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时作业( 含解析 )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方法
A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B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
C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D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将气体点燃,通过检验是否有水和CO2生成来判断该气体是否由C、H、O元素组成
B.用适量的稀硝酸能区分BaSO4固体和BaCO3固体
C.粗盐提纯实验中,为使液体受热均匀,蒸发皿需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转移
B.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是加快蒸发的速率
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粗盐提纯实验中,溶解粗盐时,要加入大量的水,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氯化钠溶液过程中,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称量固体药品过程中,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则称得的固体质量偏小
C.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过程中,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5.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是①③② B.步骤②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C.步骤③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D.各步操作均需用玻璃棒搅拌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盐酸在空气中久置后,溶质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
B.将pH试纸润湿后,会使溶液酸碱度结果偏大
C.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湿润的试剂瓶,溶液浓度不变
D.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中,都会用到玻璃棒
7.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⑤②①④③ D.⑤②④①③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得到精盐水 依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检验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取适量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加几滴稀盐酸
C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KC1中少量的MnO2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9.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结晶池
B.图中②的操作过程是溶解、过滤、结晶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蒸发池是利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原理
10.海洋是人类的母亲。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海水晒盐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一定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利用向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1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C.蒸发时,将蒸发皿内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
D.溶解时,在量筒中边加粗盐边搅拌
12.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二、填空题
13.海水是种宝贵资源.
(1)“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 冷却结晶 B 蒸发结晶 C 过滤
(2)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用蒸馏法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________g.
(3)海水中的硼酸(化学式为H3BO3)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C)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3 5 9 15 23
①60 C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________g(保留整数).
②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①”、“②”、“③”表示);
③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A 将20 C的水改为80 C B 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 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14.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3℃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在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在t3℃时,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④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填“>”“=”“<”)。
(2)氯化钠样品中常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和MgCl2。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样品溶于水,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X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得氯化钠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滤渣X中有两种成分
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只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
C将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至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3)在实验室中,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150g,需要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将上述150g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溶液,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______g。
三、推断题
15.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康康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1)过滤和操作x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其在操作x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加入试剂b后,必须过滤,否则滴加稀盐酸后沉淀会溶解,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只写1个)。
(3)滴加稀盐酸时产生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6.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
(1)实验室通过______除去其中的泥沙;用______的方法从食盐溶液中得到固体食盐。
(2)三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
过滤时:______。
蒸发时:______。
(3)如图:请写出该操作的任2个错误之处及其引其的后果:
①______;
②______。
(4)在操作 2 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小于粗盐中 NaCl 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选项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达到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选项鉴别铁粉和氧化铜加硫酸一个产生气泡,另一个溶解溶液有颜色,能达到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不能达到目的,因为在除杂的过程中碳酸氢钠与氯化氢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会引进新杂质二氧化碳,故符合题意;
D选项过滤能除去粗盐的泥沙,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详解】A.将气体点燃,通过检验是否有水和CO2生成来判断该气体是否由C、H元素组成,O可能来自于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碳酸钡溶于稀硝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用适量的稀硝酸能区分BaSO4固体和BaCO3固体,故B符合题意;
C.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皿不需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直接加热,故C不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起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A
【详解】A、配制溶液的一般方法是:计算、称量、溶解 、装瓶,正确;B、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要不断的搅拌,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错误;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剂的体积偏大,即溶液的质量偏大,那么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错误;D、粗盐提纯实验中,溶解粗盐时,边加水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不能加过多的水,错误。故选A。
4.B
【详解】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说法错误。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称量的固体的质量偏小,说法正确。
C、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说法错误。
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过程中,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后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说法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此选项正确;
B、蒸发过程中,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此选项正确;
C、 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此选项正确;
D、溶解、过滤、蒸发各步操作中均需用玻璃棒,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此选项错误。
故选D。
6.D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错误;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原溶液用水稀释,若待测液呈酸性,则pH偏高;若待测液呈碱性,则pH偏低;若待测液呈中性,则pH不变,故选项错误;
C、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湿润的试剂瓶,相当于稀释溶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错误;
