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82实验题(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82实验题
一、实验题
1.(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某学习小组对CO2展开研究。
I.对CO2收集方法的探究:
资料;一定范围内,CO2在水中溶解越多,所得溶液pH越小。
实验一:探究CO2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写出图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_。
(2)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K1、K2,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装置可除尽CO2中HCl气体,目的是__。
(4)待丙装置中收集举瓶气体时,关闭K3、K4,充分振荡丙装置,测得丙、丁装置中溶液的pH值分别为5.7和6.5。说明丙装置中所溶解CO2的体积_________(填“>”或“=”或“<”)丁装置所收集液体中CO2的体积,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二:用传感器比较常见收集方法收集CO2的特点
(5)图2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Ⅱ.CO2转化途径
(6)我国CO2减排的战略是CCUS(CO2的捕集、利用与储存)
①捕集:氨法吸收的原理是向氨气的水溶液中通入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利用:超临界CO2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清洗时,溶剂是_________。
③储存:天然矿石中MgO与CO2反应,生成长期稳定存在的碳酸镁,从而使CO2固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 Ala Mgb(OH)16CO3·4H2O),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铝碳酸镁片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Mg(OH)2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
②A1(OH)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可溶于水的NaA1O2。
【实验一】取m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装置如图一。
(1)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12O3、MgO、CO2和H2O,若要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C_____、D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碱石灰    ③氯化钙    ④纯碱
(2)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_____(填a或b),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装置A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它的作用是_____。
(3)一段时间后,打开和关闭相应的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_____。
【实验二】另取mg该药片,加入100g9.8%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得到含有MgSO4和A12(SO4)3等溶质的滤液,向滤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的关系如图二。
(4)图中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0.80g时仍没有沉淀,此阶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发生的反应是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中Al(OH)3的质量是_____g。
(5)试确定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中a:b=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某兴趣小组拟对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如图装置。
【资料】①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铜、氮气和水
②无水硫酸铜(白色)遇水变蓝,碱石灰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③氨气有氨臭味,极易溶于水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实验室中可以将装置A的药品换成高锰酸钾来制取的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D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请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能说明氨气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装置F的集气瓶中收集有气体。
(3)装置F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
(4)实验室中也常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来制取氨气。请用文字说明该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是______。此法的优点是_____(填一点即可)。
4.(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过氧化钙(CaO2)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过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
鱼类长途运输的增氧剂的主要成分为CaO2,它与水缓慢反应生成O2,还生成一种碱,其化学式为 _______ ,Na2O2也能与水反应,原理与CaO2相同,但却不能作为鱼虾运输的供氧剂,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 。
(二)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
【资料】过氧化钙晶体(CaO2·yH2O),常温为白色,能溶于酸,难溶于酒精。制备原理:CaCl2+H2O2+NH3+H2OCaO2·yH2O↓+NH4Cl,装置如下。
(1)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
(3)装置C需要控制温度在0℃左右,采用的简单易行的办法是 ____ ,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yH2O产率;
Ⅱ ______ 。
(4)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yH2O。
①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 ______ 。
②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试剂为 ________ 。
(三)过氧化钙晶体组成的测定
称取10.8克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
(1)0—150℃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__________ 。
(2)根据图可知y = 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35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5.(2020·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室有下列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50g质量分数5%的氯化钠溶液,甲图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选填编号).在粗盐(含有不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中,主要的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和_______,过滤时,需要用的玻璃仪器除了⑤外,还需要用到甲图中的_______ (填序号)。
(2)乙图A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该装置的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实验时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改正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选用乙图中的F装置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 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 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d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槽
