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化学易混易错巧讲精练:第05单元 化学方程式 (答案带解析)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红磷燃烧实验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白烟 ;气球先变 大 后变小;
表达式:
称量结果:m前 = m后
结论: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表达式:Fe + CuSO4 → Cu + FeSO4
测定结果:m前 = m后
结论:参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2.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理解:
(1)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 生成物的总质量 ;
(2)反应物___减少___的质量等于___生成物__增加的质量;
(3)质量比等于反应前后 质量变化 之比。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和、跟”, “→”表示“生成”。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意义:(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例: C + O2 CO2
12 32 44
(1)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了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反应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5.步骤
(1)写:反应物——生成物
(2)配平:在化学式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使短线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3)注:注明反应条件,将短线改为等号,标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固体用“↓”。
(4)查:化学式、配平、条件、生成物状态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客观事实。
计算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成正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
步骤1:设未知量,不带单位
步骤2:写化学方程式
步骤3:算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步骤4:标已知量和未知量
步骤5: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
步骤6:解比例式
步骤7:写出简明的答语
例: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39+55+16×4) 16×2
6.3 g x

x=
=0.6 g
答: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思路
明确未知量,找准已知量
书写包含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求解未知量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理解不透导致的错误
2.不能正确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导致错误
3.没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规则而导致错误
4.没有弄清微观示意图中的物质而导致错误
5.不能准确判断物质变化的质量而造成错误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后是2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32gS与3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gSO2
C.蜡烛燃烧质量减少,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以判断蜡烛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细剖精析】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A中水和酒精的混合不是化学变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中硫与氧气质量比为1 : 1,B正确;C项中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项,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元素,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氧气含有氧元素,所以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有无氧元素。答案:B
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要把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及生成的所有物质都计算在内,蜡烛燃烧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2.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H2+O22H2O B.S+O2SO2
C.CH4+2O2CO2+2H2O D.2CO+O22CO2
【细剖精析】A.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2×2):32:(18×2)=1:8:9,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不是2:1:2,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28×2):32:(44×2)=7:4:11,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由题意,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7:4:11,结合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子个数比即为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质量比,计算质量比要把化学计量数计算在内,相对1分子质量之比不用把化学计量数计算在内。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 + 3O2 2Fe2O3
B.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C.水的通电分解:2H2O 2H2 ↑ + O2↑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C + O2 CO 2 ↑
【细剖精析】A.铁丝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此项违背了客观事实原则;
B项错认为生成物是固体就标注“↓”;D项,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用标注“↑”。答案选C。
化学方程式的标注规律
(1)化学反应的条件一般有“点燃”“加热”通电”“高温”“催化剂”等;
(2)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时,才标注“个”;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时,才标注“↓”。
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1)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共有______种,其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如果第一种反应物为气体,请尝试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两种微粒的个数比为______
(4)分析上述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_______________。
【细剖精析】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高温条件下,单质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CO+H2;
(1)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共有水和一氧化碳两种,其中单质的化学式为C.H2;
(2)如果第一种反应物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CO+H2;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两种微粒的个数比为1:1;
(4)该反应属于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
(1)两;C.H2;
(2)H2O+CCO+H2;
(3)1:1;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根据微观模拟图,结合图例的说明,判断反应中各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并根据判断结果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等.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该类试题需要认真分析微观图示,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解题时可以先划去反应前后相同个数的同类微粒图示,再在“-”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剩余微粒图示的化学式及个数。
5.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发生化合反应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4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2:3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细剖精析】增加10gA后,25gA与15gB完全反应,所以第一次反应A完全消耗,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5:3;当15gA完全消耗时,消耗B的质量为9 g,消耗C的质量为(30一15- 9)g=6g,所以第一次反应后剩余6gB.9gC;反应中消耗B.C的质量比为9g:6g=3 : 2,所以两次反应消耗C的质量为10g,生成D的质量为(25+15+10)g=50 g;反应中A.B的质量比为25g: 15 g=5 : 3;反应中A.C的质量比为25g:10g=5:2。
答案:D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准确找到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从而确定物质消耗量和剩余量,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
1.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的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其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
【答案】C
【解析】A.蜡烛燃烧后生成物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少量一氧化碳,是化学变化,减少消失是生成物跑到空气中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铁丝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的质量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相等,生成的固体当然比铁要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选项中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是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高锰酸钾受热生成氧气是化学变化,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当然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C.