D、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在过滤操作中,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在计算产率时,需要用玻璃棒转移固体。所以在这四步操作中都用到玻璃棒,故选项正确。故选D。
7.C
【详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
故选C。
点睛: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8.D
【详解】A、除去粗盐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可依次加入氢氧化钠,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除去镁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可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加入碳酸钠应在加入氯化钡之后,这样才能将过量的氯化钡除去,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取适量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加几滴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被消耗点,无法和碳酸钠反应,无法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应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C、加足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铜,达不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钾,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故图中①是结晶池,故A正确;
B、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所以图中②的操作过程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故B正确;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C正确;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而不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D。
10.D
【分析】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蒸馏法;
B、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可知,析出溶质说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C、要将镁离子富集可以使用加入氢氧化钙的方法;
D、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选项 A正确;
B、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说明该温度该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此时该溶液是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要将镁离子富集可以使用加入氢氧化钙的方法,即,选项C正确;
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选项D错误。
故选D。
11.A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选项正确;
B、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作用不同,故选项错误;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错误;
D、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选项错误。故选A。
12.D
【详解】粗盐的提纯是:利用混在食盐中的泥沙不能溶于水的特点,可先把粗盐放入水中溶解,使食盐与泥沙进行初步分离;再经过过滤除去溶液中不溶的泥沙;最后经过蒸发,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结晶分离出来;因此,粗盐的提纯过程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选D。
点睛:利用混在食盐中的泥沙不能溶于水的特点,可先把粗盐放入水中溶解,形成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再经过过滤,蒸发,结晶,最后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结晶分离出来。
13. B 500 13 ②=③>① B
【详解】(1)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B。
(2)解:设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的质量为x
2000g×3%=(2000g-x)×4%
x=500g,故填500。
(3)①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60 C时,硼酸的溶解度是15g
设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的质量为y
115g:15g=100g:y
y≈13g,故填13。
②解:由表可知,硼酸在20 C时的溶解度是5g,在80 C时的溶解度是15g
烧杯①:在20 C时,将2g的粉末硼酸加入到100mL的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g/(100g+2g)≈19.6%;
烧杯②:在20 C时,将2g的粉末硼酸加入到50mL的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g/(50g+2g)≈38.5%;
烧杯③:在80 C时,将2g的粉末硼酸加入到50mL的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g/(50g+2g)≈38.5%;
由以上计算可知: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②=③>①,故填②=③>①。
③通过实验②③可探究“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②溶质形态不同,将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可以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故填B。
【点睛】结晶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1、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增大,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物质的结晶,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的结晶,如硝酸钾等。
14. 甲、乙、丙 t1 65 < A 24 50
【详解】(1)①t3℃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在t3℃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最多溶解15g溶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g+50g=65g。
④t3℃甲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甲质量更大,水质量更少;甲乙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乙均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t2℃甲乙溶解度相等,由于甲溶液中水质量少,则溶解溶质甲质量少,故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
(2)氯化钠样品中常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和MgCl2;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得滤渣X和滤液,X中含有生成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滤液中含有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由分析得:
A滤渣X中有两种成分,正确;
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只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碳酸钠,错误;
C将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错误。
故选A。
(3)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150g,需要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50g ×16%=24g的氯化钠;加入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将上述150g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溶液的质量为24g÷12%=200g,故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200g-150g=50g。
15. 玻璃棒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飞溅 2HCl + CaCO3 = CaCl2 + CO2 + H2O(或2HCl +Mg(OH)2=MgCl2+2H2O) NaOH + HCl = NaCl + H2O
【详解】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过滤与蒸发。除杂过程中,要根据杂质的种类和性质判断应该选择的试剂,并且掌握过量试剂的除去方法。
(1) 氯化钠溶液通过蒸发得到食盐,操作X是蒸发。过滤和蒸发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蒸发中用到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 镁离子沉淀需要氢氧根离子,钙离子沉淀需要碳酸根离子,所以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镁,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加入试剂a得到的沉淀中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加入试剂b后,得到的沉淀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加入试剂b后,必须过滤,否则滴加稀盐酸后沉淀会溶解,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Cl2 + CO2 + H2O(或2HCl +Mg(OH)2=MgCl2+2H2O);
(3)根据题(2)的分析可知,加入盐酸前的滤液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加入稀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OA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NaCl + H2O。
16.(1) 过滤 蒸发
(2) 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搅拌防止液体或晶体飞溅
(3)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体溅出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4)D
(5) 蒸发时,液体或固体溅出 未溶解完
【分析】(1)
实验室通过过滤除去其中的泥沙,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用蒸发的方法从食盐溶液中得到固体食盐。
(2)
三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过滤时:过滤时为防止待滤液体外洒,用玻璃棒将待滤液体引流到漏斗中;
蒸发时:蒸发时使用玻璃棒是为了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3)
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2个错误之处及其引其的后果: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造成液体溅出;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4)
A、B、C 是滤纸的正确的折叠方法,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故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
(5)
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小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蒸发时液体或固体溅出、氯化钠未溶解完,两种情况均会造成溶质氯化钠减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3.3元素 课时作业 (含解析)

下一篇:2022年广东省陆丰市湖东镇中心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竞赛试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