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二轮复习题----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二轮复习题-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推动工业发展,可将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直接排放
B.稀释浓硫酸时可直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D.夏天汽车轮胎容易爆炸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2.下列各组物质,用水鉴别不出来的是
A.硫酸铜和氯化钠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C.碳酸钙和硫酸钡 D.浓硫酸和稀硫酸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冻伤
B.当喝了冰镇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C.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红磷量不足,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会少于瓶内气体体积的1/5
D.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热量变化,如硝酸铵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稀盐酸中:Ba2+、Cl-、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K+、SO42-
C.在氯化钠溶液中:Ag+、Ca2+、NO3- D.在某无色溶液中:Na+、Cu2+、OH-
5.推理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两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某物质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某物质的水溶液中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则该物质一定是碱
D.某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6.化学与生活、文学等密切相关,化学学习中很多试剂被形象地表达成“谜语”,下列谜语和谜底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谜语 谜底
A 嫩皮质软白蜡袍,一生常在水中泡,有朝一日上岸来,不用火点烟自冒。 白磷
B 干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何所惧,要留清白在人间。 生石灰
C 闻闻臭煞人,遇酸结成根 氨气
D 雪骨冰肌俩姑娘,衣着入时好打扮;在家之时一身素,下水又换蓝泳装。 硫酸铜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氢氧化钠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的 pH 值 D. 过滤
8.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酸的化学性质类似 酸是由离子构成,酸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B 氯化钠溶解在水中 氯化钠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隔中
C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40L钢瓶中 氧分子变小了
D 有些宝石看起来绚丽多彩 很多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离子
A.A B.B C.C D.D
9.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
A.煅烧石灰石 B.在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稀释NaCl溶液 D.稀H2SO4滴入BaC12溶液中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D.将生锈的铁丝插入稀盐酸中,溶液逐渐变为黄棕色,且有气泡产生
1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为探究溶液的溶质成分,取10mL待测液逐滴滴入稀盐酸,测定反应过程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
已知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发生如下反应: ;可知待测液中的溶质为
A.NaOH
B.Na2CO3
C.NaOH和Na2CO3
D.无法判断
12.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CO2 B.O2 C.NaCl D.Ca(OH)2
二、填空题
13.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现有①稀有气体、②石墨、③液氧、④碳酸钙、⑤氢氧化铝、⑥干冰等六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I.从应用认识物质。
(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
(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
(4)可用于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
Ⅱ.从分类认识物质。
(1)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2)属于碱的是________。
(3)属于盐的是________。
1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作调味品的盐_____。
(2)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4)作发酵粉的盐_____。
15.通过实验得知,人体内的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
(1)向胃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将会变成_____色。
(2)用铁锅炒菜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因为铁锅与铲勺刮擦产生的细微铁屑进入人体后,与胃液反应生成可吸收的铁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里常含有氢氧化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可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料,但是欣欣对于可乐中的成分不是十分了解,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她解开疑惑吧(可乐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1)可乐中一种常见的.不稳定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且此物质是一种______(选填“酸”或“碱”)
(2)欣欣将可乐加热,并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当她把收集的气体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倒入烧杯时,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的固体俗称干冰,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乙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丁→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丙和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关于甲以及甲→丙的反应,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甲可能是金属 B.甲可能具有可燃性
C.甲→丙的反应可能属于分解反应 D.甲→丙的反应可能属于化合反应
18.下列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沼气、可燃冰的重要成分,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G俗称__________。
(2)大气中D的含量过高会产生_____,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固体是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
四、实验题
19.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上述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
(2)小丽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作为制取实验室氧气的发生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3)小王同学设计了C装置来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其中锌粒放在细铜网上,则该装置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可用F装置收集氢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选择上述装置中的B作为制取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G装置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多功能瓶,若用它来干燥二氧化碳,此时瓶中应该盛放的液体试剂是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二氧化碳应该从_____端通入(填“b”或“c”)。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1所示
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_____热量
②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有同学提出还可利用pH的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图 2所示是小组同学利用 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曲线
③该反应是_____(填序号),M 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上橡胶塞。为探究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_ 该溶液已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不含NaOH。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钡为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___________生成 猜想二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______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流程分析,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填“>”“<”或“=”)。
