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溶液的浓度 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9.3溶液的浓度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对“10%的食盐水”含义解释不合理的是
A.100g食盐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B.将氯化钠与水按10:9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C.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
D.将20g氯化钠溶解在180g水中所得的溶液
2.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一次“冰雪”实验,过饱和乙酸钠溶液迅速结晶变成固体。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常规条件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未析出的溶液。过饱和溶液不稳定,搅拌溶液、或者往溶液里投入固体,溶液里的过量溶质就会马上结晶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相同量溶剂的情况下,乙酸钠过饱和溶液一定比其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多
B.乙酸钠过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KNO3固体
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在同一温度、相同量溶剂的情况下,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的浓度比其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3.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A.硝酸钾晶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B.4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g,含溶质较多的是硝酸钾
C.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应该在20℃-30℃之间
D.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g氯化钠溶液
4.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B.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
C.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100mL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2°C时, 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D.t3°C时, 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6.把含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与水)的铁粉样品7g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是105.4g,则该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是(  )
A.80% B.93.3%
C.54% D.缺少数据,无法确定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在湿润的烧杯中配制溶液,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8.t℃时,在 5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物质A,溶液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100g 水
B.溶液 2、3都属于饱和溶液
C.溶液 1、2、3 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增大
D.无法判断 A 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
9.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
C.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0.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H3+2O2==HNO3+H2O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定量的水可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溶液,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脱水可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硝酸溶液。现以17t氨气为原料,反应后既不加水也不脱水,理论上可制得50%和90%的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
A.11:25 B.14:5 C.14:9 D.7:5
11.小明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温度 20℃ 40℃
水 109g 129g
酒精 17.3g 40g
A.温度、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
B.20℃时,NaOH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52.2%
C.40℃时,40gNaOH溶解在100g酒精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D.40℃时,NaOH水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一定比20℃时多
12.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D.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0g水,得到10%的甲溶液
二、填空题
13.如表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溶解实验。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1 36.6 37.0 37.1 37.8 38.4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由表格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显著的物质是___(填“NaCl”或“KNO3”)。
(2)上述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填字母)。
(3)B、C、E、F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用“<”、“>”或“=”表示)。
(4)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___g。
14.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C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KC1 31.0 34.0. 37.0 40.0 42.6 a 48.3 51.1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4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
(2)40℃,在50克水中加入5克氯化钾,还需加入______克氯化钾刚好形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
(3)a的值最合理的是______;A.41.6 B.43.1 C.45.5 D.47.8
(4)40℃时,将100克的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10克的水后,恢复到40℃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恢复到40℃时,氯化钠溶液中水的质量比氯化钾溶液中的水的质量更大
B.恢复到40℃时,氯化钠溶液中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比氯化钾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更大
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蒸发的前相等
三、推断题
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意义是_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四、实验题
16.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为保证实验安全,应预先在集气瓶内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利用红磷燃烧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C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10%的食盐水是指100g食盐水中溶解氯化钠的质量=,解释合理;
B、将氯化钠与水按10:9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此时氯化钠质量质量分数=10%,解释合理;
C、10%的食盐水是指100g食盐水中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水的质量是90g,解释不合理;
D、将20g氯化钠溶解在18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释合理;
答案:C。
2.B
【详解】A. 从“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常规条件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未析出的溶液”可知,相同温度下过饱和溶液的浓度比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所以在相同温度、相同量溶剂的情况下,乙酸钠过饱和溶液一定比其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多。正确。
B. 乙酸钠过饱和溶液中过饱和是对于乙酸钠这种物质的。该溶液可能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KNO3固体,错误。
C. 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的溶液不会继续溶解乙酸钠,是乙酸钠的饱和溶液,正确。
D. 在同一温度,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的浓度比其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冷却结晶法提纯,此选项正确;
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4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g,含溶质较多的是硝酸钾,此选项正确;