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5g冰受热熔化成 5g水,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A.冰变成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是因为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故C正确;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3.某同学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质量变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B.要分析此现象,必须考虑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燃烧后各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燃烧前蜡烛的质量
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蜡烛燃烧时质量不再守恒
【答案】B
【解析】A.蜡烛减少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新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故错误;
B.在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考虑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尤其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故正确;
C.燃烧后各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燃烧的蜡烛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错误;
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反应,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故选:B。
4.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二氧化碳气体
C.10g糖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糖水溶液
D.一定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质量
【答案】D
【解析】A.吸热、放热现象不属于质量方面的问题,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B.干冰汽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C.糖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所以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D.
5.从化学方程式H2+Cl2 2HCl,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C.2g氢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73g氯化氢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D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H2+Cl22HCl,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H2+Cl22HCl,参加反应的氢气氢气和生成的氯化氢的质量比为2:(36.5×2)=2:73,则2g氢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73g氯化氢,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H2+Cl22HCl,无法确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与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32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B
【解析】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2:32=56:32,错误;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正确;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正确.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2OSO2
B.KClO3═KCl+O2↑
C.2H2+O22H2O
D.Mg+O2MgO2
【答案】 C
【解析】A.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微观概念,氧气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方程式为:S+O2SO2,故A错误,
B.氯酸钾的分解需要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方程式也需要配平,正确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B错误,
C.该方程式应用的原理正确,化学式书写正确, 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D.镁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正确的方程式为:2Mg+O22MgO,故D错误,
故选:C。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H2O+O2↑
B.NaCO3+2HCl═2NaCl+H2O+CO2↑
C.4Fe+3O2↑Fe3O4
D.NaOH+HCl═NaCl+H2O
【答案】 D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不合题意;
B.碳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不合题意;
C.气体符号只能标注在生成物一侧,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Fe3O4,不合题意;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9.氨气可转化为尿素,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乙是CO2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C.甲、丁中都含有氢元素
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 D
【解析】由氨气转化为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NH3+CO2CO(NH2)2+H2O。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CO2,故A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故B说法正确;
C.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丁中都含有氢元素,故C说法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0.“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4O2
【答案】 D
【解析】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水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最简整数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1.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答案】 C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A.丙物质的分子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宏观上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生成物丙的每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故正确;
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错误。
故选:C。
12.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它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3
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7:11
【答案】 D
【解析】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乙烯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2H4+3O22CO2+2H2O;
A.由反应的方程式是:C2H4+3O22CO2+2H2O可知,X的数值为3,故A正确;
B.该反应有单质氧气参加反应,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故正确。
C.该反应是乙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说法合理;
D.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2+1×4):(2×(12+16×2))=7:22;故错误;
故选D.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答案】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的数据推测:20+m+8+6=4+待测+28+2,故待测=m,则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故丙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故甲、丁为反应物,则:
A.根据分析,待测数值为m,而非一定为2g,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待测数值为m,则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B错误;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20-4):(28-8)=4:5,而非1:7,故C错误;
D.因为该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0-4):(28-8):(6-2)=4:5:1,而且丙为生成物,甲、丁为反应物,为化合反应,可以是2Cu+O22CuO,故D正确.
故选:D.
14.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答案】 B
【解析】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c的质量减少,a.b.d的质量增加,则C一定为化合物,d也可能是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
B.b的质量增加17.4g-8.7g=8.7g,d的质量增加3.6g﹣0.4g=3.2g,则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2,故说法B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与c中元素的种类相同,故C说法正确;
D.由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设a.c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x、y,则x:y=(31.6g-8.7g-3.2g):31.6g,解得x:y=1:2,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2.4g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8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5.4g
B.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
C.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7:22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CH4+7O22CO2+8H2O
【答案】 D
【解析】A.2.4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水的质量为,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5.8g+5.4g﹣2.4g=8.8g,故说法正确.
C.设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8g﹣m,根据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则m=1.4g,则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4g:(5.8g﹣1.4g)=7:22,故说法正确.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甲烷、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前的化学计量数比为,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CH4+11O22CO+4CO2+12H2O,故说法错误.
