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东校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1分)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南辕北辙 C.百炼成钢 D.聚沙成塔
2.(1分)2023年2月21日,诺贝尔首届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授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表彰他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巨大贡献。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并填埋处理,减少重金属污染
B.农业和园林灌溉采用滴灌或喷灌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D.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使用纸张
3.(1分)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取用锌粒 D.倾倒稀硫酸
4.(1分)中考使用条形码来识别考生信息。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酸中含有氧分子
B.丙烯酸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丙烯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4:2
5.(1分)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等近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关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B.铟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C.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
D.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6.(1分)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涉及四种化合物
B.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C.生成物C可以用来冶金
D.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是1:1
7.(1分)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分数,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气瓶(体积为125mL)内,轻轻振荡集气瓶,打开弹簧夹,量筒内的水沿着导管流入集气瓶,实验结束后,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45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振荡就立即打开弹簧夹,实验结果会偏小
C.此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72%
D.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饱和石灰水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8.(1分)水是生命之源,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在化学实验中也有很多妙用。下列实验中有关水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便于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
B.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C.烧杯中的水:既可以提供热量又可以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D.试管中的水:作为反应物,探究水的组成
9.(1分)劳动创造幸福,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 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 用活性炭处理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用锅盖将着火的油锅盖灭 清除可燃物
D 铁锅洗净擦干后放置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A.A B.B C.C D.D
10.(1分)推理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则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离子都带电荷,故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11.(1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3:5
C.40℃时,将25g的固体乙放入50g的水中可以得到75g的溶液
D.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由50℃降至40℃时,甲析出的固体更多
12.(1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原理,已知:甲酸和98%的浓硫酸加热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挤压盛放甲酸的胶头滴管,再点燃酒精灯
B.充分反应后B处留下黑色物质
C.W型管中间凸起比两端高,可防止因A处产生的气体过多,导致A处液体溢出到B处
D.该装置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中国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2022年我国主要粮食中的结构占比如图所示。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稻谷经加工后留下的胚乳,即为食用的大米。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稻壳,占稻谷总量的20%左右,稻壳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我国已经开始利用稻壳发电,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1t稻壳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当于0.6~0.8t煤燃烧产生的热量。
稻壳中蕴藏着丰富的“硅”宝,稻壳焚烧后的稻壳灰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SiO2),可被转化成硅,其制备过程如下。
稻壳还可以用作饲料、化工原料,制作板材,碳化后可以做保温隔热材料、改良土壤。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可再生性生物质资源,我们要利用知识和智慧,研究发掘出其最大价值。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我国粮食结构占比最大的是 。
(2)利用稻壳发电实现了 能向电能的转化。
(3)纳米SiO2制成纳米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请根据短文回答稻壳的一种用途 。
14.(6分)某同学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关闭活塞后,装置C中多孔隔板处依次看到的现象是 (用序号①、②、③对依次看到的现象进行排序)。
15.(5分)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盐卤和足量石灰浆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写出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个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3)过滤中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16.(7分)某兴趣小组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没有变成浅绿色的异常现象,请你和兴趣小组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①硫酸亚铁与氧气和水能发生反应,使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加
②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
探究一:铁钉表面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做出猜想】(1)猜想一:二氧化硫;猜想二:氧气;猜想三:氢气。
做出猜想的依据是 。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小芳用手在冒气泡的试管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猜想一不正确
②小刚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该气体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猜想二不正确
③小明将收集该气体的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 猜想三正确
【实验分析】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该气体可看成由稀硫酸与铁钉反应产生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气体产生的原因 。
探究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什么?
