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校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其中应用了很多化学新材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测器降落伞的材料芳纶(聚酰胺酯)属于高分子合成纤维
B.探测器上太阳能电池板所用的晶体硅与光导纤维成分相同
C.探测器机壳用的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
D.探测器的隔热材料气凝胶(纳米级颗粒构成的充满气体的极轻的固体)属于胶体
2.下列反应中,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 B.由氨制成碳酸氢铵或硫酸铵
C.NO和O2反应生成NO2 D.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
3.我国古典富载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B.“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
C.“石垩(生石灰)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D.“(火药)乃焰消()、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将溶液滴入溶液中:
B.将通入溶液中:
C.将浓氨水滴入沉淀中:
D.将溶液滴入溶液中: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6.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B. 溶液中,阳离子数为
C.一定条件下,将 和 充入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分子数为
D.在反应中,每生成 转移的电子数为
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制备并收集NH3 B.装置②除去CO2中的HCl
C.装置③收集NO D.装置④检验产物中的CO2
8.(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4VB2+44OH--44e-= 2V2O5+4B2O3+22H2O
B.正极反应式为11O2+44e-+22H2O= 44OH-
C.OH-由负极透过选择性透过膜向正极迁移
D.电子由硼化钒电极经负载流向电极a
9.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 SO2具有氧化性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用盐酸与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比较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
D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瓶口 证明 NH3已经收集满
A.A B.B C.C D.D
10.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现现象 结论
A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硝酸 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久置的Na2SO3溶液已全部变质
B 取1mL20%蔗糖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未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蔗糖未水解
C 常温下用pH计测定浓度均为0.1的NaClO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 pH:NaClO溶液>NaHCO3溶液 酸性:>HClO
D 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 离子被还原为NH3
A.A B.B C.C D.D
11.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A
B
C S
D
A.A B.B C.C D.D
12.下图是氮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也是氮元素自然循环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到B可以一步反应实现 B.过程①和②中均发生氧化反应
C.过程③和④中氮元素化合价均仅升高 D.硝化细菌应在适宜的温度下才可发挥作用
13.是均含同一种元素的四种物质,且满足如图转换关系。已知A为单质,D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A不可能是
A.S B.Si C.N2 D.Na
14.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00 mL 0.5 mol/L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恰好使完全氧化。x值为
A.0.75 B.0.80 C.0.90 D.0.93
二、填空题
15.化学反应与能量,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原理的重要内容。
(1)氢气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由此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氧气、氢气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水的总能量。
(2)将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b为多孔碳棒其中________填A或处电极入口通氢气,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氢气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恒温恒容下,将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
①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x=_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硫、氮元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两种重要非金属元素,其价-类二维图分别如图。
(1)图中物质“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若不加任何其它试剂完成转化过程⑤,则⑤的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将一定量的a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Ba(NO3)2溶液 B.CaCl2溶液 C.H2O2溶液 D.Na2CO3溶液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a的水溶液与H2S发生反应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5)若e为钾元素的正盐,能被硫酸酸化的K2Cr2O7氧化为K2SO4,Cr2O被还原为Cr3+,请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K2SO3+___________K2Cr2O7+_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_Cr2(SO4)3+___________K2SO4+___________H2O
(6)如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已知: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时的化学反应为:,。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若尾气能完全被吸收,则尾气中NO2与NO的体积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时,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假设实验中12.8 g Cu全部溶解,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L O2才能使NO全部溶于水。