(3)实验室用乙图A、B来制取O2,用B装置相对于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乙图中的_______(选填编号)来制取和收集CO2,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用图丙制取CO2并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请将图丙补画完整______.该装置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6.(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K、K1、K2、K3为止水夹):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II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用______发生装置(填“A”或“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实验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3)将C和D装置相连接能制备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连接C和D装置, 关闭_______,打开_____,用试管①收集CO2,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此收集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4)K3关闭,K、K1、K2打开,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7.(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若要用E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瓶中需装_____ ,且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
(5)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填序号)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锌粒与稀硫酸 c.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8.(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绿矾(FeSO4·7H2O)是一种翠绿色晶体,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M和三种非金属氧化物。某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检验绿矾分解的部分产物并对尾气进行处理。
已知:
①1个大气压下,0℃时,SO3为固态。②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实验步骤】:
将一定量绿矾固体置于仪器a中,打开止水夹K,通入一段时间N2,关闭止水夹K。加热装置A中的仪器a一段时间,待装置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_____,缓慢通入N2至仪器a冷却。
(1)写出仪器a 的名称____。
(2)完善实验步骤中的内容:____。实验中先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
(3)装置A中绿矾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
(4)已知M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M的化学式为___。
(5)装置B中固体部分变蓝色,说明绿矾分解后,生成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
(6)取U形管内物质少量,加入水中,滴入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呈红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一种常见的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9.(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2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③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
10.(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某化学研究性小组对Zn与浓硫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图装置。
已知:①浓硫酸是强氧化性酸,能与多数金属(如Mg、Zn、Cu等)反应产生SO2。
②Zn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Zn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开始阶段装置D中CuO没有明显现象,进行到一段时间后才能观察到CuO逐渐变红色。请解释原因: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用足量Zn与1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SO2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2 g。
(5)实验室用金属与浓硫酸反应制取较纯的SO2。现有金属Zn和Cu,最好选用金属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1.(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应 选 择 的 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装置 B 作为实验室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装置 B 相对于装置 C 的优点是______, 夹 紧 弹 簧夹后,液面应最终位于______(填“1”、“2”或“3”)处。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装置G 可以用来收集氨气,还可以防倒吸。请你推测该氨气的密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的密度, 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填“极易溶”或“难溶”)。
12.(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
(2)现有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高锰酸钾 ③二氧化锰3种药品,小明选择装置B和D来制取和收集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___(填序号),若将B装置中分液漏斗换成长颈漏斗,不足是_______,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4)下图是同学们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方式,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_(填序号)。
有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提出“铁丝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呢?”,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已知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你认为方案_______(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_______。
13.(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
(2)利用装置___________ (填字母)和 E 的组合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制取 CO2,装置可选用 B 或 C,装置 C 与 B 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若用 E 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 。
(4)将上述制得的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并未变浑浊,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
① 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G、H、I 后,发现 H 中溶液不变浑浊,I 中溶液变浑浊。则装置 G 中 X溶液为___________ :(选填下列溶液“A”、“B”或“C”填空 )
A 饱和 NaHCO3溶液 B 饱和 Na2CO3溶液 C 饱和 NaCl 溶液
② 装置 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
(5)块状电石(CaC2)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气体。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实验室用装置 D收集乙炔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_ (选填“a”或“b” )进入。
14.(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
(1)实验室常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则发生装置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2)制得的O2可选择E装置进行收集,可知O2具有_____性质。若选择F装置进行收集,则气体从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CO2的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G装置制备CO2,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二、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H2O2质量分数/% pH 温度/℃ 每分钟内产生气体体积
