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测试—2022-202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含解析)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
1.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6g B.8.8g C.6.8g D.4.4g
2.现有25g久置的生石灰,测得其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0:1,在室温下,将该化合物与100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20.6g,则原化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
A.10g B.12g C.14g D.16g
3.为测定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5g该混合物配成200g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使碳酸钠恰好转化为沉淀,所得溶液为198.24g。则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为
A.84.8%
B.25.2%
C.15.2%
D.64.8%
4.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中乙与丙的质量比为1:8
5.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向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5g二氧化锰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称得剩余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1.3g,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 B.11.1% C.20% D.10.7%
6.科学家将温室气体CH4和CO2在Ni基双金属催化作用下转化为两种气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转化过程的最终产物为H2和C B.除催化剂外,该过程不变的原子有4种
C.反应过程中,CH4与H2分子数之比为1:1 D.反应过程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11:14
7.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可以是过氧化氢的分解
D.该反应生成甲、丙的质量比为1∶8
8.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7 64 2 0
反应后的质量(g) m 0 46 36
A.m=1
B.该反应生成的C的质量为44g
C.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1:9
D.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10.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
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轻
C.蒸发食盐水得到的食盐固体与水蒸气的质量和等于原食盐水的质量
D.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
11.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其主要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属于氧化物
C.含有3个原子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16
1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平它们的分子数之比。如图所示,带有均匀刻度的容器(左室开口,右室密闭)内有一个理想活塞(无摩擦且密封性良好),开始在刻度1的位置。常温下用电火花点燃右室气体时,活塞被推向左边,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活塞又逐渐向右滑动,最终停留在刻度2处(生成的水体积忽略不计),则原H2与O2的混合气体中,H2与O2的体积比可能是
①1:8 ②8:1 ③7:2 ④2:7 ⑤4:5
A.①④ B.③⑤ C.②③ D.②④
13.取一定量某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一定没有氧元素
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
14.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4HNO34X↑+ 2H2O+O2↑,则X的化学式为
A.NO2 B.NO C.N2 D.NH3
二、填空题
15.了解物质的结构,有利于理解和认识化学问题。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氢 氦 氮 氧 钠 硫
元素符号 H He N O Na S
原子结构 示意图
①表中硫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 __ ,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 __ 。
②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__ (填元素符号)。
③表中所列6种元素中,位于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有 __ 种。
④钠元素与硫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硫化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 。
⑤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
b.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g
c.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2)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 ____ 种。
②反应后生成的“”与“”对应物质的质量比为 ____
16.将3份质量为8g的硫分别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氧气的质量 /g 2 6 10
二氧化硫的质量 /g 4 12 16
(1)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硫、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硫之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__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_____________ ;
(4)在第___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___________ g。
17.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该反应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写名称)。
(3)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
三、简答题
1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后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
19.(1)装置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导管________进入。
(4)若要用C装置检验收集的是二氧化碳可在瓶中装入石灰水,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请按要求填空:
(1)一次性医用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它是由专业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经超声波焊接而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___________(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作用。
(2)生活中我们使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在家里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桌面等物品消毒的正确方式是___________(填“擦拭”或“喷洒”)。
(3)下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酒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过氧乙酸【CH3COOOH】也是常用消毒剂,常用于校园环境消毒。过氧乙酸具有酸性、腐蚀性(尤其是对金属)、可燃性,遇热、遇碱易分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制备过氧乙酸的一种模拟流程如下(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①认识过氧乙酸:它___________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②制备过氧乙酸: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浓硫酸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和化学性质不变。
③下列关于过氧乙酸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应低温、避开火源贮存
B.环境消毒,浓度越大越好
C.谨防溅到眼睛和皮肤上
D.最好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
六、计算题
21.医学上常用过氧化氢溶液(H2O2)来清理伤口和局部抗菌。某同学取该过氧化氢溶液34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0.5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3.7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氧气为多少g;蒸干烧杯内的液体,所得固体物质质量为多少g 。
(2)试通过计算求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H2O2的质量。(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式量之比为7:8”,则可假设A和B的式量分别为7a、8a,设与2.8gA反应的B的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8g+9.6g=C+3.6g,C=8.8g;
答案:B。
2.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之差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5g+100g﹣120.6g=4.4g;
则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因为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0:1,则碳元素的质量为:1.2g×10=12g。故选B。
3.C
【详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
解得:x=4.24g;
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为:。
故选:C。
4.C
【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反应的催化剂方程式是:CO+2H2CH3OH。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32,故正确;
C、 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
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与丙的质量比为1×4:12+1×4+16=1:8,故正确。
故选:C。
【点睛】简答本题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5.D
【详解】根据题意,反应中产生的氧气质量=100g+5g-101.3g=3.7g,
设:生成3.7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MnO2 2H2O+O2↑
68 32
X 3.7g
x=7.87g
7.87g的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7.87g××100%=0.46g
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水的质量=100g-7.87g=92.13g,92.13g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92.13g××100%=10.23g, 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7% ,故选D。
6.D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甲烷和二氧化碳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详解】A、最终转化产物是氢气和一氧化碳,错误。
B、除催化剂外,该过程不变的原子有3种,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CH4与H2分子数之比为1:2,错误。
D、反应过程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44:(28×2)=11:14,正确。
故选:D。
