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3氧化还原反应(选择题)(含解析)

山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3氧化还原反应(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统考一模)在Fe+催化作用下,C2H6与N2O制备乙醛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C2H5OH,是中间产物之一
B.过程①~⑥,Fe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C.增加Fe+的量,C2H6平衡转化率不变
D.每消耗1molN2O,可制备0.5molCH3CHO
2.(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某铬贫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还含有Fe2O3、MgO、Al2O3,采用次氯酸钠法处理矿石并制备CrO3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氧化浸出”时铁以最高价氧化物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浸出”时煮沸的目的是加快氧化浸出速率
B.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gO、Fe2O3
C.化合物I为NaOH,化合物II为NaHCO3
D.实验室进行“混合”时,将Na2Cr2O7溶液缓慢倒入浓硫酸中,边倒边搅拌
3.(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证明常温下Ksp(BaSO4)与Ksp(BaCO3)大小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
B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同时加入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C 将浓硫酸和碳单质混合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气体产物中CO2的存在
D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mL黄色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4.(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歌描述中存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5.(2023·山东·潍坊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含氮物质种类繁多,例如N2、NH3、N2H4、HN3(酸性与醋酸相当)等。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H4中两个氮原子之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故其6个原子可能共平面
B.N2性质不活泼,可作为焊接镁条的保护气
C.N2H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将AgNO3还原为单质Ag
D.可向NaN3溶液中通CO2来制备HN3
6.(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某恒星内部发生核反应:X+He→Y+H,且X、Y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周期数是主族序数的3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11,c=24 B.H2与H2互为同素异形体
C.化合物XH与水发生反应时,水为氧化剂 D.X、Y形成的氧化物中都只含有离子键
7.(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一模)工业上常用铁粉去除酸性废水中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分反应后,还会有少量铁粉剩余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C.、的产生与处理过程中溶液pH升高有关
D.处理10L含废水,理论上至少消耗168g铁粉
8.(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一模)以红土镍镉矿(、,含、、、等杂质)为原料回收部分金属单质,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电极电位是表示某种离子或原子获得电子而被还原的趋势。在25℃下,部分电对的电极电位如表:
电对
电极电位 +0.337 -0.126 -0.402 -0.442 -0.25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浆化”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酸浸反应速率,提高某些金属元素浸取率
B.“物质A”可以是,“调”后,经加热得沉淀
C.“金属A”是和混合物,“金属B”是
D.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等
9.(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一模)化学与中华古文化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人生请治田,种秫多酿酒
B.石穴之中,所滴皆为钟乳
C.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D.锡中杂铅太多,人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
10.(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碘在地壳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题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
B.可利用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
C.途径III中若反应,则反应中转移电子
D.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逐滴滴加氯水,不能观察到溶液变蓝现象
11.(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高铁酸钾()具有杀菌消毒及净水作用,某实验小组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消毒能力相当于1.5mol HClO
B.氧化反应:
C.同温度时高铁酸钠溶解度大于高铁酸钾
D.提纯时,应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烧杯、酒精灯
12.(2023·山东·统考一模)利用V2O3制备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NH4)5[(VO)6(CO3)4(OH)9]·10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4价钒在弱酸性环境中具有还原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2O3制备NaVO3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生成V2O5的反应为2NaVO3+2NH4C12NaC1+V2O5+2NH3↑
C.由V2O5制备VOC12的两种路径,路径I更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D.路径II中若盐酸浓度过低,可能生成副产物VO2Cl
13.(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联氨的性质类似于氨气,将联氨加入悬浊液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沸点高于