C、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两者的溶解度交点的温度即两者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此选项正确;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8g+50g=68g氯化钠溶液,此选项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溶液稀释前后,只是溶剂增多,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正确;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绝对值相等,故B正确;
C、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故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不一定等于100mL,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D正确。故选C。
5.C
【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物质在大于t2℃时,随温度的升高减小,故B错误;
C、温度大于t2°C时,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小于t2°C时,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减小而减小,t2°C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故C正确;
D、t3℃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A
【详解】设: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为x。
x=5.6g
则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故选A。
【点睛】根据题意判断随反应发生溶液质量会增加,此为解决问题的技巧,利用这一特殊关系,可使计算过程大为简化。
7.B
【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但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选项A错误;
B、溶解过程会发生吸热或者放热,伴随有能量变化,选项B正确;
C、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已达到饱和状态的溶质了,其他溶质可以继续溶解,选项C错误;
D、湿润的烧杯内增加了溶剂质量,溶质质量不变,则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选项D错误。故选B。
8.D
【详解】A、向溶液2中加入2gA,溶液3有剩余A未溶解,但是未溶解的A的质量无法确定,故物质A的溶解度无法确定,错误;
B、向溶液2中加入2gA,溶液3有剩余A未溶解,但是未溶解的A的质量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溶液2是否还溶解了物质A,故无法确定溶液2是不是饱和溶液,错误;
C、如果溶液2刚好饱和,向溶液2中加入2gA未溶解,则溶液2和溶液3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一样的,错误;
D、溶解过程中未改变温度,故无法判断A 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是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A选项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来实现,故B选项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相等,但题目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溶液,不能比较两种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故C选项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2℃,过程中有晶体析出,得到的是t2℃时两种的饱和溶液,此时,他们溶解度相等,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是相等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0.A
【详解】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步骤:氨气催化氧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将以上步骤合并得到:NH3+2O2=HNO3+H2O,根据化学方程式:NH3+2O2=HNO3+H2O,同时制得50%的硝酸m1吨和90%的硝酸m2吨时,则 硝酸质量关系:0.5m1+0.9m2=63 ,水的质量关系:0.5m1+(1-0.9)m2=18,解得:m1=24.75吨、m2=56.25吨,所以,故选A。
11.D
【详解】A、由表格可知,温度不同、溶剂种类不同氢氧化钠溶解度不同,可得温度、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A正确。
B、2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度109g,故NaOH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B正确。
C、40℃时,氢氧化钠在酒精中溶解度是40g,故40gNaOH溶解在100g酒精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C正确。
D、溶液质量不确定,溶液饱和不饱和不确定,无法比较溶质质量,40℃时,NaOH水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不一定比20℃时多,D错。
故选:D。
12.C
【详解】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是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当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不符合题意;
C、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降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故t1℃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3℃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符合题意;
D、t2℃时,甲的溶解度小于50g,故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50g,加入400g水,无法得到10%的甲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1)KNO3
(2)F
(3)C>B>E>F
(4)13.7
【详解】(1)从表格可知,开始硝酸钾溶解度较小,80℃硝酸钾溶解度较大,所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显著的物质是KNO3。
(2)A中没有氯化钠,只有一种物质,不是溶液。B中有固体剩余,是饱和溶液。50℃氯化钠溶解度为37.0g,10g水最多溶解3.7g氯化钠,C中有10g水和3.7g氯化钠,是饱和溶液。F只有水,不是溶液,E有固体剩余,是饱和溶液。F中有15g水和3.7g硝酸钾,20℃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则15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此时是不饱和溶液。所以上述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F。
(3)C、F中加入固体全部溶解,C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E均为饱和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为,E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C>B>E>F。
(4)C烧杯中加入的氯化钠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0g+3.7g=13.7g
14.(1)36.6g
(2)15
(3)C
(4)B
【解析】(1)
由表可知,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
(2)
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0g氯化钾,故该温度下,50g水中能溶解20.0g氯化钾,故还需加入20.0g-5g=15g氯化钾形成饱和溶液;
(3)
由表中数据可知,从10℃-20℃,溶解度增加了:34.0g-31.0g=3g,从20℃-30℃,溶解度增加了:37.0g-34.0g=3g;从30℃-40℃,溶解度增加了:40.0g-37.0g=3g;从40℃-50℃,溶解度增加了:42.6g-40.0g=2.6g,从70℃-80℃时,溶解度增加了:51.1g-48.3g=2.8g,故从50℃-60℃时,溶解度也应增加2g-3g,故a的值最合理的是45.5。故选C;
(4)
A、40℃时,溶解度:氯化钾大于氯化钠,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钾大于氯化钠,等质量的溶液中,溶质质量:氯化钾大于氯化钠,溶剂质量:氯化钾小于氯化钠,分别蒸发10克的水,蒸发水的质量相同,恢复到40℃时,溶剂质量:氯化钠大于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B、40℃时,溶解度:氯化钾大于氯化钠,故该温度下,将100克的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10克的水后,恢复到4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钾大于氯化钠,符合题意;
C、蒸发10g水后,有溶质析出,蒸发前后,均是40℃时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丙乙甲
(3)乙甲丙
(4)B
【解析】(1)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此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由图可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丙<乙<甲,故填:丙乙甲。
(3)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当降温到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在t1℃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故填:乙甲丙。
(4)
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蒸发溶剂或是增加溶质的方法,降温则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填:B。
16.(1) 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2)产生大量的白烟,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3)偏大
【详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
(2)B利用红磷燃烧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冷却后空气的体积会减少,因此打开止水夹时,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3)由图示可知是俯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少,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邵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山西省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评估(6LR)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