1 30 5 20
2 30 6 20
3 30 11 20
4 15 11 30
5 a 11 30
(4)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
(5)实验3、5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则a=_______。
实验三、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
步骤Ⅰ.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完全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步骤Ⅱ.取m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6)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
(7)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8)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
15.(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学习小组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仪器 A、D 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 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____(填字母)。
(3)通常状况下,CO2密度比空气大,利用该性质可以用 ___________法收集 CO2.欲除去 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 F 装置,混合气体应从 _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
(4)学习小组利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制取 CO2,并测定了排水法中的 CO2收集率。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制取 CO2时,盐酸的质量分数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
盐酸质量分数/% 10% 7.5% 5%
石灰石形状 颗粒 块状 颗粒 块状 颗粒 块状
CO2收集率/% 65 58 79 79 66 40
16.(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用到的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由冰醋酸(C2H4O2)和双氧水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制得,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冰醋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再缓缓加入适量30%的双氧水;步骤2:不断搅拌并控制三颈烧瓶中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至反应结束,在锥形瓶中收集产品。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步骤2搅拌的目的是_____
(3)下列关于过氧乙酸和冰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冰醋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冰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4)实验测得生成物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随反应物比例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物最佳比例是_____;最佳反应时间约_____。
反应物比例 反应时间
0.5h 1h 3h 5h 7h
2:1 7.38% 8.46% 9.42% 11.26% 13.48%
1:1 10.56% 12.92% 13.54% 20.72% 20.80%
1:2 6.14% 7.10% 7.96% 10.38% 12.36%
(5)产品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如下:取5.00g过氧乙酸产品,加水稀释成100g溶液;从中取出5.00g溶液,先除去残余的H2O2,再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发生反应:C2H4O3+2KI+H2SO4=K2SO4+I2+C2H4O2+H2O,反应结束后,经实验测得生成I2的质量为0.127g,试计算原产品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6)请根据你学过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0.5%的过氧乙酸,用于地面、墙壁、门窗的消毒。
【实验用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密度为1.0261g/cm3)、水、1000mL量筒、10L塑料桶、木棒、口罩、眼镜、橡皮手套。
【实验步骤】①计算:将200mL20%的过氧乙酸(密度为1.026g/cm3)稀释为0.5%的过氧乙酸,需加入水的体积为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配制:用量筒量取200mL20%的过氧乙酸倒入塑料桶中,按比例兑水,用木棒搅拌后,盖好桶盖待用。
【实验反思】
①由于过氧乙酸有腐蚀性,因此在配制溶液时要注意_____;
②在配制过氧乙酸过程中不能用铁器皿,原因是_____。
17.(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信息如下:
①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②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常温下反应制取SO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③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共热制取NH3。NH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1)实验室制取以上三种气体,发生装置可选用B的有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H2(填所有可用装置)。
(3)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看到液体变红,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_____(填物质类别),可用_____(填试剂名称)干燥SO2。
(4)实验室制取并吸收多余NH3,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
18.(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pH传感器监测溶液pH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请根据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向锥形瓶中缓慢滴入稀盐酸,能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曲线上的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符号)。
(3)下列说法是同学们在分析实验过程中数据时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 b.使用磁力搅拌器的目的是吸收热量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在不断增大 d.也可以选用pH试纸验证反应的发生
19.(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CO2发现之初被称为“固定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Ⅰ、化学家布莱克研究白垩时发现了CO2的存在,发现CO2好像“固定”在白垩中一样,所以称之为“固
定空气”。研究过程可表示如下(三次实验使用的白垩质量相等,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1)写出“固定空气”固定到白垩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产生的“固定空气”质量:实验②______(选填“<、=、>”)实验③;实验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实验①______(选填“<、=、>”)实验③。
Ⅱ、化学家卡文迪许用排水银法收集了“固定空气”,并把它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变红。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室若改用装置F制取CO2,相对于A的优点是______。
(5)使装置B中液体变红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6)C中石蕊溶液没有变为紫色,同学们猜想:可能是因为盐酸的浓度太大了。有同学提出解决方法:在装置A、B之间增加D和E的组合装置,验证了猜想,解决了上述问题。CO2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端通入,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
Ⅲ、CO2回收、净化和再利用技术,不仅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也是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