【实验反思】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___________;同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请再写出一种要密封保存的药品名称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含量,他们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
22.往80mL、密度为1.25g/cm3的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质量为105.6g;若继续往溶液中加入10.6g碳酸钠后,仍需加入一定质量的烧碱固体才能恰好使溶液呈中性(过滤时溶液损失可忽略)。
(1)求加入硝酸钡的质量_______
(2)求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将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源等,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C、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符合题意;
D、夏天汽车轮胎容易爆炸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硫酸铜溶于水溶液为蓝色,氯化钠溶于水溶液为无色,可以鉴别;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溶于水放热不明显,可以鉴别;
C、碳酸钙和碳酸钡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加水无法鉴别;
D、稀硫酸溶于水放热不明显,浓硫酸与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可以鉴别。
故选:C。
3.B
【详解】A、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涂抹在树木上,可以防止害虫生卵,而且涂抹适量的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冻伤。A正确;
B、喝了冰镇汽水后常常会打嗝,是因为人体胃部的温度比汽水的温度高,而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所以喝冰镇汽水后会打嗝。B错误;
C、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红磷不足,则消耗氧气的含量就会减少,则回流的水的体积也会减少,从而导致回流的水的体积小于1/5。C正确;
D、硝酸铵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正确。
故选B。
4.A
【详解】A、稀盐酸显酸性,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稀盐酸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OH-与H+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在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氯离子,Ag+与氯离子能结合生成氯化银,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Cu2+、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5.C
【详解】A. 两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氦和镁元素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但氦元素化学性质稳定,镁元素容易失去2个电子,说法错误;
B.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也可以是二氧化碳等,说法错误;
C.碱溶于水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某物质的水溶液中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则该物质一定是碱,说法正确;
D. 生成物中有单质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也可能是分解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法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白磷着火点较低,容易自燃,故需要保存在水中,故谜底是白磷,不符合题意;
B、干锤百凿出深山,是指开采石灰石,烈火焚烧只等闲,是指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粉身碎骨何所惧,是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符合题意;
C、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能与酸反应生成铵根离子,故谜底是氨气,不符合题意;
D、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谜底是硫酸铜,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琉璃棒搅拌,且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故错误;
C、测溶液的pH值时应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故错误;
D、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酸的化学性质类似,但酸是由分子构成的,酸溶于水形成的酸溶液中含有离子,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故选项A解释错误;
B、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是因为钠离子和氯离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隔中,故选项B解释错误;
C、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40L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C解释错误;
D、有些宝石看起来绚丽多彩,是因为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离子,而使宝石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光泽,故选项D解释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锻烧石灰石时,碳酸钙会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质量减少,该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向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气泡产生,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且开始时气体的质量为0,该选项不正确;
C、稀释氯化钠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发生变化,该选项正确;
D、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质量最大,再加入氯化钡,沉淀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铁丝只能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会燃烧,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错误;
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正确;
D、生锈的铁丝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逐渐变为黄棕色,但无气泡产生,选项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知,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不知,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无法求出,0-10mL时,可能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也可能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故待测液中的溶质无法判断,故选D。
12.A
【详解】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A。
13. ② ④ ⑤ ① ⑥ ⑤ ④
【详解】(1)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铅笔芯是石墨的,故选:②。
(2)碳酸钙可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作补钙剂,故选:④。
(3)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⑤。
(4)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各种用途电光源,故选:①。
(5)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填:⑥。
(6)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氢氧化铝属于碱,故选:⑤。
(7)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钙属于盐,故选:④。
14. NaCl CaO NaHCO3
【详解】(1)可作调味品的盐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是氧化钙,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碱,腐蚀性较弱,可用于中和土壤的酸性,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4)可作发酵粉的盐是碳酸氢钠,遇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粉变得疏松多孔,化学式是NaHCO3。
15. 红 Fe+2HCl═FeCl2+H2↑ Al(OH)3+3HCl=AlCl3+3H2O
【详解】(1)胃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将会变成红色;
(2)细微铁屑与胃液(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3)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里常含有氢氧化铝,盐酸和氢氧化铝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OH)3 + 3HCl=AlCl3 + 3H2O。
16.(1) H2CO3 酸
(2)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可乐中一种常见的、不稳定的溶质为碳酸,化学式是H2CO3,且此物质是一种酸;
(2)由于碳酸易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欣欣将可乐加热,并收集所产生的气体,此气体是二氧化碳,当她把收集的气体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倒入烧杯时,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点睛】本题较为简单,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即可分析解答.
