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二轮练习题盐化肥(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二轮练习题-盐 化肥
一、单选题
1.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B.R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C.0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 小明同学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8.6;
②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Cl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④ 查阅资料可知,铝和强碱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气,如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若某溶液中加入铝产生了氢气,则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物质有FeCl3 、NaNO3、 KCl。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化学与能源、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产量
B.利用化学综合运用自然资源,一定会造成环境污染
C.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可以保障人体健康
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B.铝和硫酸铜溶液
C.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5.“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则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也是中和反应
B.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则 NaHCO3为有机物
D.复合肥料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则硝酸钾为复合肥料
6.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闻气味区分氮气和氧气
B.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酚酞溶液区分CO和CO2
D.用水区分碳酸钙和硝酸铵
7.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得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B.BC段反应现象为有气泡冒出
C.CD段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钠
D.CD段溶液pH大于7是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HNO3 溶液 H2SO4 溶液 加入适量 BaCl2 溶液,过滤
C NaOH 溶液 Na2CO3 溶液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AgNO3 溶液 Cu(NO3)2 溶液 加入适量的铜粉,过滤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
C.除去CO中的CO2通过NaOH溶液
D.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10.农业生产中常用化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NO3 B.KCl C.(NH4)2HPO4 D.CO(NH2)2
11.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B.通过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的方法,不能鉴别碳酸氢铵和硫酸钾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别氯化钾和磷矿粉
12.分类是认识自然界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Hg—非金属单质 B.H2O—氧化物 C.NaHCO3—盐 D.H2SO4—酸
二、填空题
13.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某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探究。盐酸的含量可通过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与碳酸氢钠反应。
(1)碳酸氢钠中阴离子符号_______。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碳酸氢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滴管和_______。
(2)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g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HCO3溶液,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3)该同学利用洁厕灵清洗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后效果很好,该同学思考洁厕灵中的盐酸能否换成稀硫酸来除去水垢达到同样效果?_______,理由是_______。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_____。
物质 用途
钛合金 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 用于焙制糕点 碳酸氢钠 用于制造人造骨
(2)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冬奥会火炬“飞扬”体现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火炬能够在燃烧温度大于800℃时正常使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体现了 “零排放”的绿色办奥理念,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优点是_______;熄灭火炬时,只需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就能使火炬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②冬奥场馆大多采用清洁能源供电。请您例举一种清洁能源:_______。
(3)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分子种类均发生改变
B.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3:4
D.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15.硫酸镁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该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每种图形代表不同离子)如图所示。
(1)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图示中“”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滴管中盛放的是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3)氨水(NH3 H2O)也能和硫酸镁反应,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某同学用镁粉溶于100g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充分反应,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测得质量为5.8g。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列式计算)。________
16.“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肥中氯化钾和碳酸钾的作用相似,是因为都含有__________元素;
(2)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有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
(3)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常用于__________;
(4)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主要应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三、推断题
17.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硫酸铜、稀盐酸、铝、铁粉、氧气中的一种。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反应,其中C的溶液为蓝色,B为黑色固体,没有A物质我们无法生存。
(1)请写出A、B、C、D、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②_____
(3)B与D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
18.A是绿色粉末,G是蓝色溶液,X为常见的稀酸,B、C、D、E、F、H和Y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 .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以上方法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继续探究:小刚想知道“图1”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含有NaOH?请你设计实验帮他证明(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 _________ .