(7)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C.反应前后所有元素化合价不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0.(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如图为用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溶液pH及温度变化关系,结合曲线分析:
(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_____,150秒时烧杯中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
(2)已知氢氧化钠稀溶液的浓度和相应的pH值如下表所示:
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近似pH值
4% 14
0.4% 13
12
0.004% 11
0.0004% 10
①根据上表推断,当溶液的pH值近似为12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②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3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所得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填字母)。
a.10-11 b.11-12 c.12-3 d.13-14
21.(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4)用C收集气体,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F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端通入。
(5)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硫,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_______→⑤(填序号)。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2.(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某兴趣小组用下列常用装置,完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并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通过实验回收提纯其中的氯化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________。
(2)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对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氯化钾,选用合适的装置回收提纯,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4)用装置⑤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23.(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下列制取气体的反应可选用装置A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     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CO2
③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     ④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
(4)硫化氢(H2S)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形成酸,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和水。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H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该实验需要对剩余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尾气处理,下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稀硫酸吸收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点燃
24.(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对比实验(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
25.(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某兴趣小组做实验,以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_____。
26.(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编号),判断氧气是否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通入。
(3)装置C与D组合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
(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其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②③⑤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③④①⑤
(5)用收集的氧气按右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_____。
(6)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
27.(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2)B中,观察到铁丝火星四射,放热, ___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锥形瓶 烧杯 水很难(或无法)流下 防止因HC1气体溶解影响对丙装置中溶液pH的测定 > 两种收集方法都不能收集到100%的二氧化碳气体 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高(合理但须表述规范) 超临界CO2(只答CO2不给分)
【详解】(1)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锥形瓶;②是烧杯;
(2)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K1、K2,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水很难(或无法)流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Cl气体的溶于水呈酸性,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乙装置可除尽CO2中HCl气体,目的是防止因HC1气体溶解影响对丙装置中溶液pH的测定;
(4)酸性溶液的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所以测得丙、丁装置中溶液的pH值分别为5.7和6.5,说明溶解的CO2,体积丙装置中>丁装置;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
(5)通过排水法、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可知,可得出的结论有:两种收集方法都不能收集到100%的二氧化碳气体;②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高;
(6)①氨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化方程式为:;
②超临界CO2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清洗时,溶剂是超临界CO2;
③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镁,化学方程式为:。
2. ③ ② b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充分吸收 复分解 1.56 1:3
【详解】实验一:
(1)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分别用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且C装置所盛放的药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装置C可盛放氯化钙,装置D可盛放碱石灰,故填:③;②;
(2)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b,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将装置内原有的空气排尽,防止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实验结果;
装置A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它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防止其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一段时间后,打开和关闭相应的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充分吸收;
实验二:
(4)图中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0.80g时仍没有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阶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待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沉淀是氢氧化镁,故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中Al(OH)3的质量是:5.04g-3.48g=1.56g;
