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二轮复习题-酸和碱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通入氨气(NH3)后的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氨气是碱
B.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所以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D.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所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2.善于流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梳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描述实验现象 B.实验安全
①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等于100mL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③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实验室鉴别化学药品时不可以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节约实验时间
C.安全常识 D.认识物质俗名
①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②进入深井前要做灯火实验 ①氧化钙一生石灰 ②氢氧化钙一熟石灰
A.A B.B C.C D.D
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用语与意义
氧气有助燃烧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2H-----------表示2个氢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I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的鉴别 D、物质与微粒的构成
软木和硬水-----肥皂水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除杂、检验、鉴别等采用的试剂及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硫酸铜与铁粉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除去Fe2(SO4)3溶液中的少量H2SO4——加入过量氧化铁,充分反应后,过滤
C.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加入少量稀盐酸
D.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打开试剂瓶观察瓶口是否有白雾冒出
5.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都含氢离子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含碳量不同
D.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添加酒精
C.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D.过滤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都是离子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氢氧化钠溶于水显碱性,所以碱溶液均显碱性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A B.B C.C D.D
9.人被蚊虫叮咬时分泌出的蚁酸会使叮咬处痛痒,可涂些碱性物质中和,减轻痛痒症状,下列物质可减轻此症状的是
A.厕所清洁剂(pH为:1-2) B.酱油(pH为:4-5)
C.西瓜汁(pH为:5-6) D.肥皂水(pH为:9-10)
1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加入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11.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食物 柠檬汁 菠萝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2 - 2.9 3.2-5.3 6.1-6.8 7.7-8.1
A.柠檬汁 B.菠萝汁 C.牛奶 D.鸡蛋清
12.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净水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NaOH干燥气体 D.食物腐烂
二、填空题
13.如图,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反应,两者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请写出两组符合上述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
14.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
(2)熟石灰:__________。
15.化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应用。
(1)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医生治疗腹泻时,常给病人补充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配置500mL(密度约1.0g/mL)0.9%的生理盐水,需要称取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需要量取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mL。
(3)人的胃液里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氢氧化铝是治疗胃酸过多的常见药物,如果某病人一天服用氢氧化铝15.6m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以中和胃液里氯化氢多少毫克?______。
16.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铁原子___________。(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
(3)俗称为生石灰的物质____________。(4)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其溶液显碱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两种物质间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__;
(2)C与D的反应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_____________。
(2)性质②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反应(非基本反应类型),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Na2CO3 B CO2 C FeCl3 D Ba (NO3) 2
(4)写出NaOH溶液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
C.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试剂。打开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的pH变化图像。
①b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铁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①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②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该实验有一个明显的弊端,请你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
(5)某同学对(4)中得到的铁样品进行含量分析,实验数据如下:烧杯和稀硫酸共150 g,加入铁样品9 g,充分反应后,烧杯和剩余物共158.7 g,计算该铁样品中金属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硫酸足量,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20.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_______作CO2发生装置。检验G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_检验。
(2)已知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3)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_______溶液。
(4)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
五、计算题
21.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将50g该盐酸样品与8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1)80g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
(2)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2.取盐酸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03溶液(见下图),溶液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通入氨气(NH3)后的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氨水呈碱性,氨气不是碱,故错误;
B、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但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错误;
C、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
D、促进物质的燃烧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纯氧,故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故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所以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归纳错误;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归纳错误;
B、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发生火灾,归纳错误;
C、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以免发生触电,归纳错误;
D、氧化钙俗称为生石灰;氢氧化钙俗称为熟石灰;归纳均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用语与意义
氧气有助燃烧性----做助燃剂。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故A错误。 2H----表示2个氢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I3+----表示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错误。
C、物质的鉴别 D、物质与微粒的构成
软木和硬水--肥皂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天然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稀盐酸,假黄金有气泡产生。故C错误。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与反思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4.B
【详解】A、加水形成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分离,故A错误;
B、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过滤得到硫酸铁溶液,过量的氧化铁不会混入溶液,故B正确;
C、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再与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反应,而加入的稀盐酸少量,不能确定是否变质,故C错误;