7.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后甲的质量增加,乙的质量不变,丙的质量增加,丁的质量减少可知,丁为反应物,甲和丙为生成物,乙可能是杂质或催化剂。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因此反应物丁一定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C、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物中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而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因此该反应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符合题意;
D、甲物质的质量变化了2%,饼屋纸的质量变化了16%,故该反应生成甲、丙的质量比为1∶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8.D
【详解】A、燃放鞭炮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污染,选项A不正确;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元素种类,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燃油中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转化为燃油,选项B不正确;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属于伪科学,选项C不正确;
D、原子弹的爆炸是由原子核的变化而引起的,爆炸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选项D正确。故选D。
9.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7+64+2-46-36=1,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生成的C的质量为:46g-2g=44g,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46-2):36=11:9,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A、B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是因为铁丝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不符合题意;
B、加热高锰酸钾时,固体质量减小是因为生成了氧气跑掉了,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不符合题意;
C、蒸发食盐水是物理变化,而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固体质量增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详解】A、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B、没食子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C、没食子酸是由分子构成的,没食子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3种原子构成的,错误。
D、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错误。
故选:A。
12.D
【分析】根据开始在刻度1的位置,最终停留在刻度2处即原来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为3体积,后来变为2体积,即减少了1体积,所以反应原混合气体的,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①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1:8时,氢气完全反应,消耗0.5体积的氧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不符合题意;
②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8:1时,氧气完全反应,消耗2体积的氢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符合题意;
③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7:2时,氧气完全反应,消耗4体积的氢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不符合题意;
④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7时,氢气气完全反应,消耗1体积的氧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符合题意;
⑤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4:5时,氢气气完全反应,消耗2体积的氧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知道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22g和18g水,则原气体中有碳元素的质量为:22g××100%=6g,氢元素的质量为:18g××100%=2g,由于题中没有确定可燃性气体的质量,无法判断是否有氧元素,故选项A错误;
B.由选项A分析可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B错误;
C.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g:2g=3:1,故选项C正确;
D.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H、N、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反应后H、N、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0、4,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A。
15. 16 S2- He 1 Na2S bc 3 7:22
【详解】(1)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8+6=16;,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所形成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符号为S2-;
②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为2属于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He;③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位于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是只有硫元素;
④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所以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
⑤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表示原子序数为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7,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没有g,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2)由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尾气主要为NO和CO,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个NO分子与两个CO分子反应,通过C、N、O原子的重新结合,形成了一个N2分子和两个CO2分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由此可知:①上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中NO、CO、CO2都是氧化物,共有3种;
②反应后生成的N2和CO2的质量比=28:88=7:22。
16. 一、二 6g、2g 三 2
【分析】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详解】(1)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硫、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硫之间的质量比为。
(3)第一次8g硫在2g氧气中燃烧,硫过量,实际参加反应的硫为2g,第二次8g硫在6g氧气中燃烧,硫过量,实际参加反应的硫为6g,故在第一、二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
(4)第三次8g硫在10g氧气中燃烧,氧气过量,实际参加反应的氧气为8g,故在第三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点睛】参加反应的硫、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硫之间的质量比为。
17. 化合反应 氢原子和氯原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分析】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反应过程中,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氯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重新组合成氯化氢分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则有: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反应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氯原子。
(3)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可以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18. 混合物 2H2+O2 2H2O 化合
【详解】(1)从反应后的分子模型推断,里面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
(2)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模型推断,反应物为氢气和氧气,生成物为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点睛】根据所提供的原子模型,分析每种分子的原子构成,然后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9.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a
【详解】(1)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匀发生炸裂,故填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B装置为固液常温发生装置,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O2↑。
(3)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氧气应从长管,即a管进入瓶中,故填a。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CaCO3↓+H2O。
【点睛】制取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
20.(1)过滤
(2)擦拭
(3) 分子
12:3:8
(4) 不是

质量
B
【分析】(1)
滤纸起到的作用是过滤,故填过滤。
(2)
使用酒精消毒最有效的方式是擦拭。
(3)
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酒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
①过氧乙酸含有3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②反应③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乙酸,生成物是过氧乙酸和水。因生成物无硫元素,所以可以确定浓硫酸是催化剂。所以化学方程式为。浓硫酸是催化剂,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③A.过氧乙酸具有可燃性,遇热、遇碱易分解,所以应低温、避开火源贮存,正确。
B.环境消毒,不是浓度越大越好,错误。
C.过氧乙酸具有酸性、腐蚀性,谨防溅到眼睛和皮肤上,正确。
D.过氧乙酸具有腐蚀性(尤其是对金属),所以最好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正确。
故选B。
21.(1) 0.8 0.5 (2)1.7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g+0.5g-33.7g=0.8g;
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不溶于水,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蒸干烧杯内液体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二氧化锰,质量为0.5g;
(2)设生成0.8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 32
x 0.8g
x=1.7g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H2O2的质量为1.7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2022-202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含解析)

下一篇:第11章:功和机械能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1-2022吉林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