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试卷
1、 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1.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聪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正确的是( )
A.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斥力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不停地运动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2.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 )
A.墙角数枝梅 B.凌寒独自开 C.遥知不是雪 D.为有暗香来
3.下列事例或实验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花香引来长喙天蛾
B. 气体扩散实验
C. 从水面提起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突然变大
D. 清水和硫酸铜溶液混合静置实验
4.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它们会粘在一起;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铅块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5.近期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存在安全隐患,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伞面被向下压
B.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面被向上吸
C.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伞面被向下压
D.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面被向上吸
6.如图所示,2019年2月,“雪龙2号”进行了南北极试航。该船是由中国建造,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该船满载时排水量为1.2万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1.2×108kg
B.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104m3
C.该船破冰时,船对冰的力和冰对船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船离开海岸在海里航行时,以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7.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分别竖直悬浮在水中和漂浮在水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的密度小于乙物体的密度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强等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强
D.甲物体排开水的质量等于乙物体排开水的质量
8.生活中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生活的鱼,通过鱼鳔改变重力实现上浮或下沉
B.拦河大坝修得“上窄下宽”,是因为水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小
C.磁悬浮列车能快速行驶,利用了“分离接触面”来减小阻力
D.用铅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9.下列有关图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纸片能够托住杯中的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图乙中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图丙中茶壶中的水与壶嘴中水液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图丁中汽车尾翼利用了流速大压强大的原理
10.如图所示的是脚踩式垃圾筒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B.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
C.ABC为省力杠杆 D.A′B′C′为省力杠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1.小亚爸爸喜欢泡功夫茶,家里总是茶香四溢,这是 现象,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如图,茶壶壶身和壶嘴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12.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简易密度计,他将此密度计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静止后的情形如图所示,两液面相平。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某处水域最深处有1.5m,该处水底受到的压强为 Pa,小明在爸爸的陪伴下去该处游泳,从岸上走进水中的过程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14.“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 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15.摩擦是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下面改变摩擦的实例中:①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②古人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③自行车下坡时,捏紧车闸;④在车轴处定期加润滑油;⑤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其中,用来增大摩擦的有 ,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有 。(填序号)
16.在电视剧《三国》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用力拉动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 (省力/费力)杠杆,使用该杠杆的好处是 .要把石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点的力沿 (a/b/c)方向最小.
三、实验探究题(17题11分,18题5分,19题7分,20题8分,21题7分,共38分)
17.神舟航天员在空间站先后进行了两次“太空授课”,激发了青少年学习科学的热情。
(1)如图甲,航天员往一个水球中注入适量的蓝色颜料,观察到整个水球很快就变蓝了,这属于 现象,说明 ;
(2)如图乙,在“液桥”实验中,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变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 ;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
(3)如图丙,为航天员翟志刚和叶光富展示特制的“企鹅服”。“企鹅服”的拉链由两条柔性的可互相啮合的连接件构成,如果打上蜡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4)如图丁,“太空抛物”实验,由于在空间站舱内,物体几乎不受重力作用,且物体受到微弱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无论往哪个方向抛,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由于具有 ,被抛出后的冰墩墩近似 (选填“静止”“竖直下落”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被叶光富用手拦住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 ;
(5)如图戊,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当返回舱高速进入大气层时,速度急剧减小,会受到座椅对他巨大的压力,宇航员只有平躺在座椅上,才能尽量减小座椅对人体的 ;当返回舱降至离地面高时,装在底部的火箭向下点火,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利用物体间 的原理,使返回舱受到向 (选填“上”或“下”)的力,保证飞船安全落地,此过程中,返回舱受到的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火箭”或“燃气”)
18.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若干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 a和图 d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3)图c实验表明, 。
1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 (选填“是”、“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 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测量 。
(2)杠杆平衡后,在左侧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 1N,如图乙所示,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
(3)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丙中的斜拉位置时,想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某次实验时如图丁所示,在 A 处挂 2N 的钩码,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 B 处施加的力(______)
A.可能为 2N B.一定为 2N C.可能为 4N D.一定为 6N
20.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图1
(1)实验中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你的操作方法是: 。
(2)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3)由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假如物体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 。
(4)关于该实验,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时,惯性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
D.通过三次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5)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试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
B.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作用
C.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加速时木块仍保持匀速向右运动
D.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会向右倾倒。
21.如下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四、计算题(22题6分,23题4分,共10分)
22.为了充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市区比平日更加注重道路的卫生清洁保持工作。如图所示,一辆洒水车,车重4×104N,罐体装满时可以装水5t,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5×103cm2;一次洒水任务中,该车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10min从距驻地前进10km。g取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罐体装满水时,水的重力是多少牛?