B.通入氧气反应后,溶液的将减小
C.当有参与反应时消耗
D.加入的反应为
14.(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结论
A 探究有机物中官能团之间的影响 分别向丙烯酸乙酯和氰基丙烯酸乙酯中滴入水,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快速固化 氰基活化双键,使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
B 比较、和的氧化性 向酸性溶液中滴入溶液,紫红色溶液变浅并伴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氧化性:
C 纤维素水解实验 将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捣成糊状,后用溶液调至碱性,加入新制悬浊液,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纤维素未发生水解
D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向和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价和价硫可归中为0价
A.A B.B C.C D.D
15.(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叠氮化铅用作水下引爆剂,可由以下方法制得
I:;
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键角大于的键角
B.为非极性分子
C.反应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D.反应I每消耗钠,共转移电子
16.(2023·山东淄博·统考一模)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lO2,并以ClO2为原料制备NaClO2。已知: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SO3和H2O2均作还原剂
B.装置②,④的作用分别是防倒吸、吸收未反应的污染气体
C.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晶体,可采用常压蒸发结晶
D.反应结束时,通氮气的目的是将仪器中残留的气体排入④中
17.(2023·山东日照·统考一模)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 饱和溶液
B () 盐酸、NaOH溶液、
C () 无水
D 溴苯() NaOH溶液
A.A B.B C.C D.D
18.(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工业上可通过“酸性歧化法”和“电解法”制备。“酸性歧化法”中,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先生成,进而制备的流程如下所示。
实验室中模拟“酸性歧化法”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熔融”反应速率,可将矿石粉碎,并用玻璃棒不断翻炒固体
B.“酸化”时若改用盐酸,则反应为
C.“结晶”获取晶体时采用蒸发结晶
D.该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至少有2个
19.(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KMnO4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某实验小组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3MnO+2H2O=2MnO+MnO2↓+4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漂白粉或KClO3
B.装置连接顺序是c→a→b→e→d→f
C.装置C中每生成1molKMnO4,消耗0.5molCl2
D.若去掉装置A,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
20.(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磷酸亚铁锂()为近年来新开发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目前主要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方法①:将、、C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制得产品;
方法②:将、、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制得产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两种方法涉及到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方法①中C作还原剂,理论上制得1 mol 至少需要0.5 mol C
C.方法②所得产品中可能会混有,导致纯度降低
D.上述两种方法制备过程均需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
21.(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某钒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相邻的氧化还原位和酸性吸附位,该催化剂催化NH3脱除电厂烟气中NO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④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为NH+ =NH+
C.消耗0.5molO2,理论上可处理1molNO
D.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
22.(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均可以对环境进行消毒,若混合使用可能发生反应:。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标准状况下,11.2 L 中含有个C原子
D.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转移个电子
23.(2023·山东潍坊·统考一模)实验室利用制取高锰酸钠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Ⅰ:;
Ⅱ:;
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5∶1
B.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C.可与盐酸发生反应:
D.制得28.4g高锰酸钠时,理论上消耗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mol
24.(2023·山东日照·统考一模)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和e-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I中发生还原反应
B.a和b中参与反应的数目相等
C.过程Ⅱ的反应为
D.过程I→Ⅲ的总反应为
25.(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古文献《余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 Pb(OH)2]制法的相关描述:“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Pb),炒为黄丹(Pb3O4)。黄丹滓为密陀僧(Pb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PbCO3 Pb(OH)2属于碱式盐
B.Pb3O4与硫酸反应只生成PbSO4和水
C.“化不白者,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密陀僧与碳粉高温加热可以制得铅
二、多选题
