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2022-202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含解析)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一、单选题
1.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 B.Na2CO3 C.KNO3 D.FeCl3
2.下列操作或图标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禁止烟火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该放回原瓶,避免浪费
B.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进行测定
D.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已经洗干净
4.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20℃时,配制2%的氯氧化钙溶液
D.将100g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5%
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
A.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B.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C.二氧化碳 干冰 CO2 D.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2
6.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7.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 范围如下表。室温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体液 血浆 胰液 胆汁 胃液
pH范围 7.35~7.45 7.5~8.0 7.1~7.3 0.8~1.5
A.血浆 B.胰液 C.胆汁 D.胃液
8.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①密闭容器中加热一定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②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③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④向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加入稀盐酸
B.除去H2中的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C.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2CO3,可加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D.除去CO中少量CO2,可通过灼热CuO粉末
10.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钾和有硝酸钾溶液。若采用外加试剂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则所加试剂及先后顺序合理的一组是
A.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石蕊溶液 B.稀硝酸、石蕊溶液、硝酸银溶液
C.石蕊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D.稀硝酸、酚酞溶液、硝酸银溶液
11.下列物质按酸、碱、盐、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苛性钠、盐酸、食盐、酒精 B.硝酸、熟石灰、小苏打、合金
C.苏打、火碱、硫酸、澄清石灰水 D.醋酸、纯碱、碳酸钙、稀有气体
12.推理是学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1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分别向等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等量的足量的稀盐酸
C.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14.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结晶 B.闻气体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
二、填空题
15.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请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打开自来水龙头,常看到水中混有大量气泡的原因_______。
(2)煤炉中的煤炭越扇越旺,其原理是___________。
(3)厨房净水器中使用了活性炭滤芯,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4)小丽被蚊虫叮咬了,又痛又痒,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应该在叮咬处涂的是_______(填“食醋”或“牙膏”)。
(5)小明同学在食品包装袋中发现一包铁粉,结合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铁粉在这里被用作 “双吸剂”,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该“双吸剂”的原理是_______。
16.分析下列图像,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Ⅰ中M点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______ .
(2)图Ⅱ是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图像,其中能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是(填“A”或“B”) ________ ,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加酚酞试液,则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________ .
17.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是因为加热时碳酸氢钠能分解产生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三、简答题
18.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图中的三个化学反应
①_____,该反应是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_____.
③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为_____.
(3)铝和稀硫酸反应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四、实验题
19.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
五、综合应用题
20.二氧化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领域研究热点。
Ⅰ.“碳”减排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过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______效应。
(2)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________。
Ⅱ.“碳”捕捉,利用NaOH捕捉CO2,得到高纯度CO2的流程如图。
(3)捕捉室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4)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
Ⅲ.“碳”利用。我国科学家利用CO2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CO2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
(5)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CO2分解成CO和常见单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__。
(6)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CO2与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六、计算题
21.某工厂要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 100g 硫酸,消耗 40g 质量分数为 20%的 NaOH溶液,请计算该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HCl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能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钙和水,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Na2CO3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KNO3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FeCl3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铺盖,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灭火,故A正确;
B、在稀释浓硫酸时将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缓缓搅拌,瓶盖倒放,故B正确;
C、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吸烟,所以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否则污染试剂,故错误;
B、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用湿抹布扑灭,或用沙子盖灭,用水扑灭会引起火势的蔓延,故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错误;
D、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已经洗干净,故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利用托盘天平可以称量铜锌合金的质量,利用其他手段可以测定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质量和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锌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该选项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正确;
B、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错误;
C、氢氧化钙为微溶性物质,意味着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0.01g﹣1g之间,最大的质量分数,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错误;
D、盐酸加热蒸发水时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20%;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碳酸钠是苏打,不是小苏打,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不是氢氧化钠,错误;
C、固态二氧化碳是干冰,正确;
D、石灰石是碳酸钙,不是氢氧化钙,错误。故选C。
6.C
【详解】A、向CaCl2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入Na2CO3溶液,Na2CO3首先与HCl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待完全反应后,继续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沉淀的生成不是从零开始的,故A错误;
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质量一直不变,故B错误;
C、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随着氢氧化钠的增多,溶液酸性逐渐减小,当盐酸反应完时,溶液就先碱性,故C正确;
D、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试题分析:PH<7时溶液呈酸性。故选D。
