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2离子反应(答案)

福建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2离子反应
一、单选题
1.(2023·福建福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A.利用沉淀剂NaHS除去废水中的
B.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验:
C.用生物质热解气CO将还原为
D.用双氧水擦拭变黑的白色油画:
2.(2023·福建龙岩·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反应的原理及对应的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NO:4NH3+5O24NO+6H2O
B.漂白液用于烟气脱硫: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3CO+2Al3++3H2O=2Al(OH)3↓+3CO2↑
D.比较碳酸和苯酚酸性强弱:C6H5O-+CO2+H2O→C6H5OH+HCO
3.(2023·福建·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B.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再通入足量的:
C.向溶液中通过量制次氯酸:
D.将少量新制的氯水加入到饱和溶液中:
4.(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各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选项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B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水解
C 、、、 不能大量共存,因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5.(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变化对应的离子(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出现白色浑浊:
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印刷电路板:
C.以铁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
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6.(2023·福建厦门·统考二模)下列食品添加剂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二氧化硫 B.亚硝酸钠 C.葡萄糖酸 D.山梨酸钾
7.(2023·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将稀H2SO4加入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中:5I-++6H+=3I2+3H2O
B.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3+2H++2=3+2NO↑+H2O
C.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CaSO4:CaSO4(s)+(aq)=CaCO3(s)+(aq)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2+Ba2++2OH-=BaCO3↓+2H2O+
二、实验题
8.(2023·福建厦门·统考二模)某小组探究溶液和溶液的反应物,开展如下活动。
【理论预测】
预测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1 生成绿色沉淀
2 ________
3 生成红色沉淀
4 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1)预测2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2)预测4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1 溶液 立即生成橙黄色沉淀,后沉淀颜色变浅并伴有少量白色沉淀产生,振荡沉淀全部变为白色
溶液
(3)为证明实验1中白色沉淀为,设计实验如下。
①已知在水中呈无色。实验2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为证明深蓝色溶液中含有,进一步实验所需的试剂为________(填化学式)。
【进一步探究】查阅资料获知橙黄色沉淀可能为。在实验1获得橙黄色沉淀后,立即离心分离并洗涤。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4)离心分离的目的是加快过滤速度,防止________。
(5)已知。实验3能否证明橙黄色沉淀中含有和,结合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6)橙黄色沉淀转化为的原因可能是提高了的氧化性,进行如下实验(已知装置中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实验4
装置 试剂a 试剂b 电压表读数
溶液 溶液
溶液 X
①表中X为________。
②能证实实验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解释和结论】综上,与发生复分解反应速率较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趋势更大。
9.(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某校实验小组欲探究溶液与的反应。
Ⅰ.配制溶液。
(1)由固体配制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写出名称)。
Ⅱ.探究溶液与的反应。
经查阅资料,该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易溶于水;CuCl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2)若试管d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对试管d中加入NaCl固体后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改变了的还原性。
猜想2:改变了的氧化性。
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猜想,该实验小组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烧杯中未见明显现象 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烧杯中未见明显现象
通过分析上表中对比实验现象可知_______(填“猜想1”或“猜想2”)不合理。
(4)为证明猜想2的合理性,对实验1的装置做了如下改进:
①烧杯B中的石墨电极是原电池的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闭合开关K,若_______(描述实验现象),说明猜想2合理。
③请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使与的反应能够进行完全。
三、工业流程题
10.(2023·福建福州·统考模拟预测)菱锰矿的主要成分为,主要杂质为、、、、。已知利用菱锰矿制晶体的流程如下:
(1)酸浸时含锰组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氧化过滤时体系溶液的pH=3,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4)加入沉淀剂SDD是为了除去生成重金属螯合物沉淀。
①SDD可表示为 ,中性螯合物沉淀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②若使用Na2S做沉淀剂,除了因体系pH过低会产生H2S外,还会产生絮状无定型沉淀,造成___________。