(2)罐体装满水时,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牛?
(3)罐体装满水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23.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五、简答题(24题4分,25题4分,共8分)
24.汽车启动时,坐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仰,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5.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时的场景,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滑雪运动员在滑雪时要用较宽较长的滑雪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引力,A不符合题意;
B.海绵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B不符合题意;
C.有人吸烟时,烟味会很快扩散到房间内的空气中,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符合题意;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为有暗香来,是指闻到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引起了人的嗅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花香引来长喙天蛾,能够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空气中有大量的花香分子,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本来应该在空气的下方,结果发现上边瓶子内的气体也变成了红棕色,则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则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C符合题意;
D、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变得模糊,是分子扩散的结果,说明了分子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说明了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是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实际的现象,故它们都是事实;
“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无法通过观察得出,但是我们可以由合理的外推得出,故是一种推论。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选项,利用分子动理论的内容逐项分析即可,注意理想实验的意义: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为合理的外推猜想得到一定的结论.
5.【答案】B
【解析】【解答】伞面“上凸下平”,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就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压力差,伞面被向上吸,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6.【答案】B
【解析】【解答】A.船满载时,船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1.2×107kg×10N/kg=1.2×108N
A不符合题意;
B.由 知道,船满载时,船排开水的体积
B符合题意;
C.该船破冰时,船对冰的力和冰对船的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不符合题意;
D.船离开海岸在海里航行时,以岸为参照物,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船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结合物体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求解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7.【答案】D
【解析】【解答】A.由题意得,两正方块物体都是实心的,且其质量相等,由图可知,甲悬浮在水中,则甲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乙漂浮在水面,则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加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A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两实心正方体物块分别悬浮、漂浮在水里,根据悬浮和漂浮条件可知,F浮甲=G甲,F浮乙=G乙
由于两球质量相等,故重力相等,所以浮力相等,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下表面所处得深度大于乙下表面所处得深度,根据
可得,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甲>p乙
C不符合题意;
D.由前面解析可知,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
可知,甲物体排开水的质量等于乙物体排开水的质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给出了一种求解物体浮力大小的方法,F浮=ρ液gV排,ρ液是液体的密度,V排使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
8.【答案】C
【解析】【解答】A.鱼自由悬浮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等于鱼自身的重力,主要是通过“鱼鳔”来改变自身体积实现上浮和下沉的,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强,拦河大坝修建的上窄下宽,B不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的车体和轨道是同名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使列车实现悬浮,从而减小列车所受的摩擦力,C符合题意;
D.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墙壁和重锤线是平行的,墙壁是竖直的,否则墙壁不竖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减小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和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的方式来减小。
9.【答案】D
【解析】【解答】A.图甲中杯中盛满水,将杯内的空气排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纸片能够托住杯中的水,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故图乙中大坝要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茶壶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茶壶为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保持相平,故图丙中茶壶中的水与壶嘴中水液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丁中汽车尾翼上面平直,下面凸起,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尾翼下方的气体速度大,压强小,故汽车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强和压力,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10.【答案】C
【解析】【解答】杠杆ABC,支点为B,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杠杆A′B′C′支点为A′,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先分别找出各杠杆的力臂,再确定属于哪种杠杆。
11.【答案】扩散;做无规则运动;连通器
【解析】【解答】茶香四溢,茶香分子扩散到空气,进入人的鼻子中,闻到茶香,属于扩散现象,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如图,茶壶壶身和壶嘴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
12.【答案】等于;小于
【解析】【解答】密度计漂浮,故浮力等于密度计的重力,由于是同一支密度计,故重力相同,浮力相同。
根据 可知,浮力相同,从图可知, ,则
故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
【分析】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浮力相同时,排开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
13.【答案】1.5×104;变大
【解析】【解答】该处水底受到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1.5m=1.5×104Pa
即该处水底受到的压强为1.5×104Pa。
从岸上走进水中的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密度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变大。
【分析】利用p=ρ水gh求得该处水底受到的压强,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化情况。
14.【答案】减小;托里拆利
【解析】【解答】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则书本上表面压强减小。
大气压强的值是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出来的。
【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托里拆利首先测量了大气压的数值。
15.【答案】①③;④⑤
【解析】【解答】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古人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自行车下坡时,捏紧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在车轴处定期加润滑油、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的。用来增大摩擦的有①③,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有④⑤。
【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改变摩擦力的形式,可以改变摩擦力。
16.【答案】费力;省距离;c
【解析】【解答】解:(1)由图知,因为杠杆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所以该杠杆为费力杠杆,但可以省距离;(2)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就越小,所以在A点施加垂直于杠杆的力时,力臂为OA,此时力臂最长,即c方向的力最小.