(5)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4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填“甲”“乙”“丙”或“丁”),理由是______。
甲:铜 硝酸铜 乙:铜 硝酸铜
丙:铜 氯化铜 硝酸铜
丁:铜 氧化铜硝酸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芳纶是聚酰胺酯,聚酰胺酯属于高分子合成纤维,故A正确;
B.探测器上太阳能电池板所用的晶体硅,光导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两者成份不相同,故B错误;
C.探测器机壳用的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故C正确;
D.探测器的隔热材料气凝胶(纳米级颗粒构成的充满气体的极轻的固体),符合胶体粒子直径大小且属于混合物,因此该气凝胶属于胶体,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A
【详解】A.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A项正确;
B.由氨制成碳酸氢铵或硫酸铵,含氮化合物变为含氮化合物,不属于氮的固定,B项错误;
C.由NO和O2反应生成NO2是含氮化合物变为含氮化合物,不属于氮的固定,C项错误;
D.由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是含氮化合物变为含氮化合物,不属于氮的固定,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将游离态的氮直接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是氮的固定,氮的固定分为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自然固氮分为生物固氮和高能固氮,而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3.C
【详解】A.炼钢过程中涉及减少碳含量的反应,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绿矾烧之则赤,说明煅烧可生成氧化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火药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有元素化合价改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氧化性:Cl2>H2O2,因此反应H2O2不能将Cl-氧化为Cl2,A错误;
B.将通入溶液,反应生成NaNO3、NaNO2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溶于过量浓氨水中生成银氨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将溶液滴入溶液中,氧化Mn2+生成MnO2,D错误;
答案选B。
5.D
【详解】A.工业制备硝酸,氨气催化氧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续循环利用,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A不符合题意;
B.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B不符合题意;
C.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只能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续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氮气不能一步生成NO2,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A.标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阳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反应生成的生成物分子小于个,故C错误;
D.在反应中,氧元素由价变为价,故当生成氧气时,反应转移电子即个,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装置①中应用NH4C1和Ca(OH)2混合加热制备NH3,选项A错误;
B.装置②除去CO2中的HC1用饱和的NaHCO3溶液,选项B正确;
C.装置③因NO能与空气中O2发生反应生成NO2,收集NO不能用排空气法,选项C错误;
D.装置④木炭与浓硫酸加热下反应除CO2外还生成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C
【分析】硼化钒-空气燃料电池中,由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则VB2在负极失电子,反应式为4VB2+44OH--44e-═2V2O5+4B2O3+22H2O,氧气在正极a上得电子,反应式为11O2+44e-+22H2O=44OH-;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则VB2在负极失电子,反应式为4VB2+44OH--44e-═2V2O5+4B2O3+22H2O,A正确;
B.氧气在正极a上得电子,反应式为11O2+44e-+22H2O=44OH-,B正确;
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溶液中的OH-由正极透过性选择性透过膜向负极迁移,C错误;
D.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则电子由硼化钒电极负载流向电极a,D正确;
故答案为:C。
9.B
【详解】A.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作还原剂,故A不能达到目的;
B.Cl2+2NaBr=Br2+2NaCl,Cl2作氧化剂,Br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2>Br2,故B能达到目的;
C.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和NaCl干扰实验,故C不能达到目的;
D.NH3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显碱性,遇石蕊变蓝,而试纸本身呈蓝色,故D不能达到目的。
答案选B。
10.D
【详解】A.硝酸可氧化亚硫酸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应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判断是否变质,故A错误;
B.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水解后没有加碱至碱性,由操作和现象不能证明蔗糖未水解,故B错误;
C.等浓度时盐溶液的pH越大,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则对应酸的酸性越弱,由操作和现象可知酸性:H2CO3>HClO>,故C错误;
D.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氨气,可知被还原为NH3,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Fe和氯气点燃生成FeCl3,FeCl3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e(OH)3,Fe(OH)3溶于盐酸生成FeCl3,但Fe(OH)3不能一步转化为Fe,A错误;
B.C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生成NaHCO3,NaHCO3受热分解又生成了Na2CO3,也能生成CO2,B正确;
C.H2S受热分解可以生成S,S燃烧可以生成SO2,SO2与H2S发生归中反应可以生成S,但SO2不能一步转化为H2S,C错误;
D.NH3发生催化氧化可以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NO,但NO2不能一步转化为NH3,D错误;
故答案选B。
12.D
【详解】A.A为NO、B为NO2或N2O4,催化氧化只能生成NO不能生成NO2,A错误;
B.过程①中转变为氨气、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
C.若过程④为和反应生成硝酸和NO,则N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C错误;
D.硝化细菌是微生物,温度高失活,温度活性降低,故在适宜的温度下才可发挥作用,D正确;
答案选D。
13.D
【详解】A.S与O2反应生成SO2,SO2与O2反应生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浓H2SO4与铜加热反应生成SO2,满足物质反应转化关系,A不符合题意;