(2)【实验探究】分别用蒸馏水配制4%和2%的硫酸铜的冷、热溶液,各取5mL分别加入4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相同铁钉,比较反应现象,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硫酸铜溶液 变为浅绿色 有红色固体 无气泡 符合标准现象
1 2%硫酸铜冷溶液 √较慢 √ √ √
2 2%硫酸铜热溶液 √较快 √ √ √
3 4%硫酸铜冷溶液 √缓慢 √ √ √
4 4%硫酸铜热溶液 √较快 V × ×
①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实验的影响,可选择实验 进行对照(填实验编号)
②结合表格数据分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可奖励3分,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探究三:反应中溶液pH为什么减小?
(3)结合探究一中氢气产生的原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推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应该减小,pH应该逐渐增大,于是利用如图1装置,用pH传感器测量溶液pH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该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图3所示,试分析溶液pH下降的原因 。
【反思与交流】结合以上探究综合分析
探究二中配制硫酸铜溶液的蒸馏水应该 。
②利用铁与硫酸铜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
17.(5分)中国禽蛋生产和消费居全球之首。好奇的小明在自家养鸡场捡到一个与平常不一样的“软壳蛋”后,采用定量实验法探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取软壳清洗并干燥后,称得质量为3g,加入稀盐酸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蛋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已知正常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90%)
(1)计算该软壳蛋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该软壳蛋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南辕北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百炼成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聚沙成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并填埋处理,不能减少重金属污染,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A错误;
B、农业和园林灌溉采用滴灌或喷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B正确;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有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
D、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使用纸张,有利于环境保护,D正确;
故选:A。
3.【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稀硫酸显酸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取用固体药品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夹持药品的镊子伸入试管内,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分析】A、根据丙烯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丙烯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丙烯酸是由丙烯酸分子构成的,1个丙烯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丙烯酸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丙烯酸是由丙烯酸分子构成的,1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丙烯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3):(1×4):(16×2)≠3:4: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5.【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铟原子的中子数为115﹣49=66,故错误;
B.原子电子层数=周期数,根据铟元素的原子结构可知,铟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正确;
C.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故正确;
D.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49=2+X+18+18+3,所以X=8,故正确;
故选:A。
6.【分析】高温条件下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据此分析。
【解答】解:由高温条件下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CH4+H2OCO+3H2。
A、反应中涉及CH4、H2O、CO三种化合物,故A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有单质氢气生成,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B说法不正确;
C、生成物C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金,故C说法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是1:3,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7.【分析】A、根据该实验有二氧化碳气体参与反应,则实验开始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来分析;
B、根据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振荡就立即打开弹簧夹,二氧化碳未充分反应来分析;
C、根据此实验中二氧化碳的体积为进入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来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太小,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饱和石灰水,不能完全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来分析。
【解答】解:A、该实验有二氧化碳气体参与反应,则实验开始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实验是测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分数,若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振荡就立即打开弹簧夹,二氧化碳未充分反应,会导致实验结果会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此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00%=7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太小,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饱和石灰水,不能完全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8.【分析】根据水的性质、应用以及各个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图中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气体何时集满,故正确;
B、图中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由于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能溶于水,集气瓶中的水既能用于吸收放出的热量,还能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C、图中实验是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既可以提供热量又可以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故正确;
D、图中实验是探究水的组成,试管中的水:作为反应物,探究水的组成,故正确。
故选:B。
9.【分析】A、根据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解答;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D、根据铁生锈的因素解答。
【解答】解:A、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故A正确;
B、用活性炭处理冰箱中的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故B正确;
C、用锅盖将着火的油锅盖灭,是隔绝氧气,故C错误;
D、铁锅洗净擦干后放置,是因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故D正确;
故选:C。
10.【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解答;
B、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解答;
C、根据带电粒子的知识解答;