20.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若A溶液是Ba(OH)2溶液,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现象b为溶液变红色。
①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该实验能否说明样品中含有NaOH,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
五、计算题
21.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下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2)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纯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这种尿素肥料的纯度至少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2.在一定温度下,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请计算:(1)过滤后滤渣的质量为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0.1%)
参考答案:
1.A
【详解】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
A.在P点时,溶液中的HCl恰好被消耗完,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钙,故A错误;
B.R点表示碳酸钠和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故B正确;
C.在刚开始时,溶液中含有盐酸,溶液呈酸性,pH<7,到P点时碳酸钠和HCl恰好完全反应,溶液pH=7,0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故C正确;
D.Q至R段表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过程,即是碳酸钙的生成过程,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只有把盐酸反应完了,才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因为如果碳酸钠与氯化钙先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也会被剩余的盐酸溶解掉,将不会看到沉淀。
2.A
【详解】① pH试纸测得pH是整数,小明同学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8.6,错误;
②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正确;
③ 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H4Cl中有铵根离子,属于盐类,选项错误;
④ 查阅资料可知,铝和强碱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气,如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若某溶液中加入铝产生了氢气,则在此溶液中可能含有强碱,氯化铁和强碱反应不能共存,选项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化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提高农作物产量,农药可以杀死害虫等,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故A正确;
B、利用化学综合运用自然资源,会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故B错误;
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导致了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所以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故A正确;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药的作用就是抑制细菌和病毒,以保障人体健康,故D正确;
故选B。
4.C
【解析】首先审题:第一选项中物质必须会反应,第二溶液的总质量不变,根据以上分析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只要是反应中没有生成沉淀与气体则溶液的质量一般就会增加,当然还要具体的分析相关的反应,如金属与盐的反应要看置换出的金属的质量与反应的金属质量进行比较解决。
【详解】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B、铝能够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即,54份的铝置换出 192份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故选项错误;
C、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反应,但没有气体和沉淀的产生,溶液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D、碳酸钾和硝酸钠不反应,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此题是对溶液反应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液质量变化的分析,解答本题除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熟悉外,审题是很关键的,要充分理解溶液的质量不变的含义。
5.D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因为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故错误;
B、pH<5.6的雨水是酸雨,故错误;
B、NaHCO3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和特点,属于无机物,故错误;
D、复合肥料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氮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闻气味无法区分,说法错误;
B、区分硬水和软水需要使用肥皂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而食盐水不能达到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目的,说法错误;
C、CO和CO2 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用酚酞溶液区分,说法错误;
D、碳酸钙难溶于水,硝酸铵易溶于水,可以用水区分,说法正确;
故选:D。
7.D
【详解】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
A、AB段是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所以反应现象为有气泡产生,说法错误;
B、BC段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所以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法错误;
C、CD段的pH值大于7,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盐酸、氯化钙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说法错误;
D、CD段的pH值大于7,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盐酸、氯化钙完全反应,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说法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2,故A正确;
B、H2SO4 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盐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除去HNO3溶液H2SO4溶液会引入盐酸,故B错误;
C、NaOH、Na2CO3都能与盐酸反应,故不能用稀盐酸除NaOH溶液中的Na2CO3,故C错误;
D、铜粉与AgNO3溶液反应,故不能用铜粉除去AgNO3溶液中的Cu(NO3)2,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混合物的除杂应遵循四个原则:①不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④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复原。
9.B
【详解】A、氮气不与灼热的铜反应,氧气能够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通过灼热的铜网可以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B、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加入足量水后氧化钙变为氢氧化钙,除去了欲保留的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通过NaOH溶液可以除去CO中的CO2,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D、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生成沉淀说明碳酸钠中混有氯化钠,选项正确;
故选B。
10.C
【详解】A、NH4NO3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B、KCl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C、(NH4)2HPO4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D、CO(NH2)2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C。
11.C
【详解】A、硝酸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硫酸钾和熟石灰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用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鉴别碳酸氢铵和硫酸钾,不符合题意;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故应合理施用农药,防止污染土壤,符合题意;
