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共20分,1-8题每题1.5分,9-12题每题2分)
1.(1.5分)“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是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1.5分)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
A.纯碱 B.白酒 C.白糖 D.食醋
3.(1.5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4个氢原子:4H2
B.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l3+
C.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D.2个氮分子:2N
4.(1.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塞紧橡胶塞 B.检验氢气的纯度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检验二氧化碳
5.(1.5分)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2 B.核外电子数为22
C.元素符号为Ti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6.(1.5分)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原子一定具有质子和中子
C.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7.(1.5分)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除杂的方法 B、生活常识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铅笔芯——不含铅含石墨 硝酸钾(KNO3)是钾肥—补充钾元素
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D、化学物质与俗名
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后加热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氢氧化钠——烧碱 碳酸钠——纯碱
A.A B.B C.C D.D
8.(1.5分)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间苯二胺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9:1
9.(2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消除汽车尾气污染是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图为汽车尾气净化器处理尾气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质量不变
C.Pt﹣Rh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使用该净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10.(2分)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B,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A
11.(2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2、CO B.H2SO4、H2、H2O
C.K2CO3、KCl、KNO3 D.CaCO3、CaO、Ca(OH)2
12.(2分)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13.(6分)如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所需的仪器与药品。请回答:
(1)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仪器组合是 (从图1中选填编号),选用的药品是 (从图3中选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选取图3中的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 管(填“m”或“n”)通入氧气。
14.(7分)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活性炭粉、食盐等组成。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的固体粉末。
(1)小吴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 (填物质名称)。
【原理探究】
(2)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观察到B烧杯中 的现象时,证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请写出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查阅资料】①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②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实验】表中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活性炭/g 食盐/g 温度上升值/℃
1 0 0 0.1
2 0.2 0 22.0
3 x 0.1 3.1
4 0.2 0.1 56.3
【解释与结论】
(4)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表中x的值为 。
(6)综合以上数据,第 (填实验编号)组实验方案效果最好。
【反思与评价】
(7)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15.(8分)金属(Ti)硬度大、熔点高、耐腐蚀,被誉为“未来的金属”。钛酸亚铁(FeTiO3)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备钛和甲醇(CH3OH)主要生成过程如图: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 价。
(2)反应①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 。
(3)③冶炼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在氩气(Ar)中进行的理由是 。
(4)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 。
(5)已知④发生的是分解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6)绿色化学提倡物料循环,以上流程中可用于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16.(9分)化学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取出50克,让大家用质量分数为1.96%稀硫酸来测定其浓度。消耗稀硫酸的量和pH的变化如图一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
(1)当出现 现象时,反应完全,刚好达到中和。
(2)图一中的P点时,溶液中溶质的阳离子有哪些?请写出粒子符号 。
(3)根据图二温度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4)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1000克1.96%的稀硫酸,那么需要浓硫酸的质量 克。
(5)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分,1-8题每题1.5分,9-12题每题2分)
1.【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的属于纯净物,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氮气是一种物质,故错误。
B、氧气是一种物质,故错误。
C、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是混合物。
D、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故错误。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和习题信息处理.由信息知用清水,特别是碱性溶液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浸泡蔬菜时最好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
【解答】解: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显碱性的物质就是本题答案。
A、纯碱显碱性。
B、白酒显中性。
C、白糖显中性。
D、食醋显酸性。
故选:A。
3.【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表示多个该原子,故4个氢原子可表示为:4H。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正负号在前,故铝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可表示为:。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正负符号在后,1要省略,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8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表示多个该分子,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5N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分析】A、根据仪器的组装进行分析;
B、根据检验氢气纯度进行分析;
C、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进行分析;
D、根据检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A、把试管放在桌面,易使试管压破,离开桌面;故A错误;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需要再收集,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故B正确。
C、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管,若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故C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5.【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2。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符号为Ti。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不是“g”。
故选:D。
6.【分析】A、根据发光、放热的变化来分析;
B、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D、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如生石灰与水反应也会放出热量,说法错误;
B、并不是所有原子一定具有质子和中子,说法错误;
C、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后,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氢两种元素,说法正确;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
故选:C。
7.【分析】要注意对每个选项中特别明显的内容的处理,要通过排除来解答,如:B中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铅笔芯——不含铅含石墨,硝酸钾(KNO3)是钾肥——补充钾元素,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煤炉上放一壶水来防止煤气中毒,所以该选项是错误的,通过一点就否定掉B选项。
