根据P=可求出该电热水壶的功率;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对着玻璃吹暖风,可加快空气流速的方法来加快蒸发;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气态;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解答】解:(1)由图可知,比较2、3两个挡位,开关打到2时,电路总电阻较小,根据P=,此时为加热挡;
将一壶水加热到沸腾,用时630s,他观察到家里如图2所示的电能表表盘转动了105圈,则该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为:
W==0.175kW h,
则该电热水壶的功率是:P==1kW=1000W;
(2)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想要雾气快速消失,空调需要开暖风,通过加快空气流速和提高温度的方法来加快蒸发;
(3)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示数,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则示数将变大,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4)根据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A、甲是液态,故A错误;
B、乙是固态,故B正确;
D、丙是气态,故C错误;
故选:B。
答案为:(1)加热;1000;(2)内侧;液化;暖风;(3)变大;引力;(4)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公式以及电功率公式及串联电阻规律的应用、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分子间的作用力、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等,属于中考常见题型。
25.(5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和玻璃板,应选  玻璃板 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
(2)如图所示,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将M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的像将  位置不动 (填“向左移”“位置不动”或“向右移”);
(3)如图所示,把四个模型分别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A.B.C.D.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茶色玻璃比较暗,使茶色玻璃板后面的环境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小,成像更清晰;
(2)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的连线关于镜面对称;
(3)根据四个模型的结构和研究目的“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可做出选择。
【解答】解:(1)玻璃板能够成像,还能够看到玻璃板后的像。所以应选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将M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A的位置不变,所以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蜡烛像的位置不动;
(3)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A、T、C、V,从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同,而A、T、V,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所以选A;
故答案为:(1)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位置不动;(3)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操作相关问题,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6.(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继续演绎着中国航天神话,11月29日23点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成功,7小时后与在轨高510km的神舟十四号胜利对接成功。至此,中国空间站以三船三舱的形式收官建成,总质量超百吨,活动空间超百立方米。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宇航员将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在轨生活和实验。
(1)“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三名“宇航员静静的坐在太空椅上”,前者选择参照物是  地面 ,后者选择的参照物是  太空椅 。
(2)神舟十五号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3)宇航员进入太空后,与地球相比,自身的质量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出舱活动时,航天员之间只能依靠无线电交流,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4)六个月的太空生活,宇航员除了科学探究外,他们还通过看书、看电视、健身、聊天等方式打发休闲时光。假设空间站的电视机正常工作功率为44W,额定电压为110V,则额定电流为  0.4 A。他们和家人网上聊天实现“天地对话”,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就等于光速,地球上的家人们  1.7×10﹣3 s后就可以接收到信号(不考虑仪器的延时特性)。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质量及其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变化的称为运动,没有位置变化的称为静止;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3)物体的质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改变;真空不能传声,故出舱活动时,航天员之间只能依靠无线电交流;
(4)利用P=UI得到电视机的额定电流,利用v=得到信号从飞船到地球用的时间。
【解答】解:(1)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时,神舟十五号与地面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故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地面。宇航员静静的坐在太空椅上,宇航员与太空椅之间位置没有变化,故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太空椅。
(2)神舟十五号在围绕地球运动,其运动方向是变化的,说明其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其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3)物体的质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宇航员进入太空后,自身的质量不变;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出舱活动时,航天员之间只能依靠无线电交流;
(4)电视机的额定电流I==0.4A;
飞船与地面的距离s=510km=5.1×105m,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v=c=3×108m/s,
信号从飞船到地球用的时间t==1.7×10﹣3s。
故答案为:(1)地面;太空椅;(2)不是;(3)不变;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0.4;1.7×10﹣3。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质量及其特性、平衡状态的判断、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速度公式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等内容,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专项练习金属和金属矿物(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