D、根据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解答。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则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A正确;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
C、离子都带电荷,但是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比如电子、质子都是带电的粒子,C错误;
D、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是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钠属于盐,D错误;
故选:A。
11.【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
B、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60g:100g=3:5,故B正确;
C、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25g的固体乙放入50g的水中,只能溶解20g的晶体,可以得到70g的溶液,故C错误;
D、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由50℃降至40℃时,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的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12.【分析】A、根据实验时,应用生成的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来分析;
B、根据红色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铁粉和二氧化碳来分析;
C、根据W型管中间凸起比两端高,可防止因A处产生的气体过多,导致A处液体溢出到B处来分析;
D、根据该装置可以用D处的细口瓶通过排出澄清石灰水来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来分析。
【解答】解:A、实验时,应先挤压盛放甲酸的胶头滴管,用生成的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再点燃酒精灯,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色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铁粉和二氧化碳,则充分反应后B处留下黑色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W型管中间凸起比两端高,可防止因A处产生的气体过多,导致A处液体溢出到B处,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装置可以用D处的细口瓶通过排出澄清石灰水来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不缺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分析】(1)根据2020年,我国粮食结构占比最大的是玉米进行分析
(2)根据稻壳发电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3)根据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硅和镁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硅进行分析;
(4)根据稻壳是一种资源,可用于发电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扇形图中的数据可知,2022年,我国粮食结构占比最大的是玉米;
(2)利用稻壳发电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硅和镁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硅,化学方程式为:SiO2+2Mg2MgO+Si;
(4)根据短文回答稻壳的一种用途是:可用于发电。
故答案为:(1)玉米;
(2)化学;
(3)SiO2+2Mg2MgO+Si;
(4)可用于发电。
14.【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E。
(3)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关闭活塞后,装置C中多孔隔板处依次看到的现象是③②①(液面下降至固体和液体分离)。
故答案为: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③②①。
15.【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1)盐卤和足量石灰浆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这个反应的微观本质是:氢氧化镁和氢离子反应生成镁离子和水分子;
(3)过滤中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答案为:(1)复分解反应;
(2)Mg(OH)2+2HCl=MgCl2+2H2O;氢氧化镁和氢离子反应生成镁离子和水分子;
(3)引流。
16.【分析】【做出猜想】(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进行实验】①根据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故无刺激性气味,说明不是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③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实验分析】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2)【实验探究】①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进行分析;
②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最佳条件是2%硫酸铜热溶液,此时反应速率较快,进行分析;
(3)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与氧气和水能发生反应,使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进行分析;
【反思与交流】①根据硫酸亚铁与氧气和水能发生反应,使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影响反应,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
②根据利用铁与硫酸铜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做出猜想】(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Fe、Cu、S、O、H,故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二氧化硫;
【进行实验】①用手在冒气泡的试管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故无刺激性气味,说明不是二氧化硫,故猜想一不正确;
③结论为猜想三正确,故该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将收集该气体的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气体燃烧,试管口出现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实验分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实验探究】①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实验的影响,则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故选择实验1、3或2、4;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最佳条件是2%硫酸铜热溶液,此时反应速率较快,且符合标准现象;
(3)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说明氧气参与了反应,由于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与氧气和水能发生反应,使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故溶液pH值下降;
【反思与交流】①由以上分析可知,硫酸亚铁与氧气和水能发生反应,使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影响反应,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为了防止水中的溶解氧影响实验,配置硫酸铜溶液的蒸馏水应该先煮沸冷却后使用;
②分析探究二:由实验2和实验4可知,在均是热溶液的条件下,硫酸铜的浓度较大时,会产生气泡,不能出现标准现象,故利用铁与硫酸铜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
故答案为:【做出猜想】(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进行实验】①无刺激性气味;
③气体燃烧,试管口出现淡蓝色火焰;
【实验分析】Fe+H2SO4=FeSO4+H2↑;
(2)【实验探究】①1、3或2、4;
②2%硫酸铜热溶液;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与氧气和水能发生反应,使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故溶液pH值下降;
【反思与交流】①先煮沸冷却后使用;
②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
17.【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0.88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该软壳蛋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88g
x=2g
该软壳蛋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66.7%
答:该软壳蛋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该软壳蛋形成的可能原因是母鸡缺钙(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母鸡缺钙(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