D、氯化钾是白色的,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A. Hg是汞的元素符号,汞是一种金属单质,此选项错误;
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H2O是一种氧化物,此选项正确;
C. NaHCO3是一种酸式盐,此选项正确;
D. H2SO4是一种含氧酸,此选项正确。
故选A。
13. 玻璃棒 3.65% 不能 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详解】(1)碳酸氢钠中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符号为。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碳酸氢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滴管和玻璃棒,玻璃棒用于搅拌。
(2)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质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100g+120g-215.6g=4.4g,设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x,则
解得x=3.65%;
答: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
(3)不能换成稀硫酸来除去水垢,理由是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1)
(2)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太阳能等
(3)CD
【解析】(1)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是碱,可以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所以连线为:
(2)
①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不污染环境,所以优点是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隔离可燃物,所以灭火方法是隔离可燃物。
②常见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
(3)
从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
A.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改变。错误。
B. 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N2O4、H2O是氧化物。错误。
C. 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3:4。正确。
D. 反应前都是化合物,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不为0。反应后生成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正确。
故选:CD。
15.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2+ NaOH OH- 2NaOH+MgSO4=Mg(OH)2↓+Na2SO4,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
【分析】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反应后是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2个钠离子和1个硫酸根离子,则是硫酸根离子,是钠离子。则是氢氧根离子,是镁离子。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镁溶液中。
【详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2)通过分析可知,图中表示的是镁离子。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镁溶液中。故答案为:Mg2+、NaOH;
(3)氨水属于碱,和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OH-;
(4)设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解得x=8g
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20%=40g。
16. 钾 K 分子不同(或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不同等) 灭火 吸附
【详解】(1)氯化钾和碳酸钾都属于钾肥,作用相似,是因为它们都含有作物所需要的钾元素;
(2)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但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其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4)活泼炭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净化水质,吸附异味。
17. 置换反应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详解】A、B、C、D、E是硫酸铜、稀盐酸、铝、铁粉、氧气中的一种,C的溶液为蓝色,则C是硫酸铜;B为黑色固体,则B是铁粉;C(硫酸铜)能与铝和铁粉反应,故E是铝;A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则A是氧气,D是稀盐酸;
(1)A、B、C、D、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2)C和E发生反应为硫酸铜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特征,故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B与D发生反应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故反应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18.(1) CuO O2 HCl(合理即可)
(2)
【分析】A是绿色粉末,G是蓝色溶液,说明A中含有铜元素,所以A是碱式碳酸铜,D是氧化铜,B和C为水和二氧化碳的一种,二者经过光照,发生光合作用,制得氧气和有机物,而E和金属铜发生反应,说明E是氧气;X为常见的稀酸,比如盐酸(或者硫酸);则G是氯化铜 (硫酸铜), Y是一种比铜活泼的金属,H是铜单质。带入后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D是氧化铜,化学式为CuO;E是氧气,化学式为O2;X是一种常见的酸,是硫酸或是盐酸,化学式为H2SO4或HCl;
(2)反应②发生的是光合作用,反应物水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④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19.(1)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2) 出现白色沉淀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加入足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往上层清夜中滴加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红,则说明还有氢氧化钠;如果溶液没有变红,则说明没有氢氧化钠
【详解】(1)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气体减少,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反应掉,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所以可用盐酸来检验是否有碳酸钠,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以上方法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加入足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往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红,则说明还有氢氧化钠;如果溶液没有变红,则说明没有氢氧化钠。
20. Ba(OH)2+Na2CO3 === 2NaOH+BaCO3↓ 不能,因为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取少量无色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样品中含有NaOH; 否则不含NaOH。(合理即可)
【解析】略
21. B 79 46.7% 90.6%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碳酸氢铵要防止高温时使用,说明碳酸氢铵具有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而易溶于水和挥发性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B项。
(2)根据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可知,其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14╳1+1╳5+12╳1+16╳3=79
(3)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纯净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
此袋尿素的纯度为:╳100%≈90.6%
考点: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22.(1)23.3;
(2)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钾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x=17.4g
y=14.9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过滤后滤渣的质量为:33.3g+100g+100g-210g=23.3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第12章盐检测题(答案)

下一篇: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