(5)铝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硫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铝碳酸镁中的镁和铝全部转化到了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为:,故铝碳酸镁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7a:24b=0.54g:1.44g,a:b=1:3。
3. 铁架台 干燥氨气 无水硫酸铜 C装置中黑色物质变成红色 装置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排水法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碱性增强,且温度升高,有利于氨气挥发 无需加热、操作简单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制得的氨气含有水蒸气,故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
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铜、氮气和水,装置D的作用应是:检验水的生成,故盛放的物质是:无水硫酸铜;
装置C内的反应为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实验现象为:C装置中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装置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3)由图可知,装置F收集气体的方法叫排水法;
(4)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碱性增强,且温度升高,有利于氨气挥发;
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加热、操作简单;
4. Ca(OH)2 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NH4Cl+Ca(OH)2CaCl2+NH3↑+H2O 防止倒吸 C中放入冰水混合物,保持冰水浴 防止双氧水受热分解(或防止氨气挥发) 快速晾干 硝酸银溶液 未达到过氧化钙晶体分解所需要的温度 2 2CaO22CaO+O2↑
【详解】(一)(1)由题目信息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所以碱是氢氧化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
(二)(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NH4Cl+Ca(OH)2CaCl2+NH3↑+H2O。
(2)反应生成了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造成内部压强减小,增加了B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造成压强减小,液体被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3)反应温度为0℃,冰水混合物温度恰好是0℃,所以可以在C中放入冰水混合物,实现温度控制;过氧化氢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容易分解,同时氨气为气体受热也容易逸出,所以需要控制温度;
(4)酒精易挥发,用酒精洗涤可以快速晾干,避免过氧化钙与水接触发生反应;根据氯离子与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三)(1)结晶水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可以失去,在0-150℃的范围内,未达到过氧化钙晶体分解所需要的温度,温度不足以失去结晶水,所以质量不变;
(2)失去水的质量=10.8g-7.2g=3.6g,剩余过氧化钙质量=7.2g,过氧化钙分子数:水分子数=:=1:2,所以y=2;
(3)过氧化钙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为5.6g,减少质量为7.2g-5.6g=1.6g,假设过氧化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aO+O2↑,此时生成氧化钙与氧气质量比=112:32=7:2,而剩余固体质量:减少质量=5.6g:1.6g=7:2,符合上述推断,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aO+O2↑;
5. ②③⑤ 蒸发结晶 ④ 试管炸裂 2KMnO4K2MnO4+MnO2+O2↑ abc 实验操作简单,反应不需要加热 C 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配制50g质量分数5%的氯化钠溶液,甲图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②烧杯(用于盛装溶液)③量筒(用于量取水的体积)⑤玻璃棒(用于搅拌,加速溶解)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主要的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过滤时,需要用的玻璃仪器除了⑤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甲图中的④漏斗(带滤纸)用于过滤。
(2)乙图A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该装置的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加热过程中水蒸气会冷凝回流,实验时会导致的后果是:试管炸裂,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若选用乙图中的排水法F装置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直接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故选项正确;
b、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此时可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故选项正确;
c、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故选项正确;
d、实验结束时, 为防止熄灭酒精灯后试管内的气压降低,引起水的倒流,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故选项错误;
故选:abc;
(3)实验室用乙图A、B来制取O2,用B装置相对于A装置的优点是:实验操作简单,反应不需要加热;
(4)实验室可用乙图中的装置C来制取和收集CO2,装置C在反应过程中关闭止水夹,装置内压强变大,使药品分离,从而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用图丙制取CO2并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应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将产生的碳酸钠溶液压入烧杯中,图丙补画完整:;
该装置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
6. 长颈漏斗 A 2KMnO4K2MnO4 + MnO2 + O2↑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K2 K、K1、K3 密度比空气大 CO2+H2O=H2CO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 CaCO3↓+ H2O
【详解】(1)仪器II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选用的发生装置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 + O2↑;还需要改进地方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故填:A;2KMnO4K2MnO4 + MnO2 + O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用试管①收集CO2,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应连接C和D装置,关闭K2,打开K、K1、K3,试管①中导管长进短出,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O2溶于水反应生成H2CO3,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H2CO3,H2CO3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填:K2;K、K1、K3;密度比空气大;CO2+H2O═H2CO3;
(4)关闭K3,打开K、K1、K2,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反应是Ca(OH)2+CO2═CaCO3↓+H2O;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点睛】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7. 长颈漏斗 b 紫色石蕊试液 b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ab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b端进入;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若要用E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瓶中需装紫色石蕊试液,洗气应“长进短出”,气体从b端进入;
(5)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块状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反应发生,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该装置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石灰石和锌粒是块状固体,二氧化锰是固体粉末,故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故选ab。