故答案为:费力;省距离;c.
【分析】(1)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为等臂杠杆.(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17.【答案】(1)扩散;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2)引力
(3)减小
(4)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5)压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上;燃气
【解析】【解答】(1)将蓝颜料滴入水中,由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过一会儿水会变蓝了,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变成一个,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蜡可以使接触面光滑,所以在拉链上打蜡可以减小摩擦。
(4)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以抛出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被叶光富用手拦住后,“冰墩墩”摆件才停止运动,其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宇航员平躺在座椅上,增大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压力大小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瞬间点火,对燃气有一个向下的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对返回舱有一个向上的推力,施力物体是空气,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分析】(1)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使接触面光滑,可以减小摩擦;
(4)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根据可知,压力大小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答案】(1)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不可以
(2)e;引力
(3)分子之间有间隙
【解析】【解答】(1)图a和图d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现象。
图a中,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因为有了外力的作用,不能证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图b的实验现象:玻璃很难从水面拉起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同时图e中削平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同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图c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析】(1)不同液体混合,表明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观察现象时,不能搅拌;
(2)压紧的铅块吸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3)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19.【答案】(1)是;右;力臂
(2)2.4N
(3)变大
(4)C
【解析】【解答】(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是平衡状态。图甲所示,右侧偏高,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测量力臂。(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3个钩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则 (3)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丙中的斜拉位置时,此时拉力的力臂变小,想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变大,即示数将变大。(4)某次实验时如图丁所示,在 A 处挂 2N 的钩码,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在 B 处施加的力竖直向下时,此时力臂最大,需要的力最小,为
当斜拉时,需要的力将大于3N,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1)杠杆静止时是平衡状态,将杠杆调成水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探究;(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结合已知的力臂和力,计算杠杆上的拉力;(3)当杠杆上的拉力倾斜时,力臂减小,力变大;(4)根据阻力和阻力臂,杠杆上的动力臂不同,动力不同。
20.【答案】(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小;慢
(3)匀速直线运动
(4)B
(5)C
【解析】【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2)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3)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4)A.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不存在惯性力的说法,B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C符合题意;D.通过三次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必须在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推理,D符合题意。此处要求选择错误选项,B符合题意。(5)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A.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没有受到摩擦力和拉力的作用,故水平方向不可能受到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由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故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即没有摩擦力,小车加速时木块运动状态不变,仍保持匀速向右运动,C符合题意;
D.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会水平向右运动,不会发生倾倒,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2)小;慢;(3)匀速直线运动;(4)B;(5)C。
【分析】(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除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保持到底面的初速度相同)外,还有科学推理法(在现象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科学推理,可得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其将保持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及转换法(接触面越来越光滑,小车所受摩擦阻力越来越小,其运动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5)根据平衡力的条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惯性现象等,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判断.
21.【答案】(1)相反;钩码数量
(2)不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4)A
【解析】【解答】(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由于小卡片的质量较小,所以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要探究一对平衡力在同一直线上,可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两端所受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个更小的卡片,观察两个更小卡片是否平衡。
(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
小明实验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小华的实验方案好,故选A。
故答案为:(1)相反;钩码数量;(2)不能;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4)A。
【分析】(1)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验中通过调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卡片受到的力;
一个物体上受到的力相差很大时,很小的力可以忽略不计。实验中小卡片的力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使小卡片只受水平方向的力;
(2)转动卡片,卡片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卡片转动说明卡片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卡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3)探究二力平衡时,验证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把小卡片分成两半变成两个物体;
(4)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实验要考虑摩擦力,使实验比较复杂。
22.【答案】(1)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
答:罐体装满水时,水的重力是5×104N;
(2)罐体装满水时,车的总重力
因为该车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所以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答:罐体装满水时,车对地面的压力是9×104N;
(3)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罐体装满水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1.8×105pa。
【解析】【分析】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23.【答案】(1)解: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答: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N;
(2)解:正方体木块的体积为
因为木块漂浮,所以
因为
所以木块的密度为
答: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解析】【分析】(1)利用重力公式求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根据漂浮条件求出木块重,进而求出木块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木块的密度。
24.【答案】答:人和车原来是静止的.当车开动时,人由于有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汽车启动时,车上的乘客向后仰.
【解析】【分析】车辆启动时,车要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25.【答案】滑雪时用较宽较长的滑雪板可以增大雪地的受力面积,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对雪地的压强,从而防止人陷入雪中无法滑行,所以滑雪运动员在滑雪时要用较宽较长的滑雪板。
【解析】【分析】压力一定时, 滑雪时用较宽较长的滑雪板可以增大雪地的受力面积 所产生的压强大小进行解答。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