(5)沉锰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滤液X中含有___________,经浓缩结晶可做化肥。
(6)通过在MnO晶体(正极)中嵌入和脱嵌,实现电极材料充放电的原理如图所示。
②代表电池___________(填“充电”或“放电”)过程,该过程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11.(2023·福建漳州·统考三模)工业上以硒化银半导体废料(含、Cu)为原料提取硒、铜、银,进而制备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已知: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时,为提高废料中硒元素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任写一种),写出废料中转化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制得的粗铜可通过电解法精炼,电解质溶液可以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稀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3)上述流程中,通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获得“粗硒”,该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沉银”时,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加入稍过量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计算转化成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5)“还原”时,写出与液态、溶液反应制取粗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2.(2023·福建·统考模拟预测)FeOOH为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某学校以废料(含少量、FeO等)为原料制备FeOOH,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1)为提高“酸浸”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一种即可)。
(2)“废渣”的主要成分可用于_______(填一种即可)。
(3)“酸浸”时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稀,原因是_______。
(4)“试剂X”可使用_______(填化学式,填一种即可)。
(5)从“滤液2”中获得晶体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过滤、洗涤。
(6)由转化为FeOOH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7)研究晶体性质对工业流程的探究十分重要,该学校的化学社团欲探究A、B、C(均为单质或化合物)三种由H、C、Na、Cl元素组成的晶体。他们对上述物质进行相关实验,数据如下:
熔点/℃ 硬度 水溶性 导电性 水溶液与反应
A 811 较大 易溶 水溶液或熔融时导电 白色沉淀
B 3550 很大 不溶 不导电 不反应
C -114.2 很小 易溶 液态不导电 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填写表格:
化学式 晶体类型 微粒间作用力
A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C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2023·福建·校联考一模)某工厂利用如下流程处理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制备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也与部分发生了反应,“酸浸”中的作用是_______。
(2)“酸浸”中双氧水消耗量较大程度地超过理论用量,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3)“含铁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部分离子浓度及对应氢氧化物的如下表,则“调”过程不应超过_______。
离子 浓度(mol/L) 氢氧化物
1.00
1.00
1.40
(4)若“调”过程中,、、浓度不变,则“调浓度”过程需要向溶液中添加的物质x为_______(填标号)。A. B. C. D.
(5)产品的粒径和结晶度直接关系着三元电极的性能。为防止反应中产生的和影响晶体生长,需在“焙烧”前进行_______(填“预烧”“酸洗”或“搅拌”)。
(6)与焙烧生成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NaHS溶液中含硫微粒主要以HS-存在,所以方程式中写法错误;故A错误;
B.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 KIO3的形式存在,检验方法是将少量碘盐与淀粉-KI溶液及酸混合,若溶液变成蓝色,即证明食盐中含有碘元素,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CO将还原为S,方程式为,故C正确;
D.久置的油画,白色部分(PbSO4)常会变黑(PbS),用双氧水搓擦后又恢复原貌,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2.D
【详解】A.实验室制备NO,常用Cu和稀硝酸的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故A错误;
B.CaSO3中S显+4价,以还原性为主,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aSO3氧化成CaSO4,故B错误;
C.泡沫灭火器是用Al2(SO4)3和Na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即Al3++HCO=Al(OH)3↓+CO2↑,故C错误;
D.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发生C6H5O-+CO2+H2O→C6H5OH+HCO,说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故D正确;
答案为D。
3.B
【详解】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
B.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再通入足量的,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故B正确;
C.向溶液中通过量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钙:,故C错误;
D.将少量新制的氯水加到饱和溶液,氯水与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氢离子与过量的亚硫酸根离子生成亚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C
【详解】A.与不反应,和反应生成沉淀而不是,错误;
B.与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和,不属于水解反应,错误;
C.会将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正确;
D.因为可催化分解,所以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苯酚钠溶液与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A错误;
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的原理是氧化Cu生成和,该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B错误;