8. 硬质玻璃管 打开止水夹K 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防止干扰实验 翠绿色晶体完全变为红色固体 Fe2O3 水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紫色石蕊试剂
【详解】(1)仪器a 的名称硬质玻璃管。
(2)完善实验步骤中的内容:打开止水夹K,才能缓慢通入氮气。实验中先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防止干扰实验。
(3)装置A中绿矾完全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铁,现象是:翠绿色晶体完全变为红色固体。
(4)已知M是金属氧化物,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设M的化学式为FexOy,,x:y=2:3,M的化学式为Fe2O3。
(5)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装置B中固体部分变蓝色,说明绿矾分解后生成水。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6)取U形管内物质少量,加入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溶液呈红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一种常见的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弄清各个装置的作用和操作的目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9. 铁架台 长颈漏斗 A 催化剂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证明氯化氢气体已被除尽
【详解】(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剂;
(3)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4) ①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③装置G的作用是:证明氯化氢气体已被除尽。
10. 分液漏斗 检验(或吸收)SO2 KMnO4溶液颜色变浅(或变淡) 除去H2中的水蒸气 刚开始产生SO2,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变稀了,Zn与稀H2SO4反应才产生H2 小于 Cu Cu与稀硫酸不反应,产生的SO2中不会带入H2杂质(或若用Zn,导致产生的SO2不纯,混有H2杂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流程题的掌握。
【详解】(1)仪器M为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故填:Zn + H2SO4 = ZnSO4 + H2↑;
(2)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二氧化硫反应,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故装置B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或吸收)SO2;故填:检验(或吸收)SO2;
吸收二氧化硫后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颜色变浅;故填: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或变淡);
装置C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故填:除去H2中的水蒸气;
(3)一开始装置D中氧化铜无现象,说明没有氢气生成进入到D装置,由题干信息可知,一开始为浓硫酸与锌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无氢气生成,反应一段时间后,硫酸浓度降低,稀硫酸与锌反应才产生了氢气,从而进入到装置D与氧化铜反应;故填:刚开始产生S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了,锌与稀硫酸反应才产生氢气;
(4)10g98%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不断下降,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的是氢气,故不能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即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硫小于3.2g;故填:小于;
(5)实验室最好选用铜和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因为Cu不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不会带入H2杂质;
故填:Cu;Cu不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不会带入H2杂质(或若用Zn,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硫不纯,混有H2杂质)。
【点睛】最后一问要紧扣题干已知回答。
11. 长颈漏斗 集气瓶 AD或者AF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 小于 极易溶
【详解】(1)图中①为长颈漏斗,②为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用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选用D或F来收集;
(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B可以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固液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反应停止后,液面应位于3处,即固体和液体分离;
(4)装置G可以用来收集气体,即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该气体可用水吸收,说明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是极易溶。
故答案为: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③; ④AD或者AF;⑤ ;⑥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⑦3;⑧小于;⑨极易溶。
12. 集气瓶 ①③ 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BC 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 C ② 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而火柴不能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集气瓶;
(2)装置B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故应选择的药品为①③;
若将B装置中分液漏斗换成长颈漏斗,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C,故填:BC;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4)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C,这样可以提供更高的温度,使温度更快的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方案②更科学,因为火柴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不能为铁丝燃烧提供热量,而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可以为铁丝燃烧提供热量。
13. 酒精灯 分液漏斗 A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 c 处,熄灭则满 CO2 中含有 HCl 气体(或使用了浓盐酸) A B b
【详解】(1)由图可知,①为酒精灯,②为分液漏斗,故填:酒精灯;分液漏斗。
(2)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生成物没有水,可以和E组合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氯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A;。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制取 CO2,装置可选用 B 或 C,装置 C 与 B 相比较,其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固体放在隔板上,通过漏斗添加液体药品,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出口气体无法排出,气压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出口气体排出,气压减小,液体流入试管,固液重新接触,反应重新发生;
若用 E 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长进短出,验满方法是c端出口放一根燃烧木条,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故填: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 c 处,熄灭则满。
(4)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中可能会有HCl气体,将上述制得的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并未变浑浊,可能是CO2中含有 HCl 气体(或使用了浓盐酸),故填:CO2中含有 HCl 气体(或使用了浓盐酸)。
① 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G、H、I 后,发现 H 中溶液不变浑浊,I 中溶液变浑浊,说明G中溶液能吸收HCl气体,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选:A。