26.(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芳香羧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分子骨架,利用电化学方法,芳香烃与CO2选择性的C-H键羧基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1 mol芳香羧酸,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电池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I-
C.不同的取代基-R影响路径Ⅰ或Ⅱ的选择路径
D.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27.(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工业上从海水中制溴的步骤为:(I)先把盐卤加热到363K后控制pH为3.5,通入氯气把溴置换出来;(II)再用空气把溴吹出并用碳酸钠溶液吸收;(III)最后再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析出。其中,碳酸钠溶液吸收溴单质的反应可以分三步进行,其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A.1molH-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B.第二步反应为Br2在OH-中歧化,产生Br-和BrO-
C.当第(III)步产生1molBr2时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该反应机理说明BrO-的稳定性较差
28.(2023·山东淄博·统考一模)一种以沸石笼为载体对NO进行催化还原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④有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B.反应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Cu(NH3)+NO=N2+NH+H2O+Cu(NH3)
D.总反应还原1molNO消耗O211.2L(标准状况)
29.(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钴酸锂)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以某海水(含浓度较大的LiCl、少量、、等)为原料制备钴酸锂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常温下,几种难溶物质的溶度积数据如下:
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温时“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滤渣1主要成分有、
C.“洗涤”时最好选用冷水
D.“除杂2”调pH=12时,溶液中
30.(2023·山东日照·统考一模)一种由湿法炼铜的低铜萃取余液(含Co2+、Cu2+、Fe2+、Fe3+、Mn2+、H+、)回收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室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7.8 5.5 5.8 1.8 8.3
完全沉淀时的pH 9.4 6.7 8.8 2.9 1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I”为
B.“调pH”时,选用CaO浆液代替CaO固体可加快反应速率
C.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D.“沉钴”时,用代替可以提高的纯度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反应机理图示,是反应物,是生成物,其余为中间产物。
【详解】A.根据反应③,X为,是生成物,A错误;
B.根据反应③④,涉及的中间产物中Fe元素化合价相同,B错误;
C.是催化剂,增加的量时,实质是增加的量,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正确;
D.反应③显示其是制备过程的副反应,会生成X(乙醇),因此每消耗1molN2O,制备不了0.5molCH3CHO,D错误;
故选C。
2.D
【分析】通过次氯酸钠将铬贫矿中Fe(CrO2)2氧化为Na2CrO4,电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即可生成重铬酸钠,之后在加入浓硫酸即可得到产物,以此解题。
【详解】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变快,故“氧化浸出”时煮沸的目的是加快氧化浸出速率,A正确;
B.与溶液反应,则“滤渣”的主要成分为、,B正确;
C.由于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氯气,故产物会产生,“沉铝”时通入过量的,产生,C正确;
D.实验室进行“混合”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溶液中,边倒边搅拌,D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常温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粉末,,有沉淀生成,不能说明、的关系,A项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但是无明显实验现象,故不能利用该实验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项错误;
C.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者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存在,应先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C项错误;
D.向黄色溶液中加入浓的维生素C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被生素C还原为,从而证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D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里描述了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也就是生石灰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错误;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草木的燃烧反应,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水滴石穿蕴含着石灰石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石灰乳也就是碳酸氢钙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这里提及了淘沙取金的采金法,在淘沙的过程中由于金的重量比沙大得多,因此先沉降,与沙分高,利用了物理方法,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N2H4中氮原子是sp3杂化,呈三角锥形,六个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N2和镁条在点燃时会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B错误;
C.N2H4具有还原性,可以和AgNO3反应生成单质Ag,,C正确;
D.已知HN3酸性与醋酸相当,其酸性大于碳酸,无法制取,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由于X、Y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周期数是主序数的3倍,可推知X为,Y为,A错误;
B.与都为氢气单质,化学性质相同,不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
C.与水反应生成、,为还原剂,水为氧化剂,C正确;
D.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
故选C。