C.铁为活性电极,电解时Fe失电子生成,发生氧化反应,不会生成氯气,C错误;
D.制备乙酸乙酯时,根据酸脱羟基醇脱氢的规则,反应为,D正确;
故选D。
6.A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均属于电解质;
【详解】A.二氧化硫为非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属于盐,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酸属于有机酸,为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山梨酸钾属于盐,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H2SO4、NaIO3和NaI反应生成碘单质,I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I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5I-+IO+6H+=3I2+3H2O,A正确;
B.HNO3和Na2SO3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硫酸钠,N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2价,S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3SO+2H++2NO=3SO+2NO↑+H2O,B正确;
C.CaSO4与浓度较大的可溶性碳酸盐反应可以得到碳酸钙,再用酸可以将其除去,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aq)=CaCO3(s)+SO(aq),C正确;
D.假设量少的物质为1mol,过量的物质用多少写多少,NaHCO3为1mol,所以需要1molBa(OH)2,NaHCO3+Ba(OH)2=BaCO3↓+NaOH+H2O,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Ba2++OH-=BaCO3↓+H2O,故D错误;
故选D。
8.(1)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
(3) HNO3、AgNO3
(4)防止沉淀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
(5)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CuI,说明橙黄色沉淀中含有铜离子被碘离子还原;溶液无色、无明显现象,说明橙黄色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将最初生成的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
(6) 溶液
【分析】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中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详解】(1)2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二氧化硫气体,故其现象为: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4中生成白色沉淀CuCl,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转化为硫酸根离子,结合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①已知在水中呈无色,根据题意,实验中白色沉淀为CuCl,放在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空气氧气将一价铜氧化为二价铜,则实验2总反应为CuCl、一水合氨、氧气反应转化为四氨合铜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②氯离子和银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为证明深蓝色溶液中含有,进一步实验所需的试剂为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4)一价铜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二价铜,故离心分离的目的是加快过滤速度,防止沉淀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
(5)已知,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色,碘单质也能和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CuI,说明橙黄色沉淀中含有铜离子被碘离子还原;溶液无色、无明显现象,说明橙黄色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将最初生成的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
(6)①实验探究橙黄色沉淀转化为的原因可能是提高了的氧化性,则试剂b应该不含氯离子的同浓度铜离子的溶液,故表中X为溶液;
②已知装置中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则能证实实验结论的实验现象为电压更大,故为。
9.(1)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2)
(3)猜想1
(4) 正 电流表指针偏转明显,烧杯A中有气泡产生且在烧杯B中产生白色沉淀 与的还原产物形成沉淀,降低,提高的氧化性
【详解】(1)用固体试剂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称量固体需要用到药匙、天平(匹配容量瓶精度应使用分析天平,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可使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溶解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量筒,转移需要用到玻璃棒、100mL容量瓶,定容需要用到胶头滴管,所以答案为: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2)分析试管d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结合试管d的实验现象(白色沉淀和气体),可知试管d中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易溶于水,可知还原生成的与溶液中的结合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1和实验2,A烧杯中加入固体前后实验现象相同,即并未因存在发生自发的氧化反应,故猜想1不合理,答案为:猜想1;
(4)①根据原电池中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烧杯B中石墨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答案为:正,;
②在溶液中加入固体,闭合开关K后,若电流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烧杯A中有气泡产生且烧杯B中产生白色沉淀即可验证猜想2合理,答案为:电流表指针偏转明显,烧杯A中有气泡产生且在烧杯B中产生白色沉淀;
③从化学反应原理角度,的还原产物可与形成沉淀脱离溶液,降低了溶液中的,提高了的氧化性,促使与的反应能够进行完全,答案为:与的还原产物形成沉淀,降低,提高的氧化性。
10.(1)
(2)
(3)、
(4) 不易过滤(或造成吸附损失)
(5)
(6) 放电
【分析】菱锰矿的主要成分为,主要杂质为、、、、,用硫酸溶解,碳酸锰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碳酸亚铁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二氧化硅和硫酸不反应,过滤出二氧化硅、硫酸钙沉淀,滤液中含有Mn2+、Al3+、Fe2+,用二氧化锰氧化Fe2+生成Fe(OH)3沉淀除铁,过滤出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氢氧化钙调节pH=5生成Al(OH)3沉淀除铝,滤液中加SDD除,过滤,滤液加碳酸氢铵生成碳酸锰沉淀,灼烧碳酸锰得到MnO晶体。