② 装置 I 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
(5)块状电石(CaC2)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不需要加热,且需要控制反应速率,B不需要加热,且能控制反应速度,发生装置选B,实验室用装置 D收集乙炔气体,气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应短进长出,故填:B;b。
14. B 用止水夹夹住导管处的橡皮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漏斗里注水,盖上漏斗盖,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不能顺利流下,表明气密性良好 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a 长颈漏斗下端未在液面以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探究pH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30 确保变量上只有催化剂的种类不同 反应速率过快,内部压强迅速增大,橡皮塞被弹开,压强瞬间回落 氧化铜
【详解】实验一:(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止水夹夹住导管处的橡皮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漏斗里注水,盖上漏斗盖,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不能顺利流下,表明气密性良好。
(2)制得的氧气可选择E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若选择F装置进行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从a端进入;
(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G装置制备CO2,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长颈漏斗下端未在液面以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实验二:(4)由表可知,实验1~3,除了pH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故实验目的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5)实验3、5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故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故a=30;
实验三:(6)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确保变量上,只有催化剂种类不同;
(7)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可能原因是:反应速率过快,内部压强迅速增大,橡皮塞被弹开,压强瞬间回落;
(8)从实验曲线看,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太快,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铬催化速率太慢,故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氧化铜。
15. CaCO3+2HCl=CaCl2+CO2↑+H2O 锥形瓶 长颈漏斗 ACD 向上排空气法 浓硫酸 a 7.5%
【详解】(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
(2)由图可知A为锥形瓶,D为长颈漏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用仪器为ACD,故填:锥形瓶;长颈漏斗;ACD。
(3)CO2密度比空气大,利用该性质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O2,欲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 F 装置,气体的干燥长进短出,混合气体应从a通入,故填:向上排空气法;浓硫酸;a。
(4)由表格可知,7.5%的盐酸二氧化碳收集率最高,故盐酸的质量分数最合适的是7.5%,故填:7.5%。
16. 分液漏斗 使反应充分进行 bc 1:1 5h 15.2% 8002.8 戴手套、护目镜,作好防护措施 过氧乙酸会与铁发生反应
【详解】(1)由图可知A为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2)步骤2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充分进行,故填:使反应充分进行。
(3)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过氧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a错。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正确。
c、冰醋酸C2H4O2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16×2=6:1:8,正确。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冰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冰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d错。
故选:bc。
(4)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物最佳比例是1:1;最佳反应时间约5h,故填:1:1;5h。
(5)解:设5g溶液中,过氧乙酸质量为x。

则100g溶液中过氧乙酸质量0.038g×20=0.76g,原产品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

故填:15.2%。
[实验步骤]①设:需要水的体积为y。200mL×1.026g/cm3×20%=(200mL×1.026g/cm3+y×1g/cm3)×0.5%,y=8002.8mL,故填:8002.8。
[实验反思]
①由于过氧乙酸有腐蚀性,因此在配制溶液时要注意戴手套、护目镜,作好防护措施。
②在配制过氧乙酸过程中不能用铁器皿,原因是过氧乙酸会与铁发生反应。
故填:戴手套、护目镜,作好防护措施;过氧乙酸会与铁发生反应。
17.(1)H2、SO2
(2)
D、F
(3) 酸 浓硫酸
(4)a、e、d、f
【详解】(1)装置B为固液常温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硫时,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而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故发生装置可选用B的有H2、SO2。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即装置D,且氢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排水法,即装置F,则可选用D或F收集氢气。
(3)由于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于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则说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酸;由于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气体,则可用浓硫酸干燥。
(4)由于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发生装置选A,又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用D装置收集时,应将气体从e口通入,最后可用E装置吸收多余的氨气,则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a、e、d、f。
18.(1)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2)Na+、Cl-、OH-
(3)ad
【解析】(1)
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能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2)
由图可知,m点的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还未反应完,故溶液中除了生成物氯化钠外,还有氢氧化钠,故含有的离子为:Na+、Cl-、OH-;
(3)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钠被消耗,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故a说法正确;
b、实验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的目的是把反应物混合均匀,确保充分反应,故b说法错误;
c、实验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一直在不断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小,故c说法错误;
d、可以选用pH试纸测定pH来验证反应的发生,故d说法正确。
故选:ad。
19.(1)CO2+Ca(OH)2=CaCO3↓+H2O
(2) = =
(3) 分液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4)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H+
(6) b 检验并且除去HCl气体 无明显变化
(7)B
【解析】(1)
根据图示可分析出白垩是碳酸钙,苛性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H2O。
(2)
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高温煅烧碳酸钙和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量是相等的,故①填=;消耗盐酸,最终都生成了水,而与氢元素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最终都来自碳酸钙(质量相等),所以不论先分解还是直接和二氧化碳反应,最终生成的水的质量是相等的,故②填=,故填:=;=。