7.D
【分析】由图可知,工业上常用铁粉去除酸性废水中重铬酸根离子的原理为原电池反应,加入铁粉时,铁为原电池的负极,水分子作用下,铁失去电子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离子,四氧化三铁为正极,酸性条件下重铬酸根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铬离子和水,总反应为9Fe+4Cr2O+32H+=3Fe3O4+8Cr3++16H2O,当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碱性条件下铁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碱式氧化铁和水,水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铬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总反应为2Fe+Cr2O+5 H2O=2FeOOH+Cr(OH)3+2OH—。
【详解】A.由图可知,充分反应后,还会有少量铁粉剩余,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四氧化三铁为正极,酸性条件下重铬酸根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铬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当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碱性条件下铁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碱式氧化铁和水,水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铬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铁在原电池工作时转化为四氧化三铁和碱式氧化铁,则无法确定负极放电产物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10L含0.1mol/L重铬酸根离子废水理论上消耗铁粉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D。
8.C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镍镉矿浆化后,在空气中加入稀硫酸酸浸,硫化镍和金属氧化物溶于稀硫酸得到硫酸盐,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得到含有二氧化硅、硫酸铅的滤渣Ⅰ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镍或氧化镍调节溶液pH,经加热将溶液中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含有氢氧化铁的滤渣Ⅱ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镍,将溶液中铜离子转化为铜,过滤得到含有铜、镍的金属A和硫酸镍、硫酸镉的滤液;滤液经电解、过滤得到含有镉和镍的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固体通入一氧化碳气化分离得到四羰基合镍和镉;四羰基合镍受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镍,则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一氧化碳、硫酸和镍等。
【详解】A.由题意可知,浆化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酸浸反应速率,提高某些金属元素浸取率,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镍或氧化镍调节溶液pH,经加热将溶液中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则物质A可能为碳酸镍,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金属A为铜、镍的混合物,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一氧化碳、硫酸和镍等,故D正确;
故选C。
9.B
【详解】A.酿酒中粮食发酵,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溶洞中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是由于碳酸钙的溶解在分解析出形成的,该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
C.“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指金属汞可以和硫磺发生反应得到硫化汞,反应是Hg+S=HgS,Hg和S化合价反应变化,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锡中杂铅太多,入醋萃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铅与酸反应过程中Pb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10.B
【详解】A.碘酸根与亚硫酸氢根反应生成碘单质的反应说明碘酸根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错误;
B.可利用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5+6H+=3+3H2O,B正确;
C.途径III中若反应生成,则反应中转移电子,C错误;
D.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逐滴滴加氯水,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使淀粉变蓝,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A.1mol次氯酸得2mol电子生成氯离子,得3mol电子转化为三价铁,故消毒能力相当于1.5mol HClO,A正确;
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方程:,B正确;
C.流程图中高铁酸钠加入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利用同温度时高铁酸钠溶解度大于高铁酸钾可生成高铁酸钾,C正确;
D.提纯时需过滤,应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D错误;
故选D。
12.D
【分析】
,然后,接下来,最终VOCl2与NH4HCO3反应得到产品,以此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V2O3制备NaVO3过程中,氧化剂O2与还原剂V2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生成V2O5的反应为,B错误;
C.V2O5转化为VOCl2,钒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到+4,被还原,路径Ⅰ的还原剂为HCl,其氧化产物为氯气,有毒有污染,路径Ⅱ的还原剂为N2H4.HCl,其氧化产物是氮气,无毒无污染,因此路径Ⅱ更符号绿色化学思想,C错误;
D.+4价的钒在弱酸性环境中具有还原性,路径Ⅱ中若盐酸浓度过低,一部分VOCl2可能被氧化为VO2Cl,D正确;
故答案为:D。
13.B
【详解】A.、均为分子晶体,且均能形成氢键,而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故沸点高于,A正确;
B.通入氧气反应后,一价铜被氧化为二价铜、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故溶液的碱性增大,将变大,B错误;
C.中氮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0生成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则有参与反应时消耗,C正确;
D.加入,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和、氯离子、,反应为,D正确;
故选B。
14.A