17. CO2 放热 B、C、D
【分析】根据丁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丁是碳酸钙,乙的固体俗称干冰,乙是二氧化碳,结合图框,则丙和戊可能分别为水和氧化钙,而甲可能为碳酸、甲烷、氧气、氧化铜等,带入检验,推断合理。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根据分析,乙是二氧化碳,故乙的化学化学式为CO2;
(2)丁→丙反应是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可以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和戊反应,即氧化钙与水反应,故反应的现象是放出热量;
(4)A、金属不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甲不可能是金属,说法不正确;
B、甲可能具有可燃性,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
C、甲→丙的反应可能属于分解反应,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D、甲→丙的反应可能属于化合反应,当甲为氧气时,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答案:BCD。
18. CH4 纯碱 温室效应 干冰 CaO+H2O=Ca(OH)2 放出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
【分析】A是沼气、可燃冰的重要成分,则A为甲烷;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氢氧化钙;A(甲烷)与B点燃,可知B为氧气,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D和氢氧化钠可以反应,可知D为二氧化碳,C为水,C水与E反应生成F氢氧化钙,推出E为氧化钙,G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H为碳酸钙,因此A为甲烷,B为氧气,C为水,D为二氧化碳,E为氧化钙,F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钠,H为碳酸钙。代入框图,推理合理。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甲烷,其化学式为CH4;G为碳酸钠,俗称为纯碱;
(2)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发温室效应,固体为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3)反应③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过程放出热量;
(4)反应④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生成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19. )长颈漏斗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CaCO3+2HCl=CaCl2+H2O+CO2↑ 浓硫酸 b 放出 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A NaCl
【详解】(1)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该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氧气,因为试管口处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采用C装置来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其中锌粒放在细铜网上,则该装置的显著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氢气;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4)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长管进入,经干燥后从短管排出;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浓硫酸;b;
(5))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故填:放出;
②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故填: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③曲线表示溶液的pH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说明是向碱中加入酸,所以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M点溶液的pH=7,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质只有生成的氯化钠,即NaCl;故填:A;NaCl。
【点睛】实验探究题,综合性较强,既有实验探究,又有实验数据图象的分析,只有综合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较好的完成。
20.(1) 有气泡产生 CO2+2NaOH=Na2CO3+H2O
(2) NaOH和Na2CO3(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白色沉淀 变红
(3) 过滤 > 潮解 氧化钙(合理即可)
【解析】(1)
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2)
猜想二:因为实验探究1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所以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两种可能情况,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和部分变质。如果是全部变质,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溶质是碳酸钠;如果是部分变质,溶质有氢氧化钠,还有碳酸钠。根据题中猜想二是部分变质,故猜想二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现象:因为实验探究2的结论是猜想二成立,所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两种溶质。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钠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所以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又因为加入的氯化钡过量,溶液中的碳酸钠被全部反应,所以第一步反应后静置得到的上层清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由于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实验现象是:上层清液变红。此实验中,因为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所以不会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3)
[实验探究3]①经过操作a得到固体和溶液,故该操作的名称为:过滤。
②因为实验流程中加入的澄清石灰水和溶液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大于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故填:﹥。
[实验反思]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且易溶于水,故其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实验室中,有的药品具有吸水性,有的药品易挥发,有的药品能和空气中的某些气体反应,这些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比如氧化钙(合理即可)。
21.解:设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8g
答: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
【详解】见答案。
22.(1)52.2g;(2)28.4%
【详解】解:(1)硫酸溶液的质量为80mL×1.25g/=100g;加入硝酸钡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为10.56g-100g=5.6g;
设:加入硝酸钡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硝酸的质量为y,根据差量法进行计算,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
利用差量法计算 x=52.2g y=25.2g
设:加入106g碳酸钠消耗硝酸的质量为m,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加入烧碱的质量为p,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q1,稀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硝酸钠为q2;
m=12.6g q1=17g n=4.4g

p=8g q2=17g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105.6g+10.6g-4.4g+8g=119.8g
所得硝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NaNO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高考模拟试卷12(湖北卷)解析版(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二轮练习题-酸和碱(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