(3)
仪器a的名称是①分液漏斗,A中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分液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
(4)
F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注射器的活塞将液体推上与固体接触,反应发生,可以将液体抽回,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填: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
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酸性物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酸可以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构成,故填:H+。
(6)
根据题目可知用DE装置来验证有HCl气体,与液体接触才能反应,故二氧化碳从b进;为了验证存在HCl气体,所以一开始要先检验;由于HCl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故还得将吸收,故D作用是用来检验并且除去HCl气体;为了检验D装置有没有吸收完HCl,再用E来确保D已经吸收完,E中无明显变化,说明已经完全被吸收,故填:b;检验并且除去HCl气体;无明显变化。
(7)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种类、数目反应前后不变,A错,不符合题意;
B、氢气和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甲醇属于有机物,B正确,符合题意;
C、氢气中氢元素的华合价为0,甲醇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C错,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分析,丁的化学式是H2O,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D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1) 稀盐酸 HCl、NaCl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
(2) 0.04% 1% d
【详解】(1)氢氧化钠和盐酸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像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稀盐酸;
150秒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NaCl和剩余的HCl;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从图像上可看出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至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至最高。
(2)①根据表可推断,当溶液质量分数减小10倍时,pH减小1,当溶液的pH值近似为12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04%。
②设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则,反应后氢氧化钠质量为:50g×4%-1.2g=0.8g,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根据表格可知,所得溶液的pH范围是13-14。故填d。
21.(1)分液漏斗
(2)
(3)

(4)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 a b
(5) ③→④
【详解】(1)由图可知,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4)用C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气体,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已经集满;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a端通入;
若用F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的密度比水小,气体应从b端通入;
(5)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故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③→④→⑤;
烧杯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1)漏斗
(2)引流
(3)③②④
(4)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b端管口,木条复燃则已满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漏斗;
(2)②为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回收提纯氯化钾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故填:③②④;
(4)用装置⑤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c端通入,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b端管口,木条复燃则已满。
23. 铁架台 分液漏斗 ③ C或E B b
【详解】(1)据图可知,①为铁架台,②为分液漏斗;
(2)A装置为固-固加热装置,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 ,需要固液加热型装置,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CO2不需要加热,③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用固-固加热装置,④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不需要加热,故填③;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故选用C或E;
(4)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选B作发生装置,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尾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24. 溶液不变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由无色变红色 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详解】(1)蒸馏水显中性,加酚酞不变色,故填: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进入烧杯B溶液显碱性,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填:由无色变红色;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3)该实验没有必要,因为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故填: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5.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氨水呈碱性 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没有必要,因为酚酞溶液本身就含有水
【详解】(1)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故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氨水呈碱性。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A烧杯中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故烧杯B中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3)图乙中将浓氨水替换成了蒸馏水,试图排除蒸馏水的干扰,得出酚酞溶液变红与蒸馏水无关的结论,但却忽略了酚酞溶液本身就含有水的事实,故没有必要,理由是:酚酞溶液本身就含有水。
26. 酒精灯 集气瓶 E 气泡向瓶口外冒时 a 控制反应的速率 C 在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氧气充足,燃烧更旺
【详解】(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判断氧气是否集满的现象是气泡向瓶口外冒出时。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即从a通入;
(3) 装置C与D组合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其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⑤,故选:c;
(5) 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
(6) 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氧气充足,燃烧更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是中考常考内容之一。
27. 产生黑色固体
【详解】(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下一篇: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75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