第05单元 化学方程式
1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红磷燃烧实验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白烟 ;气球先变 大 后变小;
表达式:
称量结果:m前 = m后
结论: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表达式:Fe + CuSO4 → Cu + FeSO4
测定结果:m前 = m后
结论:参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2.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理解:
(1)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 生成物的总质量 ;
(2)反应物___减少___的质量等于___生成物__增加的质量;
(3)质量比等于反应前后 质量变化 之比。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和、跟”, “→”表示“生成”。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意义:(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例: C + O2 CO2
12 32 44
(1)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了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反应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5.步骤
(1)写:反应物——生成物
(2)配平:在化学式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使短线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3)注:注明反应条件,将短线改为等号,标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固体用“↓”。
(4)查:化学式、配平、条件、生成物状态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客观事实。
计算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成正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
步骤1:设未知量,不带单位
步骤2:写化学方程式
步骤3:算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步骤4:标已知量和未知量
步骤5: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
步骤6:解比例式
步骤7:写出简明的答语
例: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39+55+16×4) 16×2
6.3 g x

x=
=0.6 g
答: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思路
明确未知量,找准已知量
书写包含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求解未知量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理解不透导致的错误
2.不能正确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导致错误
3.没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规则而导致错误
4.没有弄清微观示意图中的物质而导致错误
5.不能准确判断物质变化的质量而造成错误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后是2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32gS与3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gSO2
C.蜡烛燃烧质量减少,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以判断蜡烛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细剖精析】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A中水和酒精的混合不是化学变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中硫与氧气质量比为1 : 1,B正确;C项中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项,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元素,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氧气含有氧元素,所以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有无氧元素。答案:B
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要把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及生成的所有物质都计算在内,蜡烛燃烧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2.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H2+O22H2O B.S+O2SO2
C.CH4+2O2CO2+2H2O D.2CO+O22CO2
【细剖精析】A.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2×2):32:(18×2)=1:8:9,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不是2:1:2,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28×2):32:(44×2)=7:4:11,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由题意,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7:4:11,结合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子个数比即为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质量比,计算质量比要把化学计量数计算在内,相对1分子质量之比不用把化学计量数计算在内。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 + 3O2 2Fe2O3
B.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C.水的通电分解:2H2O 2H2 ↑ + O2↑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C + O2 CO 2 ↑
【细剖精析】A.铁丝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此项违背了客观事实原则;
B项错认为生成物是固体就标注“↓”;D项,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用标注“↑”。答案选C。
化学方程式的标注规律
(1)化学反应的条件一般有“点燃”“加热”通电”“高温”“催化剂”等;
(2)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时,才标注“个”;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时,才标注“↓”。
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1)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共有______种,其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如果第一种反应物为气体,请尝试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两种微粒的个数比为______
(4)分析上述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_______________。
【细剖精析】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高温条件下,单质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CO+H2;
(1)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共有水和一氧化碳两种,其中单质的化学式为C.H2;
(2)如果第一种反应物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CO+H2;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两种微粒的个数比为1:1;
(4)该反应属于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
(1)两;C.H2;
(2)H2O+CCO+H2;
(3)1:1;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根据微观模拟图,结合图例的说明,判断反应中各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并根据判断结果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等.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该类试题需要认真分析微观图示,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解题时可以先划去反应前后相同个数的同类微粒图示,再在“-”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剩余微粒图示的化学式及个数。
5.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发生化合反应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4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2:3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细剖精析】增加10gA后,25gA与15gB完全反应,所以第一次反应A完全消耗,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5:3;当15gA完全消耗时,消耗B的质量为9 g,消耗C的质量为(30一15- 9)g=6g,所以第一次反应后剩余6gB.9gC;反应中消耗B.C的质量比为9g:6g=3 : 2,所以两次反应消耗C的质量为10g,生成D的质量为(25+15+10)g=50 g;反应中A.B的质量比为25g: 15 g=5 : 3;反应中A.C的质量比为25g:10g=5:2。
答案:D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准确找到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从而确定物质消耗量和剩余量,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
1.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的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其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
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5g冰受热熔化成 5g水,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某同学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质量变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B.要分析此现象,必须考虑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燃烧后各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燃烧前蜡烛的质量
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蜡烛燃烧时质量不再守恒
4.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二氧化碳气体
C.10g糖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糖水溶液
D.一定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质量
5.从化学方程式H2+Cl2 2HCl,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C.2g氢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73g氯化氢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6.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32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2OSO2
B.KClO3═KCl+O2↑
C.2H2+O22H2O
D.Mg+O2MgO2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H2O+O2↑
B.NaCO3+2HCl═2NaCl+H2O+CO2↑
C.4Fe+3O2↑Fe3O4
D.NaOH+HCl═NaCl+H2O
9.氨气可转化为尿素,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乙是CO2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C.甲、丁中都含有氢元素
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10.“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4O2
11.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12.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它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3
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7:11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14.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2.4g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8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5.4g
B.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
C.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7:22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CH4+7O22CO2+8H2O
第05单元 化学方程式
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其中考试物理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牛津深圳版八年级下 4.2 Unit 4 Reading(练习)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