【解答】解:A、粗盐的简单提纯可以采用溶解、蒸发的形式,就需要进一步操作,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除去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与灼热的氧化铜所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A正确;
B、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硝酸钾(KNO3)是复合肥——补充钾元素,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硝酸钾是复合肥;
C、安全是实验或者生活必须注意强调的事情,从而更利于问题的解答,防止氢气与热空气混合发生爆炸,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若火焰熄灭或燃烧不旺,故C正确;
D、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碳酸钠俗称纯碱;
故选:B。
8.【分析】A、根据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C、根据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
【解答】解:A、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一种物质组成的,故A错误;
B、间苯二胺中碳、氢,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是由间苯二胺分子构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12×2):(1×8)=8:1。
故选:D。
9.【分析】A、根据CO和NO在Pt﹣Rh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CO2和N2来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C、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来分析;
D、根据使用该净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害物质CO2和N2来分析。
【解答】解:A、由图可知2和N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CO2CO5+N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反应前后,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Pt﹣Rh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D、使用该净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害物质CO2和N6,所以使用该净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据图可以知道,t1℃时,A的溶解度是30g,则在50克水中最多溶解15gA1℃时,A的65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g;
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时,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这个过程中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A,溶液由饱和溶液都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不变、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C错误;
D.由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要想从饱和A溶液中除掉少量的杂质B,D正确;
故选:C。
11.【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碳充分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硫酸与碱等反应生成水,氢气燃烧等生成水;
C、碳酸钾与硝酸钙等反应生成硝酸钾,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钾;
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但CaCO3无法一步转化为Ca(OH)2,故D不符合顺序。
故选:D。
12.【分析】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中的氧元素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生成的氧气质量逐渐增加,然后不变;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会改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逸出,至完全反应,氧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B、生成的氧气质量从零开始,然后不变,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不符合变化过程。
D、反应前后钾元素质量不变,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变大后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13.【分析】(1)根据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1)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仪器组合是:①②⑦⑧或 ;制取二氧化碳,不选择稀硫酸,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二氧化碳和水3+2HCl=CaCl3+H2O+CO2↑;
(2)根据所给药品,应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和氧气5K2MnO4+MnO8+O2↑;
(3)用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1)①②⑦⑧或 ①②④⑥⑧;乙、丙8+2HCl=CaCl2+H7O+CO2↑;
(2)2KMnO2K2MnO4+MnO7+O2↑;
(3)m。
14.【分析】(1)根据铁粉能被磁铁吸引,其他成分均不能被吸引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锥形瓶中气体膨胀进行分析;
(3)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4)根据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5)根据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实验1、3中活性炭相同,食盐量不同进行分析;
(6)根据当活性炭的质量为0.2g,食盐的质量为0.1g时,温度上升值最高进行分析;
(7)根据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进行分析。
【解答】解:(1)铁粉能被磁铁吸引,其他成分均不能被吸引,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进入烧杯中,证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4)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
(5)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实验8,食盐量不同,则表中x的值为0。
(6)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活性炭的质量为0.7g,温度上升值最高,第4组实验方案效果最好。
(7)使用生石灰作发热包来做“自热米饭”的优点是不会污染环境、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铁粉;
(2)有气泡冒出;
(3)CaO+H2O=Ca(OH)6;
(4)氧气、水;
(5)0;
(6)4;
(7)不会污染环境;或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15.【分析】(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3)在氩气作保护气、800℃条件下,四氯化钛和镁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
(4)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5)通电条件下,熔融的氯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氯气。
(6)根据工艺流程可以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
【解答】解:(1)钛酸亚铁(FeTiO3)中铁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5,钛元素化合价为+4价。
故填:+4.
(2)反应前铁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1个,碳原子都是7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则X为FeCl3。
故填:FeCl3。
(3)冶炼过程中,在氩气作保护气,四氯化钛和镁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6+2MgTi+2MgCl4,该反应在氩气(Ar)中进行的理由是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故填:TiCl4+2MgTi+5MgCl2;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4)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CO+2H6CH3OH,
28 4
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3投料的质量比为:28:4=7:4。
故填:7:1。
(5)通电条件下,熔融的氯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氯气8(熔融)Mg+Cl2↑。
故填:MgCl2(熔融)Mg+Cl2↑。
(6)绿色化学提倡物料循环,以上流程中可用于循环利用的物质是MgCl2。
故填:MgCl2。
16.【分析】(1)根据中和反应原理解答;
(2)根据P点时酸有剩余分析;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
(4)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5)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的硫酸质量计算。
【解答】解:(1)当出现红色恰好褪去现象,即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2)图一中的P点时,溶液呈酸性,故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和氢离子。
(3)根据图二温度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浓硫酸的质量=1000克×1.96%÷98%=20克。
(5)解:设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100g×1.96%=1.96g
2NaOH+H2SO4=Na2SO4+6H2O
80 98
x 1.96g
=
x=1.6g
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8%。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2%。
故答案为:(1)红色恰好褪去;(2)Na+、H+;(3)放热;(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