考点:溶液的PH
8.A
【详解】①、木炭粉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质量先增加,反应完后质量不变,故错误;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氯化氢减小,溶液质量也减小,最后基本不变,故正确;
③、发生反应:2AgNO3+Cu=Cu(NO3)2+2Ag,每64份质量的铜从溶液中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
④、向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不能发生反应,故错误;
根据分析,上述选项只有一个正确,故选A。
9.B
【详解】A、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A不能达到目的;
B、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HCl会被全部消耗,浓硫酸可干燥气体,则可得到纯净的氢气,故B能达到目的;
C、加适量Ba(NO3)2溶液,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硝酸钾,引入了新杂质,故C不能达到目的;
D、灼热CuO粉末会和CO发生反应,原物质变成杂质,故D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B
【点睛】除杂的原则:不能破坏原物质,不能引入新杂质。
10.A
【分析】盐酸和硫酸的鉴别应该使用钡离子溶液,不能使用硝酸银,硫酸银微溶,会干扰实验。
【详解】A、加入氯化钡能与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稀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和稀硝酸不反应,故能鉴别出碳酸钠和硫酸;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与氢氧化钾溶液变蓝,遇硝酸钾不变色,现象不同,故可以一一鉴别出来;
B、加入稀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将碳酸钠鉴别出来,加入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钾变蓝,遇硝酸钾不变色,遇盐酸和硫酸都变红,故能将氢氧化钾和硝酸钾鉴别出来,加入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和硫酸都可能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银微溶),无法将盐酸和硫酸鉴别出来;
C、加入石蕊试液,遇盐酸和硫酸都变红,遇碳酸钠和氢氧化钾溶液都变蓝,遇硝酸钾不变色,故可以将硝酸钾鉴别出来,加入稀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以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钾鉴别出来,加入硝酸银与盐酸和硫酸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将盐酸和硫酸鉴别出来;
D、加入稀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将碳酸钠鉴别出来,酚酞试液在氢氧化钾溶液中为红色,能将氢氧化钾鉴别出来,加入硝酸银溶液能与盐酸和硫酸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将盐酸和硫酸鉴别出来。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进行物质鉴别时所加的试剂与待检验物质反应时应该有不同的实验现象,要求同学们加强物质间反应现象的识记,以便灵活应用。
11.B
【详解】A、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盐酸属于酸;酒精属于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硝酸属于酸;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属于盐;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苏打是碳酸钠,属于盐;硫酸属于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醋酸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不符合题意;
B、带电荷的微粒有离子、质子、电子、原子核等,不符合题意;
C、碱溶液均呈碱性,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D、物质中的碳元素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详解】A、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含有等质量的氢元素,与足量的金属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则相等的时间内镁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锌多,选项正确;
B、等质量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生成等质量的二氧化碳,粉末状的固体与酸的接触面积最大,粒状的次之,块状固体与酸的接触面积最小,则等质量的粉末状大理石所用反应时间最短,粒状大理石所用时间略长,块状大理石所用时间最长,选项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由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56:2,则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较多,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相等的反应时间内,镁生成的氢气较多,选项正确;
D、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铁先与金属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即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选项正确,故选B。
14.D
【详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15.(1)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2)空气流动为煤炭燃烧带来更多的氧气
(3)吸附
(4)牙膏
(5)铁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会消耗包装袋中的水分和氧气,从而使食物达到保鲜
【解析】(1)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自来水龙头,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过剩的气体要析出,所以常看到水中混有大量气泡产生。
(2)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用扇子扇煤炉,加速了空气流动,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所以炉火越扇越旺。
(3)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滤芯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
蚁酸呈酸性,牙膏显碱性,能和蚁酸反应,所以被蚊虫叮咬了为了减少疼痛,可在叮咬处涂的是牙膏。
(5)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铁生锈时能吸收食品中的氧气和水蒸气,能用于食品保鲜。
16.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甲 A 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详解】(1)图Ⅰ中M点是甲、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从曲线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曲线较陡,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填: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甲;
(2)图Ⅱ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盐酸时,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故选图像A;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碱性减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盐酸过量后溶液显酸性不能是酚酞变色,故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17.(1)NaHCO3
(2)CO2
【解析】(1)
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2)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与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为CO2。
18. CaO+H2O═Ca(OH)2 放热 CO2+Ca(OH)2═CaCO3↓+H2O 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紫红色 2Al+3H2SO4═Al2(SO4)3+3H2↑ 置换反应
【详解】(1)①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为紫红色;
(3)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9. CaCO3 Na2CO3 2NaOH+CO2= Na2CO3+ H2O 不成立 Na2CO3 密封
【详解】1、【猜想与假设】猜想三:因为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也可以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若完全变质,则碱石灰中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 Na2CO3+ H2O;
2、【解释与结论】因为加水后放出热量,说明碱石灰中仍然含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或二者都有,猜想三结论不成立;
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滤液中操作⑤⑥能与盐酸生成气体并能与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的物质是碳酸钠,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一和猜想三均不成立,则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部分变质;
3、【反思与评价】碱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故应该密封保存
20.(1)温室
(2)天然气
(3)
(4)NaOH、CaO(或Ca(OH)2)
(5)O2
(6)22:9
【详解】(1)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过多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3)捕捉室内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4)既有生成又有投入的物质可循环利用。生成的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循环利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在颗粒反应室内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所以氢氧化钠可循环利用。
(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所以X中一定含有氧原子,X为单质,所以是氧气,化学式O2;
(6)从流程中可知葡萄糖中碳原子的个数与二氧化碳中碳原子个数相同,氢原子个数与水中氢原子个数相同,所以所需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个数比为6:(12÷2)=1:1,则所需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4:18=22:9。
21.9.8%
【详解】解:设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

答: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备战2023年中考二轮实验专题 二力平衡实验题(答案)

下一篇: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测试—2022-202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