B.Si与O2反应生成SiO2,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与HCl反应生成H2SiO3,加热H2SiO3分解生成SiO2,满足物质反应转化关系,B不符合题意;
C.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生成NO,NO与O2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稀HNO3与Cu反应生成NO,满足物质反应转化关系,C不符合题意;
D.Na与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NaOH,但NaOH无法一步反应转化为Na2O或Na2O2,不满足物质反应转化关系,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14.B
【详解】100 mL 0.5 mol/L盐酸恰好完全溶解, mol,结合氧化物中的氧生成水,且, mol, mol。中Fe的平均化合价为,被氧化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mol,x=0.80;
故选B。
15. 放热 > 0.6mol/(L min) 3 80%
【详解】(1)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由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氧气、氢气的总能量水的总能量。
(2) 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沿着导线流向正极,通入助燃物的一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酸性条件下生成水,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燃料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高 。则装置如图所示A处电极入口通氢气,其电极反应式为。当消耗标准状况下即1.5mol氢气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2×90%=2.7mol。
(3)①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消耗B=2mol-1.2mol=0.8mol、生成C1.2mol/L ×2L=2.4mol,二者改变值之比为1:3,则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x=3,耗B0.8mol、B和A改变值之比为2:1,消耗A0.8mol/L ×2=1.6mol,A的转化率。
16.(1) H2SO3 吸热
(2)A
(3)3NO2+H2O=2H++2+NO
(4)溶液变浑浊,产生淡黄色沉淀
(5)3K2SO3+K2Cr2O7+4H2SO4=Cr2(SO4)3+4K2SO4+4H2O
(6)≥1
【详解】(1)由题干图示硫的价类二维图可知,图中物质“d”为+4价的含硫的酸,则其化学式是H2SO3;由题干图示氮的价类二维图可知,若不加任何其它试剂完成转化过程⑤,即NH4ClNH3↑+HCl↑,则⑤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H2SO3;吸热;
(2)由题干图示硫的价类二维图可知,a气体为SO2,据此分析解题:
A. 将一定量的a即SO2气体通入到Ba(NO3)2溶液,由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溶液显酸性,则Ba(NO3)2电离的硝酸根形成稀硝酸,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则可得到BaSO4白色沉淀,A符合题意;
B. 将一定量的a即S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由于HCl的酸性强于H2SO3,二者不反应,得不到CaSO3沉淀,B不合题意;
C. 将一定量的a即SO2气体通入H2O2溶液,发生反应H2O2+SO2=H2SO4,得不到白色沉淀,C不合题意;
D. 将一定量的a即SO2气体通入Na2CO3溶液,发生反应Na2CO3+SO2=Na2SO3+CO2,也得不到白色沉淀,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由题干图示氮的价类二维图可知,X为NO,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故答案为:3NO2+H2O=2H++2+NO;
(4)由题干图示硫的价类二维图可知,a气体为SO2,a的水溶液与H2S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故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浑浊,产生淡黄色沉淀,故答案为:溶液变浑浊,产生淡黄色沉淀;
(5)若e为钾元素的正盐,能被硫酸酸化的K2Cr2O7氧化为K2SO4,Cr2O被还原为Cr3+,由此可知Cr的化合价由+6价变为+3价,降低3个单位,而S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升高2个单位,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最小公倍数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K2SO3+K2Cr2O7+4H2SO4=Cr2(SO4)3+4K2SO4+4H2O,故答案为:3K2SO3+K2Cr2O7+4H2SO4=Cr2(SO4)3+4K2SO4+4H2O;
(6)只有NO2时发生反应NO2+2NaOH=NaNO2+NaNO3+H2O,只有NO时,不能与NaOH反应,但NO、NO2混合可以发生反应NO2+NO+2NaOH=2NaNO2+H2O,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若尾气能完全被吸收,则尾气中≥1,故答案为:≥1。
17.(1)3Cu+8H++2NO=3Cu2++2NO↑+4H2O
(2)2NO+O2=2NO2
(3)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
(4)2.24L
(5) 丁 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丁消耗的硝酸的量最少且不产生污染气体
【解析】(1)
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
(2)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在分液漏斗液面上方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和生成的NO反应生成NO2,所以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NO2,反应为:2NO+O2=2NO2。
(3)
图乙装置开始反应时,U型管右端没有空气,可以看到无色的NO气体,NO气体将稀硝酸压入U型管的左管,左端的长玻璃管可以起到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的作用。
(4)
12.8g铜的物质的量为0.2mol。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在此反应中,铜失电子数和硝酸中的氮元素得电子数相等;生成的NO被氧气吸收,和水共同反应生成硝酸,氮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5价,在此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所以铜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即0.2mol×2=n(O2)×4,则n(O2)=0.1mol,所以V(O2)=0.1mol×22.4L/mol=2.24L。
(5)
甲中铜和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了有污染的NO2,生成1mol硝酸铜消耗4mol硝酸;乙中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了有污染的NO,生成1mol硝酸铜消耗mol硝酸;丙中铜和有毒有污染的氯气反应,且氯化铜不和硝酸反应;丁中铜和廉价的空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硝酸中的氮元素全部转移到了硝酸铜里,生成1mol硝酸铜消耗2mol硝酸。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丁,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丁消耗的硝酸的量最少且不产生污染气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