【详解】A.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向丙烯酸乙酯和氰基丙烯酸乙酯中滴入水,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快速固化,因为氰基的作用使得双键活性增强,故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A正确;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FeCl2溶液,紫红色溶液变浅并伴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可以证明KMnO4氧化性大于Cl2,无法证明Cl2>Fe3+,B错误;
C.将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捣成糊状,后用溶液调至碱性,加入新制悬浊液,需加热,若已经水解则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产生,C错误;
D.向和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可能是浓硫酸氧化,D错误;
故选A。
15.C
【详解】A.氨气中氮元素采用sp3杂化,三角锥形,键角约为107。;硝酸根中氮的价层电子对数=,采用sp2杂化,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故的键角小于的键角,A错误;
B.等电子体理论认为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则其空间构型是直线型(N、O原子采取sp杂化,生成两个σ键,两个三中心四电子π键),N2O为极性分子,B错误;
C.反应I中钠和氨气是还原剂,一氧化二氮是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配平多组系数,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C正确;
D.反应I中钠并不是唯一的还原剂,同时氨气也是还原剂,故每消耗即1mol钠,共转移电子不是,D错误;
故选C。
16.C
【分析】1中发生反应2 NaClO3 + Na2SO3 + H2SO4 2ClO2↑ + 2 Na2SO4 + H2O,3中ClO2为原料制备NaClO2,2ClO2+2NaOH+H2O2=2NaClO2+2H2O+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故选择冷水浴,4中的氢氧化钠吸收未反应的ClO2,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1中发生反应2 NaClO3 + Na2SO3 + H2SO4 2ClO2↑ + 2 Na2SO4 + H2O,S的化合价升高,Na2SO3为还原剂;2ClO2+2NaOH+H2O2=2NaClO2+2H2O+O2中O元素化合价也升高,H2O2为还原剂,A正确;
B.装置②,④的作用分别是防倒吸、吸收生成的ClO2,防止污染空气,B正确;
C.Cl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ClO2+6NaOH=NaCl+NaClO3+3H2O,氯酸钠提取工艺以蒸发冷却结晶法和盐析法为主,C错误;
D.反应结束时,通氮气的目的是将仪器中残留的气体排入④中,排空污染气体,保证试验结束安全,D正确;
故选C。
17.D
【详解】A.用饱和NaHCO3溶液来除去CO2中的SO2,反应原理为:2NaHCO3+SO2=Na2SO3+2CO2+H2O该反应未有化合价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题意;
B.用NaOH溶液、CO2即可除去Al2O3中的Fe2O3,涉及的反应先后为:Al2O3+2NaOH=2NaAlO2+H2O、NaAlO2+2H2O+CO2=Al(OH)3↓+NaHCO3、2Al(OH)3Al2O3+3H2O,试剂盐酸可以不用,且未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题意;
C.干燥氨气不能用无水CaCl2,试剂错误,C不合题意;
D.除去溴苯中的Br2,用NaOH溶液然后分液,反应原理为:2NaOH+Br2=NaBr+NaBrO+H2O,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D
【分析】制备的流程如下:、和在熔融状态下反应生成,反应后加水溶浸,使等可溶性物质溶解,并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使溶液酸化,并使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和,过滤除去,滤液进行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可得到晶体。
【详解】A.玻璃中含有,高温下能与强碱反应,因此不能用玻璃棒翻炒固体,A错误;
B.酸化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因此酸化时不能改用盐酸,B错误;
C.酸化反应完成后过滤,因为高锰酸钾加热易分解,故通过“结晶”获取晶体时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C错误;
D.“熔融”、“酸化”过程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该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至少有2个,D正确;
故选D。
19.C
【详解】A.试剂X可以是漂白粉或KClO3与浓盐酸发生价态归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A正确;
B.B装置生成氯气,通过A洗气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进入C中氧化K2MnO4制备KMnO4,装置D用于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故装置连接顺序是c→a→b→e→d→f,B正确;
C.因氯气会与氢氧化钾反应,故装置C中每生成1molKMnO4,消耗Cl2物质的量大于0.5mol,C错误;
D.若去掉装置A,挥发的氯化氢与氢氧化钾中和,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生成MnO2,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D正确;
故选C。
20.D
【详解】A.方法①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焦炭起到还原剂的作用;方法②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没有改变,不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方法①中C作还原剂,化合价由0变为+4;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由+3变为+2,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理论上制得1 mol 至少需要0.25 mol C,故B错误;
C.碳酸铵受热分解不稳定,故方法②所得产品中不会混有,故C错误;
D.由于产品中Fe是+2价具有还原性,所以制备过程均应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故D正确;
故选D。
21.B
【详解】A.反应②中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②为NH+= NH+ ,B正确;
C.根据关系图结合电子得失守恒可知1mol氧可以得到4mol钒催化剂,通过反应①②可以得到4molNH,4mol NH可以还原4moINO,所以理论上可处理NO物质的量为4mol,则消耗0.5molO2,理论上可处理2molNO,C错误;
D.由图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4NO+ O24N2+6H2O,D错误;
故选B。
22.D
【详解】A.“84”消毒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A错误;
B.氧化剂是次氯酸钠还原剂是乙醇,物质的量之比为4∶1,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是液态,以现有条件不能得到C原子个数,C错误;