【详解】(1)酸浸时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过滤时体系溶液的pH=3,目的是氧化Fe2+生成Fe(OH)3沉淀,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根据,可知pH=5时,Al3+能完全沉淀,硫酸钙微溶,所以滤渣3是、;
(4)①SDD可表示为 ,沉淀剂SDD是为了除去生成重金属螯合物沉淀,SDD与通过配位键以2:1结合生成中性螯合物沉淀,结构式为 。
②若使用Na2S做沉淀剂,除了因体系pH过低会产生H2S外,还会产生絮状无定型沉淀,絮状无定型沉淀具有吸附性,不易过滤,吸附损失。
(5)沉锰时碳酸氢铵和硫酸锰反应生成碳酸锰沉淀、硫酸铵、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滤液X中含有,经浓缩结晶可做化肥。
(6)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嵌入晶体,②代表电池放电过程,该过程的电极反应式为。
11.(1) 将废料研磨粉碎 2Ag2Se+2H2SO4+3O2=2Ag2SO4+2SeO2+2H2O
(2)CD
(3)1:2
(4) 增大Cl-浓度,促使反应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AgCl的产率
(5)4AgCl+N2H4+4OH-=4Ag+4Cl-+N2↑+4H2O。
【分析】硒化银半导体废料(含Ag2Se、Cu)中加入H2SO4和O2反应生成硫酸银、二氧化硒和硫酸铜,蒸馏以后得到SeO2、硫酸铜和硫酸银,加入氯化钠得到氯化银沉淀,加入肼和氢氧化钠还原得到粗银,硫酸铜溶液经过电解得到铜单质,二氧化硒先后与水、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粗硒。
【详解】(1)酸溶时,为提高废料中硒元素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料研磨粉碎。Ag2Se与硫酸、O2反应生成硫酸银、SeO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Ag2Se+2H2SO4+3O2=2Ag2SO4+2SeO2+2H2O。
(2)粗铜电解精炼,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可溶性铜盐做电解质溶液。
A.稀硫酸不是铜盐,A错误;
B.硝酸银不是铜盐,B错误;
C.硫酸铜溶液为可溶性铜盐,可用作电解质溶液,C正确;
D.氯化铜溶液为可溶性铜盐,可用作电解质溶液,D正确;
故答案选CD。
(3)H2SeO3与SO2反应生成H2SO4和Se,化学方程式为H2SeO3+2SO2+H2O=2H2SO4+Se,该反应中氧化剂为H2SeO3,还原剂为SO2,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沉银时Ag2SO4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硫酸根离子,加入稍过量的NaCl,增大Cl-浓度,促使反应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AgCl的产率。Ag2SO4(s)+2Cl-(aq)=2AgCl(s)+(aq),K==。
(5)AgCl与N2H4、NaOH反应生成Ag的离子方程式为4AgCl+N2H4+4OH-=4Ag+4Cl-+N2↑+4H2O。
12.(1)废料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等
(2)制取单晶硅
(3) 不能 反应放出有毒的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
(4)Fe
(5)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6)
(7) NaCl 离子晶体 离子键 C(金刚石) 共价晶体 共价键 HCl 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
【分析】废料,加入硫酸酸浸二氧化硅不反应成为废渣,铁转化为硫酸盐,加入过量铁,将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加入乙醇促使硫酸亚铁晶体析出,晶体加入氢氧化钠、空气得到FeOOH;
【详解】(1)为提高“酸浸”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废料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等;
(2)根据分析,废料主要为二氧化硅,可以用于制取单晶硅;
(3)硝酸与亚铁离子反应放出有毒的一氧化氮等气体,故“酸浸”时不能使用稀;
(4)试剂X将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且不引入新杂质,故为铁;
(5)从“滤液2”中获得晶体,其方法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
(6)和氢氧化钠溶液、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FeOOH,反应为;
(7)A熔点高、硬度较大,易溶于水、水溶液或熔融时导电,和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则为盐酸盐,可以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存在离子键;
B熔点很高、硬度很大、不溶于水,则为共价晶体,可以为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共价晶体,存在共价键;
C熔点很低、硬度很小,易溶于水且该物质液体不导电,水溶液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可以为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13.(1) 还原剂和氧化剂
(2)在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3) 6.4
(4)AC
(5)预烧
(6)
【分析】正极材料在稀硫酸和双氧水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生成、、、,又含有部分Fe3+,所以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结合问题分析知物质X需要保持镍离子和钴离子浓度保持不变,后加入氢氧化钠共沉淀,后又加入碳酸钠使锂离子生成碳酸锂沉淀,然后共同生成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据此回答。
【详解】(1)中钴元素为正三价,作氧化剂,和双氧水(作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又双氧水与部分反应,把二价亚铁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以双氧水作用是氧化剂和还原剂;
(2)由于双氧水易分解,所以在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3)由分析和已知得,含铁沉淀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由信息知镍离子、钴离子和锰离子等浓度时,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所需氢氧根浓度最小,即,所以c(H+)=10-6.4mol/L,即pH=6.4,所以不应超过6.4;
(4)由分析和题意知需要保持钴离子和镍离子浓度不变,所以选AC;
(5)二氧化碳和水受热都易挥发,所以需在焙烧前预烧;
(6)结合流程图可知反应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外研版(一年级起点)一年级下册 Module2 同步练习(含答案及音频无听力原文)

下一篇:福建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8有机物、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