D、稀盐酸挥发性较弱,打开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冒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打开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冒出,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因为溶液中都含氢离子,均为酸性,正确;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D、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相同,正确。
故选C。
6.A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应熄灭后添加酒精,故B错误;
C.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C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壁上,但漏斗下端不能在液面以下,否则过滤时滤液不会流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是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都是离子,如电子带电但不属于离子,故A错误;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但不是溶液,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都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使得水溶液显碱性;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碱溶液均显碱性,故C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有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试题分析:A中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可做燃料,A错误;B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一氧化碳不能,B正确;C中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C错误;D中O2:表示的是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错误。故选B。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构成,化学符号的意义
9.D
【详解】被蚊虫叮咬时分泌出的蚁酸是一种有机酸,显酸性,可以通过涂些碱性物质中和蚁酸减轻痛痒症状,pH>7的物质显碱性,故可选择涂抹一些肥皂水,故选D。
10.D
【详解】A、烧杯不能直接进行加热,应垫上石棉网,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常温下,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中性溶液的pH等于7。
A、柠檬汁的 pH<7 ,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菠萝汁的 pH<7 ,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牛奶的 pH<7 ,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D、鸡蛋清的 pH>7 ,显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A、用活性炭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汽油清洗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NaOH干燥气体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3. CaO+H2O=Ca(OH)2 2H2O22H2O+O2↑
【详解】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说明试管②压强增大,气体进入试管①中,而压强增大的原因有:气体增多或温度升高,即试管②固体和液体混合产生气体或者反应放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CaO+H2O=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分解反应:2H2O22H2O+O2↑,生成气体。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易错题,书写完后要注意将化学式、反应条件、箭头等进行逐一检查。
14. 2H Ca(OH)2
【详解】(1)先写微粒个数,再写元素符号,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填写:2H;
(2)氢氧化钙俗名为熟石灰、消石灰,故填写:Ca(OH)2。
15. 煮沸 Na+、Cl- 4.5 495.5 解:设理论上可以中和胃液里氯化氢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可以中和胃液里氯化氢质量为21.9mg。
【详解】(1)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生理盐水为氯化钠溶液,含有的主要离子有钠离子Na+、氯离子Cl-。配置500mL(密度约1.0g/mL)0.9%的生理盐水,需要称取溶质的质量为500mL ×1.0g/mL×0.9%=4.5 g;需要水的质量为500g-4.5g=495.5g,故量取蒸馏水的体积为495.5g ÷1.0g/mL =495.5mL。
(3)见答案。
16. 3Fe Al CaO
【详解】(1)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个铁原子3Fe;
(2)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俗称为生石灰的物质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
(4)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4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17. Na2CO3 复分解 2NaOH+CO2═Na2CO3+H2O
【分析】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B可能是盐酸;C是一种钠盐,其溶液显碱性,且能与盐酸反应,所以C可能是碳酸钠;E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产物,且能够与两种碱反应,所以E是二氧化碳;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A是氢氧化钠,D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
【详解】(1)C是碳酸钠,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故填:Na2CO3;
(2)C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
(3)A→C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8. 红色 中和 C
【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故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故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非基本反应类型), 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钠不能与碳酸钠、硝酸钡反应,二氧化碳不是盐,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沉淀和氯化钠,故选C;
(4) 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B 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 NaOH、Na2SO4
2NaOH+H2SO4Na2SO4+2H2O CDB 3CO+Fe2O32Fe+3CO2 装置后加酒精灯点燃尾气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50 g+9 g-158.7 g=0.3 g。设该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 H2SO4FeSO4 + H2↑(1分)
56 2
x 0.3 g
=(1分)
x=8.4 g
该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93.3%(1分)
答:该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详解】(1)A、固体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因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不能用来干燥该气体,错误;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正确;C、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错误;D、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石蕊遇碱变蓝色,错误。故选B。(2)打开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盐酸的瓶口会产生白雾,而浓硫酸的瓶口无明显现象。(3)①由图可知,b点的pH>7,溶液显碱性,故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NaOH和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Na2SO4。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4)①除去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要验证工业炼铁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必须将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除去,先让气体通过装置C除去二氧化碳,然后连接装置D,最后再通过装置B验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C→D→B。②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③该实验的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装置后加酒精灯点燃尾气,以防污染空气。
20. A 带火星的木条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NaOH 在D和E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详解】(1)制取二氧化碳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A装置;检验氧气使用的是带火星的木条;
(2)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为了防止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对后面实验的干扰,故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把它除去;
(3)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的方法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气不能;
(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而不会除去二氧化碳。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在D和E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21.(1)8g
(2)解:设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4.6%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分析】(1)
溶质的质量为:80g×10%=8g
(2)
见答案。
22.(1)30.0
(2)解:设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为x,生成的氯化钠为y
x=3.3g y=8.8g
故反应后溶液质量=60g+30g-3.3g=86.7g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答: 该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10.1%。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a→b表示随着碳酸钠的加入,发生反应:,故盐酸不断被消耗,PH不断增大,当PH等于7时,表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而b→c则表示所加的碳酸钠过量,故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30.0克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