D.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同时消耗次氯酸钠4 mol,即4 mol+1价氯转化为-1价氯,转移个电子,D正确;
故选D。
23.B
【详解】A.反应Ⅰ中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氯气,氯离子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氯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5∶1,A正确;
B.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Ⅰ得氧化性,Ⅱ在碱性条件显得氧化性,Ⅲ得氧化性,故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B错误;
C.酸性条件下可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气,,C正确;
D.28.4g高锰酸钠为0.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理论上消耗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mol ,D正确;
故选B。
24.C
【分析】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和e-的转移(如a、b和c),则过程Ⅰ的方程式为:+2H++e-=NO↑+H2O,过程Ⅱ的方程式为:NO++2H++3e-=N2H4+H2O,过程Ⅲ的方程式为:N2H4-4e-=N2↑+4H+,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过程I中转化为NO,N的化合价降低,故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根据a过程Ⅰ的方程式为:+2H++e-=NO↑+H2O,过程Ⅱ的方程式为:NO++2H++3e-=N2H4+H2O,和b中参与反应的数目相等,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过程Ⅱ的反应为NO++2H++3e-=N2H4+H2O,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过程Ⅰ的方程式为:+2H++e-=NO↑+H2O,过程Ⅱ的方程式为:NO++2H++3e-=N2H4+H2O,过程Ⅲ的方程式为:N2H4-4e-=N2↑+4H+,故过程I→Ⅲ的总反应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25.B
【详解】A.2PbCO3 Pb(OH)2属于碱式盐,A正确;
B.Pb3O4中铅的化合价是+2和+4,所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不是只有PbSO4,B错误;
C.“化不白者,炒为黄丹”的过程中铅被氧化成Pb3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密陀僧(PbO)与碳粉高温加热,碳做还原剂可以制得铅,D正确;
故选B。
26.AB
【分析】电解池中连接电源正极的是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是阴极。由图可知,阳极电极方程式为:2I--2e-=I2,阳极得到1个电子生成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和CO2反应,最终生成,以此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芳香烃通过路径I每生成1个分子的芳香羧酸共得到1个电子,则生成1 mol芳香羧酸,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A错误;
B.由图可知,在转化过程中I-可以循环使用,电池工作过程中不需要补充I-,B错误;
C.由图可知,不同的取代基-R影响路径Ⅰ或Ⅱ的选择路径,C正确;
D.该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CO2→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B。
27.BD
【详解】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A错误;
B.由反应机理可知第二步反应为在中歧化,产生和,B正确;
C.第(Ⅲ)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第(Ⅲ)步产生时则转移的电子数为,C错误;
D.由于第三步反应机理中继续歧化,产生和,故该反应机理说明的稳定性较差,D正确;
故选BD。
28.BD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④有氮氧、氮氢极性键的断裂,有氢氧极性键的生成,A正确;
B.反应②③过程中整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没有改变,只涉及氧氧非极性键的形成与断裂,其它元素化合价不变,则氧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⑤为Cu(NH3)、NO生成N2、NH、H2O、Cu(NH3),离子方程式为:Cu(NH3)+NO=N2+NH+H2O+Cu(NH3),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总反应为4NO+4NH3+O2=4N2+6H2O,还原1molNO同时消耗0.25molO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L,D错误;
故选BD。
29.BC
【分析】海水加适量碳酸钠生成碳酸钙、碳酸锰沉淀除去Ca2+、Mn2+,加盐酸调节pH=5,蒸发浓缩析出氯化钠,调节调pH=12生成Mg(OH)2沉淀除Mg2+;过滤,滤液中再加碳酸钠生成碳酸锂沉淀,过滤、洗涤,Li2CO3、CoCO3通入空气高温生成LiCoO2。
【详解】A.高温时“合成”时Li2CO3、CoCO3通入空气生成LiCoO2和二氧化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
B.根据流程图,“除杂1”是除去Ca2+、Mn2+,“除杂2”是除去Mg2+,滤渣1主要成分有MnCO3、,故B错误;
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洗涤”时最好选用热水,故C错误;
D.“除杂2”调pH=12时, ,溶液中,故D正确;
选BC。
30.BC
【分析】由题干工艺流程图信息可知,向低铜萃取余液中加入CaO浆液调节pH值到4.0~5.0,则产生CaSO4和Fe(OH)3沉淀,过滤得滤渣I成分为CaSO4和Fe(OH)3,滤液中含有Co2+、Cu2+、Fe2+、Mn2+等离子,向滤液中通入空气将Fe2+氧化为Fe3+,进而转化为Fe(OH)3沉淀,将Mn2+氧化为MnO2,过滤得滤液(主要含有Co2+和Cu2+),向其中加入CaO浆液,调节pH到5.5~7.8,将Cu2+转化为Cu(OH)2,即滤渣Ⅱ为Cu(OH)2,过滤得滤液,向其中加入NaHCO3进行沉钴,反应原理为:Co2++2=CoCO3↓+H2O+CO2↑,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滤渣I”为Fe(OH)3和CaSO4,A错误;
B.“调pH”时,选用CaO浆液代替CaO固体,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
C.由题干工艺流程图可知,氧化步骤中溶液显酸性,结合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由于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的强得多,“沉钴”时,不能用Na2CO3代替NaHCO3,否则将生成Co(OH)2等杂质,D错误;
故答案为:B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北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6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下一篇:山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4氧化还原反应(解答题、实验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